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叛逆的孩子,如何做好父亲、母亲的角色

      

      当前,很多父母都在感叹孩子不听话,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对于孩子的很多怪异行为也无法理解,事实上,这些都是由于处于青春期孩子产生的叛逆行为,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疏导,则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甚至造成心理疾病。面对叛逆的孩子,如何做好父亲母亲的角色呢?

      一、中学生叛逆心理的表现: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叛逆心理,有的学生表现得比较严重,而有的学生表现则比较轻微,归纳下来,初中生的叛逆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定力不强,容易被误导。有些初中生,在刚刚进入校园时,是一个十分和善听话的学生,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学校外面的一些人和事,就会不自觉的进行模仿,而后把这些恶习带到学校中。很多爱打架、吸烟、逃课的学生都是由于定力不强,受到校外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叛逆心理。

      2、 厌学、逃学。这种现象在学校中也是十分普遍的,尤其到了初一下学期时,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由于成绩落后,对学习失去信心,就产生了叛逆心理,厌学、逃学,不听老师的话。

      3、自以为是。这个现象就与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中学生由于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就形成了高傲、自私的性格,而且这种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很多学生在学校中,在学习上,不听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只顾用自己的方法,当成绩无法提高时,也不接受老师的意见,固执己见。

      4、自卑和自负。有些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对荣辱有了认识,总觉得自己的家庭或者学习上不如别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的性格。相反,另一部分学生却认为,自己应当从平庸中走出来,在各方面都应当超过别人,因此经常采用一些不当的方法想吸引别人的注意,比如怪异的发型,各种奇装异服等。

      二、叛逆心理的成因:

      1、 青春期独特的心理特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思想上开始步入成熟,自我意识也初步形成,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很需要别人的认可和接受,渴望受到尊重和理解,为了展示自我,他们常常采取一些在我们看来十分叛逆的行为,很多父母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变化,十分的不理解,生硬的进行制止,这反而会限制了孩子的正常成长。

      2、来自家庭的原因。有些父母,无法理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产生的叛逆行为,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不当,往往侵犯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当孩子的承受能力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产生对父母、对生活的反抗,而这时父母如果采取批评、压制、罗嗦或者是暴力手段,不但不会缓解孩子的叛逆心理,反而会加重他的反抗意识,使叛逆思想越来越严重。

      3、来自学校的原因。学校是孩子生活的另一个重要环境,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压力也会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甚至是加重,有些教师只根据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好坏,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冷嘲热讽,不会用心与学生沟通,而其他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也会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产生歧视,在这种情况下,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情绪,产生各种叛逆的行为,希望以此来转变其他同学和老师对自己的看法。

      三、中学生叛逆心理的疏导对策

      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父母要能够正确认识孩子在这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怪异行为,并且对孩子的行为表示理解,让孩子充分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来自父母的爱,不良的心理情绪自然而然的就会减弱,才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叛逆的孩子,需要父母共同协作,配合教育,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              观察与沟通。

      了解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要教育孩子,我们必须让家长懂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全面深刻地了解孩子,家长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孩子,获得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各种真实材料。首先,观察要经常化。最好是家长每天挤出时间,观看孩子的活动,使重点观察与普遍观察相结合,察言观色,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其次,观察要全面化。即家长对孩子身心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观察,不论是孩子体力、认知、语言的发展,还是孩子的情感,社会性的发展,都要予以关注,不能对任何一方面疏忽。我们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注意到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知识量的获得,在评估中比较注重此方面的发展,忽略孩子能力、行为习惯、心理发展等方面的观察与培养。在素质教育刚实施的时候,很多家长对集体教育活动的减少,小组活动与区角活动的增多不理解,经常要求增加集体教育的时间,在他们眼中只有多上课才能多学知识与本领。要让家长了解要从各方面评价孩子的发展,不能只从知识量掌握的多少来评判孩子的发展如何。知识固然重要,但今后社会不需要高分低能的人,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应从各方面去评估孩子的发展。

      家长多观察孩子平时的表现,了解其生理和心理特点,也为与孩子进行沟通做好准备:

      身为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孩子快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中与孩子分享点点滴滴的喜悦,能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紧张,与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这是因为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没有真正的了解孩子和理解孩子,而凭自己的想法主观推断,这样就造成与孩子之间的误会,从而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

      因此,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你讲的话、做的事,孩子无法理解、无法接受,那么沟通就没有效果。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希望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只有当他们感觉到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时,才会关闭自己的心灵,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所以,要想真正与孩子沟通,必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和孩子沟通,目的是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去教育孩子,激励孩子,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语言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给孩子怎样正确的教育,怎样通过自己的语言打开孩子的心灵大门,怎样用语言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等等,都需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我和儿子的关系一直很融洽,是儿子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大山。我们有时间常一起交流,谈论的话题从生活到学习、理想和将来、小说和电视等等各个方面。作为父亲,我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真诚的沟通。我不仅在生活上关怀他、学习上关心他,而且在他有情绪时安慰他,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在学习、生活中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会耐心地开导他,我时刻注意儿子的感受,不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他,使问题在沟通中解决,使他能健康的成长和全面的发展。

      我和儿子也经常一起看电视,电视的内容往往是他所喜欢的。我们通过剧中的角色、情节内容,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从中我可以了解他的心理感受和心理的想法,以及对世界观的认识,和对金钱、物质、生活的要求。我们也阅读相同的小说,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我从书中引出话题跟他交流,儿子也很有兴趣。书中的人物有的也许贴近生活,利用恰当的机会,给儿子提出一些问题,让他换位思考,儿子会把他的想法,他的意见,呈现在你的眼前。这样的交流,一方面使我们拉近了距离,成了无话不谈的父子。另一方面也使我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和他所向往的美好事物。因此,父子之间的沟通就非常协调,平时的沟通就很容易了。

      其次,我时常用发短信和拥抱的方式来称赞和鼓励他。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沉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赞赏是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是父母激励孩子不断上进的有效沟通方法。因此,在儿子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我会发个短信祝贺他,用赞赏和鼓励使他的内心获得成就的快乐。当他回家时我会热烈的拥抱他,或者握一下手表示祝贺。我时常对他说:“你真厉害噢,爸爸为你骄傲”,“要再接再厉!继续加油哦!” 当他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也没有去责怪他,而是对他说:“爸爸相信你的实力,下次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要努力加油噢!” 因此,儿子每次考试不管考得如何,他都告诉我结果。我想鼓励孩子,赞赏孩子,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加愿意接纳父母,是和孩子沟通的最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 

      (二)保持冷静。

      作为家长,您也许遇到过这类事情:不懂事的儿子竟拿着您递过来的热馒头捏面人;在家里洁白的墙壁上画卡通人物;尽管您整天教育孩子要勤俭,但孩子哭着闹着要一天换一身新衣裳……

      这时我们的家长往往是情绪激动、态度粗野、大发雷霆,而孩子此时最易产生强烈反感,甚至叛逆。其实,专家调查显示,当家长在孩子面前大呼小叫时,孩子只注意家长怒气冲天的状态,根本没有听家长在喊叫什么。殊不知,在关键时刻以冷静态度促进孩子自我反省、悔过自新,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妨,你先听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有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那位母亲当时有多么的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告诉孩子自私有多么的可怕,然后再教孩子以后怎么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瞬间,她冷静了片刻,改变了主意。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儿子认真地眨眨眼睛,带着一脸的童真说:“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留给妈妈。”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有一位教育学家每次演讲时都要向家长讲述这个故事,并且感慨地加以点评道:“这位家长是幸运的,因为她对待事情时冷静的态度以及对儿子的宽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而这个男孩也是幸运的,他那纯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

      显而易见,面对孩子的过失,保持冷静的态度,不但有利于维护父母在孩子心中良好的形象,有利于亲子沟通,也容易让孩子接受。所以,教育孩子,要首先学会保持冷静。对此,我们要谨记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齐的教导:“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我们应该放慢脚步,我们应该学会等待!”这样不但能够促使孩子更快成长,甚至会超出你的预期,而且你自己也能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东西,如快乐、舒适、孩子对你的爱等。

      (三)寻求意见。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尤其是老师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很多家长都了解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因此总是寻找时机为孩子的“崛起”寻找理由,总是会寻找机会说服孩子去努力。但大多数家长却忽略了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在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老师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也许就是因为老师很随意的一句批评的话语,孩子就有可能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讨厌上学习。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患“初中新生综合症”的倾向,便要及时跟老师取得联系。

      天翔是个很活泼的男生,但妈妈发现,自从天翔进入七年级之后,还不到两周的时间,这孩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情绪低落,而且经常向妈妈抱怨班主任的不好。天翔妈妈意识到了孩子的变化,便总是问孩子:“是不是在新的学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呀?”每次孩子都说他不喜欢班主任,妈妈再问他为什么,他就不好好与妈妈说话了。为了弄清楚孩子变化的原因,天翔的妈妈主动找孩子的班主任谈了一次。在与班主任的共同探讨中,终于弄清楚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原来,在七年级新生报道那天,天翔迟到了,严厉的班主任批评了他一句,并且由于当时同学们的座位都已经安排好了,班主任就先让个子并不是很高的天翔暂时坐到了最后一排。后来班主任因为事情太多,就把给天翔调座位的事情忘掉了,所以天翔就认为班主任对他有意见,从而学习、生活都打不起精神来。在七年级新生刚开学的那段时间,班主任是最忙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每个孩子的心理。因此,在这段时间,家长只要发现孩子的情绪或心理有不对的地方,就应该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沟通。而且,这一阶段的孩子有这样一种心理,他们很注重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老师的话他们也很愿意听。就像上面事例中所说的天翔,如果在妈妈与班主任沟通之后,班主任能够及时给天翔解决座位的问题,并对他说几句鼓励的话,那天翔对班主任的意见就会马上消失,而且很快就会恢复往日的活泼。
          所以,在这一阶段,尤其是孩子患有“初中新生综合症”时,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和交流更是十分必要的。

      (四)开放自我。

      父母是孩子们的至亲至爱。母爱是世间最圣洁的感情。全世界的母亲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子女,为了子女的成长,她们倾其所有。子女的每一步成长,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浸透了母亲的汗水和心血。中国的母亲有“温柔贤惠,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了家庭和孩子可以牺牲自己一切”的高贵品德。

      日前,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在一些美国学生、家长眼中,“中国妈妈”爱攀比,爱包办,永远以别人为标杆,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中国妈妈”像只老母鸡,孩子如同小鸡,总要靠母鸡的翅膀来保护。

      坦率说,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母爱确有不同理解,我们不认为文中所说的“中国妈妈”能代表所有中国的母亲,我们坚持认为中国母亲是最有爱心、最有责任感的好妈妈。可是,我们不能否认,由于我国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格外受到呵护。不少母亲在为儿女无私奉献的同时,可能并不知道,过度的爱,对孩子成长成材并非有利。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根基,孩子的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该经常思考,中国式家庭教育有没有误区,应该怎样进行调整和改进?父母怎样爱孩子才能帮助他们更好成长?

      此外,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五)不断试验,求同存异。

      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然而,生活中总有夫妻经常因教育方法不同而发生争吵,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正确,都觉得自己的方法对孩子成长更好。那么,在孩子教育方面,是不是夫妻两个人一定要有相同的方法才好呢?如果方式方法不一样,又该如何协调呢?

      实际上,家庭教育的多样化或一致化是个相对的概念,夫妻在对孩子具体的教育中要求同存异,家庭教育中应有必要的一致化,在此基础上是可以多样化的。家教多样化不等于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最忌讳的是当着孩子面因教育方法不同而争吵,或为了表现自己方法更优而互相拆台、抢白。教育多样化是说方式方法的不同,但教育目的要明确,那就是让孩子自信、阳光地成长。 

(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据《东江时报》日前报道,家住市区河南岸的两名初中生阿亮(化名)和阿明(化名),因学习压力大和家长批评太凶,赌气离家出走,幸深惠两地警方全力协助才将两名男孩找到;惠阳区新圩镇约场村商业街内,8岁半的女孩李家玲在家中用围巾上吊自杀,父母怀疑孩子受古装剧上吊情节影响而做出这样的举动。一时,学生的教育问题引起热议。

      阿亮和阿明因学习压力大和家长批评太凶,赌气离家出走,笔者不禁为社会上其他有着像阿亮和阿明同样想法的孩子担心。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像阿亮和阿明这样的孩子,他们或许都是家长眼中“不听话”的孩子,但无疑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家庭的宝贝。如何教育好他们,是压在家长肩上的一副担子,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笔者认为,要教育好孩子,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或多或少会经历阿亮和阿明类似的压力。一方面来自学习,一方面来自家长。如两三岁时,家长或许会要求我们,别人的东西不能要。上学时,家长们或会要求我们,只要好好学习,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管,甚至主动占用我们的周末时间,要我们上补习班。上大学时,家长还用个人经历,来指点孩子报可能不喜欢的专业。如此种种,如果我们哪一条没做好,尤其违背了好好学习这一条,就很有可能会遭到家长的严厉批评,甚至轻易被贴上“不听话”的标签。

      笔者举上述案例,并非想反驳家长们的良苦用心,只是想提醒家长们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教育孩子时应该考虑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的需要和心智。读书时,孩子很可能因为贪玩或学习方法不对,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此时许多家长想到的方法是,占用孩子大部分业余时间,强迫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补习,强行剥夺孩子童心对玩耍的渴求,并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每个家长都曾经是孩子,被家长强迫着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想来每个曾经的孩子、现在的家长都有所经历和体会,既然如此,为何又要将当初自己所承受过的痛苦再加诸于自己的孩子身上呢?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家庭教育亦然。孩子不是家长传授教条和经验的工具。当家长长期提出过多不合理要求,孩子不能达到,不仅会使家长失去威信,而且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厌学、不愿与家长沟通,甚至想通过撒谎或离家出走等来逃避现实。在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这种现象应该随着我们对青少年儿童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而逐渐得到改善。笔者认为,改善就应该从家长开始做起。只有家长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跨过年龄上的代沟与孩子很好地沟通,也才能将自己正确的思想有效地传达给孩子。

      对处于青春期孩子,父母要能够正确认识孩子在这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怪异行为,并且对孩子的叛逆行为表示理解,让孩子充分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来自父母的爱。家长也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疏导,父母更要相互配合,多想法子,用心教育,这样,不良的心理情绪自然而然的就会减弱,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罗定市泷州中学   林灿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善教育:孩子厌学叛逆,威胁不读书,怎么办?
你越硬着来,孩子的叛逆,是父母和孩子要经历化茧成蝶的阵痛
孩子,我希望你能更叛逆一些
孩子脾气大?爱顶嘴?态度差? 1招教你缓和孩子情绪叛逆的超强技巧
班主任怒斥:别再以“青春叛逆期”为由,冲撞父母!家长给孩子看
12岁孩子变化大,家长改变教育方式,才能避免将来“反目成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