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保姆的女博士和争当街道办事员的清北毕业生: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边界

前些天我们做了一个调查,看看大家最希望从我们公号看到哪方面的文章。有不少朋友都提到了父母的自我成长。

先点个赞,大家真是走在了“先自鸡再鸡娃”的康庄大道上啊。

受腾讯的邀请,明天我会参加“腾讯新闻开课Live·2020母婴亲子峰会”的直播,到时会和很多母婴大咖以及儿童教育专家一起畅聊孩子的教育。正好其中有一个话题就是“家长如何实现自省与自我成长”。今天就在咱们公号先来聊几句吧。

就从我在《中国孩子横扫英国版最强大脑:鸡娃的底线是什么,看完就明白》这篇文章里提到过的纪录片《你好,未来人类》说起。

在这个纪录片里,有一个在英国生活的“天才”级别的孩子,叫家进,他的妈妈对他的职业规划就是:做医生。

为此,妈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规划好了孩子的成长路径,左右了儿子的思想和选择。

家进直到有一次单独和一个课程顾问沟通的时候,才说出其实自己最感兴趣的是计算机科学。

他说:

“我对计算机科学、编程很感兴趣,因为我看到现在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编程,而在将来技术会变得更加复杂,会需要更多的编程和数字化的技术。”

相信每一个看节目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个13岁的孩子很有自己的见地,他的见地是属于未来的。家进的妈妈一心为了孩子好,但可惜的是,她在用过去的思想,培养未来的孩子。

家进的妈妈其实是一个非常用功的妈妈,她为了指导孩子,自己也跟着把学校的内容全部都学习了一遍。

我想作为一个这么努力的妈妈,她一定也经常三省吾身,但她是否能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局限呢?

很难。因为,“看不到”。

所以,父母要真正的实现自省、成长,我们常会说到的控制情绪这些方面很重要,但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提升“父母的格局”。

怎么提升呢?

我认为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做一个“T型父母”。

一竖:对育儿知识的纵深了解

英文大写字母“T”,是一横一竖。

这个一竖,就是对育儿知识的纵深了解,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特点。

当你知道了孩子的理性脑出生的时候是一个毛坯房的状态,要一直到青春期之后才能装修好,就更能以一种理解的心态,去包容孩子的叛逆;

当你知道撒谎是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行为,就不会给孩子贴上一个“道德有问题”的标签,而能够用更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

当你知道了经常性的打骂孩子,可能会让孩子的杏仁核处于异常唤起的状态,永久性的改变孩子的激素水平,让孩子得心脏病、糖尿病等等疾病的几率大幅提升,就不会自以为打骂是为了孩子好。

这样的了解,能让父母把情绪的框画大一点。

父母的框大了,孩子自然就不容易跳出框外。如果父母的框很小,孩子动一动,就可能出框,和父母的期待、想法起冲突,或者引起焦虑。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靠“控制”情绪,那很难。

而且这样的了解,最好是“前置式”的。

怀孕的时候,了解一下0-2岁的特点和方法;2岁的时候,提前看看2-6岁的;7、8岁的时候,提前看看青春期的。提前做好准备,有了心理预期,就不容易惊慌失措。

一横:对世界的横向思考

而“T”型父母里的一横,是对世界、对人生的横向思考和了解。

咱们做父母容易焦虑的一个原因,我觉得是看的“点”太多,而“面”太少了。

所以我们把目光都盯在了今天、此时此刻,这一次考试成绩怎么样?

但是培养一个孩子,短期看的是成绩,中期看的是底层能力,长期看的是性格、思维和格局。

聊一点我自己的思考。

我个人认为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说,对于很多期待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升的中产家庭而言,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是思维改变命运的时代。

过去为什么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因为过去知识是稀缺品,所以能拥有大学文凭,能够让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是现在,知识已经是一种泛化的状态,不稀缺了。这个年代稀缺的是什么呢?是思维和格局。

比如说,我们的上一代,大多有“公务员情结”;我们这一代,大多有“白领情结”。我们非常希望孩子考上一个很好的大学,这样才能够找到一份白领的工作。

但今后真正的机会在哪里呢?有可能是在蓝领工作当中。

因为白领当中,985、211大学,甚至清华北大毕业生,都已经饱和,不值钱了,所以门槛水涨船高。前段时间,杭州街道办事处招的公务员,清一色清华北大毕业生,就曾经上了热搜。

但是在蓝领工作当中,一个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做这个行业里面的领头羊; 也可以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去改造一个行业,发现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

像之前微博热搜的女博士去做家庭教师,我觉得她就是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想去创业,去用知识引领这个行业的新潮流,开拓这个行业的高端市场。

在公务员里求个安稳VS去蓝领行业开疆拓土,你会支持孩子的哪一个选择?

换一个思维去看这个时代的机会,我们会发现,千军万马进名牌大学,并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对这个世界始终保持热情、保持兴趣、保持观察、保持了解、保持发现。

60、70年代的父母,包括我们80后父母,都是成长于市场化、城市化的年代。而现在的孩子,是成长于信息化、全球化的年代。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新到与时代同步。

这样,我们至少不会让自己的眼界,自己固有的思维,变成孩子的围墙,困住了孩子的可能性。

就像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说的:以昨日之法,教育今天的孩子,将使他们失去明天。

为自己和孩子留白:抬头看路,而不只是低头拉车

大家可能会说,说什么“父母的格局”,太虚了,太难了,没法做。

其实不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书,或者听书。

说实话,我从小喜欢看书,但我看的书结构太单一——我只喜欢看故事大王、童话大王、幽默大师这一类阅读起来很轻松的书。(当然,我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乐观开朗的性格,还是很得益于这些书籍的)

是从有了妞妞之后,我才开始重视更新自己的思维体系。其实依然谈不上多么有高度,对很多事物的了解也仍然停留于表面,但思维打开后,有那么几次,突然看到了自己过去想法的局限,那是一种完成自省和成长,打通任督二脉的爽感。

现在听书的APP非常多,每天花上20分钟,两天就能听完一本书。如果认为一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可以再找来精读。也有很多音频、视频课程可以学习。科技的进步,已经为我们获取知识提供了太多便捷。

难的是真的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并决定行动起来。

一种借口是“没时间”。

但,如果我们和孩子都已经把时间排满到只能低头拉车,没法抬头看路的状态,我们需要考虑取舍,少拉两车东西(只要不是关乎根本的生计)。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的鸡娃大户,孩子上初中。疫情期间,给孩子放松了时间,结果她女儿把妈妈买回来没有看的《未来学校》、《未来简史》等等一些书都看了。

她说没想到,十几岁的孩子能侃侃而谈自己的见解,她突然觉得,这种对世界的见解,或许将来比分数更能创造机会和价值。

另一种借口是“做不到”。

一说到思维和格局,大家就望而生畏了,仿佛这是一个多么高级的东西,像陈列窗里的奢侈品。

但其实,我们不需要做到对一个事情、一个行业有多么精深的了解。只要你听过,知道有这些可能的存在,思维就会打开很多。孩子想去的,就是你能看到的地方,而不是你想也想不到的远方。

像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里说的,重要的不是完美,是完成。

从量变到质变,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因为我们每向前走一步,孩子的边界,就向外扩展了一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十分奏效的打孩子流程大格局妈妈养孩子,不惯不帮且不交别把父母的角
爱的边界(散文)
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才能飞得更高!
父母的穷人思维,是孩子一生最大的悲剧
格局思维:什么是格局?7分钟给你讲明白!4个维度放大你的格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