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不立传为什么家谱上每个人还有“行传”?

最近有一位朋友咨询:既然生不立传是中国人的传统,为什么家谱之上每个人都有“行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生不立传”是史志传统之一,也是方志编纂的一条基本原则。列传为司马迁作《史记》时首创,后来历代纪传体史书都沿用这个名称。唐代司马贞为《史记》所作《索隐》对记载的“列传”进行了专门的解释:“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

其实司马贞对《史记》“列传”的解释,并不全面。比如《史记》中司马迁对孔子的记载《孔子世家》,最后一段就是:“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可谓至圣矣!”是太史公司马迁对孔子的一个评价。

其实,史记中牵扯到立传的,都是去世的人,且最后一段都会有太史公司马迁的个人看法及评价。所以说唐代司马贞对“列传”解释并不全面,不光列叙人臣事迹,还有对人物的评价,这才构成了完整的“,就是我们说的“盖棺定论”。

自从北宋史学家欧阳修,将史志的编写手法借鉴到编写家谱之后,“生不立传”也成为了欧苏体例家谱编撰的一项基本原则,并深入人心。凡人在世时,不以人物传记收录,去世后,“盖棺定论”,方为立传。

那么今天,在世的人编写家谱之时都拥有“行转”“世系传”,是不是已经突破了或者没有遵循“生不立传”的家谱编写手法呐?

纵观家谱,都会发现有一个现象,就是在谱头部分或者在谱尾有一些先祖的“介绍”,少一点百十字,多一点上千字的都有,这些对祖先的介绍,并不是所有族人都有,一般是始祖、支祖、房祖,或者出将入仕族中才俊,或者对家族对社会拥有突出贡献的人,这些介绍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当事人已经不在世,记载比较详实,涉及出生、嫁娶、生平事迹、人物评价等。

其实这一块就是讲的是我们认为的“生不立传”的“”,有生平介绍,有人物评价

而我们所说听到的或者被人“普及的”家谱中每个人都有的“行转”、“世系传”是什么呐?

这里讲的“行转”、“世系传”主要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名、字、号、生、卒、葬、娶,部分族人中间会有一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但是在世的人是没有人物的评价。

这部分内容被称之“传”、“行转”、“世系传”是不合适的!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既然生不立传是中国人的传统,为什么家谱之上每个人都有“行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并不矛盾,基本上绝大部分族谱编修都不会给生人立传,只不过被人或者某些家谱编修机构灌输了错误的概念。

去世的族人附属信息,称之为世系传或者行转,没有问题。但是在世族人严格来说只能称之为“世系录”,“录”是“记录”的“录”,是对族人如实的记载。所以又有了一个说法:“去世的人附属信息,称之为世系传,在世的族人附属信息称之为世系录”。

然而,对于大部分家族来说,一般家谱的附属信息也就仅仅包含:名、字、号、生、卒、葬、娶、迁徙、官位、爵位等,很少牵扯到人物评价,从一定程度来说,对于不在世的族人,附属信息用“世系录”来表达,也无不可

所以,用“世系录”取代“行传”、“世系传”,即可以与生不立传的“传记”分开,免得众人误解,同时表达也更为准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出乎人生,而入乎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 “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
《史记》为何把孔子记入世家,把老子记入列转,并非太史公本意
国学小栈303
司马迁著名的八句警世名言,总有一句让您受益一生!
司马迁的《史记》靠谱吗?
《鸿门宴》优秀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