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知道对方是否喜欢你?先别被自己的“脑补剧场”诅咒

来都说:儿时的友情,很多都葬送在小错误上了——自己犯了个小错,比如说了一句伤人的话,或者弄换了小伙伴的玩具,然后就无地自容,觉得“ta一定不会原谅我了”,于是不敢主动去见对方,渐渐地关系就断了。如果你有机会和那些小伙伴才见面,也许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那么在意你当时的小错误。

同样的一条信息,接收者和传递者也很难get到一模一样的内容。

“你画我猜”的游戏大家都玩过,用一幅画来呈现某个生活中常见的词语,为什么会猜不出来呢?画的人说:“这么明显的特点我都画了,你怎么不明白?”猜的人说:“你这鬼画符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1990年,如今的心理学家、当时的斯坦福大学研究生伊丽莎白·牛顿,研究了一个简单的游戏,这个研究让她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

游戏参与者分为两种角色,“敲击者”和“听众”。敲击者拿到一张有25首名曲的单子,例如《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然后从中挑选一首,把节奏敲给听众听(通过敲桌子)。听众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歌曲。

如果让你来敲,你有多大把握让听众猜出你所敲的曲子呢?伊丽莎白让实验中的敲击者预测听众猜对的概率,敲击者们预测“至少是50%”。

事实上,在总共实验了120次、敲出了120首曲子的节奏后,听众只猜出了其中的3首,正确率仅仅2.5%。

敲击者传递了40次信息,才有一次被理解,但是他们自己却认为每条信息都有超过一半的可能被对方正确接收。

为什么呢?人们在敲击节奏时,心里不可避免地会哼唱出曲调,甚至脑补出复杂的交响和合唱。和内心戏超级足的敲击者不同,听众获得的信息仅仅是简单、无规律的敲击节奏。更让人崩溃的是,敲击者的一个停顿,听众都很难分辨究竟是停了,是拉长音,还是仅仅因为敲击者忘了下面该怎么敲。

但是敲击者感受不到听众的这些困难,以为自己能想像到的别人一定也能。

这其实是“想多了”的另一层意味:并非过度解读他人的信息,而是高估了别人对自己发出的信息的解读。

于是,人与人的沟通出现了新的困难,我们会过分在意自己那些不完美的地方。自身的某个小问题、小动作、言语表达中的小失误、性格中的小缺点——当你过分在意的时候,会觉得上述的任何一项都足以干扰甚至毁灭一段关系。但我们总在做的,却是“夸大别人对这些细枝末节的注意程度”。

设想这样一个情景,你和朋友们一起吃饭,饭桌上热热闹闹、气氛正好,却在你刚接了一句茬之后就空气突然安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说错话了?

你为此反省、后悔,想着“我刚才为什么不闭嘴好好呆着”,回忆自己刚刚发言时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微动作,希望能够找出到底是哪里不妥。但你很有可能是“想多了”,朋友们的突然安静,也许只是因为锅里的鸭肠和毛肚再不吃就涮过头了。

伊丽莎白将这种双方信息解读不一致的情况,视为一种“诅咒”:内心戏多或者脑补多的那一方,很难想像完全没意识到那些“潜台词”的人得到的是怎样的信息。

《来都来了·探索季》第二集的来访者小姚,就遇到了这样的诅咒。在工作中,小姚难以融入同事的交谈,想插话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冷场了,这让小姚觉得自己是个冷漠的人。但是,所谓“冷漠”,又是谁接收到的信息呢?

看完上面的视频,你觉得小编对小姚的困惑过度解读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破“知识的诅咒”
为啥学习越好的人,越不爱说人话?
被洞悉的错觉
“知识的诅咒”
你是否曾受到过知识的诅咒?
明白自己不被理解,才是最成熟的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