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一些领导退休后牢骚满腹,还不如普通员工?你有何建议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戏如人生,活在当中。在台上,台词背的呱呱叫,只为领导那一套;下台后,各种丑事儿原形毕露

都说退休是一个坎,尤其对在位时有权有势的角色而言;相对来说,在位时越耀武扬威的,退下后的心理落差会越大;这种落差既是心理的差距,也有客观现实的差距;虽然有“退休后三年内,不得到本人原任职务管辖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兼职(任职)”的禁止性规定,仍会有一些“心怀想法的人”退休了,眼里还盯着“肥差”,身兼数职,游走于政商圈,热衷于给企业当顾问、搞兼职,奢靡享乐,参加各种高档宴请,所言所行还不如普通职员

有些领导干部人退而不休,发挥余热继续从事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有些强身健体,安享晚年;但也有工作退休,思想也退休,晚节不保;退休了还惦念着权力、考虑得太多,不但对身心无益,还会“走神”,也容易“跌倒”,退休干部年龄大了、身体差了,一旦不慎“跌倒”,很难再“爬起来”,到头来,一不小心给自己人生画上一个“黑色句号”

退休不仅是人生的一次转折,更是一个需要更加谨慎行事的阶段,愈到功成身退之际,愈要为自己的人生划一个圆满的句号

无论哪儿的领导都要经历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过程

在单位一步步从一个普通职员成长为一个领导,退休时还要从一个领导回归到一个群众

为什么企业里的一些领导干部退休后的所言所行不如普通职员?

领导干部在重新回归群众中去的时候,心态调整不到位,总是有一种失落感,让领导干部在生活中觉得不舒服

这是我在校培训时,一位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邻居李总的退休适应期的故事

李总退休前是一个企业的领导干部,也就是所谓的“一把手”

李总在单位一般都是人人尊敬的人,在单位不是开会安排工作,就是组织人员研究方案、推进工作,所有的决定一般都需要林总根据讨论、研究的情况进行拍板、敲定

平时工作中可能没有领导,大家都觉得工作都是正常的,但是到了会签文件、发文的时候,就会发现没有李总,这些工作都没有办法往下进行

企业中的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员工是这样认为的,作为领导干部的李总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从这样一个重要的岗位上退休下来,对于李总来说,退休工资受到调整都是能够接受的,这是他早已从别人退休时就已经看到了

但是,退休前后自己的心态要调整,上一届领导退休时,肯定没有跟他交接,这个谁都没有准备
能够在退休后适应自己的状态,心态调整是最关键的一步

李总跟老师聊天说,刚退休的时候,看到什么事儿,都想上去说几句,有几次差一点跟路的人吵起来。经常惹得自己气呼呼地不高兴,回家后,才发觉自己真的是莫名其妙的参与了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李总在岗位的时候,经常处于众星捧月的状态,自己也保持着一定的岗位气场;一到退休后,可能自己的气场还在,但是走下了岗位,回归到形单影只的状态,心里的失落感顿时就产生了
平时在单位上、路上可能会有许多人向他打招呼,一退休后,不在单位了,和他打招呼的人也没有几个了

可能与自己能够说话的人,除了自己的家人,几乎没有几个人,以前那种有问必有答的情况更加不存在了

没有人气聚集的生活,可能是许多一部分像李总一样的领导干部退休后不能适应的,这也就是心理失落的主要原因

心理有失落感,自己对社会上的事情应有更多的看法,一碰到自己不舒服、自己看不惯的事情,总会去说几句,发发自己的牢骚。经常让别人也不高兴,自己也不高兴

李总退休后有半年时间调整不过来,总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回到家里面老想指挥别人,一有反驳自己觉得受不了

有时候,李总觉得在单位平时与自己亲近的人,应该来看看自己,好长时间没有他们的电话,自己也觉得心里不舒服

碰到事情的时候,总认为自己知道的规定、规矩多,一定要向别人讲道理,不能让别人指挥自己
虽然,李总自己也知道退休就是回归社会了,但是总有一种“上山容易下山难”感觉,总觉得自己还应该属于那座山,不应该从那座山上下来


由于“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原因,在这个调节、适应的过程中,李总和家里老伴、儿子吵过架,和街上的警察吵过,在楼道与保洁员吵过,甚至和菜市场卖菜的人都发生过口角,在和周边的退休老头的交流中,李总觉得自己有时候,真不如一个普通的职工退休后达观、融入普通

李总在后半年的时间里,进行两次长途旅游,用游历来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报了一次老年大学书法精修班,逐渐进行有规律的生活

从退休到进入安静的正常生活,大概花了有一年的时间来适应从单位回归家庭、回归大众的普通生活,让自己慢慢适应退休状态、融入了社会生活

企业里的一些领导退休前其实是很辛苦的,中国人好讲就人情,好讲就所谓的“关系”。慢慢的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一种人情社会

做领导时,在什么样的位置就得说什么样的话,在领导的位置上,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要注重分寸和格局,因为领导说的话会直接影响员工的认知和代表了企业形象

而退休后,不再太在乎自己说的话对企业会有什么影响,眼里只有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这时候如果再拿着那股劲会非常累的,也没有必要;所以,大部分领导退休后会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

一些领导干部退休后的所言所行还不如普通职员,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与职位高低可以说是无关的

我们不能说一个人的职位高素质就高,压根就没有这层关系;相反,很多领导在职时喜欢玩弄权术或者自己也是通过不正常途径才上位的,只不过碍于领导身份只能装成那样

而普通职员在领导面前大都把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不会有过多伪装,即使退休后也还是那样

其实,一个人退休后的所言所行才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体现,领导也是如此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这是一位老领导在退休两年后,一次聚餐时我们给他敬酒,他“告诚”我们两个中层干部说的话
当时我们都没有接话,相互递了一个眼色,很震惊;因为老领导在位时,管的就是廉政这一块,给人的感觉是一位慈祥而有威望的长者

后来,我们讨论老领导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时,得出的结论是失落感导致心态失衡

老领导在位时,所作所为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由于位高权重,一直处于权力的中心,说工作生活中被很多人供着一点不为过

派车用的是最好的,吃饭一直坐首位,酒桌上是所有人敬酒的焦点;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是关注的焦点

退休后一切都变了,再也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了;特别是近些年很多方面不断的规范管理,既不能用车,也不能参加会议,更不能接待花销;位子退了,权利没了,所有人不再围着他转了,自然就有失落感

再加上,老领导在位时办事比较讲规矩,比较公正,对比有的领导替自身办了一些事,而老领导没有为自己办事,现在想想似乎有些吃亏,不由自主就感叹“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当领导的大部分都是投机分子,或者德不配位,拍马溜须之辈,没什么真能力,没什么德行,在位的时候很多人只是屈服于他手中的权利,不在其位的时候当然没人理他;要当好领导,要承上启下

权利可以很好的试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你有个朋友,平时关系很好,但有一天当了领导,如果说话的语气,态度等各方面一下变变化很大,这种人就和他保持距离,因为他领导做的越大,你要躲的越远,爱飘的人,往往更容易找不到根;给点颜色就开染房的人,不会太久

很多人说读那些书没什么用,其实读书至少能沉淀我们的内心,可以使人不骄不躁,处变不惊,得失安然,把权利看成责任,不要把权利当做令箭,在很多时候,要保留权利,不是时刻把权利推在前面,用权利运作的东西不叫能力

结语:

人的思想行为不过是当时所处环境条件的反映,其所想所行是与其内外处境一致的;因而退休后的企业领导表现还不如普通职员,这没什么奇怪的

由于企业领导的职务身份,人前多深思熟虑,谨言慎行,扮演着专业权威的角色;再者,在企业领导岗位上,拥有更多可调配使用的人财物资源,没有过匮乏,总是处于优越地位,众星捧月当然比一般人、比一无所有的人表现得更优秀;这时的人是戴着最厚重面具生活的人,其人的本性光辉被淹没无踪

我们总不能将一个人表面上的资产当成其净资产,借入的负债、经营亏损没剔除,不能把帐上好看数字当成自己的所有者权益;不妨这样说,最辉煌的人生阶段也最虚假失真扭曲;一个人最本真的时候不是最成熟精明、(扮演)春风得意最成功(角色)、最有权力最多财富这些时候

褪除去因职位、平台带来的外在便利条件之后,大多数人应是恢复本性真面目;所以,退休后的企业领导与常人无异,甚而还不如普通员工;真是落地凤凰不如鸡

未长大成熟的小孩、垂垂老矣的退休退职者、为生活辛苦奔波的普通人、病残蠢弱者;在这些阶段、在这些位置,我们才会体验到人生的本质、生活的根本意义,我们才知道什么叫赤孑、什么是人生真相;这时的人是复原的、原生态的、赤裸裸的人

人是平等的,在灵魂上:甚至在生活境遇上也是,抛开那些非本质的差距如权钱性,大家差不多是一样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领导干部退休后能到企业任职吗?
醉酒后,他说了这么多秘密
领导如何轻松驾驭下属?
《把握十招,保持好的心态》 [转帖】
为何很多企业,会让离退休还有5年的干部退居二线,这样合理吗?
善待基层员工的牢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