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阅读提要】第二十八回

 导读:潘建华 

二十八回 
蒋玉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回目解释:

①“蒋玉菡,艺名琪官,与宝玉一见倾心,互赠汗巾子。

②“茜(qiàn)香罗”,这里指用茜香国的丝织品制成的汗巾子。茜香,作者虚拟的国名。罗,质地轻软且有稀孔的丝织品。

③“红麝(shè)串”,用麝香做成的红色念珠儿,戴在手腕上作装饰。

重点情节:

宝、黛冰释前嫌。 ②端午节元妃赐物。 ③宝钗羞笼红麝串 ④黛玉戏呆雁 

经典语言及解说

1“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

这是黛玉对宝玉说的话。黛玉去怡红院,晴雯拒绝开门,黛玉产生误会。她自怨自艾,自叹自怜,一边葬花一边吟葬花词。当她发现宝玉后,于是说……

这番话表达了黛玉对宝玉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有对宝玉的爱恋,有对宝玉的怨恨,还有对自己无意中诅咒宝玉的后悔。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脂砚斋评点道:“情情不忍道出的字来。”“情情”是“情榜”中黛玉的代称,“不忍道出的字”会是什么字呢?是“宝玉”,是“冤家”,还是“天魔星”?应该是类似的同义词吧。

2、“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

这是宝玉对黛玉说的话。黛玉对宝玉不理不睬,视若无物。无辜的宝玉不知道黛玉因何生气,他只有三番五次、低声下气地去讨好黛玉。

宝玉通过回顾往事来打动黛玉。黛玉来贾府前,宝玉是贾府的中心,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围着他转;黛玉来后,她就成为宝玉的中心,宝玉把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给她,凡事都迁就、顺从她,宝玉像一个哥哥、更像一个情人时时刻刻呵护着黛玉。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亲密无间,“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宝玉一番话“将自幼之苦心实事一诉,方可明心”(脂砚斋语),让黛玉听了后,“不觉滴下泪来,低头不语”。

除了用真情打动黛玉外,宝玉还故作无理之言,说黛玉“人大心大”,“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故意无中生有,混淆视听,招惹黛玉来辩驳。在宝玉看来,只要黛玉对自己不再“三日不理四日不见”,他就有了和解的机会。

3、“……万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错处。便有一二分错处,你倒是或教导我,戒我下次,或骂我两句,打我两下,我都不灰心。谁知你总不理我,叫我……不知怎么样才好。

这是宝玉对黛玉说的话。宝玉首先声明自己的态度,“万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错处”。“万不敢”即绝对不敢,绝对没有胆量的意思,说明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很珍惜并心存敬畏。

然后宝玉以退为进,说即便自己有“一二分错处”,黛玉可以骂,可以打,可以教训。宝玉有没有错处呢?有。警幻仙姑称他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即“意淫”。表现在:宝玉天生有爱红的毛病,喜欢吃女孩嘴上的胭脂,与袭人、麝月等丫头都有肌肤之亲,与秦钟、蒋玉菡等都有同性恋之嫌等。黛玉对此心知肚明。

最后宝玉恳求黛玉不要“总不理我”,如果不是情到深处,宝玉绝对不会说出这种卑微的话。即便是爱使小性子的黛玉,也被宝玉的真情打动,早把昨晚的事忘在九霄云外了。

4“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

这是黛玉对宝玉说的话。去怡红院,晴雯不开门,黛玉对此明明耿耿于怀,嘴上却说“得罪了我的事小”;明明是在吃宝钗的醋,却偏偏作出为宝钗着想的姿态。特别是仿词手法的运用,根据“宝姑娘”而仿造出“贝姑娘”,用幽默俏皮的语言打趣宝玉,与宝玉冰释前嫌,轻松化解原来的误会。难怪宝玉听了以后,又是咬牙,又是笑”,恨也不是,爱也不是

5“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

这是宝玉说的话。元妃派人送来端午节的礼物,宝玉的和宝钗的礼物相同,有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而黛玉的同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只有扇子同数珠儿。宝玉觉得不可思议,以为是“传错”了。

“传错”当然不可能,元妃通过赏赐礼物,表明她对宝玉婚姻大事的态度,即支持“金玉良缘”,反对宝、黛联姻。有些读者总是责怪贾母迟迟不为黛玉做主,其实正是元妃的态度让贾母有所顾忌,毕竟君臣之礼大于祖孙之情,老祖宗也不能僭越。

6“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

这是黛玉对宝玉说的话。元妃赐物,厚宝钗而薄黛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宝玉、黛玉怎会感受不到?宝玉怕黛玉多心、不高兴,就去讨好、安慰黛玉,把自己得到的礼物送给黛玉,让黛玉“爱什么留下什么”。黛玉是个聪明人,也是一个敏感自尊的人,她怎会轻易接受宝玉的礼物?“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是说自己命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照应了“木石前盟”中的绛珠仙草;“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矛头直指宝钗,直指“金玉良缘”,以此表达心中的不满。

7“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

这是宝玉说的话。先简单梳理一下“金玉良缘”的来龙:第八回宝玉与宝钗互看项圈和通灵宝玉,宝钗的丫头莺儿说上面的题字很像是“一对儿”;第十九回宝黛在一起玩闹,黛玉说,“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从这之后,黛玉对“金玉”一词特别敏感,只要提及就会和宝玉生出一场风波;第二十八回,元妃、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等对“金玉良缘”或赞成或反对的态度。端午节赐物,表明元妃支持“金玉良缘”的立场,使“金玉良缘”不仅公开化,而且合法化;宝钗见礼物“独他与宝玉一样”,联想到往日母亲曾说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黛玉说,“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其中不乏对宝钗的嫉妒和挖苦;宝玉指天画地发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

关于宝玉发誓,笔者以为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他不仅对黛玉发过誓,也跟袭人发过誓;对黛玉发誓,宝玉也不是一次两次;而且每次发誓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是死是活、化烟化尘、出家当和尚去之类。

8“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

这是宝玉对黛玉说的话。“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言下之意是我对你的感情只有我自己明白,这种事很难用语言说得清楚,将来的事实会证明我有多爱你。“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表面上,宝玉把黛玉排在第四位,实际还是第一位。因为宝玉对“老太太、老爷、太太”的感情和对黛玉的感情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亲情,后者是爱情。“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宝玉对黛玉的爱情毋庸置疑,但是并不代表宝玉的心中就没有第五个人,这个人或许是宝钗,或许是湘云,或许是袭人、晴雯也未可知。发誓是宝玉处理感情问题常用的一种手段,实不足信。

9“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这是黛玉对宝玉说的话。“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宝玉心里有黛玉,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们之间既有前世缘分,又有今生青梅竹马的生活经历,说明他们相爱是有基础的,再说贾府上到贾母下到仆人,很多人也看好宝、黛的爱情。“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这里的“姐姐”可以专指宝钗,也可以泛指宝钗、湘云、妙玉等女孩子。黛玉的担心并非多余,宝玉天生就是一个情种,喜欢怜香惜玉,沾花惹草,他对宝钗、湘云、妙玉等都有一份朦胧而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或许不等于爱情,但是谁又能说清楚二者的区别。尤其是宝钗的出现,常让黛玉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恍惚,时刻充满危机感。

10“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

这是黛玉说的话,“呆雁”指宝玉。宝玉看着宝钗雪白的酥臂,不禁动了羡慕之心。再看宝钗的容貌,与黛玉相比别具一种妩媚风流,宝玉不觉看呆了。“宝玉忘情,露于宝钗”(脂砚斋语)这一情景,恰好被黛玉看在眼里,她取笑此时的宝玉就像一只“呆雁”。黛玉虽然吃醋,却用机智俏皮的语言去表达,显得亦喜宜嗔,让读者忍俊不禁。宝玉被黛玉一番调侃,又被手帕甩了眼睛,想说什么又不好说,只好吃了哑巴亏。

附: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七回经典语言解说

【红楼梦阅读提要】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五

1、“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

这是王夫人骂赵姨娘的话。贾环嫉恨宝玉,假装失手,用蜡灯热油在宝玉脸上烫了一溜燎泡出来。王夫人看了非常心疼,平时奉经诵文、一心礼佛的她,把赵姨娘叫来臭骂一顿。贾环的确“黑心”,小小年纪就使用如此毒辣“下流”的手段;有其母必有其子,赵姨娘更是“黑心”,这才有了后文勾结马道婆使用巫术欲置宝玉、凤姐于死地的情节发生。“几番几次”说明赵姨娘、贾环母子“使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也为写贾环诬告宝玉,导致宝玉挨打埋下伏笔。

2、“也不是有了宝玉,竟是得了活龙。他还是小孩子家,长的得人意儿,大人偏疼他些也还罢了;我只不伏这个主儿。”

这是赵姨娘说的话,“这个主儿”指凤姐。赵姨娘对宝玉的仇恨,表面上是因为宝玉“长的得人意儿”,被“大人偏疼”,是家里的“活龙”;实际上是嫡、庶之间的矛盾。赵姨娘对马道婆说:“你若果然法子灵验,把他两个绝了,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这句话就是明证。赵姨娘对王熙凤的仇恨,应该源自她和王夫人的矛盾。作为侄女,王熙凤想为姑妈出气,肯定处处打压赵姨娘。所以,赵姨娘对王熙凤恨之入骨,置之死地而后快。

3“烂了舌头的混帐老婆,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你别做梦!他死了,我只和你们要命。素日都不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不个避猫鼠儿?

这是贾母说的话。宝玉被魇魔后,眼看性命不保。赵姨娘幸灾乐祸,假装劝慰贾母: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贾母听了勃然大怒,痛骂赵姨娘“烂了舌头”,是“混帐老婆”,平时尽干些“多嘴多舌”、背后“调唆”的龌龊事情;同时也对贾政素日逼迫宝玉写字念书表达不满。

4、“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

这是王熙凤对林黛玉说的话。“吃了我们家的茶”一语双关,表面上说黛玉吃了凤姐送的暹罗茶,暗里比喻黛玉接受了宝玉的聘礼。旧时习俗,女方受聘叫“吃茶”。在此之前,宝、黛的恋情虽然众人心知肚明,但是从没有人说破。凤姐这番话,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使宝、黛的恋情完全公开化。

5、“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

这是薛宝钗说的话。宝玉从魇魔中醒过来,深陷情网的黛玉如释重负、谢天谢地,情不自禁念了声阿弥陀佛。宝钗听后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这句玩笑话,却不是讽刺挖苦,而是真诚表达了对宝黛爱情美好的祝福。从情节安排上看,又是对凤姐“吃茶”说的照应。

二十六

1“俗语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

这是小红(红玉)对佳蕙说的话。小红和佳蕙都是怡红院的丫头,地位比袭人、晴雯、麝月等要低一等。佳蕙抱怨,大家一样辛苦地侍候宝玉,为什么要“按着等儿赏”,得到的待遇不一样。小红劝慰她说,这些都是眼前的、暂时的,没有必要想不开看不透。“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意谓有聚就有散,势所必然。这句话虽然由丫头们之间的小事引发,却暗示了贾府盛极而衰的必然。

2“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

这是林黛玉说的话。宝玉来看黛玉,听到黛玉叹息说:“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这是《西厢记》中的唱词,是描写崔莺莺因思念张生,整天茶饭不思,百无聊赖,昏昏沉沉的情景。于是宝玉也用《西厢记》中一句唱词来打趣黛玉:“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宝、黛二人都很“忘情”(脂砚斋语)。黛玉忘情,表现在无意之中把自己的心思流露出来;宝玉更忘情,却是“冲口而出”,把自己的心声当面表达出来。结果是黛玉“撂下脸来”,宝玉赶紧赔罪。

3“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这是晴雯说的话。虽是一句气话,但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晴雯是小姐脾气丫鬟命,“素昔浮躁多气”(脂砚斋语),她的“坏处,在其野嘴烂舌”“一味任性天真,无所顾忌”(林语堂语)。她把和碧痕拌嘴的怨气,有意无意地把撒在宝钗和黛玉身上。她不仅对小丫头们很厉害,就是对小姐们也没有好脸色,这种性格注定她的悲剧结局。晴雯未开门,让黛玉对宝玉和宝钗的关系产生更深的误会,也让黛玉感叹自己“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处境,这才有了后面埋香冢、写《葬花吟》等情节的展开。至于晴雯说宝钗“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是否含有讽刺意味,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不必强求一律。

二十七

1、“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这是宝钗说的话,“颦儿”指黛玉。宝钗本来是去寻黛玉的,后来见宝玉走进潇湘馆就离开了。见眼前飞过一双玉色蝴蝶,就追逐着来到滴翠亭。在滴翠亭,她无意中听到两个小丫头——宝玉房中的小红和坠儿——的私密话,内容关乎男女私情。宝钗又是吃惊,又觉得无趣。情急之下,她采取“金蝉脱壳”的方法,把自己从尴尬的处境中解脱出来。

宝钗扑蝶和金蝉脱壳是两个经典的情节,分别从不同角度刻画并丰富了宝钗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宝钗性格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脂砚斋评点道:池边戏蝶,偶尔适兴;亭外急智,(金蝉)脱壳。明写宝钗非拘拘然一女夫子。”“拘拘然”,拘泥的样子;“女夫子”,指思想陈腐、因循守旧的女子。读者理解时可以见仁见智,但是没有必要过度解读,比如认为宝钗“假装天真说”,“嫁祸黛玉说”等。

2“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他兴的这样!……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

这是晴雯讽刺小红的话。“高枝儿”比喻二奶奶王熙凤。晴雯责骂小红:“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爖,就在外头逛。”小红为自己辩解:二奶奶使唤我说话取东西的。”晴雯听了以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这不是嫉恶如仇,而是一个奴才对另一个奴才的欺凌和压迫。

3“好孩子,难为你说的齐全。……如今除了我随手使的几个人之外,我就怕和人说话。他们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咬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难道必定装蚊子哼哼就是美人了?

这是王熙凤夸奖小红时说的话。小红在凤姐和平儿之间传话,一段话中出现十四个“奶奶”,涉及到“我们奶奶”“这里奶奶”“五奶奶”“舅奶奶”“姑奶奶”等多种身份,小红却能转述得有条有理,分毫不差。王熙凤非常欣赏小红说话“齐全”,表达自然连贯流畅,不咬文嚼字,不拿腔作调。表示要认小红作“女儿”加以调理。当得知小红是林之孝女儿后,凤姐还感叹道:“林之孝两口子都是锥子扎不出一声儿来的。……那里承望养出这么个伶俐丫头来。”如此偏爱一个丫头,在凤姐身上可谓绝无仅有。

4、“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

这是小红回答王熙凤的话。小红在怡红院是个三等丫头,只能干些粗使活儿,一次她为宝玉倒了碗茶,就被秋纹、碧痕两个大丫头狠狠训了一顿。她即便是为主子王熙凤跑腿传话,还遭到晴雯一番冷嘲热讽的责骂。在怡红院,小红很难有出头之日。面对凤姐的赏识,小红心里明明是“千愿意万愿意”(脂砚斋语),嘴上却说“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显得谦卑得体且有分寸感。后面的情节不难想象,小红抓住机遇成功“跳槽”,并且赢得了贾芸的爱情,获得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

5“你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些东西,你多多的替我带了来。”

这是探春对宝玉说的话。“朴而不俗、直而不拙”字面意思是朴实但不俗气,率真但不愚笨。那么,什么是“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东西呢?宝玉误以为是“那些金玉铜器、没处撂的古董,再就是绸缎、吃食、衣服了”;探春解释为“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泥垛的风炉儿或是好字画,好轻巧顽意儿”。一言以蔽之,就是精美的字画和精致的工艺品。“朴而不俗、直而不拙”,不仅代表了探春的审美情趣,还表现她身为庶出却能自尊、自重、自爱的思想性格和人生取向。所以脂砚斋特别提醒读者说:“是论物?是论人?看官着眼。”

6、“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作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兄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这也是白气。

这是探春说的话。探春和贾环虽是亲姐弟,感情上却一点也不亲;相反,和宝玉虽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感情上却很亲密。探春不止一次给宝玉做鞋,却一次也不给贾环做。赵姨娘抱怨探春:“正经兄弟,鞋搭拉袜搭拉的,没人看的见。”意思是自己的亲弟弟穿得邋里邋遢,亲姐姐却不管不顾,责备探春里外不分、亲疏不分。探春反唇相讥,说赵姨娘“糊涂”,“谁敢管我不成”,“这也是白气”。

做鞋这件事只是表面现象,深层原因是,探春不喜欢弟弟贾环,更不喜欢生母赵姨娘。她不喜欢贾环和赵姨娘卑微的人品和阴险歹毒的性格。

7他那想头自然是有的,不过是那阴微鄙贱的见识。他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论理我不该说他,但忒昏愦的不像了!

这是探春说的话。“他”指赵姨娘,“那想头”指赵姨娘嫉恨探春对宝玉好,毕竟和宝玉之间隔着一层关系;探春应该偏向自己的亲弟弟,如给贾环做鞋子,有钱给贾环使。“老爷、太太”指贾政和王夫人。“别人”指赵姨娘和贾环。

这番话表达了探春对生母赵姨娘的评价。她认为赵姨娘“忒昏愦”,忒,特别;昏聩,愚蠢,糊涂;见识“阴微鄙贱”,阴微,目光短浅;鄙贱,品格卑贱、低贱。概况一下说,赵姨娘就是一个目光短浅、品格卑贱、行为愚蠢糊涂的女人。

探春爱憎分明,即便赵姨娘是她的亲生母亲,贾环是她的亲弟弟,但是她鄙视赵姨娘和贾环的人品,把他们看作“别人”,采取“一概不管”的态度。探春没有办法选择自己“偏的庶的”出身,却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她和宝玉亲近,不仅仅因为宝玉“正的嫡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宝玉主张男女平等、尊卑平等的思想,这种人人平等的人生观对探春很有吸引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生末世敏探春 莫向东风怨别离
红楼梦:出身不好的姑娘,如何才能活得漂亮?
红楼梦:探春啊探春,令人叹息令人疼
平儿的怜与哀
李纨-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尘锁红楼:探春对赵姨娘及贾环的帮衬并不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