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市政总院:专业服务平台助力创新发展

上海市政总院:专业服务平台助力创新发展


  国内首台超大断面土压平衡式矩形盾构

  苏州工业园区CBD世纪广场城市综合体工程

  乌鲁木齐高铁站南广场地下空间工程

  杭州彩虹路隧道

  上海北横通道施工现场

  沈阳国家试点城市综合管廊工程

  深圳前海地下空间开发工程

  上海外滩交通枢纽及中山东二路地下空间开发工程
  ■本版撰文 迟腾

  交通拥堵停车难、雨洪内涝“城市看海”、管线事故马路成“拉链”……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一系列影响市民生活的“城市病”也随之而来,而地上“问题”的背后,实际是地下空间建设尚待完善的短板。在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在上海面向2040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下,在这个城市治理已经告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时代,探讨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迫在眉睫。

  今年年底前,国内首个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技术服务平台将正式发布,这一公共服务平台是上海市科委面向全市开放的创新服务举措,前期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市政总院)牵头承建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承担主要运营工作,后期将吸纳产业链上下游知名企业、研究院所共同参与,平台针对地下交通系统、综合管廊以及海绵城市等地下基础设施领域,整合集成了上海、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相关研发技术资源,为地下基础设施开发、运营提供关键技术研发服务,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服务。“构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技术服务平台,对实现行业和企业的服务能级提升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解决城市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市政总院总工程师张辰说。

  信息枢纽
  整合业内资源

  地下空间的建设涉及内容庞杂,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向多元化、综合化、深层化方向发展,地下基础设施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运营管理等不同阶段都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但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提供专业服务尤其是专门针对地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专业化平台,行业领域内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技术指导平台。因此导致了在技术研发方面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研发缺乏协调分工与协作的问题日益突出。
  服务平台的首要作用是信息枢纽,平台聚焦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下交通系统、综合管廊以及海绵城市领域,在互联网网站、微信客户端上汇总并实时更新行业内工程科技头条资讯,包括重大工程资讯、国内外最新政策法规以及政策法规的权威详细的解读,新科技、新理念的报道,让行业的从业者易如反掌地找到“最实用的信息”。
  其中,地下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即机动车交通)、静态交通(即地下车库)、地下交通枢纽、地下物流、地下人行系统等6个子领域。综合管廊包括干线支线管廊、预制拼装新型结构与地下空间合建综合开发。海绵城市包括雨水存储与调蓄、深层排水隧道等。
  在信息枢纽的基础上,平台进一步整合建设行业特色资源数据库,包括科技成果、专利、文献等,行业专家人才资源库,行业技术、产品、优秀企业资源库,组成前所未有的“行业智库”。同时,采用RMSCloud云搜索引擎,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大用户量,提供海量数据检索和个性化智能推送服务。平台所采用的相关智能技术能达到迅速、准确、全面定位目标信息。
  另外,针对技术供需信息不对称,技术与资本之间信息不对称,先进技术扩散受限、信息不畅通等制约行业以及行业内企业发展的问题,平台还提供了“交流互通”的服务,行业上、中、下游的参与企业和从业人员均可以在平台上直接互动交流,进而打通研发机构-规划设计、产品厂商等生产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技术与资本等之间的渠道,从而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应用、用户、服务的无缝集成。
  总体上,平台架构可以概括为“2 3 4 5”,即线上和线下“2”大平台;聚焦地下基础设施地下交通、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3”大板块;形成专业性、权威性、全过程和国际化“4”大特色;实现信息枢纽、技术服务、创新创业、行业智库和培训交流“5”大功能。

  技术支撑
  专业权威平台

  作为维护城市健康运营的“中坚力量”,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从业单位和人员数量增长速度快,但同时又具有技术难度高、不可逆性强(工程一旦建设,难以改变)的特征,因而对从业人员技术有很高的要求。虽然上海在地下基础开发利用的工程建设、技术研发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总体上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在培养提高自身技术素质、获取专业知识方面,也缺乏针对性强、直接有效的途径。
  针对这一问题,平台的另一大功能便是进一步整合集聚多方资源,为共性关键技术、行业前瞻性技术研发提供服务。其中包括技术研发咨询服务:即围绕三个板块内容的任何技术问题都可以在平台上提出,作为平台的承建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市政总院将组织国际国内专家团队提供技术问题的专业解答。在专业人才培训方面,依托市科委和市政总院的强大资源库和整合能力,提供包括专家讲坛、主题会议等培训信息的发布与快速报名的入口。
  有了技术还不够,由于很多科研院所面临着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脱节;施工单位存在作业效率低,工程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设备厂商,尤其是中小企业厂商面临研发投入低、信息化水平低、高技术人才和先进仪器设备的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企业和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因此,此次推出的新平台依托市政总院及行业知名单位的强大技术优势,为行业上下游企业提供专业服务,进而协助完善技术运行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同时,作为上海甚至国内首个权威性、专业化、全过程反映三个板块规划、设计、施工、检测、运维全过程的专业化平台,针对规划设计企业缺乏对新理念、新设计手段的应用,尤其是对国外先进技术情报的获取缺乏有效途径的问题,技术服务平台整合行业多方资源,提供地下基础设施开发技术供需信息对接、国际国内最新技术转化引进、进一步整合吸收国际优质研发技术资源,加强国际知名地下基础设施技术研发机构、国际地下空间相关协会、知名专家等与国内对接交流,为国内企业及研发机构参与国际合作研发创造更多机会,增强国际影响力,同时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市政总院总裁张亮表示,未来随着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深入发展,在这良好的科创环境和政策支撑下,“平台”将通过与互联网的技术结合,最终成为推动世界地下基础设施开发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成果推广
  线上线下结合

  地下空间尤其是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现在和海绵城市一样被提上战略日程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为例,它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是集约化敷设地下管线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优化地下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避免路面反复开挖,基本能消除城市“拉链路”,保障交通通畅;提高管线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增强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有效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水平。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的内在需求。对于我国未来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
  但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绝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作为能够代表“上海水平”的技术服务平台,这个颇具创新意义的项目创立伊始,上海市科委便要求依托有一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将技术专业人才整合,而行业的影响力需要技术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支撑,于是市政总院便成为“首选”。
  得益于国家、市级科研课题的支持,在2004年上海市科委首次支持市政总院承担“地下交通规划与综合管沟关键技术”研究,2007年又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市市政工程综合管廊技术研究和开发”研究。市政总院通过对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的深入研究,初步确立了我国综合管廊工程技术体系——提出了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建立了规划标准体系,明确了综合管廊与其他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综合管廊的建设技术标准。2012年更是编制了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技术研发的同时,也得到了有效的转化。”市政总院副总工程师、综合管廊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恒栋说。2002年12月26日,市政院正式动工修建了我国第一条具有网络化服务功能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上海安亭新镇综合管廊。项目以城市道路下部空间综合利用为核心,重点是围绕城市市政公用管线布局,对安亭新镇综合管廊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构筑覆盖整个安亭新镇一期2.5平方公里范围的综合管廊系统,逐步形成和城市规划相协调,使城市道路下部空间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这是一个具有超前性、综合性、合理性、实用性的国内一流的综合管廊系统。世博会期间,市政总院又修建了我国第一条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建设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
  为打造国际国内一流、最全面、服务范围最广、技术水平最高的全方位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地下基础设施技术服务平台将创新性地采用线上 线下两种运作模式,建设成为真正的“互联网 技术服务”平台。据市政总院资深总工程师俞明健介绍,线下平台初期,将以市政总院为主体,依托“一个科学委员会 三个技术中心 一个检测中心”为平台用户提供服务,而后期将依靠市政总院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吸纳产业链上知名企业、高校以及研究院形成会员联盟,提供更加全面和完善的线下服务。

  服务社会
  推动行业发展

  组建“平台”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相关地下基础设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需要。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建设“集约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提出“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十三五’规划期间上海开始加大力度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作为城市建设’国家队’,我们要为社会贡献责任,利用优质高效的设计和工程管理,为社会尽一份力。”市政总院董事长周军说。
  地下基础设施技术服务平台就是提升行业能级的需要,是提升上海市地下基础设施开发技术水平的需要,也是最终为能够参与国际同行科技的合作与竞争、打造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地下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平台需要。因此,市政总院有责任在行业内发挥与地位相匹配的积极作用,坚持履行引领行业责任,引领行业的发展。
  在周军看来,市政总院与行业内其他单位是同生共存的关系,既是同行,也是合作者,此次平台的建立本身是一个创新,同时也打造了一个国内外首个面向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专利激活、技术供需对接基地和创新成果展示宣传平台,从而为行业内的创业者提供行业资源,为其创新创业保驾护航。这也完全符合“十三五”时期,市政总院提出的将以“互联网 技术创新服务”为导向,整合集成上下游技术资源,为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提供关键技术研发服务,为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服务,提升企业和行业服务能级,营造和谐的共生环境。积极输出市政总院先进理念、技术体系,让更多设计企业得以运用,为行业的发展尽责、尽力。用市政总院的技术、市场、人才优势赢得行业内企业的尊重,开展合作,共同服务当地城市建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头豹研究院:2020年中国智慧市政行业概览
传感器正帮助上海成为真正的智慧城市
没有十年的技术沉淀,很难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做的这么标准!
市政项目建设,该如何选择?
【重磅!157页PPT】徐振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行业发展REITs的思考(2.0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