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物个性特点100句

1   善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生姜

2   为解表散风通用药, 治表证及疹痒无论风寒风热皆可,荆芥。

3   为治风通用药。无论外风、内风、风湿所致病证,也无论兼寒兼热,皆可投用:防风。

4   善治表证夹湿、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 羌活。

5   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又为鼻渊鼻塞头痛之良药。最宜少明头痛、鼻洲与牙痛,细辛。

6   阳明头痛最宜,牙痛鼻塞效良:白芷。

7   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素称“夏月麻黄”:香薷。

8   善治表证夹湿、风寒湿痹与颠顶头痛的药物是:藁本。

9  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肌肤,内走筋脉:苍耳子。

10   上清宣肺气而祛痰止咳,下利二便而导热毒外出:牛蒡子。

11   为和解少阳、疏肝解郁调经及升阳举陷之要药:柴胡。

12   为治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13   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知母。

14   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

15   能生津,为治热病烦渴、心火上炎之要药:竹叶。

16   为治热病烦渴及火炎口疮之要药:淡竹叶。

17   入气分能泻火而除烦,入血分能凉血解毒而止血疗疮,入三焦能清利湿热而利尿退黄:栀子。

18   为目赤肿痛及目暗不明之要药,又为治热结肠燥便秘之佳品:决明子。

19   善明目退翳,为目疾专药,凡目疾无论虚实,皆可酌用:密蒙花。

20   善清心胃之火,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黄连。

21   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

22   既善清热凉血,又善活血化瘀,兼能退虚热、透阴分伏热。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之特点:牡丹皮。

23   素有“疮家圣药”之称:连翘。

24   善治各种疮痈,但以治乳痈最佳:蒲公英。

25   善清热解毒、排脓消痈,为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26    主治肠痈腹痛,兼治肝痈、 肺痈及血瘀胸腹痛:败酱草。

27   主治咽喉肿痛,属热结痰盛者尤宜:射干。

28   既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又为治阿米巴痢疾所常用:白头翁。

29   既为治梅毒或因患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之要药;又为治湿浊下注及湿疮湿疹之佳品:土茯苓。

30   既清热解毒止痢,为治热毒泻痢之要药;又清热燥湿止带,为治湿热带下之佳品:秦皮。

31   善清泄热毒,解蛇毒,消肿止痛,又能凉肝息风定惊,治小儿惊风抽搐:重楼。

32   既退虚热、凉血热、泄肺火,治有汗骨蒸最宜:地骨皮。

33   既退虚热、凉血热,又透营热、透表热,为治虚热及热入营血之要药:白薇。

34   既清虚热、除疳热,又清湿热、解热毒,为虚热、实热两清之品:胡黄连。

35   有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之长,为治虚热骨蒸之专药:银柴胡。

36   沉降下行,作用强烈,素称“将军”:大黄。

37   内服既泻热通肠,又润软燥坚之大便,为治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38   为治热秘、肝火及小儿热惊、热疳之良药,还能杀虫:芦荟。

39   为治肠燥便秘之要药,兼体虚者尤宜:火麻仁。

40   既善行经隧之水湿而泻水逐饮,又善攻毒散结而消肿结,为治水肿、风痰癫痫及疮毒之猛药:甘遂。

41   峻下寒积,开通闭塞,有斩关夺门之功:巴豆。

42   既为治水肿、痰饮、便秘之猛药,又为治食积、虫积之良药:牵牛子。

43   为治胸胁停饮、寒痰喘咳及顽癣秃疮之要药:芫花。

44   为治水肿、经闭、癥瘕之猛药,兼二便不利者尤宜:千金子。

45   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独活。

46   为治痹痛拘挛麻木之要药,能软化鲠骨、消痰水:威灵仙。

47   具有酸不收敛湿邪、温不燥烈伤阴之长,善治痹症酸重拘挛麻木、脚气肿痛、吐泻转筋及消化不良:木瓜。

48   既为治风湿痹痛兼肝肾不足之要药,又为治肝肾亏虚之腰膝酸软及胎漏、胎动之佳品:桑寄生。

49   能强心利水而消肿,治心衰性水肿最宜:香加皮。

50   内走脏腑,外达皮肤,透骨搜风,走窜力猛。功善祛风通络,定惊止痉:蕲蛇。

51   凡风寒湿或寒湿所致诸痛皆可投用,重症者尤宜:川乌。

52   既为治湿阻中焦证之要药,寒湿困脾者尤宜,又为治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所常用:苍术。

53   为治湿阻、 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之要药,又为治咳嘴痰多所常用:厚朴。

54   既清膀胱湿热而利尿通淋,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又清解暑热,为治署湿、湿温之佳品:滑石。

55   既为治湿热淋痛与水肿之要药,又为治心火上炎、下移小肠之良药,还为治乳汁不下及湿热痹痛之佳品:木通。

56   为治石淋之要药,又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金钱草。

57   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菌陈。

58   为治膏淋、白浊及湿盛带下之要药;又为治风湿痹痛之佳品:萆薛。

59   既利尿通淋、 凉血止血,治淋证涩痛及血热出血常用,血淋、尿血尤佳;又清肺热,治肺热咳嗽等证:石韦。

)

60   善通利小便而止痛,并兼排石,为治淋证涩痛与水肿所常用,兼尿道涩痛者尤佳:海金沙。

61   上助心阳、中补脾阳、下壮肾阳, 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62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之要药:肉桂。

63   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佳品:吴茱萸。

64   为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痹之要药:积实。

65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66   集理气、降逆、纳气于一身,且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无破气之害,故为理气良药:沉香。

67   功能通阳散结,为治胸痹之要药:薤白。 

68   善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呃:柿蒂。

69   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

70   善于消食运脾,又能固精止遗,化坚消石:鸡内金。

71   既为治蛔虫、蛲虫病之佳品,又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

72   既化瘀而止血,又活血而止痛,还兼补虚而强体,具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长,为治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兼体虚者更宜:三七。

73   既能凉血止血,又为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74   最宜肺胃损伤之咳血、吐血,以及肺痈咳吐脓血:白及。

75   为治血热出血之要药,尤宜便血与痔疮出血:槐花。

76   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川芎。

77   功能引血下行, 为治腰膝酸软、筋骨无力之要药:牛膝。

78   为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半夏

79   尤善祛经络风痰, 又治顽痰咳嗽:天南星。

80   善治寒痰及痰饮诸证, 尤以痰在皮里膜外及经络者最宜: 芥子。

81   药性微温, 为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覆花。

82   上能降肺气以止咳喘, 下能润肠燥以通大便: 苦杏仁。

83   既清肺又润肺, 为肺热燥咳及虚劳咳嗽之要药:川贝母。

84   为治痰热咳嗽及胆火挟痰之良药, 又为治胃热呕吐之要药,还清热而安胎:竹茹。

85   既为治痰热咳喘、 胶结难出之要药,又为治痰热蒙蔽清窍之佳品:竹沥。

86   为治新久咳嗽之要药,最宜痨嗽及百日咳,又善杀虫灭虱,为治头虱、体虱、蛲虫病之佳品:百部。

87   善重镇安神,为治心火亢盛诸证之要药:朱砂。

88   为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 失眠多梦、惊悸怔忡之要药,兼能敛汗:酸枣仁。

89   为治肝阳上亢及肝热目疾之要药:石决明。

90   为开窍醒神之良药,治闭证神昏无论寒热皆宜:又为活血通经、止痛之佳品:麝香。

91   既为治神昏窍闭之要药;又为治热毒肿痛之良药:冰片。

92   功能大补元气,为补气强身之要药:人参。

93   功能平补气阴,为治气虚或气阴两虚之佳品,又为治肾虚不固之要药:山药。

94   既补中益气,又养血安神,为气血双补之品: .大枣。

95   既为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又为治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杜仲。

96   能补心脾、益气血、安心神,为治心脾两虚或气血不足之良药:龙眼肉。

97   上能敛肺止咳平喘,下能滋肾涩精止泻,内能生津宁心安神,外能固表收敛止汗:五味子。

98   既补肾阳,又补肾精,为阴阳并补之品:山茱萸。

99   功能明目退翳,为眼科要药:炉甘石。

100   为治疗疥癣、湿疹、秃疮之要药,外用解毒杀虫止痒,内服能补火助阳通便:硫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床上有特殊疗效的中药《综合整理》
中药要药总结
常用中药要药集锦
治一切病的主药
中药学系列之十二 常用中药170味
引经药和有特殊疗效的要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