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船长自体心理学讲稿(上)

001.科胡特生平及其人格形成和思想分析

1913,5,3,维也纳出生

1938,接受艾宏恩的分析。同年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毕业

1939,赴美国。

1949,开始精神分析家的执业生涯

1965,担任芝加哥精神分析协会主席;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副主席

1971,出版《自体的分析》

1977,出版《自体的重建》

1979,出版精神分析自传《The Tow Analyses of Mr.Z》

1981,发表《论神入》。 10月8日淋巴癌扩散逝世

1984,遗著《精神分析治愈之道》出版

科胡特Heinz Kohut(1913.5.3—1981.10.8 Kohut 美籍维也纳自体心理学家,维也纳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历史上出过很多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佛洛依德虽然出生于摩拉维亚,但是佛洛依德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弗洛伊德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1900年在这里发表划时代的作品《梦的解析》,直到1938年为躲避纳粹迫害才逃亡到了英国,一年后佛洛依德逝世。

科胡特家族属于中上层阶级,父亲从事纸业非常成功,是业余钢琴好手,母亲热爱音乐天生一副好嗓子,耳濡目染,科胡特对音乐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弹得一手好钢琴,音乐趣味博雅纯正,他的首篇精神分析论文《论聆听音乐的幸福》是以音乐为主题的,并且和他的音乐家好友一起合作完成的。

1914年科赫特的父亲应征入伍,在俄国前线服役,到1918年退役,这时候科胡特已经五岁多了,虽然他母亲也带她去看父亲,但是他毕竟与父亲长期分离,没有充分的享受父爱,而这一时期又是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这段经历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斗气科胡特日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根据科胡特的理论:因为根据科胡特的理论,儿童会将父母理想化,什么是理想化哪,就是幻想父母是全知全能的,完美的,权威的,有力的,如果孩子感知到父母总体上是这样的,就会利于儿童人格结构中理想的形成,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如果父母让孩子的幻想破灭,或者不在孩子身边,使其根本就无法将父母理想化,那么儿童就不能形成健全的理想,而理想又是人格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理论上父母都可以充当儿童的理想化对象,但是在科胡特的个案中通常是父亲体现这一功能。1-5岁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绝大部分时间科胡特的爸爸都在战场上与科胡特分离,这对其人格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科胡特的母亲性情古怪,艰难相处,让人捉摸不透,有时热情似火,有时又冷若冰霜,拒人千里之外。科胡特对母亲的感情复杂又微妙。科胡特曾亲口说母亲性情十分古怪,但当时的口吻并不怎么严肃,似乎是随口一说,随后就提起自己当选美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时候母亲打电报来祝贺,可见母子关系并不亲密但也不敌对。这与佛洛依德不同,佛洛依德的母亲对佛洛依德宠爱有加十分欣赏充满期望,佛洛依德一生都十分尊敬母亲,热爱母亲,从未有过任何不敬之词。

依然根据科胡特自己的理论,看下他母亲对她的影响。自体心理学认为:儿童具有镜映的需要(也称反应性的需要),也就是得到父母欣赏和赞美的需要。如果父母人格健全,就能以自然的态度,适当的方式欣赏赞美的孩子,就会使孩子形成远大的志向。(参考第一课时:夸大自体部分的讲解)科胡特母亲对其人格形成的是双重消极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了科胡特的人格,同时,强化了与父亲分离对科胡特的影响。(而科胡特的母亲显然有点边缘人格障碍和偏执的倾向,科胡特写过一个自传性质的著名的案例《Z先生的分析》其中Z先生的母亲就是个这样的人,她不允许身边的人独立,不断地控制操纵孩子,这使得科胡特从小就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1918年,父亲回来之后,科胡特的境遇并没有太多改变,父母依然没有给他充分的关爱,科胡特自己的形容“童年很可悲”大多数夜晚,父母热衷于外交,将他冷落在一边,这使得他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暑假时候,父母经常把他送到奥地利法国或者得国,母亲偶尔会陪着他。科胡特生病啦,父母没有一个人来看他,父亲带他去滑雪,借机会与情人幽会,这令科胡特大失所望。

虽然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过失,但是父母还是给了他良好的教育。在科胡特8-14岁时候,家庭教师一位大学生给了他影响至深,师生志趣相投,经常一起观赏歌剧,参观博物馆和画展,玩各种智力游戏,还经常一起研读康德尼采叔本华的著作。科胡特的一本著作《精神分析治愈之道》是献给他的高中老师和这位老师的。

科胡特素来仰慕佛洛依德,但是却无缘与其正式谋面,1938年,佛洛依德逝世前的一年,在其乘坐的东方快车去巴黎的火车上,科胡特前去送行,佛洛依德在车窗向外深情的凝望,科胡特脱帽致礼,佛洛依德也脱帽致敬礼,多年后,科胡特深情的回忆起这件往事,感叹的说自己当时有一种“世界崩坍的感觉”,对科胡特来说,虽然这只是一面之缘,但却是他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科胡特从神经病学起步,通过精神病学,最终专注于精神分析学,并将其作为安身立命的志业,这一过程是佛洛依德惊人的相似,事实上,科胡特正是以佛洛依德未开播,立志成为其后继者的。

科胡特的理论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传统阶段,转变阶段和激进阶段。转变阶段的代表作是<自体的分析>和其他一些论文。

002.自恋:自恋(Narcissism)这个词意思是水仙花,源自一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纳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水仙花。心理学借用这个词,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有人给这个古希腊故事加了一个有现代意味的续集:纳西斯死了之后,有风从湖面吹过,风听到了湖水的哭声。风就问湖水,你是不是为纳西斯的死伤心得哭啊?湖水回答说,纳西斯死我一点都不伤心,我伤心的是,我也不能在他瞳仁里看到我美丽的倒影了。---人人都自恋。)

003.自恋理论的发展: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要区分原发自恋和次发自恋)。原发自恋是先于爱他人的自体爱,次发自恋是来自对一客体内射和认同的自恋爱,次发自恋或者是一防御活动或态度,因其让主体可否认自己已失去内射的客体,或者是发展过程的一部分。这概念的主要困难是,一方面,自恋这字已有无可避免的轻蔑联想,而另一方面,它被用为一技术用词,以分类所有形式的原欲在自体里的投资。因而常见引用关于,健康的自恋来表示适当的自体层面以与过度自我评价区分。自恋的客体选择是基于客体对于主体的相似性。自恋的伤痕是一种对自尊的伤害。佛洛依德认为自恋的精神官能症是个案无能力形成一转移关系者(而科胡特认为在自恋人格疾患者可形成自体客体转移关系)。自恋的供给是指情感、谄媚、赞美等可强化自尊者。自恋有时也意指自我中心或唯我论,亦即,它可指用自己做为组织经验的参考点者,在这意义下,当发现自己不是海滩里唯一的鹅卵石和世界并非单单为其利益而组成时,就会有一自恋的失落。 对自体的(原欲)投资,其反面非客体关系,而是客体的爱 (客体之爱的特征是一种施与受的相互性)。有两种主要型态的自恋:理想化的双亲影像和夸大自体(原先寇哈特称为自恋的自体)。 

004.原发自恋

这是来自经验上的观察,指婴孩的心理状态,婴孩对母亲及其辅育经验的我你未分化。终生保留弥漫人格所有层面的基本自恋张力的直接遗迹,而分化出两种形式 (自恋的自体『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 表现癖可广义的被视为所有驱力共有的一个主要的自恋方面,是对于做为驱力的执行者的自体(而非驱力的客体)的自恋强调(即客体被邀请参与孩童的自恋乐趣,并为孩童确认此乐趣时,客体才会是重要的)。心理上的分离,不同的成熟段,依序关注其中主要的功能与行动,必须逐渐的去性化(最好透过逐渐的挫折,同时伴随爱的支持来达成)。 表现癖若是自恋自体的驱力层面,夸大幻想就是自恋自体的概念上的内容。在去本能化与被整合符合自我现实目标上所达的程度,决定了对个体是利或弊。

005.次发自恋:自恋一度依附到外在客体,但在次发自恋里则由那些客体撤回,并放于服务自我的位置(且不是在潜意识幻想里朝向客体)。这意思是:客体原欲被转化成自我原欲。例如当一个精神分裂病患退化时,其由现实撤回原欲,原欲依附到其病态宏伟的意念上,并被称为次发的自恋。如同佛洛伊德所说的,它与婴儿化的夸大狂显现密切相关。次发自恋不是佛洛伊德后来描述之内向的。在内向里,原欲会进入而为朝向潜意识幻想的客体服务。按照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需要将神经症转化成移情性神经症,然后治疗移情性神经症。所以,没有移情能力的人是不可以被治疗的。自恋的人,恰好是不具有移情能力的人。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四大学派之一(其它三个是内驱力、客体关系和自我心理学)。历史学家评论说,在新的时代精神背景下,如果没有科胡特对精神分析的贡献,精神分析就将被其他学派淹没(比如人本主义或认知治疗)。

006.自恋定义(科胡特):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是健康的,而且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007.自体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一种,源自Heinz Kohut对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研究,关注的是自体的发展及自体客体转移关系。自体心理学主张三极自体的结构,以及正常自体是镜映、理想化、和孪生需求的平衡,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两者同为佛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以来,擅长且详细描述了关于前语言期现象的问题与处理的两大精神分析理论。  

008.自体:每个人对这字的定义各不同,如霍妮(Homey)对于自体一词是定义为真正的自体或实证的(经验的)自体。而荣格对这字的使用,则似乎比其他人定义的范围都来得广大。"自体"(self)是个难以界定及概念化的词,部分是因为许多学门神学、心理学、哲学──从不同的经验和观点层面来看它。科胡特使用这个词的狭义下,他才坚守传统对自体的使用,理解它为一个特定的心灵或人格结构;亦即,指自我内的一个自体再现。科胡特使用这个词的较常见用法是广义:"作为个体心理宇宙的中心"。这个自体就其精华言是无法被知悉的,只能藉由对他人心理外显现象的内省和同理观察才能得知。对科胡特而言,自体并不是一个概念,他比较用觉察及体验这样的用语来宽广的界定自体,认为是"一种单元,空间上连贯且时间上持久,它是开始启动的中心以及对(各种外在)印象的一个接收者"(Kohut,1977,p.99)。这使得自体成为关系的中心点以及传统上归属于自我所执行功能的主动积极经理者(active agent)。科胡特对自体的概念使他得以比较不须关联到自我。 科胡特的理论描述一个早期残遗(rudimentary)自体是如何从与环境中他人建立关联时浮现出来,而成为一连贯自体。此残遗自体同时具有一"客体",即理想化的父母意象,以及一"主体",即夸大自体。逐渐地,这夸大自体被驯服并融合成一完整、连贯的人格。孩童的成熟自体使它得以开始看待该理想化客体实为一分别独立客体,而理想化父母意象的各面向则被内射为超我。

009.自体客体:自恋的人不是没有客体,他们的客体是自体-客体。是被自体经验为其自身的一部分,并为自体发挥某些重要心理功能的客体。Selfobject(亦即Self—object):自体客体Kohut后来将中间的横线拿掉,变为一个词,于是这词更明显的成为精神内在的表象。在自体心理学中的概念中,自体客体指的是他人(或无生命的客体,或抽象概念)在精神内部的表象,这个他人不被体验为一个分离而实际存在的个体,而是被体验为自体需要的扩展。自体客体提供关键的功能援助,之后被内化和转化(由婴孩到儿童期均持续的过程,称为转变内化作用transmuting成为发展中的自体的结构整合的自体的发展需要一个共情的父母或照顾者做为自体客体的一部分,父母扮演这一角色的无力或失败,是婴儿内心冲突和后来生病的原因。

010.自恋的精神病理学包括(Kohut):

1、自恋型人格疾患:忧郁、对微不足道的事过度敏感、疑病的抱怨和缺乏生活的风趣

2、自恋型行为疾患:以性错乱、反社会和成瘾的行为为特征。

3、融合饥渴人格:以倾向于与他人有共生,满足融合的关系,并会有压倒性地要求他人保持让自己随手可及的距离等等为特征。

4、逃避接触型人格:当受到关系亲密者威胁时,以逃避和自我隔离来避免自体的崩解和失落的感受为特征。

011.健康自恋和病理性自恋:健康的自恋:具有强大的、有生命力的自我,能够扩展他的能力和满足他的需要。病理性自恋:虚弱的自我,通过假装的自大来变得稳定。如果不能维持稳定,就会导致抑郁。

012.人格形成: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驱力需求的能力。

013.自恋受伤:是一种自尊的损伤。自恋的神经症是患者无能力形成移情关系(Kohut认为在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形成对自体客体的移情关系)。自恋的供给是指供给可以强化自尊的情感、谄媚、赞美等。自恋有时也意指自我中心或唯我论,也就是说,这类人格以自己作为一切事件的唯一参照物,在这意义下,当发现自己不是海滩里唯一的鹅卵石和世界并非单单为其利益而组成时,就会产生自恋的挫败。

014.镜映:在自体心理学中,父母对子女的正向反应,反映了自体价值的感受,并逐渐灌输内在的自体尊重。父母对于儿童的活动的欣喜对于儿童的发展是基本的。这样镜映反应的结果,儿童能发展并维持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抱负。镜映需求被称为夸大表现癖的需求,因为它们支持婴孩关于,我是完美的,且(就是这原因)你爱我的概念。镜映的自体客体是一种回应并确认儿童在活力、伟大与完美上的天生意识。  

015.理想化:是指正向的特质(卓越、美丽,完美、全能、全知、不失败、神入、不转离的爱、无比的胜任)给另一个人、客体,或自体(的心智表象)。理想化是指,需要去处理人想要融合,或接近会让自己觉得安全、舒适、平静的人的这种需求。能够将父母理想化,并由理想化中摄入力量和舒适的结果,儿童会发展出自体方向,以及一种去设定具挑战性且实际的目标之能力。原始全能的理想自体最初是产生自关联到完全可及、爱、需求满足,和降低紧张的理想客体(母亲)。『信息是,我定完美的,而且你爱我』。在早期亲子关系里,儿童投射自己的夸大到父母身上,父母因而是被理想化的(以Kohue的用词是理想化的双亲影像idealized parental imago)。最初,儿童希望与这满有权能的自体客体融合(你是完美的,而且我是你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流逝,这想要融合的期望导致父母胜任能力的被内化,以及一种想要靠近这力量泉源的渴望。最后,成熟的人被满足于知道其他人(朋友、家人等等)在其面对压力的时候是可及的。  理想化是一个对抗知觉到矛盾和由罪恶感与忧郁里获取自由的防御,代价是自尊的失去。这防御的失败会导致幻灭(disillusion)和忧郁。婴孩理想化过程的重复常发生于人格疾患个案治疗中。

016.理想化的双亲影像 

指一个让孩童能尊敬,并将其当做一个平静、无误且全能的影像而与之融合者。而因母亲无可避免的不完美,起初的自恋平衡状态被迈向成熟的压力与痛苦的精神张力干扰。婴孩的精神组织会设法建构关于『完美』的新系统(好一始基的自体。坏一外在的。完美与力量一始基的你。)自恋可视为最初的快乐、力量、完美,以及好的属性代表(尚未分化的)  。渐分化成愉悦、力量、知识、美或道德等各类型完美。这些性质被投射到双亲影像。理想化作用与自恋之间有密切关系(理想化的客体表征、认同作用、自体的连锁关系)。理想化原欲的出现,原欲的灌注有一部分是向客体的,被理想化的性质被当作原欲满足之源,这如被剥夺则会转变这客体影像为一内射物(内化作用会被客体失落所加强)  。长保一个特定的客体灌注是不可能的,因而会有挫折。结果是内化作用及驱力调节之精神结构的增添(超我)。正常下,前依底帕斯期理想化的双亲影像逐渐失落,伴随着自我的驱力调节功能的增加。而依底帕斯期的巨大失落,则肋长了超我的形成。

017统整自体:是一个人对自己认同上的稳定且恰当地结构化了的感受,这让他对今日与昨日的自己感受为同一个人,既使在面对对于自尊的失望或威胁时也是一样。   

         

根据kohut,自体发展是凭借巩固三个元素的方式:夸大表现癖的自体(全能,有企图心的去挣扎获取权力和成功)、理想化的父母影像(价值与目标)  ,和技巧与才能的中间领域,而这领域被前述两者的张力所维持。最佳发展定由这三元素的进展巩固成的统整自体所构成,这需要有敏锐的、神入的、恰倒好处的父母影像(自体客体),他们赞许的镜映,反映了儿童的自我价值,因而鼓励了自尊和自我肯定的企图心的发展和维持。当父母影像无法神入儿童的表现癖(镜映)需求和理想化(融合)需求时,则导致病态。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病理是连于结构化不完全且不稳定的自体。自体统合性被自恋伤害所威胁,在激发对于自恋维持需求的情况下,会有自体之暂时的崩溃、衰弱,或不协调于自体的情况。  

018.夸大自体

也称夸大表现癖的自体(grandiose-exhibitionistic self)儿童会有想成为完美的期望,因而在给予恰倒好处的父母时,他会想去获得父母对其自尊和价值的赞同和肯定。在父母的神入失败下,会发展出病态的夸大自体。病态夸大自体的特征包括对自己的优越性、独特性、坚固性、和无限性带着夸张自视的不实际想法;期待去展示和表现自体,幻想着杰出的成就、权力,和地位的提升;贪得无厌的渴求注意、赞同、赞赏和爱。带着不实际的高目标和计划的过度企图心,难以忍受自己名号的不完美感觉,期待特殊的好感,对他人有负面、敌意、贬抑的态度:在人际关系里的过度自负、傲慢、狂妄、自我中心、爱炫耀,和自恃身份的狂傲。

    

在正常的自体客体发展里,儿童的早期互动是处在自体客体的关系形式里,在这关系里,他人被经验为自体的延伸。在夸大的最早形式里,儿童相信自己是全能的『我很棒,且你赞赏我』,于是他开始认识到他的需要被全能而完美的他人(通常是母亲),『你很棒,且我是你的一部分』所迎接。当自体客体的需求相配合时,会在自体和客体间有渐增的分化,且会逐渐地觉察到他人是自主的。

母亲对其小孩的神入回应里,她将值得与价值反映回给小孩所做和所说的,而这镜映回应让小孩可发展自尊和自我肯定的企图心。他的夸大表现癖自体因是完美而企图引出持续的赞许。当然,并非他的所有活动均受到母亲的喜爱。即或如此,如果母亲通常是回应、肯定、赞许和一致的,儿童就可忍受自己行为(他由自己的错误学到的,并发展出内在控制和自体调节)的无可避免的失败,及在母亲反应里的可预期落差。儿童的父母重复地不恰当回应(神入失败)时,就会有可见的精神病理。

019.另我自体:亦即孪生(twinship)在此关系里,对方有如自己,双方都经验对方的感受有如自己的一般。kohut在其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着作《精神分析的治愈之道》(1984)里提

出第三个自恋的(亦就是自体客体)转移关系,也就是孪生。从kohut最初将孪生转移关系包括在镜映转移关系之下来看,这是个改变。孪生自体客体关系的本质是在兴趣与才能上的相似性,那意思就好像是被某个像自己一样的他人所了解一般。kohut所说的悲剧人(tragicman) (相对于弗洛伊德所描速的神经郑个案的负罪人(guiltyman)在过去曾处于无反应的环境的危险中,如今被提供了两个去了解其核心自体的残存潜力的机会。第一个机会是核心企图心,透过早期夸大表现癖 幻想的巩固而被建立起来,这大部分是发生在生命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年间,并且需要母亲的镜映接纳,以坚固其充当企图心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的健康表现癖。第二个去了解核心自体潜力的机会是获得大部分特定的理想化目标,通常出现在生命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年中间。

020.Libido 原欲

心智能量的理论上形式。有这能量,结构和客体表象可被投注以能量。原欲被认为有一来源,来自身体或原我,以各种不同形式存在关联至爱欲区(即口腔的、肛门的、性器的原欲)  ,当原欲被分配列各种不同的结构或过程时,是为原欲化,承载一原欲的精神灌注(cathexis)。在佛洛伊德最先的综合论述里,原欲是特定的附着于性本能的能量,但稍后假设自我拥有了原欲,自我原欲衍生自原欲,依附到客体表象(客体原欲))  。

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两种: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自我本能的作用是自我保存,包括饮食、睡眠、防御、反击;性本能的作用是种族繁衍。弗洛伊德又把“人际关系”分为两类:认同和对象爱。认同就是模仿、内化;对象爱又称“对象关注”或“对象倾注”,也称“依恋”,其实就是爱或性爱。男孩子认同父亲,依恋母亲,女孩子认同母亲,依恋父亲。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只有一种,即性力比多。力比多指向他人,形成客体关系,指向自己,就是自体性欲,也称自恋。按能量守恒定律,如果力比多过多地倾注于自己,就没有能力爱别人了。所以,自恋是不正常的,是不利于建立客体关系和对象爱的。

科胡特认为力比多有两种:“对象”力比多和自恋力比多。自恋不是力比多指向自己的产物,而是自恋力比多的功能。自恋力比多指向自己,就是自恋,它的作用是使破碎的自体碎片连成一片,形成完整的自体,即“内聚性自体”。换句话说,自恋力比多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人格完善的内在动力。自恋力比多指向他人,则产生自恋移情,包括理想化移情、另我移情和反映性移情。这个时候,他人就叫“自体客体”。自体客体和自恋移情是人格完善的助力。借助于自体客体和自恋移情,内聚性自体得以形成。

自恋力比多就是自我本能,对象力比多就是性本能。自恋力比多当然可以指向自己,所以,在科胡特看来,自恋是很正常的。而对象力比多本应指向他人,如果转向自己,就不正常了,所以,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不正常的。

所以,自我本能、认同作用、自恋力比多、自体心理学是一条线,性本能、对象爱、客体关系、客体关系理论是一条线。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也称驱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所不同的是,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把重心从驱力转向“对象”。对自体心理学来说,这个“对象”就是自体,对客体关系理论来讲,这个“对象”就是客体,因为自恋力比多的对象本来就应该是自己,性力比多的对象本来就应该是他人。

021.暴怒

常用于精神分析的写作里,用以强调压倒性及无可遏抑的婴儿化愤怒。 在寇哈特的词汇里,自恋暴怒是一自体客体失败后的结果:它包括了复仇的需求或再装备以对抗自恋侮辱。它不像一般正常的攻击和愤怒,当侮辱结束的时候它也不会满意,而会不顾对自己或他人的危害的去寻求摧毁挫折的源头。因这样的不计后果,这状态也被视如盲目的怨恨(blind hatred)。盲目的怨恨是一种自体正义的暴露,用于描述自恋人格(疾患)以扩张的夸大为特征(一种对抗自体概念受损的防卫)  ,和指定他人成为次等人类的姿态。盲目的怨恨是以一种复仇的敌意和人身或语言暴力的爆发反应来面对某类的侮辱。     

022转变内化作用  

客体透过自体客体这内在表象,在漫长的时间里,提供与自体的自体——自体客体关系的经验,内化并转化为自体结构的一部分。这种内化与转化过程称为转变内化作用。  

023.神入                                        

简明牛津字典对这字的说明是『投射个人的人格进入(因而完全了解)所凝神(contemplation)的客体』。将自己的脚放入他人鞋中的能力,这概念暗指一个人兼有感觉自己进入客体,又保有自己做为独立个体身份的觉察两者。虽然有些分析师基于神入的不科学与未具信度而反对神入这词的使用,多数意见仍认为对神入的能力是做精神分析治疗的先决条件。它可以,但很少被引证为一个投射性认同的例子。

   

科胡特称之为替代的内观(Vicarious introspection):有的资料把这翻译成替代的内视,佛洛伊德称为Einfeshlung;intersubiectiVeresonance:一种认知的形式,让一个人可以由他人的特点去理解其主观经验,了解不只感觉催动其行动,而且冲突与妥协形成自己感觉的全部。神入并非同情,但在接受并了解他人观点的主观正当性的神入过程上,情感同调是第一步,必须有这字是因为同情只用于分享不愉快的经验,而未指同情者必须保持其客观性。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关于神入只有两句话,在(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1921)一文中,和某一注脚里提到的。他认为认同是凭借模仿的路导致神入,  『这机制让我们开始有任何可以着手于别人心智生活的态度』以及『在我们对于存在于他人里面,却被我们的自我天生视为异类的了解时,扮演着最大部分的角色』 

在心理治疗中神入是一种探究的模式,让治疗师可以了解个案所报告的经验。如Thomas Ogden在《The Primitive Edge of Experience,1989)指出,是分析师自己与情绪混合后的知觉,导致得以对个案了解。由于这为潜意识的,所以分析师必须学会利用自己飘移的潜意识状态以了解个案的主观经验。个案不被由传统精神动力观点来面质为防卫行为或阻抗;治疗师代之以与个案的主观经验同调,将个案的主观经验视为正当的与适应的来接受。

                

024.内省:

就是对内部心理状态与过程的自我认识,神入是替代性的内省,是思考和感受另一个人内心生活的能力,包括认知的成分和情感的成分。

025.精神分析的实质

科胡特认为自体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科学的合法分之。作为一门科学,精神分析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也即精神分析的实质是什么?科胡特认为:精神分析是研究复杂心理状态(复杂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心理学,他通过观察者持久的关注人类内心生活来收集人类内心生活的资料,以解释复杂的心理状态。要了解人类的主观经验,要体察他人的主观情绪和思想观念,只有神入和内省这样的主观方法除此以外别无它途。

026.切近经验的理论

为了说明精神分析的概念和理论同人类主观经验的关联程度,科赫特把概念和理论区分为“切近经验的”和“远离经验的”两种。切近经验的概念和理论,是指那些以神入和内省得来的观察资料为基础的临床概念和理论——他们是关于经验的概念和理论。远离经验的概念和理论,是指通过其他观察模式(如关注行为的外部观察模式)得来的概念和理论,那些有关心理活动的心理玄学假设(这些心理玄学假设或者是潜于经验,或者传达经验,但并不是也不可能直接以神入所能把握的经验资料为基础)。科胡提倡切近经验的概念和理论,认为即便是远离经验的概念和理论也应该以切近经验为基础。所有的概念和理论,不管是切近经验的还是远离经验的,都必须以神入和内省所观察到的主观经验为基础。因此,应该绝对尊重病人的主观经验,概念和理论如果与神入和内省得来的资料不符,就应该修正。比如经典精神分析等就属于应该修正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因为他和通过神入和内省得到的经验资料不吻合。

027.自体心理学家和传统精神分析学家的区别

自体心理学家需要把神入作为主要的工具,持久的沉浸与病人的总体心理状态,其神入更为缜密与系统及全面。在科胡特看来,持久的沉浸在病人的总体心理状态是绝对必要的,这是精神分析方法的核心。自体心理学家的的神入是持久的、系统的和全面的,他针对的是病人的总体心理状态,而不是病人心理状态的某些片段。在对病人的总体心理状态进行系统的、持久的深入的基础上,自体心理学家发展出切近经验的理论,而这些切近经验的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并强化自体心理学家的神入。自体心理学极大的拓展了神入的范围,使精神分析扩展到原先没有注意到的心理结构。科赫特认为,传统精神分析家的神入是偶尔的、暂时的和片面的,只针对病人心理状态的某些片段,神入的深度和广度远不及自体心理学家。

028.科胡特对精神分析的本质的界定与弗洛伊德不同。

弗罗伊德认为:只有承认移情和阻抗机制才是精神分析的方法。对此科赫特提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一门科学,特别是像精神分析这样的基础科学,是不能用他是用的工具来界定的。

科赫特认为,工具有两类,一类是方法意义上的工具——在实际的研究中使用的具体工具;另一种是概念性工具,就是具体的概念和理论。精神分析既不能用它使用的具体工具来界定,也不能用它所使用的具体理论来界定。不能说采用了某种理论就是精神分析,反之就不是精神分析了。

科赫特认为,应该以它的总体方法(方法论)来界定,这种总体的方法决定了哪些方面是这门科学的研究领域,神入就是这样一种界定精神分析研究领域的总体方法(方法论),而不是普通的研究工具。他说:“神入不是在病人采用躺姿、运用自由联想、结构模型以及驱力和防御概念都是工具那种意义上的工具。的确,神入实际上界定了我们的观察领域。深入并不只是一种我们用一进入人类内心生活的有用方法——如果我们没有通过替代性内省——我对神入的定义——认识人类的内心生活、认识我们自己和他人所思、所想的能力,人类内心生活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复杂心理状态的心理学这一概念本身也因此是不可思议的。

029.神入不是什么?

和神入相关联的概念、思想、感受和经验实在是太多。神入这个英文单词empathy,在中文中的译法很多:共情、移情、同理...这不光是语言的问题,在不同的译法背后应该更多的是表达了对这种技术的不同理解、不同做法和不同感受。当科赫特把神入作为确定精神分析性质的方法论时,由此引起的理解和态度非常的丰富。以至于在理解什么是神入之前,似有必要把一些比较流行的误解先做些澄清。

第一,神入不是直觉,神入与直觉没有必然联系。

直觉,实际上是快速反应、快速判断、快速再认和快速知觉。除了快速之外,直觉和非直觉的反应、判断没有区别。无论心理学领域的观察过程,还是心理学以外的观察过程,都可能出现直觉。神入既可以直觉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尝试错误的方式进行。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专家有时候能够迅速把握他人的心理状态,就好象没有经过中间环节一样。但如果仔细分析,这种以直觉方式进行的深入过程也是由中间步骤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神入主要是以常识错误的方式进行的,精神分析中更是如此。神入不一定是准确无误的,他是有可能出错,正如生物学核物理学研究外部现实的科学所运用的外部观察方法一样。强调神入跟直觉的区别,是因为每个人都会受到既有理论的影响,凭直觉的来的知识容易使人陷入既有理论的陷阱,歪曲神入的知觉。为了保证神入性观察,免受既有理论和思维模式的歪曲,必须保持神入的态度,反对直觉。分析师要保持对脑海中闪现的似乎正确的解释的怀疑。科赫特说:“神入是科学的分析师最好的朋友,直觉有时也许是他最大的敌人。”

第二,神入不是同情,也不是安慰和爱

跟物理学所运用的替代性外部观察一样,神入(替代性内省)既可以出于善意也可以出于恶意,神入既可以感受他人的善意也可以感受他人的恶意;同样向他人传递善意或者恶意,必须以神入为基础。认为强调神入就是强调主张用爱、同情和安慰来工作,是对神入的误解,也是对精神分析的误解。科赫特关于神入的论述中看起来有些矛盾的地方,他主要把神入当作价值中立的观察工具,但有时也赋予神入积极的含义。比如他曾说过,“神入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强力因素,能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块人性化的空间”。科赫特还提出过“神入价值观”,以同传统的“认识价值观”相比较。科赫特认为,这是在两个层面上、两个意义上的神入。他认为,科学意义上的神入和日常话语中的神入不同,应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科学方面,神入是科学观察工具,应该严格区分神入和神入结果。

神入是精神分析治疗的氛围的一部分,这种氛围中病人和治疗师比较容易形成支持性的关系,病人更能表达内在体验,更能表达在年没有满足的发展需要,更有可能形成自体客体移情。在行为治疗之外的心理治疗中,神入都在起着营造治疗氛围的作用。这是所谓神入的非特异性作用。同时神入是价值中立的替代性内省工具,是收集资料的操作或者过程,是为分析师的认知服务的,这是所谓神入的特异性作用。神入的广义治疗作用,是指神入为心理治疗应在氛围,但真正起作用治疗的,是分析师的理解以及分析师的发生学和动力学解释,所以不能据此认为,强调神入在治疗中的作用就是强调用“善意”和“同情”“爱”来做治疗。

第三,神入不等于设想自己处于他人的境遇有何感受

设身处地,不是神入的要求,即使遭遇相似,分析师和病人的感受也未必相同。如果分析师认为只要遭遇相似,病人和自己的感受就会相似,就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科赫特强调,分析师应该站在病人的立场体察病人的主观经验,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体验强加给病人。你真的区分出来吗——你当前的感受是病人的还是你的?

第四,神入不是一定要采取和他人同样的态度,产生同样的感情

通过神入来感受来访者(精神分析习惯把来访者叫病人)的主观经验,并不是要采取和病人同样的态度,形成同样的感情。分析师不需要病人喜则喜,病人悲则悲。这样做会让分析师丧失客观性,帮助病人的能力会削弱。神入不是要分析师以来访者自居,对来访者表示同情,这是错误的神入。

第五,神入不能用于建构理论,只能用于搜集资料

临床治疗中,分析师运用神入来理解病人当下的心理状态;在运用神入收集资料之后,就需要整理这些资料,并给病人做动力学和发生学解释。在构思表述的时候,并不需要神入。科赫特强调,分析师既要有神入的能力,又要有超越神入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第六,神入不是收集外部资料

神入是用来收集病人内部资料的方法,不是用来收集外部资料的工具。用神入这种替代性内省方法来收集外部资料,会发生泛灵论的错误,就像小孩子眼里的世界那样。

第七,神入不是你对他有什么看法

神入是中立的工具,需要在病人的框架下观察他的心理状态。分析师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选择性描述和理解病人的心理世界。在运用神入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发生学和动力学解释的时候,需要超越神入。

      排除了这些常见的误解之后,在来理解什么是神入,也许会感觉好点。

030.自体心理学的神入VS罗杰斯的共感。

神入(科胡特式的)与共情(罗杰斯式的)也有着不同,科胡特认为他所强调的神入首先是一种对于来访者的科学观察,进而基础于这一观察而在临床实践中对来访者的自体的三个极进行共情。他和罗杰斯共情方式的不同,似乎在于他更有指向性和结构性,也区分了如果通过移情进行诊断以明确来访者自体缺陷的方向,并随之作为自体客体而有的放矢的神入来访者的自体。科胡特的共情是一种基础于观察的神入共情,它是中性或更具有理性色彩的且目标性明确的共情。罗杰斯虽然在共情上多有强调,但他更多是更感性和更无规则性的共情,有时候所谓的“共情”有可能是来自心理治疗师自身情结的反移情投射。因此他的共情似乎共多是呈现一种主动和主观色彩的。或许罗杰斯本人的共情是高超的,但要人人都作到罗杰斯的那一方式却是艰难的。自体心理学的发展和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的衰弱代表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区别。

031.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贯穿于一生都需要关系(这些关系唤起并维持自体的完整性和内聚性)。不充足的自体客体响应可能会导致分裂,这是一种痛苦的情感(情绪)和认知(心智-意念)状态,它标志着自体的内聚性受到威胁。分裂体验可以是轻微的烦躁不安(一般性的不舒适、焦虑、不满、躯体不适感),也可以是面临毁灭或解体时的惊慌感。

032.神入/内省这种研究模式定义和限定了精神分析的可理论和可探寻的范围。(对此,尽管并非所有的后自体心理学分支都认为此为唯一方法,但以此为主要方法,大约是自体心理学内部不争的看法)。由于严格遵循这个方法,自我的主观经验成为自体心理学关注的中心。

033..自体客体是一种功能。它指的是一系列维护,修复和发展自我主体感的心理功能。(自我主体感是一种自我感到与自己,与世界和谐,充满勃勃生机的状态。这种说法要比“掌控感”要好些)。自体客体还是对某种客体的主观体验,那个客体承担着自我的某些功能。总结一下,自体客体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功能。不是表征。

034.自体客体”这个概念是和自体客体移情绑在一起的。更准确地说,“自体客体”这个概念是在案主对治疗师的某种“移情现象”被科胡特发现但同时认为不可用旧式的移情概念来解释表述之后方诞生的。我们对移情有了非常不同的概念方式。我们称之为个体“组织自己经验的结构模式”。我们在层层将弗洛伊德时代所应用的术语改造。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其一,弗洛伊德时代,实证心理学的发展非常落后,认知科学的革命还没有发生。其二,弗洛伊德用的理论符号是19世纪的生物模式。 当我们改造术语时,我们的实践也产生了变革。比如对解译技术的不同应用。自体心理学的移情概念,相当部分的是一种合理的需要,而非如经典精神分析所认为的一概是扭曲,置换。

 

035.自体客体概念的提出,打开了理论进一步深化的大门:到底有多少种自体客体经验?除了科胡特的两极自体客体移情(理想移情和镜映移情),还有其他种类吗?换句话说:我们可不可以进一步细分自体客体经验种类,好帮助我们,尤其新来者更好地神入? 这对临床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自体客体经验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来访者感到自己的各种混乱负面的情感被调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钧自体心理学徐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综述
自体心理学理论二【史上最全】
科胡特理论的精髓及自体心理学的发展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对心理治疗的启示与助益
关系自体心理学(II)-国际自体心理学学会文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