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学第十四课——唯象理论与中医

“象”就是现象,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象与象之间存在着及其高深的哲学关系,有些已经超出人们的理解范围,需要抽象理解,就好比书画诗词强调意象,又好比伯牙与子期的千古知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人们深通哲学之理方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一、唯象理论

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是从象的研究开始探索事物内在机制。钱学森通过对中国古典哲学研究提出唯象理论。唯象理论认为:在没有发现事物内在机制前提下,“象”为第一性,也就是现象第一,借助于现象或者直接从现象中得出来理论,是纯经验性的,有了经验之后与理论(假说)对接,形成半经验半理论(假说)的组合,以修正理论(假说)的偏差

在没有弄清楚事物事物内在机制以前,对事物的判断侧重于直觉感悟,整体和动态的综合把握。其中即有客观的成份,又有主观的成份,是一种主观融化客观后形成的综合的感受。在现代科学的前沿,以象为内容的理论体系非但不落后,而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是(超)前科学,因为当下年代还无法理解,却能够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理论。 

中医可以说是一种唯象理论,它已经被几千年的生活实践所证明,但是目前还无法从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角度进行解释,钱学森晚年重点放在对中医规律的研究之中,鼓励唯象理论对中医、气功等的科学研究。其中金日光教授的生命动力学理论就是在钱老这一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可以说是对钱学森一个个问题的回答。生命动力力学理论是用统计学方法在化学角度解析人体生命现象,既属于现代科学的化学,又有数的运算,是在唯象科学基础上对人体生命现象认识的深入,这部分内容在《医学第十三课——生命动力》已经做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二、中医发展

几千年中医发展也是符合唯象科学的,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方派的现成,第二阶段是与医经派融合,标志性事件就是张仲景《伤寒卒病论》的问世。

1 经方派形成发展

经方派形成和发展始于炎帝神农,神农尝百草,一则以食一则以药,是对食物和药物的最早认识,有了食物和药物的分类,是最简单的象。在《山海经·五臧山经》有大量的矿产、植物、动物的记载,应该是华夏先民最早的对象的认识。在《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大荒经》都有巫师拥有不死药的记载。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则是中药学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药物组合,懂得了两种或者多种中药组合在一起治病效果更好,是如今中医方剂有记载的最原始雏形,是经验形成阶段。只是这些都在没有形成时间概念的年代发生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具体时间,只能从叙述的事件推测发生的时间。

到了商朝初年,伊尹作《汤液经》,中药方剂配制形成君臣佐使的理论体系。这是中医从象到理论形成的的阶段,中药君臣佐使理论套用古代国家等级制度,最核心的中药对应国君,辅助国君的中药对应大臣,弥补君臣两类中药不足的中药对应佐使。中药和国家等级制度两个并不相干的象结合在一起,人们无法从理论上找到他们的内在联系,在中医实践中却很有效,这就是唯象理论的特点。是经验与经验的对接。

2 医经与经方融合

时间到了汉朝末年,张仲景完成《伤寒卒病论》,由于战乱险些散失,后来经过晋朝医官王叔和整理形成《伤寒卒病论》。从现代对《伤寒论》的研究看,在语言上有两种风格,同时夹杂一些《黄帝内经》的理论。如今流传的是宋版《伤寒论》,究竟是《黄帝内经》内容为张仲景书写还是王叔和补入不得而知,从《伤寒论》序中可以知道张仲景至少懂《黄帝内经》,这个序言是否也经过王叔和改动也不得而知。现代中医认为《伤寒卒病论》是医经和经方两派相互融合的产物,主要传承于《伊尹汤液经》和《黄帝内经》,标志着医经和经方的融合,使传统中医有了统一的治疗模式。

医经讲的是理,用道理治病,往往会出现明白发病的道理却没有药的尴尬。这种现象在现代医学是屡见不鲜的,一个小小的感冒都没有特效药,在新冠疫情中西医对病毒研究的非常透彻,关键一点是没有特效药。由此可以知道医经派传承的不足。经方派则不同,缺乏对人体规律的阐释,有什么症状就使用什么中药。在《伤寒论》少阳病在排除或然症、疑似症之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是针对症状用药的典型表述。

医经和经方连接的桥梁是症状,有症状就有脏腑器官的变化,对应可以使用经方治疗。新冠肺炎疫情用中,中医依据理论用药。比如在剖检中发现肺脏内有大量痰液,对应中医的痰湿证,于是用燥湿、化痰、润肺的中药进行组方治疗,取得的效果则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西医给出了肺部影像、核酸检测等现代医学指标,是人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是体内症状,说明中医不仅针对表面症状,对身体内部的病理症状也是适用的,需要中西医相互融合提高。

3 中医之象举例

《黄帝内经》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伤寒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浙浙恶风,翁翁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以上只是简单举两个例证,《黄帝内经》、《伤寒论》大部分都是象与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不足与发展

医经以《黄帝内经》为核心,成书于秦汉时期,在那个年代还没有现代医学设备可以使用,对人体的认识凭肉眼观察,发现五脏、六腑、九窍等人体器官。这是不全面的,人体还有甲状腺、甲状旁腺等器官无法识别和归类。如今对人体的认识已经非常透彻,羲黄医学理论已经全面揭示人体组织器官,通过羲黄原理推演出中医人体理论,证实中医理论是简化的人体规律,并形成更加完美的人体理论。中医几千年的理论和经验得到充分肯定,为中医理论找到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有力支撑。把羲黄理论与中医经验融合,必将实现中医的提升和飞跃。

四、疫情追踪

1 羲黄理论:疫情期间,笔者完成了二十篇对新冠肺炎解析,与疫情实际情况吻合的非常好。完成了对国家推荐的十个中药方剂的剖析,全部找到方剂核心结构,对各个成分进行了君臣佐使定位,使读者和使用者更加清楚明白方剂的机理。

2 相互印证:金日光教授用科学语境揭示疫情和分析中医方剂,笔者用羲黄理论揭示疫情规律。两种理论来源不同,方法不同,分析结论则是相同的。两个医学理论在完全双盲的情况下能够相互印证,证明都发现了人体规律。

3 象数理印证:黄璐琦院士化湿败毒方是“三方”之一,抗疫的功臣方剂。金日光教授与笔者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高度一致的结论,为此笔者写出《中医科学哲学实证与交融》一文,已经刊登在本公众号,是中医之象、科学之数、羲黄哲学之理的高度融合,是象数理三个角度揭示人体规律的启蒙篇章。

总结

钱学森唯象理论把科学探索过程归结到“象”以后,本质上已经纳入象数理的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传统中医纳入唯象理论以后,为现代中医打开“数”的大门,提升了“理”的高度,是对中医事业的巨大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五十一)
《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关系初探
了解中医,认识中医,看看中医是怎么治病的?
很多学院派背景的中医大夫,他们大都推荐初学中医的学生,先把《中医
医学十三经:学中医全程书目推荐 | 中医学习笔记
汉传中医理论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