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营养学是什么?“吃”的学问,看懂一张图,通晓营养学

​●营养学是什么?

一、什么是营养学?

1、古代中国营养学

中国古代营养学发展简史中,中医学分科始见于《周礼》,称宫廷医生分为食医(饮食管理)、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认为食养居于术养、药养等养生之首。在两千多年前我国《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模式,是中国最早的营养学。


2、如何理解营养二字

在说文解字里面,营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合在一起就是:谋求养生

3、营养在现代的完整定义

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营养学是研究膳食、营养素及其他食物成分对健康影响的科学。

所以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品和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使人们在最经济的条件下获得最合理的营养

二、营养学关心的三个问题

1、该吃什么?

学习营养学可以知道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吃什么,从而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饮食习惯。我们吃的东西分解开来看,即微观地看,就是各种营养素的集合。选择吃什么,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营养素包含两类:大分子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1)大分子营养素包含三类:

1)蛋白质: 氨基酸( 9种必须氨基酸);

2)脂 类: 必须脂肪酸2种;

3)碳水化合物: 单糖、双糖、多糖、膳食纤维。

(2)微量营养素包含:

1)无机盐即 矿物质:常量元素7种、微量元素8种;

2)维生素14种, 维生素A、 C、D、 E、 K、 和B族等


我们每天吃的东西,实际就是营养素的集合。那么营养素都有什么作用呢?营养素有三大功能:

(1)提供能量的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2)提供材料,促进生长和组织修复的有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3)调节生理功能的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同时,我们还要控制水盐平衡,人体体液的pH一般在7.3~7.4之间,正常状态下,人体自身具有缓冲功能可以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如果膳食的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搭配不当,可引起人体的酸碱平衡失调。在日常的膳食结构中应注意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的合理搭配。

2、吃多少?

如果你学习过营养学,就会有一个习惯,就是买食品的时候看看包装袋背后的营养成分表,看清楚该吃多少,然后吃多少买多少。

如果你想选择一个健康的生活,三大供能营养素在膳食总能量的比例应该控制在大致如下比例:

碳水化合物: 55 - 65%

脂 肪: 20 - 30%

蛋 白 质: 10 - 15%

一个减肥的成年男性每日摄入的能量应少于10000千焦,成年女性应少于7500千焦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留意以下指标,指导我们的购买习惯:

(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是在美国的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 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2)平均需求量(EAR)

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定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EAR是制定RNI的基础。

(3)推荐摄入量(RNI)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3、怎么吃?

我们要运用营养学知识做到吃的营养又安全。怎么吃就是选择不同的食物,合理搭配,使营养均衡,既不缺乏也不过量。

每餐的食量可以根据手掌饮食法即用手掌作为量尺,计算食物的大小与分量。还可以针对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对比方式,口诀就是:“蔬菜两手抓,主食拳头俩,瘦肉二指宽,水果拳中求”。

此外,营养与安全涵盖了粮豆 、蔬菜、水果、肉类、奶、酒和食品等6大类,在这里就不一一讲述。

三、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营养缺乏。缺乏营养会导致以下问题: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的健康;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严重的营养缺乏病包括:缺铁性贫血、碘缺乏病、缺钙致骨质疏松、蛋白质缺乏、维生素A缺乏和维生素B1缺乏等,要及时补充营养素,避免上述疾病。

2、营养过剩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

3、食物中毒、慢性损害、致突变、致畸形和致癌

目前存在的营养问题是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并存。大部分人对营养学未建立初步认识,吃饱仍是他们的目标,往往等到患有与营养密切相关的疾病后,才真正体会到营养学的重要性。人们需要加强营养意识,必要时寻求具体的营养指导。


●“吃”的学问

民以食为天。人活着就得吃饭,而且得天天吃,顿顿吃。“吃”里面有大学问,今天我就从中医养生角度谈谈这个话题,权当抛砖引玉。

人生有三宝:精、气、神,而精、气、神都离不开人们每天饮食的滋养。正如宋代医家陈直在他的养生专著《养老奉亲书》中所说:“主身者神,养神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

饮食有方,可以吃出健康,吃出美;饮食不当,甚至可以成为人们致病的原因,所谓“病从口入”,如急、慢性胃肠炎、肥胖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甚至一些癌症等均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吃”,我把它分为四个境界:第一境界,也是最差的一个境界,就是食不得法,饮食轮为致病的原因;第二境界,“吃”只是用来充饥,维持生命的手段而已;第三境界,饮食养生的境界,就是按照养生理论合理饮食,以达到增进健康,养颜抗衰老的目的;第四境界,即食疗的境界,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目的选择饮食,或者将饮食与中药配合制成药膳,来辅助治疗或治疗一些疾病。我国自古就有食养和食疗的传统,并崇尚能够食疗的医家,正如唐代大医孙思邈所言:“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适释情遣疾者,可谓上工。”如下图所示,“吃”的境界图表:

“吃”的境界图表

中国是饮食大国,具有鲜明特色的饮食文化,而这种饮食文化是处处浸润了中医文化,是处处渗透了养生理念,在世界饮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

中医饮食文化的精髓就是:食以养生,食以疗病,甚至达到食以陶冶情志、赏心悦目——养生美食家的境界。

如何能够达到这样的饮食层次和境界,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饮食有节”。中医巨著《黄帝内经》早就说过“食饮有节”是人们能够“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条件之一,这里的“节”有两层涵义,第一个就是说有节制的意思,也就是说,再好吃的东西,也要有节制,所谓饭吃七八分饱就可以了,要注意给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留有余地,让脾胃能够游刃有余的,把我们每次的饮食转化成气血来营养全身。就像汽车一样,每次都满载,甚至超载上路,过不了多久,这个汽车就要坏了,它太累了,它的零部件消耗得太快了。我们的脾胃也是如此,一日三餐,都要靠脾胃转化吸收水合精微(饮食),来提供全身所需的营养,脾胃的负担本来就重,再如果每次吃饭,没节制,让脾胃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脾胃能不病吗?而脾胃一旦病了,人体患上任何疾病都不奇怪。反过来讲,即使人体生病了,如果他的脾胃还好,那么他康复也快。原因也很简单,人体在康复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也都需要脾胃来提供。所以,不管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还是在治疗疾病方面,都有脾胃为先的传统。

那么,一些朋友又会问: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大量营养,他们的饮食要不要也有所节制呢?我的答案也是肯定的,也一样要所节制。在小儿饮食保健方面,中医自古就有:小儿要想得安康,常带三分饥与寒的讲法。现在小儿的一些疾病与其营养过剩、积食等密切关系,如小儿肥胖、小儿糖尿病等。只是小儿在饮食有节制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其饮食的质量,避免只在简单的量上做文章。

另外,饮食有节的“节”还有第二个含义,即节律,就是饮食还要有规律性。每天的早、中、晚饭要尽量按时。在饮食调养方面,我经常说,“有时候,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是强调饮食的规律性,才能形成脾胃的“生物钟”,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排,按步就班,脾胃就不易生病。否则,饮食毫无规律,脾胃就易生病。就像开车一样,想加油就加油,想刹车就刹车,毫无章法,我看车就该报废了。

其二,均衡营养,不要挑食、偏食。《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很早就提均衡营养的观念。

每种食物,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寒热性质,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成分;所以,不同的食物,就对不同脏腑的营养效果就各有不同。如中医的五色入五脏,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如下图所示,五脏与五色、五味、五行、季节关系图:

五脏与五色、五味、五行、季节关系图

经常挑食、偏食,就很容易造成脏腑功能偏胜,从而阴阳失调而致病。这一点,对于一些女生和儿童而言,要尤为注意。因为,现代社会物质财富非常丰富,既有条件均衡营养,也易造成挑食、偏食的问题,关键在于培养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三,在食养和食疗的时候,要注意,“药食同源”的原则。这里边有两个道理:第一,就是说,在食养和食疗时,食物的运用同中药的原理一样,也有“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酸、甘、苦、辛、咸),也有归经和搭配问题。如苦瓜,其性寒味苦,故能清热泻火,解暑,尤善清心火;南瓜,性平味甘,故能健脾益胃。

第二,在食养和食疗时,选择用在药膳的中药,要注意其的安全性,可以尽量选择“药食同源”的中药。一般的来讲,食物很少有毒性,而有些中药是有毒性或副作用的;所以,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物品,一般是比较安全的。因此,我在本文后附录中列出了国家卫生部在2002年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供大家参考使用。

另外,也要特别注意,即使是属于“药食同源”的中药,也未必绝对安全。比如苦杏仁是有小毒,使用过量了也会出现中毒现象,故苦杏仁在食疗或食养中使用量一般不要超过10g。因此,食疗中药不可滥用,最好在掌握一定的食疗中药知识之后再使用,或者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更好。

其四,食宜因时。一年四季寒热阴阳变换,周而复始,人们的饮食也应该顺应季节气候变化,合理饮食,这方面的内容在前面第四讲(尊重自然,顺时而养)中多有表述。我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人体的脏腑经络功能处在不同状态。因此,一日三餐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早晨,人体如同朝阳一样,阳气渐升,故早餐以吃得舒适为原则,以防加重脾胃负担,蒙敝清窍;中午,人体如日中天,状态处旺盛阶段,而且人体经过一上午的消耗,急需补充大量的营养,故午餐是一天中的正餐,饮食要尽量丰富,量也偏大;下午,人体如夕阳西下,脏腑功能,尤其是脾胃功能又开始减弱了,故晚餐宜清淡、易消化,也不宜吃得过多,过晚,以防伤害到脏腑功能,尤其是年老、体弱者。简单的来说,一日三餐可以“早舒适、午丰富、晚清淡”为原则。如下图所示,食宜顺时图:

食宜顺时图

其五,食宜因人。男女老少,年龄性别不同,饮食亦不同。例如,一般儿童不宜食甲鱼、人参等,食之易“上火”和性早熟;成年女性可多食木瓜,可以理气健乳。而且体质又有阴阳强弱不同,饮食也不同。例如阿胶补血虽好,但是脾胃本身很弱的人,食之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因阿胶粘滞,不易消化和吸收),不如常喝小米花生大枣粥,既好吸收又健脾养血功效好;再如柚子下火很好,还可促进排便,但是胃寒者不宜食用(因为柚子性寒,多食伤胃)。

因此,什么是最好的饮食?——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饮食就是最好的饮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吃”的学问可真不少。希望大家能够“吃”的明白,“吃”的健康,“吃”出高境界。


●看懂一张图,通晓营养学


图一

从医学来说人有成百上千种疾病,但是从细胞学来说人只有一种病,就是细胞的故障。细胞健康了,人就健康了。细胞的健康必须基于两个条件:一是细胞最需要的是营养;二是细胞最害怕的是毒素。细胞故障的原因就是:要么是营养的缺乏,要么是毒素的伤害。因此,要想人体细胞健康有两个条件,就是尽可能满足细胞营养的需要,尽可能没有毒素伤害细胞。

从图一上看,细胞需要的营养有七大营养素,缺一不可,各有不同的功能。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我认为应该增加两大营养素,就酵素和植化素,从目前的科学证明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未来应该是九大营养素。

从图一上看,在人体占比最大的营养素是水。这说明水对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在人体占比达到60%,其实在人的血液和细胞里水的比例达到90%,人7天可以没有食物,但是人如果7天没有水就会失去生命。因此一个人把水喝好是最最重要的,恰恰很多人忽略了最最重要的养生之道。关于水的养生之道且听下回《水是最好的药》分享。

从图一上看,构造和修复细胞的有四大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细胞离开了以上任何一个营养素,都不能正常地再生和修复,那么细胞就会发生故障,人的各种疾病就会发生。从目前正常人的生活来看,水、蛋白质和脂肪基本不缺,最缺的是矿物质。这也是今天众多常见病和慢性病主要的原因之一。

从图一上看,满足人体能量的需要包括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能量就是满足人的正常的所有活动需要,对于一个正常生活的人是不缺的,反而是过剩的,这也是肥胖人群的主要诱因,尤其是过剩的能量而转化沉积的脂肪。

5磅(接近中国的5市斤)脂肪和肌肉,重量一样,但脂肪占据了更多空间

所以说大凡需要减肥的人群首先必须减少或隔断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隔断能量通过碳水化合物的燃烧而获得,因为人的活动在体内需要能量的燃烧营养素的顺序依次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如果没有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则会燃烧多余的脂肪。所以说,不管是什么减肥方法,一定会限制你吃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主食。

从图一上看,生理代谢就是指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需要的三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今天的我们不缺蛋白质,最缺的是矿物质和维生素。这是导致慢性病症的主要原因。尤其今天患有最多的四高慢性病症,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四高慢性病症从西医角度主要是代谢病症,就是身体细胞出现了代谢障碍。

细胞有三大基础代谢,一是脂肪代谢,如果脂肪不能正常代谢,就会产生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等血液垃圾,形成心血管方面的众多疾病,包括心脏病、冠心病、心梗、脑梗、脑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等等。二是糖代谢,如果糖不能正常代谢,就会有更多的糖留在血液里,血糖就增高了,就形成糖尿病症了。三是蛋白质代谢,如果蛋白质不能正常代谢,就会产生大量的尿酸,血液的尿酸值就高了,痛风病症就痛不欲生了。

这所有的代谢都离不开三大营养素,就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今天我们的身体不缺蛋白质,缺的是矿物质和维生素。


大家觉得很奇怪,今天我们吃得太丰富了,为什么还缺矿物质和维生素呢?问题的根源在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吃到的食物生长的土壤因为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常年严重破坏,加上没有更多的秸秆和牲畜肥料的生态循环利用,矿物质严重缺乏,植物细胞中的维生素被严重破坏;二是我们吃到的食物被过度加工,尤其是白米白面,被过度抛光,90%在表层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等营养素被抛弃了,剩下的白米白面主要是淀粉,在人体直接转化为糖。所以说白米白面是餐桌上最大的隐形杀手,为什么?我会在下回《为什么白米白面是餐桌上最大的隐形杀手?》分享。还有我们的很多食物被食品加工厂和餐厅过度加工而破坏了其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比如在蔬菜里的维生素C只要温度超过70度就基本没有了。表面上我们是吃了很多,但实际上我们所需要的营养素吸收到身体的太少了。三是我们的膳食结构极不合理,吃得太多的大鱼大肉,而吃到的水果蔬菜太少,尤其是五谷杂粮吃得太少,而恰恰五谷杂粮中的营养成分是最丰富的。

从图一上看,膳食纤维在人体的含量是零,这说明膳食纤维不被人体所吸收,也就是说不是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素,那膳食纤维是谁需要的营养素呢?是细菌需要,是细菌的食物。有了丰富的膳食纤维就会有了丰富的益生菌,益生菌有两个核心功能,一是帮助分解肠道的食物,二是帮助分解肠道的毒素。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要多吃五谷杂粮和水果蔬菜而要少吃大鱼大肉吗?因为膳食纤维主要是在五谷杂粮和蔬菜里,而大鱼大肉里的膳食纤维是零。因为动物和人一样是不能吸收膳食纤维的。大鱼大肉吃得再多也不能提供给我们身体细菌所需要的膳食纤维,而同时我们吃到的大鱼大肉又需要更多的细菌去分解营养和分解毒素,处于饥饿的细菌怎么去完成超负荷的任务呢。这就是所谓的隐形饥饿!

我们学习西方营养学,就必须知道营养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营养均衡,那营养均衡的核心思想又是什么呢?以下图片告诉我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宏量元素与我们摄取的维生素、矿物质、酵素、植化素和膳食纤维等微量元素必须均衡。就好比我们人体就是一个发动机,有汽油了同时必须要有润滑油,否则这个发动机很快就被烧坏了。汽油就好比是人体所需要的宏量元素,润滑油就好比是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没有宏量元素人就不能活着,但没有微量元素人就不能健康地活着。众多的慢性病症和癌症就是因为宏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不均衡而导致的。


美国医学专家坎贝尔教授在《救命饮食》书中阐述:最健康的饮食是复合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全谷类和蔬果类!一语道破,我们应该多吃什么少吃什么!就是要多吃五谷杂粮和水果蔬菜,尽可能少吃白米白面和大鱼大肉。这就是我们每天一日三餐所要倡导的饮食结构,这是真正的健康饮食大道,是任何药物和保健品都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我们的身体有各种病症,仅仅依靠西药或者中药或者保健品,而不改变我们一日三餐的饮食结构,不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不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我们的身体病症凭什么好转呢,即使好转,也是暂时的好转,过了一段时间,没有坚持三个改变,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各种病症的轨道。坚持这三个改变,才是真正的健康大道!


♥营养就是如何吃?别误读了“精准营养”!

营养就是如何吃?精准营养就是个性化的饮食搭配和补充剂?经过多年发展,科学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人体代谢的不同层面,“精准营养”的定义已拓展为“对不同个体提供量身定制的膳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和指导,从而能更有效地实现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

尽管精准营养是营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应该清醒看到,精准营养要真正造福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目前,要避免滥用“精准营养”误导百姓健康。

脱离体力活动,“营养”就是空谈

怎么吃才健康?这个持续了几千年的古老命题,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有了全新内涵。“营养学已从单纯的营养素研究,向环境与营养素的交互作用发展。”陈君石在大会报告中,以身体活动为例,解释了营养学的发展趋势。

“脱离体力活动谈营养,根本就是空谈。”陈君石说,人体的代谢状态会随体力活动状况而改变,而代谢特征正是现代营养学的重要考量因素。除了代谢特征,营养学还必须考虑年龄、性别、职业、气候、饮食习惯、食物供应、膳食模式和食物摄入量,以及生活方式、健康和疾病状况、遗传特征、肠道微生态等一系列因素。

所以,“营养”早就不是“如何吃”那么简单,而是建立在对个人生活状态全面深入了解基础上,对健康作出精准评估、诊断、预测,并给出解决方案。陈君石说,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使精准营养成为可能——借助多组学、可穿戴、影像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理念,科学家可以为不同个体提供量身定制的膳食与生活方式的干预和指导,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

作为一个诞生仅四五年的新兴概念,“精准营养”的实现还有赖于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陈君石提醒,目前需提防对这一营养学新概念的炒作,“为人群提供精准营养的商业化服务,除了扎实的科学研究,还包括大量伦理和行业规范的制定”。

代谢“内稳态”决定人体健康“弹性”

为何有些糖尿病患者明明严格遵照医嘱饮食,血糖控制效果仍然不佳?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学院执行院长吴家睿在报告中说,这可能真的就是源于个体差异。

一位以色列科学家在分析了800名志愿者摄入不同食物后的血糖响应结果之后发现,哪种食物“升糖”效果更显著,还真是因人而异——同样食用香蕉和饼干,有人在食用香蕉后血糖迅速升高,吃饼干却升高缓慢,而有些人却恰恰相反。吴家睿说,这项个体化血糖指数研究表明,代谢性疾病的管理还应考虑更多个性化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代谢网络都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而这张网的健康程度并不是由单一指标决定的,而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制约的结果——当遭遇饮食、应激、疾病等外部环境刺激时,关键要看机体重获和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有多强。

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学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林旭说,这就是营养学界近几年新提出的“内稳态”概念,“就好像一根橡皮筋,弹性越好,被拉伸扭曲后回弹速度就越快”。

林旭介绍,目前中科院已启动战略先导专项“多维大数据驱动的中国人群精准健康研究”。该课题将通过整合提炼能精确评估营养和预测疾病的多组学新指标,建立“内稳态指数”体系;同时运用多种前沿技术和理念,以及先进的计算分析方法,建立基于代谢内稳态的精准营养健康评估、预测和干预体系。

精准营养成研究热点,催生新消费趋势

围绕“精准营养”的研究和转化,如今已成为国内外营养科学和相关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新评价认为,精准营养回答了“如何吃和如何保持健康”的问题,“是催化营养科学及其相关领域,使之成为有意义的、与临床相关的膳食解决方案的最好策略”。

论坛上,不少学者提及,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群体”为目标的公共营养已无法满足需求,而以“个体”健康状态为着眼点的“精准营养”将成为新的消费趋势和研究热点——精准营养为营养健康产业带来了新机遇。

今天,不少为精准营养而研发的新技术在峰会上亮相。比如,患者只需将一滴血滴在试纸上,将干血斑寄到分析测试中心,就能知道自己缺乏哪些维生素、应该怎样补充。又如,科研人员已研发出一种直径仅2毫米的营养素微粒,可将所需微量元素注入其中——一粒普通的胶囊中可放入65颗微粒,理论上可以提供百万种以上的营养组合,为精准营养配方找到可能的给药途径。

不过,林旭强调,精准营养首先应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调节来实现,如若不足再使用营养补充剂,毕竟“营养涉及人体日常健康,精准营养更需因人而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养生与营养学
营养就是如何吃?别误读了“精准营养”!我们须提防对营养学新概念的炒作
选择的困惑:中医食疗or西医营养
“甲之蜜糖 乙之砒霜”吃得健康也讲求个性化?
食品营养学
营养基因组学介绍(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