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级教师】为理想而行·我这二十年

小时候,父亲经常跟我说,教师和医生是历朝历代最可靠的职业,不会出现失业的情况。出生于穷乡僻壤的我,小时候的理想自然就是将来能有一个铁饭碗。于是,我在中学时代便有意识地做两件事情:一是练好硬笔字,将来当老师,二是替人把脉,以后做医生。但我从小惧怕打针,高考时便填了清一色的师范类专业。

转眼间,我当老师已整整二十一个年头了。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回忆起来清晰如昨日。我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一所大型国有煤矿的子弟学校。矿山纯朴的民风与热情的同事接纳了我这个外乡人。或许是由于家庭贫困长期处于饥饿边缘,我有个特点:能吃。我的吃在单位是出了名的,每餐的饭量在六两米以上,有一次,我与一同事比吃,竟吃了十碗,保守估计应该在一斤半米以上,同事心悦诚服地把“肚量第一”的美誉让给了我。由于能吃,再加之又是新老师,我干的工作自然也就多了,既教历史,又教政治,每周20节课,还当班主任、教研组长等。平日我努力工作,周末便去同事家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似乎是我那时理想的工作状态。这是我一生最难忘、最值得铭记的美好时光。我那些可亲可敬的同事们,你们现在可好?

在子弟学校工作的三年多里,我以青春的朝气、满腔的热忱放飞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我把讲台当成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时而为学生背诵毛主席诗词、时而为学生讲述武侠传奇、时而来一段即兴演讲、时而展示一下漂亮的板书。我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别人,也忘记了讲台下那些鲜活的个体。那时的我不懂教育,因而看不到教育真正的方向。

1999年12月,我通过全省公开招聘进入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真正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教育心灵之旅。对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乡里人来说,进入一中,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校园环境、辉煌的办学成就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为自己是一名一中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与工作环境。这是我理想中好学校的基本模样。这两点,一中是完全具备的。每当我行走在如诗如画的校园,伫立于毛泽东的《商鞅徙木立信论》前,眺望着校园东西合壁的建筑,感受着独特的石头文化、聆听着半亩方塘的蛙声、找寻着植物园里花开花落的足迹、观赏着滴翠廊的绿色与书法时,心中总会对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充满着敬畏与景仰之情。我日渐明白,原来,一中校园,就是一本很好的办学育人教科书。在一中工作期间,我深切感受到领导、同事对我的关怀。我永远也忘不了,2005年10月母亲过世时,学校领导、同事驱车几百里赶往我家吊唁的情景。还有,一中有着相对宽松的管理,在这里,教案的书写可以多样,作业的布置可以多元;在这里,你不必为迎接过多的检查而费心;在这里,你可以外出讲座交流……。

有了好的环境,学校自然就会“名师云集,人才辈出”。在一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李长贤、彭大斌、高阳平三位老师。我敬佩李老师,主要不在于他的专业素养及对我的引荐之恩,我敬佩的是,这位年过花甲的长者仍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每天忙碌于听课、评课、上课等学校事务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岗敬业精神!彭大斌老师是物理老师,2001年我与他同在高三。彭老师待人和蔼可亲,学生有疑惑来找他,他总能让学生带着微笑而去,这种教育让人如沐春风,他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艺人。高阳平副校长有着很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再加之其出色的口才,每次听他讲话,我都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较高的理论修养+爱岗敬业+精湛的教育艺术,是我理想中教师的形象。

我以一颗敬畏之心、赤诚之心在一中工作、生活了15年。这是我教育生涯,也可以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15年。2014年6月18日,我领着女儿重新参观了一遍校园后告诉她,长大了进一中,女儿愣愣地问为什么,我说这里是爸爸成长的地方,也是你留下童年记忆的地方。我是噙着泪花离开长沙市一中的。

很多人不禁要问我,你那么爱一中、那么爱学生、那么爱讲台,为什么要走?我说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去做做教师培训吧。因为,只有涌现出更多的好老师,教育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2014年9月,我通过公开招考进入长沙教育学院,做起了教师培训工作。教育学院有以肖万祥院长为代表的拥有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的专家,他们既是仰望星空的使者,也是脚踏实地的行家。教育学院是一个懂教育的地方。我得以在此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科看学科,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从而实现了对教育理解的蜕变。从内心深处弄懂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什么是良好的教师这两个问题是教育学院带给我的启示。

最近十多年,我应邀在很多地方作过有关教育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在谈到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时,我每次都要转述并发挥一下肖川教授的观点。也许,我们很难给良好的教育作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是啊,良好的教育一定是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回想自己这么多年的教育经历,我做到了吗?!

弄懂了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才能谈什么是良好的教师。良师必须先搞懂这一点。什么是良好的教师?我们也很难给它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我认为,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教育理想、没有教育情怀、没有仁爱之心,那么,他(她)肯定不是良师。教育理想是指对教书育人的美好向往、对教育本真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干扰教育因素的自觉抵制。教育情怀是指对校园生活的无比热爱,对学科教育的高度自信,以及对功名利诱的泰然自若。仁爱之心是指对教育对象发自内心的关爱与呵护。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其目光是充满着温情和敬意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时刻以陶行之先生的话来告诫自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有人问校长,哈佛大学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为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是多么有价值的教育思想。

然而,在这个日益浮躁、信息爆炸的社会,教育受到的影响与冲击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我们想要在理想的教育中独善其身或特立独行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即使通过培训让教师接受了,但也落不了地、生不了根。我再一次陷入到困惑之中,我的教育理想呢?怎么办?

自然又有很多关心我的人问我,你刚刚脱离教学一线的压力,刚刚脱离应试教育的苦海,又要走?我回答说,是啊,还是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理想的教育可能还是在课堂。真正的良师是在讲台上绚丽绽放的,教师的价值存在于学生心目中。这是我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理解。真的对不起教育学院这些尊敬的领导与同事们!

2015年9月,我来到了久负盛名的雅礼中学。说实话,我仰慕雅礼,主要不在于其悠久而独特的历史,以及如何如何突出的办学成就。我仰慕的是学校多年涵养起来的生命气象。行走在校园郁郁葱葱的百年香樟树下,体会着“经天纬地才能,由学问成就”的精神风貌,看到一群群迎面走来的语言文雅、举止优雅、气质高雅的雅礼学子时,任何人都会感觉得到这是一所有品质的学校,这里的教师一定是有品格的教师。

既然是来雅礼课堂实现教育理想的,就该谈谈自己理想中好课的标准吧。其实,一堂好课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但它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眼中有人的。这个“人”既指历史上的人,也指现实中的人——学生。有人的课堂一定是有生命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一定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生活的课堂。因此,我在很多学校的讲座中提出,好课要有感知→感悟→感动。每一堂课都要有触动学生心灵的地方。2008年11月,我在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时,没有把着力点放在“让学生感受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上,而是通过大量典型的生活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与艰巨性,体会历史发展背后的艰辛与付出,课堂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三尺讲台,是联系着学生的生命的,你讲什么,教什么,传授什么知识,培养怎样的能力,给予怎样的思想熏陶,给予什么价值观,将来都会反馈给你。……教师的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这是多么深刻的见解!

我还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精雕细琢的。对课堂的精雕细琢是一种谦虚好学、海纳百川的教学境界,对课堂的精雕细琢也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对课堂的精雕细琢还是一种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的工作态度。说实话,学生毕业不出三、五年,基本上会忘记当年老师所教的内容,但不会忘记老师的工作态度与课堂细节。这么多年以来,我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备课与上课上,每备一堂课,我至少要精读并比较二个版本的教科书;每上一堂课,我至少要查阅一本相关专业书籍;每做一个课件,我至少要参考4个甚至更多的别人的课件。前几年,一位北大毕业的学生给我来信说:“胡老师,我已毕业多年了,但是您修改课件时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您发给我们的从排版到内容都很讲究的培优资料,至今仍记忆犹新。我在工作中也继承发扬了您的这种精神,收获很大。谢谢您!”

我在雅礼还能继续这样上课,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吗?

好的教育、好的教师、好的课堂得来绝非易事,要领悟也很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思考。我一直认为,好教师一定是位杰出的研究者与创作者。教师不是画家,但撷取美的片断是我们的习惯;教师不是作家,但记录每一次的感动应成为我们的习惯。2011年,我出版《杏坛爬梳》后,仅用五年时间,又出版了这本近40万字的著作。有人问,你已评特级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持续地努力着?我说,思考、阅读、写作已成为我重要的生活方式,这与评职称早已没什么关系了。当然,这种殚精竭虑、秉烛探索的思考与研究是十分艰辛的,需要付出的东西也更多。刚过而立之年,白发就已悄悄爬上了我的双鬓,没到不惑之年,我已是疾病缠身,如今,岁月的风霜正加紧侵蚀着我的脸庞,但我依然无怨无悔地坚持走在教学研究的路上。

十分感谢雅礼中学刘维朝校长和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拙著欣然赐序。他们真诚而又深邃的文字给本书增色不少,令我心存感激。刘校长是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教育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极富教育情怀的雅礼人。他工作繁忙,但对我及本书的出版一直给予关照和鼓励。黄牧航教授是著名学者、历史教育家,我的很多研究与思考都得益于他的思想指引,特别是我在确定本书书名陷入困境时,黄教授的指导让人豁然开朗。非常感谢雅礼中学党委书记、历史特级教师雷建军先生利用休息时间为我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恕不一一列举,但心意永存。

洗去昨日的风霜,带着不变的教育理想与情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前行的路,只有目标,没有终点。

                                                                                                               胡军哲

                                                                       二0一七年十二月十日于长沙雅礼


  欢迎订购特级教师胡军哲老师的新著

《做一名有专业情怀的教师》

“四十万言杏坛爬梳结硕果,二十一载桃李争妍竞芬芳”。特级教师胡军哲老师的新著《做一名有专业情怀的教师》,已由国家一级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发行。书籍装帧设计精致典雅,内容丰富实用。
本书收录了作者2011—2016年的部分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共38万字。分“课程与教学”“评价与研究”“阅读与思考”“问题与争鸣”“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评教”“《杏坛爬梳》书评”七部分。其中部分成果在专业期刊发表后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华南师范大学的黄牧航教授在序言中说:“胡军哲老师的教育教学及其著述,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思考与启迪,其中不仅仅有学科专业方面的内容,更有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胡老师真正做到了通过学科知识来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他的教学早已不再停留在历史知识的传授层面了。”“本书的许多文章,都有独到的真知灼见,能发人所未发。”“此书的一大亮点是胡老师将近年来他与其他教师的争辩论文以及其他老师的反驳论文全部呈现出来。争论的问题很有价值,争论的思路非常清晰。”另外,在“学生评教”部分中,通过作者自身典型真实的事例,阐释了“教师的价值存在于学生心目中”这一重要的教育思想,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雅礼中学的刘维朝校长在序言中说:“军哲老师是虔诚而伟岸的精神行者。”“胡老师潜心于历史教学与研究,已是二十余载,从安身立命到奇花绽放,从开坛授学到桃李芬芳,他以扎实的专业功底、渊博的专业学识、宽广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精神及深厚的教育情怀赢得了广大学生与同行的尊重。他所营造的精神世界,给为师者与为学者提供了一个深邃思考的支点。”“在拜读书稿的时候,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别忘了,教师生命中真正的贵人’这一章。一个把学生视为‘生命贵人’的老师,其教育的志向与气节是何等地令人尊敬。军哲老师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是当代教师的生命气象,什么是为师者需要赋予学生的生命气象。”
本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多丰富实用的研究素材。是中学教师培训及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参考书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老师语丝1833:校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思考
做一个“变态”的老师
陕西省特级教师贾兰:深刻思考,坚定前行,做有精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教育实践者
教育家成长丛书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的“三重身份”
国培学习心得体会5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