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隶书、汉隶和八分书(八分体)有什么区别
八分书的来历
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因其“字方八分”,又似“八字分散”,所以又叫“八分书”。隶书可分为古隶和八分,秦汉初期波磔(蚕头雁尾)不很明显都属古隶,反之左波右磔、蚕头雁尾,左右分背明显的就是八分书。“八分”说法的来历主要有,唐张怀瓘《书断》云:“渐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说:“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近人胡小石在《书艺略论》中也说:“隶书既成,渐加波磔,以增华饰,则为八分。”《乙瑛》、《礼器》、《曹全》等东汉碑刻是八分书的典范,而《史晨》结体方整,端庄典雅,用笔圆润,疏密匀称,提按得法,被后世誉为“八分正宗”。八分的代表人物是蔡邕 ,人称八分高手,《熹平石经》即出自其手。
如果从秦武王二年的青川木牍到东汉永兴元年乙瑛碑的隶书的成熟,再到汉末三国时钟繇楷书来划分,经历了先秦的秦隶、西汉时的古隶、东汉时的汉隶,汉后的今隶,前后大约六百年左右。隶书是由篆书的圆笔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生动活泼、风格多样,给书写者带来很大的方便。汉隶,主要是指东汉碑刻上的隶书。汉隶是在西汉古隶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渐趋整齐美观,并有规律的运用波磔。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是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字形比较左舒右展,有分张外拓之势。它们的特点是用笔更为技巧,点画的俯仰呼应、笔势的提按顿挫、笔画的一波三折和蚕头雁尾及结构的重浊轻清、参差错落,令人叹为观止。风格多样且法度完备,或雄强、或隽秀、或潇洒、或飘逸、或朴茂、或严谨,如群星灿烂,达到了艺术的高峰。汉隶中,《乙瑛》结体方整中有跌宕之姿,笔划规矩有法度,捺画沉着有力,用笔方圆结合。《礼器》结体富于变化,字形有长、有方、有扁、有大、有小,极为生动,秀丽典雅,笔画瘦朗劲健,收笔处多见方析,捺画特别肥厚,斜度大,长笔的波画下重笔,尾部尖挑状。《石门颂》全名为《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清杨守敬认为“其行笔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康有为称为“高浑”“劲挺有姿”由此可见。后人对于此碑推崇倍致。其结字上疏密大小不一,潇洒自如。行笔如行云流水,不留痕迹,极为老辣,代表了汉隶的最高成就之一。
何为“八分书”
古之簡牘、帛紙、印幣,其尺寸大小,皆有官定標準。昔有“豎石為碑,橫石為帖;方者為碑,圓者為碣”之論。石經墓誌之類刻石,專為傳拓之用,故其字及行列大小,當有規則,以利分葉裝冊也。今查漢魏隋唐石經、歷代墓誌,其界格皆為八分也。故八分非書體,乃專用書寫形式耳,如唐人寫經然,必與高碑廣碣有異。其書體則各隨作者時代,隸楷無一定例,如三體石經皆八分也。故宮施安昌亦持是論(見1989.4《院刊》)。《唐六典》中有明說,啟功《古代字體論》輯資料甚夥,而結論未能服人。昔王諳雖有解,而亦有別解,故爭訟紛紛,迄今無定。
甲戌年予拾得殘碑一片,青砂巗,存三行楷字,字徑2.625釐米,約合唐尺之八分(唐一尺約合30.16釐米)。其文為:蓋聞諸佛有靈爽哉 千佛一塔歷年以人 修簿叩化.  予所得唐人石经残石,亦字径八分.明正统<道藏>亦字径八分.
<千岁红梅堂杂记>
小八分: 见米芾《画史·唐画》:’小八分,诗句,带笔如行草,奇甚,今无此体。’是宋时已失传。又清·叶昌炽《语石》卷五《食堂题字》:’永建及文叔阳两石有画象,其年月题记皆小分书,界以直格,秀逸可爱,略似汉画象题字,其笔法与延平元年阳三老刻石亦同。
金针八分书: 见《古文苑》卷十一《牟准题魏敬侯碑阴》:“魏《大飨群臣上尊号秦》及《受禅表》,豈页(左右结构)并’金针八分书’也。“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分变第五》:’若如吾邱衍以篆未有挑法者为八分,则张昶八分碑乃即《华岳碑》、卫豈页金针八分书及《受禅表》,皆有挑法者。’近人以’金针’只有小篆才有的写法,而疑’金针八分书’应为’金针、八分书’两种。又疑牟准一文伪作,实际上并没有’金针八分书’这种书体。
八分书与隶书
1. 八分书叙论
为八分之说者多矣。一曰东汉上谷王次仲以隶字改为楷法又以楷法变八分,此蔡希综之说也。一曰去隶字八分取二分,去小篆二分取八分,故谓之八分,此蔡琰述父中郎邕语也。前世之善书类能言其道矣。然自汉以来至唐千百载间,金石遗文所载,特存篆隶行草。所谓有八分者何有,至唐则八分书始盛,盖典型、盖类隶而变方,废非得势不古不严,岂在唐始有之耶?杜甫作八分歌,盛称李潮、韩择木、蔡有粼,是皆唐之诸子,而今所存者,又皆唐字,则希综蔡琰之论安在哉。盖古之名称与今或异,今所谓正书则古所谓隶书,今所谓隶书则古所谓八分,至唐则犹有隶书中别八分以名之,然则唐之所谓八分者,非古之所谓八分也。御府所藏八分者四人,曰张彦远,曰贝冷(缺),曰于僧翰,曰释灵溪,是四子皆唐明矣,故不得不辩,以诏后世云。——宣和书谱
2. 学八分书法
童子二十四至二十五岁当学八分。其法先大后小,当法唐明皇泰山碑铭(书本不古不严易学故录之)北海相景君碑鸿都石经堂道令费凤碑阴——徐谓《笔道通言》
3. 字原七辩
八分者,汉隶之多有挑法者也,比秦隶则易识,比汉隶则微似篆,若用篆笔作汉隶字即得之矣。八分与隶,人多不分,故言其法。又汉隶者,蔡邕石经及汉人诸碑之字是也,此体最为后出,皆有挑法,与秦隶同名其实异,写法载前。——吾丘衍三十五举之中不再述。
4. 隶书叙论
秦并六国一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而是,故以李斯变大篆,程邈作棣文种种,有不胜言者,然而或足以垂法而利民,宜后世有取焉。此隶所由,起初邈以罪系云阳狱,覃思十年,变篆为隶得三千字,一日上之始皇,称善,释罪,用为御史。当时此书虽行,独施于隶佐,故名曰隶,又以赴急速官府刑狱间用之,余尚用篆,此天下始用隶字之初也。然而后世人发临溜篆得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棺上有文顶起字同今隶,称胡公先始皇时已四百余年,何为已有隶法,岂是书元与篆籀相生,特未行于时也。若邈者既知此体,乃自作一家法而上于秦,特以解云阳之难耳,不然胡公之棺何有是哉。其后汉有蔡邕、魏克当时得其遗法,笔笔飞动,点画间一一成形,断笔墨本几满天下历千余年,精神如在,学者仰之,如景星凤凰,争靓为快,岂可多得欤。然斯道高古,非世俗通行之书,以故阙然不讲久矣。唐开元年时,主懕然知隶字不传,无以矜式后学,乃诏作字统四十卷,专明隶书,于是间得人以应其求,乃韩择木之徒是矣,然则学之兴废,系其时哉。——宣和书谱
5. 古隶今隶
古帖隶书自是今之楷书。孙过庭谓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所指元常隶书即今所传力命宣示二贴,是以真行为隶(李贽颖语)。
陈隋间,正书结字,断尚方而不尚圆,犹依摹汉隶一二,唐初亦尔也,及欧阳率更、虞永兴乃易为长,汉款遗意无存矣。(同上)
今之楷书不宜谓之楷,只谓之今隶,而汉之隶为古隶,后人论隶书形势,曰蚕头燕尾,斩钉截铁,又云摧锋折剑,落点星垂,皆是吴文定公跋褚遂良书云,书家谓作真字,能写篆隶法则高古,今观褚公所书益信。(同上)
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匾,挑拨平硬,如折刀头,方是汉隶书体,括云方劲古,斩钉截铁备矣。——吾丘衍学古编三十五举之一
隶书、汉隶和八分书(八分体)有什么区别
对隶书起源问题的研究,裘锡圭先生更是在其《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八年版)一书中指出:"隶书在战国时代就已基本形成了。"而且关于隶书的起源,现在已至少追溯到了春秋末年的山西候马盟书,常耀华先生曾专门撰写了《开隶变端绪的东周盟书》(载《中日法史论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一文,明确提出:"东周盟书宜为隶变之滥觞"。他指出,盟书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藏头露尾、有轻有重、有肥有瘦的新型笔划,例如撇、捺笔划的出现,大大简化了篆引缠绕的笔法,改变了笔划的基本走向,由上下运转变成左右舒展,从而使篆书的扭结得以解放,使字势由二维向着四维空间扩张,形成八面来风之势"。由此可见,隶书的起源,保守一点地说,也应定在春秋晚期,即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为宜。
隶书发轫于春秋晚期,历经战国时期的不断演进,其隶变的过程,应该说在湖北睡虎地出土的大批秦简的书写时期,已基本上完成了,这也就是说,那以波挑的主要特色的秦隶,已为汉字的隶变作了总结性的工作。马王堆帛书中的古隶抄本其形态与睡虎地出土的秦隶基本相同,它完全摆脱了篆书的结构方式和用笔规律,以点、挑、波、磔等隶书的基本笔划娴熟地构就一个个横向取势、方正为主的字形,很显然,帛书中的古隶抄本乃是隶变完成阶段的秦隶在秦汉之交的长沙出现的一种范本。
隶变既然在秦代基本完成,那么隶书的成熟期也就不会晚至西汉末年或东汉晚期。现已有许多学者明确提出:隶书确立在西汉初年已经开始(参见牛克诚《简册体制与隶书的形成》一文,载《中日法史论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其实,不仅是隶书的确立,而且是隶书的成熟也在西汉初年就完成了。这里所说的隶书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今隶,或者叫八分隶书。一般说来,所谓八分隶书的显著特点乃是构形扁方,笔划已具有规律性的波势和挑法,左波右磔对比强烈,字形内敛而外张,构形部件稳定一致。如果我们根据这些特点来检测帛书中的隶书抄本,那么,谁都会很容易发现,这些八分隶书的主要特征,在帛书中已充分地显示了出来。以帛书《相马经》为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归纳出如下特点:
一、 构形比较规范,结构趋于扁平方正。
二、 用笔已很有规律,横画切锋重人,方起尖收,呈蚕头雁尾之态,点、挑、撇、捺已成为构形的主要笔划,并且各以成熟而定型的姿态组构字形。
三、 线条以方折为主,长短相聚,粗细相间,已完全没有篆书线条圆转缠绕的态势。
四、 章法上则分行布白,整齐有序,或行距推近、字距拉开,或行距较宽、字距较密,均疏密有致,整齐划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 卷五十四
書法考+(291) 学院风骨—书法专业博士赵际芳作品欣赏
隶书学习指南(连载六):宋、元、明、清时期的隶书
《书法辑要》
东汉碑刻的隶书
隶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