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分回导读】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读:刘莉莉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参考版本】
前八十回:《红楼梦脂评汇校本》,曹雪芹著,脂砚斋评,吴铭恩汇校,万卷出版公司2013年版
后四十回:《红楼梦》,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 高鹗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
【回目梗概】
本回也是围绕写诗展开,写诗评诗是主要内容。在贾府的寻常家宴中穿插写诗评诗的高雅活动,是一种寓高雅于寻常的写法。《菊花诗》与《咏白海棠》属同一类咏物诗,都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有闲阶级的文化生活情趣。十二首《菊花诗》,从拟题到诗成,跨越了两回的篇幅,充分表现了大观园诸人的诗性气质,是小说中的大手笔。同时,这组诗对于人物的性格塑造是重要的一笔,对于八十回后面的情节也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涉及人物】
薛宝钗、史湘云、贾母、王熙凤、王夫人
薛姨妈、林黛玉、贾宝玉、贾迎春、贾探春
贾惜春、李纨、赵姨娘、周姨娘
鸳鸯、琥珀、彩霞、彩云、平儿、袭人
紫鹃、司棋、待书、入画、莺儿、翠墨
【主要事件】
十二首菊花诗,争奇斗艳
三首螃蟹诗,寓意深刻
【菊花诗解析】
本次参与作诗的人物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贾探春
未参与的人物有:李纨、贾迎春、贾惜春
书中关于菊花诗的排序,李纨评为:
第一《咏菊》,第二《问菊》,第三《菊梦》,然后是第四《簪菊》,第五《对菊》,第六《供菊》,第七《画菊》,第八《忆菊》,最终宝玉再次落第。
前三首,“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集“三新”为一体,故而林黛玉夺魁。
1、黛玉·潇湘妃子:《咏菊》《问菊》《菊梦》
【赏析】正如李纨所说,黛玉这三首菊花诗,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以笔者遇见,还有一“新”,即辞藻亦新。如《咏菊》中的“无赖”“诗魔”等词,很好的把诗人被那种从早到晚,不可抑制的创作冲动所纠缠不清的情绪描写的极为生动。黛玉自比菊花,咏菊即悲己。借菊花把秀逸超群的才思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中,抒发了她时刻感怀身世,自我怜惜的哀怨和不被人理解的愁绪。而《问菊》为菊花诗之冠,不仅新颖别致,且寓意深刻,最能代表黛玉的个性。“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为全诗诗眼,堪称十二首菊花诗中的佳句之首,把黛玉清高孤傲的性格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题为“问菊”,不如说是问人,即是问宝玉,也是对整个大观园和社会现实的反问。末首《菊梦》,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菊花的梦境,通过菊花的梦境来凸显一种“人生如梦”的虚幻之感。对黛玉的人生遭际,有明显的谶语意味。


2、湘云·枕霞旧友:《对菊》《供菊》《菊影》
【赏析】因贾母回忆起来史家原来的园子里也有一个类似于“藕香榭”的亭子,名字叫“枕霞阁”,所以众人为湘云取了“枕霞旧友”的雅号。对菊就是和菊花相对而赏的意思,所以全诗重点在于赏菊。菊乃花中君子,湘云豪爽的性情犹如菊花的傲世不群,两两相对,惺惺相惜,互为知音。对菊之后的延续,就是采撷以供,置于案头。赏菊之风骨,品菊之风姿,日日相对,相看不厌。在不同的时间,遇见不同的菊花,感知菊花不同的美,阳光下、月光下、烛光下,菊花不同的英姿都得到了传神的描写,由爱惜菊花深入到爱惜菊花的影子,表达了湘云爱屋及乌一种情怀。另外,也从更深层次表现了湘云身上有一种魏晋名士所独有的旷达风度,这三首菊花诗可与后文“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中湘云醉酒状态下依然不忘吟诵酒令的情节遥相呼应。
3、宝钗·蘅芜君:《忆菊》《画菊》
【赏析】宝钗向来不以写诗为要事,故而每每作诗,并不会用尽所有才力。故而十二首菊花诗,仅选了两首应景。《画菊》一首全诗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充分流露出宝钗自视高明、与众不同的思想情趣。可谓诗中有画,人花相映,写的生动有趣又富有神韵。《忆菊》一首则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回忆菊花盛开时的情景,表达了一种独守寒窗,看北雁南飞,盼菊花盛开的忧思。两首诗写的不甚出彩,但却对仗工整,文辞典雅,颇见其诗词功底深厚。另外,诗中作者曹雪芹借“捣衣砧”的典故,预示了宝玉出家后宝钗孤守空闺的悲剧结局。
4、探春·蕉下客:《簪菊》《残菊》
【赏析】探春精明能干,富有远见,善于决断。她一生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对个人未来的预见,以及对家族命运的忧患意识上。她卓越的领导才能,在组织成立诗社和理家改革中都有充分体现。而且探春的个人爱好偏重于书法,所以诗词写的比较随性自然。《簪菊》一首以“簪”为中心展开,描写了探春像杜牧与陶潜一样的狷狂的性格,表现了探春既具有男子一般的远见卓识,又怀有愿为家族立一番事业的远大抱负,这是对探春一生最好的写照。《残菊》一首,宝钗认为此诗能够“总收前题之盛”,是对菊花短暂一生的总结,也是从某种程度上暗示了贾府由“盛”而始,终要以“残”作结的家族命运。由此可以看出,这次参与作诗之人,宝黛钗湘都是各自关照各自的情性与遭际,而与整个家族命运息息相关的人物,唯有探春。虽然探春有远见,有抱负,奈何生于末世,终究未能为挽救家族衰败而真正的有所作为。
5、宝玉·怡红公子:《访菊》《种菊》
【赏析】宝玉并非无才之人,他的诗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但他却从不愿在任何情况下与姐妹们“争锋相斗”,这与他的博爱包容的性情有很大关系。《访菊》全诗的重点在于“访”字,通过“一游”、“谁家种”等语,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如何在月下味盎然地寻访菊花,并与菊花对话的情景。这与宝玉每日在大观园中的日常生活颇为相像。《种菊》一首,全诗以花喻人,以人比花,以情入景,情景交融,表现了宝玉所独有的那一种爱花护花之情,以及他时时刻刻爱护、体贴众女儿的别样志趣,正是人若其诗,诗如其人的传神之笔。


【螃蟹诗解析】
《螃蟹诗》是《菊花诗》的余韵。仅宝黛钗三人作了。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前两首是末首的陪衬,但也没有失去贴合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
1、贾宝玉·《咏螃蟹》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赏析】此诗是宝玉评完咏菊诗后作的幽默诗。无人出题限韵,使得不喜束缚的宝玉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颇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这首诗写的感情充沛,酣畅淋漓,醋用“泼”,姜要“擂”,因馋而忘忌,视腥而为香的“王孙”“公子”,品蟹之时简直就如“饕餮横行”一般贪婪。全诗借咏蟹来直抒胸臆,豪放明快,真挚而生动,说明此时的宝玉,作诗已不再局限于追求辞藻华美,而更注重情感抒发。总之,此时的宝玉心甜意洽,对于黛玉的讥笑和宝钗的讽刺,都不以为意,一心沉浸在快乐中。
2、林黛玉·《咏螃蟹》
【赏析】黛玉这首螃蟹诗,写的仓促,但却未失咏蟹主旨。且看她与宝玉的对话:
黛玉笑道:“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宝玉笑道:“你这会子才力已尽,不说不能作了,还贬人家。”黛玉听了,并不答言,也不思索,提起笔来一挥,已有了一首。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三首螃蟹诗中,黛玉和宝玉的格调是一致的,对螃蟹的横行无忌持赞扬态度。这也符合他们二人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人物性格。尤其末尾一句“桂拂清风菊带霜”,还是很好的凸显了她“风露清愁”的情怀。
3、薛宝钗·《咏螃蟹》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宝钗此首极尽讽刺之能事。从对螃蟹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宝钗与宝玉黛玉的人生观是截然不同的。以此诗反观宝钗,诗前谦虚,“勉强”作诗,却信手拈来,借蟹骂人。此种托物写人之处,也正是作者的春秋笔法。蔡义江先生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中说:“《红楼梦》中,作者有些想说又不敢直说的'伤时骂世’的话,往往是通过借题发挥来表达的,如宝钗此诗即是……这里明白地告诉我们两点:第一、以小寓大——《红楼梦》常借儿女之情的'琐事’,寄托政治、社会的大感慨。第二、旨在骂世。其实,它是一首以闲吟景物的外衣伪装起来的讽刺诗。”此诗,出自宝钗之手,与小说塑造的人物性格、修养也是协调的。宝钗博学多才,精通世故人情,作诗含蓄老练,蕴藏深厚;为人虽随分从时,平和宽容,却绝不软弱糊涂。她是个很有心机、必要时也可以口角锋芒的强者。这样的人,吟出这样的诗来,是非常合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里的四次诗会
闲话红楼诗会|夫子书话
桂馥菊香秋意浓,清酣一觉《红楼梦》
逸雪流年 I 品读红楼 1 :“海棠诗社”之雅集初开
细数海棠诗社的灵魂诗作,浸染红楼的迷梦
黛玉和湘云之间的谜团及菊花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