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针刺血疗法要点(董针是毫针调气与三棱针刺血的完美结合)

  刺络俗称“放血”,又称“刺血”,或称“点刺”,就是用锋利的器械(一般指三棱针而言),在患者体表上某一部位刺破血管,使之流出一些血液,以达到治病目的。刺血是中国医学精彩的内容之一,是中医的一种独特针刺治疗方法,也称“刺血针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应用极为广泛,且疗效显著。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下列几种。

1.点刺

   属于快速刺法,用针可稍粗些,由于针体较大, 很易出血。适用于四肢如委中、尺泽等及背部腧穴。进针时对准血管快速直刺。背部看不见血管,也可用此法(有些出针即见血,) 刺手上井穴可用较细之三棱针,或采血片亦可。

2.钻刺

   属慢速刺法,倾斜角度略似毫针之斜刺,以15°~30°之间的角度进针,缓缓刺入浅静脉血管中,适用于四肢头面。刺入一定深度,出针后始出血。此法最适宜头部太阳穴出血。太阳穴由于肌肉较浅,后面是额骨,用此法最妥。

3.散刺

   或称围刺,即用三棱针散在多点刺激皮肤,以轻微见血为度,也可用梅花针代替,常用于治疗皮肤病、丹毒、疔疮、皮肤麻木、脱发、神经性皮炎等。

上述三种刺法,前两种主要针对外浮较大之青筋(静脉)刺血,是目前三棱针最常用的刺法。近年来刺血针的变化很大,有人用大的注射针头,也有人用糖尿病的采血片,都有刺血的效果。

持针

进针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针,初学者为了避免针刺得太深,可以在针刺前用中指抵住针头(针尖)稍后,控制进针的深度避免针刺太深。针体与血管呈一定角度,如此则血液较易流出,亦不致刺透血管壁发生血肿。出血多少与针孔空气的进出有一定关系,由于三棱针刺破血管的面积比一般毫针大很多,所以稍微刺一分的程度,血就可以流出很多。

董氏刺血

 刺血疗法是董氏针法的精髓之一,尤具釜底抽薪的效果,应用得当,病痛往往唾手可愈。董氏的刺血疗法多取远处特定穴位或病变呈现的暗影、乌青、青筋、红筋放血,与时下流行的放血疗法相较,另有特色。

《内经》云:“宛陈则除之”,即久年老病,病久邪深,血行不暢,必须放血,才能去除顽疾。针、药虽去,但病邪仍在,刺络放血,则血去痛止。董氏认为“痛证必瘀”。

   “久病必瘀”,“难病必瘀”的理论,对经治无效的病例,用三棱针放血,可立起沉疴痼疾,确有立竿见影之效,从实践经验证实,董氏奇穴最好是针刺和放血、艾灸有机结合,往往达到针所不及,药物难能的神奇效果。

(1)董氏放血疗法的意义

董氏放血疗法,不单只在病灶上放血,亦可在脏腑相关对应之点、线、面反应处放血,如腘窝、肘窝、背部、小腿外侧等处点刺放血,即可调理脏腑阴阳之平衡、疏通气血通道,改善病势,此为董氏放血疗法之要点。

例如:

1.'后背、心、肺区'点刺放血,可治重感冒、发烧、胸痛、背痛、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2.“肩胛手足区”可治手足痛、手足麻痹、膝盖痛。

3.“膝后太阳区”可治头痛、项紧、腰背酸痛、胆固醇过高等;

4.“足跗阳明区”、六六部位、七七部位之“小腿阳明区”放血,可治牙痛、舌下腺发炎、肝病、各种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将恶血秽气排出,往往久年沉疴常能立即减轻。

(2)董氏放血疗法的作用

临床上常说'久病必瘀'、'怪病必瘀'、'痛病必瘀'、'重病必瘀',因此董公非常重用三棱针放血,三棱针放血可说是董氏针灸最重要的部份,在董氏针灸中堪称一绝。三棱针放血可疏通经络上的瘀塞气血、调整虚实、调整脏腑功能的失调和紊乱、扶正除邪、疏通气血,使疾病改善以恢复正常,放血疗法自古以来就为医者所重视的,董氏三棱针放血疗法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有退热、止痛、镇静、消肿、开窍救急、清血排毒、消除肿瘤等医疗作用。

(3)董氏放血疗法的特点

安全可靠:全身无不可放之穴、不可放之区,放血所取之区穴最广,而对较危险的胸、背、腹、腰,董公所传都是采放血疗法,不采针刺,避免了各种危险。

实虚皆治:古代大多数名家都认为放血为大泻,身体虚弱的人则不宜,而董氏放血疗法不拘寒热虚实都可放血。董公认为不拘虚实,只要有血气瘀滞、气血不通,就得先放血,疾病才会好转。

特重放血:董公认为若气血瘀滞严重时,平常的针与药是治疗不动的,当先察看血道是否闭塞,因气血闭塞不通,针药作用便不能达到病所,此时应先打通气血循环、放出恶血,气血通畅再采用针药,才能发挥其疗效。

疗效迅速:气血阻滞,针药不能发会作用,若能找出阻滞闭塞之穴,在此相关穴区放出恶血,许多经年久病常能立即改善,其迅速之作用较针药更快,如在外踝上放血治疗外踝扭伤,常能一针见血,疗效迅速。

简便经济:董氏放血穴位虽有一百九十余穴,但是透过整理归纳,可相并几个区组而已,只要掌握几个区组,找出病位放血,易学、易掌握,疗效特佳,所使用工具,诚简便经济。

预防保健:放血疗法不单专治有病者,亚健康者亦可放血。每月定期一至二次,在身体背部、膝后太阳区放血,可藉此清血排毒,当气血循环正常,像血管硬化、心肌梗塞、中风、胆固醇过高等病皆能避免,可达预防保健之效。

刺血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

1.首先要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当然是最重要的事前工作,也要注意伤口的感染,有些地方消毒不便,例如口腔,则可在泻血时先准备一杯食盐水,让患者泻血之后漱口,一方面是消毒,避免感染,另一方面则是还能给予一点刺激,帮助恢复。

2.一般准备工作

   如果站着放血,要在脚下铺些纸张。如果趴着放血,用塑料垫布或纸张铺在要放血部位的底下。譬如在委中放血,就铺些纸张在病患的膝盖下面。如果是在太阳穴放血就要准备一个小桶,让血滴在桶里面,不能溅出。这些准备工作都要做好了以后,才进行放血。

3.要注意天气的好坏

  天气的好坏对于刺血也很重要,晴天病人流的血比较多,效果就好;夏天也较易出血,如果是阴天,血管收缩效果就比较差,出血量会少一点。除了急性病以外,对于慢性病痛的患者,最好选择天气好的时候来放血。

4.刺血时间

  太阳穴刺血在天气好的午前11时效果最好,尤其是接近中午的时候,阳气在上,青筋比较容易显现,像多年偏头痛的患者常常都是青筋很明显的。太阳穴刺血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尤其是脸面、脖子这一带的病,像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甚至于气喘都是非常好的。

腰痛、脊椎骨刺增生、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下午3点以后最好,刺血完毕再加针灸效果就会更好。坐骨神经痛、痔疮在午后放血;至于少商等井穴是急救常用穴,所以随时能放。治疗腰背痛,在委中刺血最好,但如果委中找不到青筋,可以在腰、背部一带刺血。小腿部疼痛如果找不到青筋,也可以在腰、背部一带刺血在腰、背部刺血,出血量不够可以拔罐帮助出血。

三棱针刺血注意事项

1.出血量

  刺血的出血量多少,根据病情及体质而定。少则几毫升、多则三五十毫升,能使新陈代谢更加旺盛,对身体有益无损,针刺出血后,使其自然出血、止血。如欲止血,可用棉花按住穴孔,一般很快即可止血,如刺血部位系尺泽(肘弯)或委中(腿弯)部位,可将肘臂或腿膝打弯,再用棉花按住孔穴即可止血。

2.治疗间隔

   刺血治疗,两次间隔时间应根据不同病情和患者的体质而定。一般来说,急症、实证间隔时间较短,可两三天或三五天刺血1次;慢性病间隔时间相对可长些,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中风后遗症、癫痫等可间隔七到十天刺血1次。很多患者经刺血治疗一二次后即有明显效果,也有少数病人刺血治疗四五次始见效果,不要因为刚开始效果不明显就轻易放弃,要继续治踪。

3.治疗禁忌

刺血也同毫针一样有一些禁忌,下面这些人不宜刺血。

①血友病患者不宜刺血。因血小板不足,凝血机制障碍,针刺后出血难止,因此不宜刺血。

②孕妇不宜刺血。因刺血针感较强,激烈刺激有可能导致流产。

③新产妇不宜刺血。因在生产过程中失血较多,体质略虚,应待满月体质恢复,始进行刺血。

④经期妇女不宜刺血。因经期流失部分血液,不宜再出血,总出血量过多,易导致或加重疲乏。

⑤大出血者不宜刺血。理同经期出血,失血者不宜再出血。

⑥严重静脉曲张者不宜出血。此类病患针刺极易出血,若刺血有可能出血量过大,只宜在小静脉刺血治疗,并应浅刺,控制出血量。

⑦酒醉后不宜刺血。酒醉者,因中枢神经系统之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精神不稳,且血行较速,不宜再出血。

⑧空腹饥饿及过于疲倦均不刺血,易造成晕针。前胸后背只宜浅刺出血。动脉不能刺血,若刺动脉,出血会呈喷射状外涌,出血多易致危险。刺血前宜用食指指腹在准备刺血的穴位上摸按,若感觉动脉跳动,务必避开,若不慎刺中动脉,一定要镇定不要紧张,速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刺血也会遇到晕针,主要原因不外乎患者过于紧张,或空腹饥饿,或劳累疲倦。若有晕针情况发生,可如同处理亳针晕针一样,立刻停针,并使患者平卧(躺着趴着刺血较不易晕针,站着刺血较易晕针),给饮温开水,并休息一会儿,即可恢复正常。刺血完毕也不宜立刻活动,稍为休息一会始宜离开,以兔迟延性晕针。

刺血常用部位及适应证

   刺血中最重要、亦最常用者即为静脉刺络。至于耳尖、耳背、十二井、十宣、后背、肩峰、颜面等部位,较不易发现青筋或无较大静脉,因此治疗时不是寻找青筋放血。由于经验之累积,只要在固定穴位针刺,使之出血,即达治病目的,这些部位亦有称之为细络者。下面我们就看看刺血常用的部位。

1.肘窝部

自古常用部位,相当于尺泽、曲泽,视鼓起之青筋放血。

主治:呼吸系统及心脏病(心绞痛用之特效),霍乱、中暑、上肢风湿神经痛、五十肩、半身不遂。

2.膝腘部

相当于委中,效果佳而最常用(古称血郄,最适于刺血)。

主治:肠炎、痔疮、腰痛、项强、下肢风湿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骨刺、颈椎病、高血压、中风、半身不遂、脑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血栓闭塞脉管炎、风疹、伤暑、疔疮、癃闭等。

3.前臂部

相当于手三里穴之部位。

主治:面疔、痈、结膜炎、牙痛、湿疹、荨麻疹等。

4.小腿部

①阳明部位:相当于足三里、条口附近(即董师之四花中穴),视青筋放血。

主治:胃炎、肠胃炎、久年胃病、胸痛胸闷、慢性气管炎、丹毒、多发性神经根炎

②少阳部位:相当于阳陵泉至阳辅附近(即董师之四花外穴),视青筋放血。

主治:急性肠胃炎、肋膜痛、心脏疾病、胸部发胀、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坐骨神经痛、肩臂痛、偏头痛、高血压等。

③太阳部位:相当于承山穴附近,视青筋放血。

主治:痔疮、背痛、静脉瘤。

④太阴部位: 相当于阴陵泉附近。

主治:内痔、外痔、痛经、不孕、尿路感染、急性淋巴管炎。

5.外踝部

包括丘墟、昆仑一带

主治:足关节炎、腰痛、坐骨神经痛、中耳炎。

6.内踝部

包括中封、照海穴一带。

主治:中耳炎、疝气、不孕症、妇科、男科。

7.脚背

①阳明部位:解溪穴附近。

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丹毒、末梢神经炎、血栓闭塞脉管炎、象皮腿。

②少阳部位:相当于临泣、侠溪、地五会等穴位附近。

主治:牙痛、少阳经附近之偏头痛坐骨神经痛。

8.侧额部

相当于颔厌穴部位,俗称太阳穴。

主治:头痛、头晕、结膜炎、眼底出血、中风、气喘、食道病变等。

9.舌下部

相当于奇穴金津、玉液,即舌下紫脉。

主治:喉炎、言语障碍、中风、休克、心脏麻痹、恶性感冒等。

10.十二井穴

即十二经络之井穴部位。

主治:卒中、急性炎症、心脏麻痹、退热等。

11.十宣

位于十指尖端。

主治:卒中、心脏麻痹。

12.耳背或耳尖

耳背或耳尖有细小之紫筋数条,对准放血。

主治:头痛、三叉神经痛、结膜炎、角膜炎、皮肤病、颞颌关节炎、失眠、心悸、多汗。

13.颜面颊、颧、鼻头、鼻翼部位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鼻炎、头痛、三叉神经痛。

14.口腔黏膜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

15.掌缘后溪至腕骨一带。

主治:风疹块、气喘。

16脚侧然谷一带。

主治:脑震荡。

17肩峰,相当于肩髃穴附近部位。

主治:出黄水治肾脏病,出黑血治手腕及手背痛、肩凝、五十肩、荨麻疹、乳腺炎等。

18腰背全部。腰背腧穴均属放血范围。

主治:脏腑病变及其有关经络之病,刺其腧穴出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针掌诊精华
董氏奇穴针灸学6
放血疗法
(10)[转载]董氏放血疗法精选
月经不调、痔疮?可试试董氏刺血
[推荐]刺络疗法之运用 杨维杰 - 杏林论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