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才能写好诗》(下)
关于押韵

前几节讲过了,学格律主要是平仄、押韵、对偶这三项。对初学者来说,平仄难度较大些。一是讲了辨四声这个入门基础中的基础,重点提醒大家注意掌握入声字。二是讲了每句、每首诗平仄配置的规则,三种基本规则,四种标准格式。三是讲了拗与拗救。咱们前面几节,将第一项平仄问题,基本上讲完了。今天主要讲第二项,关于押韵。

在讲押韵之前,对拗与拗救这个问题还稍微罗嗦补充。拗与拗救,初学者的确不太好理解,这是正常现象,以后自己写多了,或者遇到拗的时候去翻翻讲义,自然会明白的。我们先来细数下拗救:

1、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本句自救--此对句孤平

2、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本句自救---此出句特殊格式

3、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半拗未救的

4、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半拗救了的

5、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对句相救--此出句仄仄平平仄变体之一,大拗

6、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对句相救---此出句仄仄平平仄变体之二,大拗

大拗大家知道就行,一般不用。前四种大家写诗的时候肯定会经常碰到的。再多举些例子,有助于大家消化吸收。

1、本句自救(孤平自救):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为避免孤平本句自救,首字“恐”拗,在第三字换一个平声字“天”救。

2、本句自救(特定格式句):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句是特定格式句,即出句的“在”拗,“歧”救

再如,半拗救了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既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1、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的“无”字既救了本句的“寂”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五”字。

2、王维《归嵩山作》

  流水如有意,莫禽相与还。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的“相”字既救了本句的“莫”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有”字。

3、李白《自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的“盈”字既救了本句的“落”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不觉”二字。

大拗呢,也举两个例子吧

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二字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句“不”字拗,对句“吹”字救

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二、三字都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句“意”和“不”都拗,对句“登”字救

好了,以上是关于拗与拗救要补充的。补充的目的是想请大家了解一下拗句格与所谓的拗律。

拗救是近体诗调节平仄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上面讲的仅仅是一些基本的、现在旧体诗仍沿用的一些规则。

除此之外还有所谓"拗句格",就是半拗半合律的诗,例如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剩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平仄失对,四句都有拗字,也不救,不合律;只有颈联、尾联合律。这种"拗句格"是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变体。

还有所谓"拗律",就是律诗句句皆拗,一拗到底,例如杜甫的《崔氏东山草堂》: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气爽相新鲜。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为何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这首"拗律""老节渐于诗律细"的诗圣刻意用古风的格调写的近体诗。这种"拗律"有条规矩,就是必须句句皆拗,不能有一句律句。

若是你还不辨平仄,给自已写的诗标上"拗律",那可不行。因为难免不"瞎猫碰死毫子",冒出句把两句律句来,这就闹笑话了。

有的同志因不辨平仄,就想学古体诗,其实,不辨平仄,学古体诗也有困难。因为唐宋以后的古体诗讲究古朴风格,讲究"避律",就是在诗中尽量避免出现律句。这些"拗句格""拗律",宋以后很少有人做了,这里所以举例说明一下,目的是使大家读旧体诗时,碰到这种情况,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例如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里有一首《咏贾谊》,就是拗律: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猜。

千古同情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埃。

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的诗受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影响较大,是的,在他一些作品中借用或化用了不少三李的某些诗句。在声律上,更多地步杜工部,除前面曾指出,在他律诗中很少出"上尾"之外,还有这首拗律为证。什么是上尾,前面提到过。

同样还要说明的是,唐人近体诗中有所谓失对、失黏的现象。失对就是一联中平仄不相反,这在五言诗中较多,七言诗中较少

失黏就是两联之间平仄不相同,这在五言诗七言诗中皆有,七言诗中居多。

王维的两首有名的七绝,一首失对,一首失黏。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仄平。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渭 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诗首联尾联失黏)

在律诗中失黏的更多,有首联与颔联失黏,有颔联与颈联失黏,也有颔联与尾联失黏的。这种失对、失黏,也叫拗对、拗黏,拗者,不顺也。

这些是古体诗向近诗转变中出现的,所以也有叫作变体或变例的。但宋以后科场中不准有失对、失黏的诗,于是黏对就成为律诗的金科玉律。

这些大家明白清楚就行了,建议咱们还是按此金科玉律来写律绝。

下面,就与大家一起来了解学好格律的第二项---押韵。

人们喜欢旧体诗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短小精悍、顺口易记。为什么顺口易记?道理很简单:旧体诗词都是押韵的。有韵自然顺口,顺口便容易记忆。那么什么是韵呢?诗词格律中所谓的韵,简单说来就是字的尾声,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

比如,“长”和“方”的尾声,按普通话它们的韵母都是“ang”,这个韵母就是这两个字的“韵”,且它们属于同一个韵部。

那什么又是韵部呢?韵母相同或接近的字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个的韵部。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这种同韵部字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可以构成了声音的回环,使作品声韵谐和,也方便记忆。

押韵所押的“韵字”通常都是放在句子的尾端,所以又称韵脚。比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中韵脚“枝”、“思”两字便属同韵字押韵,它们隔句在同位置上重复出现从而造成一种和谐和回环的音韵之美,使得作品读来朗朗上口。

关于押韵,现在有很多观点,但主要的是押韵从宽从严、用旧韵还是用新韵的问题。

新韵的韵书有很多版本,但若你普通话说得很好,这些韵书也就没什么必要,顶多备本新华字典什么的就可以了

现在写旧体诗词,大多数人还是采用旧韵。

旧韵的韵书也不少,但基本都是从《切韵》承继而来的。目前使用的旧韵韵书,被普遍认同的是:写诗用《平水韵》,填词依据《词林正韵》。

个人看法,对于初学者最好不要贪图便捷,还是从旧韵入手比较好。

因为写格律诗词,有个继承问题。学习旧韵,对更好地理解、把握前人的作品及其作品的音律、节奏等变化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不至于闹出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不押韵”的笑话来。

最早的《平水韵》韵书,现在已经难见到了。清代以后人们写诗时所用的韵书主要是依据《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这些韵书都是在《平水韵》基础上重新编纂颁布的,都属于“平水韵”类,因此人们习惯上依旧把它们称作平水韵。平水韵是咱们学近体诗必备的,现在也很方便,因为有电脑有百度可查。

《平水韵》共有106个韵部,其中: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韵书中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这只是因为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与现代汉语里的阴平声、阳平声不是一个概念,这点应该注意。

只是因为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

在今天看来是同韵的一些字,在旧韵中可能属于不同的韵部。比如“东”、“冬”二字。在旧韵中就分属两个韵部,前者属于“上平一东”,后者属于“上平二冬”。再比如“因”、“音”二字,前者属“上平十一真”,后者属于“下平十二侵”。

至于这些字在旧韵中其读音上有何分别,我们现在不需要过多的去追究它。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读音是有区别的,只是后来随着语言的变化混而为一而已。旧时学童学诗韵是和学对偶一起学的。学法很简单-----背诵《笠翁对韵》(清李渔著)、《声律启蒙》(清车万育著)、《训蒙骈句》(明司守谦著)等韵对书这些书以平声30个韵部为纲,把作诗押韵常用的同一韵部的字,编成歌诀。

譬如:在《一东》条目下有:"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边塞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浸浸朔雪冷渔翁。……"

旧韵和新韵可混用吗?绝对不能!!!   或用新韵,或用旧韵

自小把这些背熟了,既懂得哪些词儿可以相对,又记得风、空、穹、蒙、中、红、东、翁等常用字属东韵。现在要求像过去学童那样背得滚瓜烂熟是很困难的,也不必要。

但是,你要熟悉各韵部的常用字,读这些书比读《诗韵》有趣,因为后者如同辞典,读起来枯燥无味,记不住,而且许多生僻字也用不着记。

上面是这次与大家一起学习的关于押韵方面的第一个问题,简单介绍了押韵与有关韵部的一些基本常识。

对平水韵大家不要去死记硬背,这可不象入声字变为平声的只有那么多大家以后写诗多了,特别是经常写的,自然会对《平水韵》的106个韵部,尤其30个平声韵部,及每个韵部包括哪些常用字,有个大致的了解。

第二个问题,咱们来谈谈宽韵窄韵之类的概念。

有人说,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宽韵字多,写诗挑选韵字就比较容易些;窄韵字少,选字就比较困难,窄韵的律诗也就比宽韵的律诗少见。王力《汉语诗律学》根据这30个韵部各包括的字数多少,分为宽韵、中韵、窄韵、险韵四类:

1、宽韵:

    包括四支、一先、七阳、八庚、十一尤、一东、十一真、七虞。作诗用这些韵,有较多的韵脚可供选择。

2、中韵:

    包括十三元、十四寒、六鱼、二萧、十二侵、二冬、十灰、八齐、五歌、六麻、四豪。作诗用这些韵,有次多的韵脚可供选择。

3、窄韵:

    包括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较少。

4、险韵:

    包括包括三江、九佳、三肴、十五咸。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很少。

上面所分宽窄,是按用韵从严的要求来说的。即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不许通押。一韵到底,不许通押。。。这些规则下一次会讲到。

古时和现在,都有些文人,故意用窄韵、险韵来作诗,以显才华。

今天的有关押韵的内容转载完毕,谢谢大家。

近体诗格律第二个要素的学习----押韵

上一次第八讲简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介绍了押韵与有关韵部的一些基本常识。二是知道了王力先生所划定的所谓宽韵,窄韵,中韵,险韵的概念及其在平水韵中相对应的是哪些韵部。

在此基础上,今晚咱们先重点来谈谈押韵的核心内容与有关知识,有时间再学习其他于韵有关的其它小东东。

押韵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押韵方式,以及押韵有什么规矩;

二是押韵必须要注意些什么主要问题。

先讲第一个方面

押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的民歌、诗、词、曲无不押韵,所以诗歌又叫韵文。通过上一讲,大家已经清楚了,押韵是把同韵母或韵母相近的字,放在诗篇某些句子的末尾,使诗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容易记得住、传得开。那么,押韵的方式,押韵的规矩又是什么呢?

押韵的方式,古体诗比较自由,可以隔句押韵,也可以句句押韵;

可以用平声押韵,也可以用仄声押韵;

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换韵的形式又有多种。

 

近体诗即格律诗的押韵方式,则有定规。哪些定规呢,四个

一、一律以平声押韵。

为什么将“一律以平声押韵”列为必须遵守的规定动作的第一条来强调?

理由有二。首先,的的确确也有少数以仄声押韵的,并且得提醒大家,其中五言诗居多。

但格律诗以平声押韵为正格。因古体诗容许仄声押韵,所以仄声押韵的绝句和律诗也称"古绝""古律"

理由的第二条,针对咱们初学者而言,必须从严来要求,不能没学会走路就想去夺百米短跑世界冠军。

等大家学成了融会贯通了押仄韵也无妨

传世名诗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等都是押仄声韵

这里想提醒大家的一点,押仄韵这种格式一般是在自己想表达激愤,愤慨,满腔郁闷这类的情绪时才考虑采用。

比如刚才提到的那首,作者想表达的就是“千万孤独”的意思 

婉约抒情不用仄韵   仄韵主要用在激愤,愤慨,满腔郁闷之流的时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万孤独”的藏头   第一条规矩就是如此。

二、不论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七排,都必须一韵到底,,不得半途换韵;

三、不论五言、七言,都是双句入韵,单句不入韵。

但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七言诗首句入韵的较多,五言的较少

四、押韵句的尾字用平声,不押韵的必须用仄声

押韵方式的主要规则就这四条。这四条,请大家务必牢牢记住

上面第一条讲到的古绝、古律押韵句的尾字用仄声,不押韵的句尾用平声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前人做诗是如何押韵的

一种是严格按韵书的规定做诗。

例如封建时代,奉皇帝命令所作、所和的"应制诗";科举考生作的"试帖诗",押韵的字必须属于同一韵部。

科场"试帖诗"大部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若是诗出了韵(又称"落韵"),无论诗作得怎么高超,只能算不及格

再一个,旧时作"分韵诗"用韵也很严格。若干文人相聚,作诗或填词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或填词。

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紫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就是描写文人聚宴分韵作诗的。

作分韵诗一般要求押本韵,不能出韵,即使窄韵、险韵也不例外。

故旧时代学作诗,特别是考生学作"试帖诗",必须牢记106个韵部,尤其是30个平声韵部。

这是前人作诗的第一种情况

这一点对咱们这些以诗怡情为主的来说,应该是很难做到的了,也没必要去如此执着,有了电脑度娘,韵书都可以不要。

另一种情形是凡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虽不在同一个韵部,可以通押。

中唐以后,诗人苦于不能出韵的限制,试创了一些突破樊篱的"出格体",又叫"变体",出现了什么"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等形式。

这些形式允许邻韵通押,但有定规。

"进退韵"是相邻的两韵间押,一进一退,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如""""""等),第四、第八句用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等);

"辘轳韵"是邻韵双出双入,即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

“葫芦韵""进退韵"差不多,也是相邻的两韵间押,但它要求先小后大,像葫芦似的。

这些大家先了解一下就行

如第二、第六句押"一东",第四、第八句押"二冬"

或第二、第六句押"十四寒",第四、第八句押"十五删"

这些"变体"并不普遍

在晚唐、宋代作诗形成一种时髦风气的,是"探头韵",也叫作"衬韵""借韵",是什么呢?

就是首句用邻韵,其余各押韵句必须一韵到底,不得通韵。

例如大家熟悉的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的第一句的""字属冬韵,""""属东韵。这叫"以冬衬东"

又如欧阳修的《行云》:

        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腰围。

        行云自亦伤无定,莫就行云托信归。

 

首句""属支韵,""""属微韵,这叫作"以支衬微"

"衬韵"的也就是探头韵的,在律诗中更多见。如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

 

        老夫上下蓼花滩,每过君家辄系船。

        尊酒灯前山入座,孤鸿月底水连天。

        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

        竞秀主人文似豹,不应雾隐万峰边。

首句""属寒韵,""""""""属先韵,这叫作"以寒衬先"

又如刘禹锡《酬朗州崔员外》:

        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首句""属青韵,""""""""属庚韵,这叫作"以青衬庚"

好,刚才给大家介绍的"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都称之谓"出格体",不是正格。这点大家要记住,初学者了解就行。

但请大家必须掌握,这种"衬韵"与上面的不同,不算出格,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称,叫作"孤雁出群"

为什么不算出格呢?原来诗的首句可不用韵,其首句入韵是多余的。

古人称五七律为四韵诗,排律有十韵二十韵等,即使首句入韵,也不把它算在韵数之内。

诗人从这多余的韵脚上,讨取点自由,借用邻韵也就不算出格了。

前人作近体诗用韵是偏严的,邻韵通押只限于诗的首句。

现代人写近体诗,却在突破这个樊篱,邻韵通押已不限于诗的首句,而是扩展到其他押韵的句子

如绝句的第二、第四句,律诗的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句。

这种突破也见之于传统文学形式古为今用的导师们的作品中。这里以鲁迅、毛泽东的旧体诗为例:

例如《悼柔石》:

        惯于长夜过春时,携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幻变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里的""""""""属支韵,""属微韵,按陈规,邻韵只可用于首句,而这首诗却用在最后一句。

又如《无题二首》其一:

        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酒卮食河豚。

这首诗里的""属文韵,""属真韵,""属元韵。三个押韵的字分属于相邻而又不同的韵部,这在古人近体诗中是很难找到的。

但现在保留下来的鲁迅近体诗,多数还是用同一韵部的。

这少数几首通押的近体诗,你总不能认为是他不懂韵律,或者一时疏忽,应该认为是对近体诗用韵的合理解放。

毛泽东的近体诗很讲究声律,平仄是非常工整的,大都用标准句式,可以变通的非关键字,也尽量拗而有救

调整得节奏鲜明、和谐,连不押韵的句子的脚节,上、去、入三声掺合着用,邻近的脚节不用同声字,力避"上尾",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讲到这里,"上尾"的概念有必要再与大家温习一下,以前讲过两次了

例如《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岩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什么是上尾呢,就是浪,暖,雪这三个字,最好是上、去、入三声掺合着用,其次也得分个上去去,上上去,去去入。。。什么的

如果浪,暖,雪这三个字的位置全用上,或全用去或者入,就是上尾了。读起来就拗口。再来看看“长征”

诗中的""""""三字属寒韵,""""二字属删韵。

再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锺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四字属阳韵,""属江韵。

对于近体诗的邻韵通押,诗词界有不同意见。

一种认为,近体诗的形式既然是仿唐宋人的,还得合乎前人绳墨,一首诗的韵脚应该属同一韵部。若要邻韵通押,也只限于诗的首句。他们的作品也是严格遵守这个规则的。

对鲁迅、毛泽东等近体诗的邻韵通押,可"为尊者讳",只说"在前人诗中难找",或"不合于唐宋诗人的格律",并无苛责之词。这是一种意见。

另一种意见认为,近体诗,在尚不能突破古四声平仄樊篱的条件下,把押韵的宽限适当解放些,也是合理的。而且,这种解放,并未背离仿古的原则。

前面提到唐宋人的"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衬韵"等,早就邻韵通押。在宋词中,韵域很宽,邻韵通押更自由。

为近体诗开辟了古为今用道路的导师们,既已合理地解放了押韵,我们何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呢?

我们虽赞同第二种意见,但到目前为止,初学者们所写的东东都是按第一种意见执行的,而且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初学者,还是先循规蹈矩的好。

再过十年或者说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后,初学者们有了一定的成就很有可能会采用第二种意见来写的。

按第二种意见来写,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

是要弄明白哪些是邻韵,哪些可以通押。

所谓邻韵,一般指诗韵排列次序相近而音又相似的两韵,或两韵以上,如上平声的一东、二冬;四支、五微、八齐等,这些邻韵可以通押;

有些韵排列次序不相近,而音相似,如上平声三江、下平声七阳,上平九佳、下平声六麻,也可以通押。

参照现代人作近体诗通押的情况,把可以通押的韵目试列如下:

    1.一东二冬

    2.三江七阳

    3.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

    4.六鱼七虞

    5.九佳(半)十灰(半)

    6.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

    7.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

    8.二萧三肴四豪

    9.五歌

    10.九佳(半)六麻

    11.八庚九青十蒸

    12.十一尤

    13.十二侵

    14.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面括号中注明""的,表明该韵目一半与这(些)韵目通押,另一半与别的韵目通押。

希望大家在选韵这个问题上,都能按先难后易的办法入手,就是说先掌握平水韵,严格按30个平声韵目押韵,做到一韵到底,不用邻韵,或者做衬韵诗。

刚才介绍的这些,两个目的

一是大家在读老毛老鲁及前人的一些诗时,知道怎么回事。

二是大家真正掌握平水韵后,再注意下这些通押什么的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诗有韵,就如同屋有柱子;柱不稳,则屋必倾。韵不稳,则诗必劣。下面讲一讲押韵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前人作诗押韵有所谓八戒,今天只把初学作诗时容易出毛病的几点说说:

一是平仄混

初学诗的人往往用韵母相同而平仄各异的字押韵,尤其是现代语中读平声而古时读入声的字,如""""""""等字押韵。

有的在不押韵的单句末尾用了平声字,这都是不合撤的。

辨四声不但是学平仄的基础,也是学押韵的基础。这个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

二是凑韵脚。

就是在押韵的字眼上随便拈一个押韵的字凑数,其意思与全诗毫不相干。

这在顺口溜、莲花落和戏剧唱词中是常见的,但如出现在格律诗中那就显得俗气了,并对表情达意有妨碍。

三是出韵。

有的人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或受方言影响,又不熟悉诗韵,作诗往往会出韵

例如有的方言中,""""二字读音差不多,可是它们在《平水韵》中分别属五歌、十一尤,二者不通押;在《诗韵新编》中分别属二波、十二侯,二者也不能通押。

如果这两个字在一首诗中同时作韵脚,那就出韵了,这也叫落韵。所以初学作诗时,凡押韵用字,过去未见过先例的,须和韵书查对一下。

四是窜韵。

有的人由于不知道异义、异音的同一汉字分属不同的韵部,作诗就会窜韵。

例如""字,若用在"新旧两平分"句中,属平声十二文;若用在"你我有缘分"句中,则属去声十三问。

所以作诗时,对押韵的字要好好辨认其字义和读音。

大家可以注意一个“思”字,如属于“四支韵”的思字,不可作情思之思押,这方面初学最宜审慎。

情思的思就是仄了,有许多人不知道吧

五是倒韵。

就是把一些习惯性搭配词组,前后颠倒过来迁就韵脚。例如:"花葩""嫩凉""崎岖"等,不能为了押韵而把它颠倒过来,成为"葩花""凉嫩""岖崎"

如果颠倒过来意思也讲得通,对诗的表情达意没有妨碍,不能算倒韵。如"明月""归鸟""川流""尧舜""秦汉"等。

六是重韵、复韵。

诗中出现过的韵字,再次出现,并用来作韵脚,叫做重韵。

另外一方面,同义又同韵的字,如""""同属阳韵,""""同属尤韵。这类字在同一首诗中作韵脚,叫做复韵。

重韵和复韵在诗中出现,意思重复,显得单调乏味,必须避免。

上面的六个东东是初学者写完诗后,在押韵方面首先要着重检查的毛病。

至于大家可能听到过的挤韵撞韵等等,是属声韵方面的毛病,是诗读起来流畅不流畅,顺口不顺口,圆润不圆润的事了。还有哑韵什么的

先不用过分去注意,以后再介绍吧。初学者能做到不犯上面六个东东就非常不容易了。

好,以上就是今天所要讲的两个主要内容。

今天继续讲对仗,对偶与对仗的区别。着重来讲对仗的种类,并加以分析。基本上照搬诗词十八讲的内容。

关于对仗的种类,自古至今没有统一分类的标准,各种书上所列类格各异。

残桥==断剑    句内对

《文心雕龙.丽词》列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四类;
《诗苑类格上》说,唐代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即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
唐代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弘法大师)之《文镜秘府论》称对仗有29种类格

诗词格律专家王力教授,认为"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这个词是指词组,不是宋词哈
他在《汉语诗词律学》中,按照传统的词的分类(主要是名词的细分)将对仗分为11类,每一类中又分若干种,共28种。

为了初学者便于掌握,这里试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对仗的分类,一是以对仗的工整程度来分类,二是介绍至今仍常用的几种对仗的类型。其中有交叉和重叠的地方,作些必要的说明,尽量避免费辞。对仗按其工整程度来讲,一般分为两种,即工对与宽对。

今天重点讲什么是工对,什么是宽对。

工对要求对仗得工整严谨。不仅要求同类词相对,而且相对的词范畴越小、关系越亲近、字面越对称,则对仗越工。

古时并没有现代语法中那些词类术语,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时候,有人把字分为实字、虚字,动字、静字等。王力教授按汉语现代词类系统(现在语法学界对词的分类意见还不完全统一),根据律诗对仗的特点,把词分为九类:1.名词;2.形容词; 3.数词 ;4.颜色词;5.方位词;6.动词; 7.副词; 8.虚词;9.代词。

所谓词的范畴最小、关系最亲近、字面最对称主要是名词。

旧时把名词又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宫室、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鱼虫、形体、人事、人伦等门。各门中又分为若干类。同一门相对便工,同类相对更工。

例如毛泽东《长征》: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薄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五岭""乌蒙",同属地理门中的山名对山名;"逶迤""磅礴",都是形容词连绵字。""""都是形体动词"细浪""泥丸"都是细小的形象,亦属地理门。
"
金沙水""大渡桥"同属地理门中的专门地名;""""都是形态动词;"云崖""铁索"同属地理门中的地形地物名;""""同是形容气候的。这两联都是极工的对仗。

有的名词虽不属同一门类,但是相邻,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器物对衣饰等,也能成为工对。

毛泽东《送瘟神》(其二):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作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
""",前者属天文门,后者属地理门,邻类相对;"""",前者属天文门,后者属地理门,也是邻类相对。其余"""""随心""着意""翻作""化为""""""""""五岭""三河""银锄""铁臂""""",都是关系亲近、字面对称的相同词类。所以这两联也是很工的对仗。

第三类,有些词既不同门类,也不相邻,但在文学作品或言语中常常平列的字,如诗酒、花鸟、人地、金玉等,也算工对。

例如: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白居易《感春》)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一)

钱钟书说:"律体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着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并例举了中晚唐与孟郊并称为"苦吟诗人"的贾岛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这一联中的""""""""皆不同类,但成为极工的一联。

诗人自注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流泪。"可见这种"使不类为类"的对仗,以雕琢为工,铸字炼句取胜,须得下番苦工的。这样最大的好处就避免了合掌。

第四点,对仗用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可以为工整增色。

例如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中的数词---"""""""";颜色词---"""""""";方位词---"西"""。所以历来被誉为对仗极工整的一首绝句。

又如毛泽东《答友人》颔联: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这一联里的"""""""",都是名词,但不同门类,字面亦不对称;可是因为有了""""颜色词对颜色词,"""""""",数词对数词,形成工整的气氛,这一联也可视为工对。


第五点,工对中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分名词连绵字,形容词连绵字,动词连绵字,副词连绵字。

相对的连绵字必须词性相同。连绵字用得好,也能为对仗的工整增色。例如:

诗思沉浮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戴复古《月夜舟中》)

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韩琮《霞》)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送瘟神》之一)

沉浮与摇曳,惨淡与依稀,薜荔与萧疏

大家还得注意的是,在一联对仗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
譬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身无""心有""彩凤""灵犀""双飞""一点",都非常工整;
"""",却不怎么工整;""为不及物动词,在这里可作为名词用,整个对仗还是工整的。

最后一点,有些对仗并不具备上述条件,但因它对仗的方式巧妙,也算工对,这些留待介绍对仗类型时,再作说明。

旧时做诗学对仗,为追求工整,学童还要学两类书。一类是对韵书,就是以前提到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等;

还有一类是辞藻对偶门类书,如《诗腋》、《词林典腋》等。前者是要熟读背诵的;
后者一般不要求背诵,只要求抄写,既练小楷,又加深对各门、各类相对的辞藻的印象,应用时可以按图索骥去查找。对韵书是以平声30韵为纲,把对仗编成歌诀,既学对仗,又记诗韵,还可以学到不少典故。

 

 

 

 

下面介绍《词林典腋》地理门中的"春山""秋山"条目,(为了醒目,酌改排列格式):
春山:就是春天的山

送青/横翠 青帐/画屏 石横/林密 花香/泉韵 歌莺/戏蝶 绣岭/烟溪 红点杜鹃/白分蝴蝶 白云四面/绿柳前头 千峰雷雨/百和花香

秋山:秋山就完全另一番景象了

白云/黄叶 清高/碧瘦 朝爽/夕佳 断壁/疏林 云霞现/风月清 崖枫老/路菊香 螺黛浅/画图宽 竹兼露密/藤与风长削成青玉/截断碧云

旧时学对仗除读上述两类之外,还要应对----老师出上句,学生应下句。

张謇(中国近代工业、教育的创办人之一)幼时学诗,老师出的上句是"人骑白马门前去",张应以"我踏金鳌海上来"

消息传出,乡里都夸这孩子将来大有出息,父母大喜,于是倾家供其念书。我的那位老师,这故事不知讲过多少次。

旧时之所以对学童强调学对仗,还与八股文有关。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作文,格式是固定的----八股。"八股文实骈俪之支流,对仗之引申。

 

 

 

宽对是与工对相对而言的。它只要求词性相同,门类不必相同;意义基本相对,不要求逐字相对。

如毛泽东的《吊罗荣桓同志》的颈联: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长征""战锦"对,"不是""方为"对,但"难堪日""大问题",虽同是名词,却不同门类,亦不逐字相对。

又如《和柳亚子先生》颔联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
三十一年""落花时节",除""""同属时令门类,字面相对外,其余三字都不相对,但四字都属时间概念,意义相对
"
""",都是动词;"旧国""华章",同为名词,但不同门类。跟上一联相比,这一联工整的程度更宽一些,也可以叫做半对半不对;又因其上下两句中一些字虽不合对偶的条件,但是意思是对称的,所以又叫"意对"

律诗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常见用半对半不对的,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这类宽对也有人用于颔联的。如杜甫《月夜》颔联: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又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颔联: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前人律诗颈联大多较为工整。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首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散行)

颔联---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意对)

颈联---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宽对)

尾联---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散行)

工对在修辞美、和文字整齐美上有其优长,但其过于拘谨,往往束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充分表达。

形式服从内容,作诗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损害内容,而是要在充分抒情达意、深化意境的前题下,该工则工,该宽则宽。宽对虽然其工整严谨不如前者,但咏物抒情较前者方便,而且若对得好,别有风致。

"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底。"这是就总体而言的。
但宋代苏轼、陆游等诗人的许多律诗,诗风雄浑豪迈,想象丰富,善用比喻,艺术水平很高。这和他们善用对仗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陆游,沈德潜说他:"七言律队仗工整,使事熨贴,当时无与比埒。"现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对其评价更高:"放翁比偶组运之妙,冠冕两宋。"

钱先生对苏轼的评价也很高:"唐人衰枫之语,一入东坡笔下,便尔旖旎缠绵,真所谓点铁成金,脱胎换骨者也。"
苏、陆作品中的对仗,在深化意境的前提下,该工则工,该宽则宽。

前面介绍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就是一例,"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由于用生动的比喻,阐发了人生哲理,语言自然流畅,因而万口传诵,还被浓缩为"雪泥鸿爪"的成语典故,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陆游《游山西村》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联对偶极工的"就句对"(下周介绍对仗类型时还要说明,"就句对"亦是工对)状景委婉明丽,同时由于其中蕴含着人生哲理,人们不论干事业、做学问,都会遇到类似的境界,因而常被人引用,至今传诵不衰

陆游《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这首诗的颔联是宽对,出句三仄尾;颈联半工半宽,双拗一救。这两联用典精当,语言流畅,国仇未报、壮士空老的激愤之情跃然纸上。

这也就是《红楼梦》里林妹妹所说的"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奇句"

初学者,最好先在工对上下点工夫,把各类词性搞清楚,把对仗的基础打好,然后再学宽对。

宽对做得好,很不容易,它虽然修辞美、整齐美不如工对,但它更讲究寓意深刻、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流畅。

唐人贾岛,专以雕琢为工,铸字炼句取胜,时称"苦吟诗人"。他写了一首题为《送无可上人》的五律,其颈联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诗人自注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诗人撮合不类为类,下了多大的苦功。

对仗除按工整的宽严程度分为工对、宽对之外,还有按其他标准来分类的。下面分别介绍按不同标准分类的常见的十一种类型。时间关系,今天只介绍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以下三种常见类型。其余的下次再介绍

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的三种类型,

(一)正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是同一方向并立的,相互补充,相互烘托。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这类对仗虽然上下两句意思同一方向并立的,但各具意义,内容并不相同。

正对上下两句的内容,须力避同义、近义。
因为短小的近体诗中须包含丰富的内容,若出现重复内容,哪怕是一点,也会使诗作显得臃肿、苍白。这点大家务必注意

(二)反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反向并立,具有强烈对比、映衬作用。
"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三)流水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是延续的,两句只可连贯起来理解,不可分割,次序不可颠倒,像水顺流而下,故称流水对。

"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沾名学霸王。""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前面介绍的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的颔联、颈联都是流水对。流水对用得好,一气呵成,语意连贯,如行云流水,亦可增强诗的艺术感染力。

格律的基本知识今天是最后一讲,就是前两讲没讲完的对仗知识。
以前本仙多次提到过的,格律掌握起来并不是初学者想象的那么难.

第一个问题,对格律在学诗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与理解,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步,初学诗词,不必对格律过分讲究,这样会束缚自己的思路。只要句数、字数、韵脚基本不错,就行了。关键在于要把话说清楚,说的什么内容,要能使别人看懂,首先自己要懂,别人也要懂,你写的东西别人读不懂,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肯定不行,格律再精严也没有用。这一步这就叫看山不知山,看水不知水。

学诗的第二步,就是尽力去追求字词句的诗化、美化,让别人不仅要看懂,还要看的舒服。追求字词句的诗化,美化,进一步去探索钻研,那就是追求语调的铿锵,抑扬顿挫,这时就要讲究格律平仄了。
为什么要讲究格律平仄?就是为了语调的铿锵,抑扬顿挫,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美感有韵律感节奏感。
这一步,就要认真的按格律去衡量自己的每一句诗词联作品,精雕细琢,把格律要求弄懂学透。这一步,可以叫做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通过前面的学习,咱们许多朋友都到了这一阶段,非常欣慰.

 第三步,到了更高一层的境界,又可以甩开格律平仄,多在立意境界上下功夫,追求诗词的灵性。何谓诗词联的灵性?这时,当灵性与格律二者不能得兼的时候,应该坚决的舍格律而取灵性。这一步,就叫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所谓的山水体的确有灵性,山水客认真起来,格律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过关了。最后,再高一层,掌握了丰富的语汇,驾驭文字的功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谋篇布局的技巧出神入化。不仅立意境界上严整无缺,出言用语,自然与格律吻合,格律不遵而自遵,不守而自守。甚至可以根据音律变化的要求,自创格律,别开蹊径。到这一步,也就可以说,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了。这个境界仙是很难达到的,希望本群今后有朋友达到。

好,下面开始第二个也是今晚最后一个话题,同时是格律方面的最后一讲。

在前面已经多次提到掌握格律并不难,格律就三个基本的东东,平仄、押韵、对仗这三项。而且对仗主要是律,中两联必须对仗。绝句可对仗可不对仗。

前面一起学习了对仗与对偶的区别以及对仗的要求,什么是工对什么是宽对,还有是提到了对仗的种类,具体介绍了正对,反对与流水对。

对仗除按工整的宽严程度分为工对、宽对之外,还有按其他标准来分类的。

上讲提到的(一)正对(二)反对(三)流水对是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的,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是以调字遣词的方法,增强对仗的修辞美、工整气氛,有如下三种类型

(四)借对。又称"双关对""假对"。有借义、借音两种。
借义对:一字多义的,诗中用甲义,同时又借其乙义或丙义跟联句中相应的字相对。
如毛泽东《到韶山》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看上去,"牺牲""日月"不能相对,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但"牺牲"还有另一意义----古代把作为祭品的牲畜称为"牺牲"。这样,"牺牲"作为名词,就可以对"日月"了。按上下两句的关系看,这一联还是流水对;按""""相对,""""相对,这一联又是"就句对",就句对等会讲到。
所以这一联分属三型。

杜甫《曲江二首》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怎么能对"七十"呢?

原来古代八尺为寻,一丈为常,"寻常"作为数目,就可以对"七十"了。
温庭筠《苏武庙》中的"回日楼头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铠甲""""甲乙""""丁壮""""丙丁"""""""同为天干,互为对仗,极为工整。
这些都是典型的借义对,下面看看借音对
借音对:甲字的发音跟乙字的发音相同,诗中用甲字,借同音的乙字跟联句中的相应的字相对。
如李商隐《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字发音与颜色词""字同,所以可与同为颜色的""字相对。

孟浩然《裴司士见访》中的"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同音,可与""相对。

杜甫《秦州杂诗》中的"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同音,可与""相对。
郭沫若《咏邱少云烈士》中的"戳穿纸虎功长在,缚住苍龙志不磨。""纸张"""与颜色的""同音,所以与""字相对。

借对做得好,可为对仗工整增色,但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学修养,例如鲁迅《赠画师》首联:"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是一联极工的对仗。意思是由于南京国民党当局的反革命文化围剿,漫天白色恐怖,文坛百花凋零。原来南京在唐朝曾有"金陵""上元""白下"等名称。诗人巧妙地选择了"白下"以代表南京国民党当局。
这样,"""",颜色对颜色;""(与""同义)对"",地理对天文,非常工整。

就句对。也叫"当句对""句中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
例如毛泽东《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虎踞""龙盘""天翻""地覆"分别构成工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
又如杜甫《登岳阳楼》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其中""""""""""""""""分别构成同类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

李商隐《二月二日》的颔联"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中的"花须""柳眼""紫蝶""黄蜂"各自成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这种对仗,即使上下句相对的词类不同门类,因其既自对又相对,虽宽亦工。

例如杜甫《阁夜》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粗看是宽对
细看,"卧龙""跃马"人名对人名,"人事""音书"同属人事门
这一联既自对又相对,可列为工对
要学好就句对,须掌握名词的门类系列,具备工对功底。

这类的最后一种(六)掉字对
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作对仗。
这种对仗也是古诗中常见的,杜甫的七律中掉字对很多,用得很精妙

如《曲江对酒》的颔联"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出句中的两个""字与对句中的两个""字相对;

《江村》的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出句中的两个""字与对句中的两个""字相对;

《白帝》的颈联"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出句中的两个""字与对句中的两个""字相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出句中的两个""字与对句中的两个""字相对。

掉字对同时也是"就句对"。看:

"
桃花""杨花"对,"黄鸟""白鸟"对;"自去""自来"对,"相亲""相近"对;"戎马""归马"对,"千家""百家"对;"巴峡""巫峡"对,"襄阳""洛阳"对。
掉字对实际上是"同字对""就句对"的结合,所以更能增加对仗工整的气氛,同时读起来朗郎上口,显示其音律美。
还有一种"借音掉字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用音同义不同的字作对仗。

如白居易《放言》(其五)的颈联"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这一联出句的"""",对句的""""都是音同义不同的字,工仗更为别致。
这类对仗也是比较难作的,作者须具有相当的修辞素养。以上三种属于第二类。

第三类是用调字遣词的方法,既增强对仗修辞美又增强音律美
这一类与第二类的主要区别是,上类增强工整气氛,此类增强音律美。
除上述掉字对(也增加了音律美)外,还有:
(七)叠字对。又称"连珠对",就是在联句中用叠字。
例如毛泽东《冬云》的颔联"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其中"滚滚""微微"便是。

"崔颢《黄鹤楼》的颈联"晴川沥沥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歌中叠字用得好,表情达意或强烈、或委婉、或深沉;
状物描景绘声绘色,可见可闻;并且读起来掷地有声,显示其音律美,但用得恰到好处却不太容易。

例如形容流水,有潺潺、汩汩、滔滔、滚滚、湍湍等叠字,用哪一组叠字最适合
则应视水流的流量、速度、形态,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等而定,还要平仄合辙

(八)双声、叠韵对。

声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双声词,韵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叠韵词

例如"依稀"两字的韵母都是"i",这连绵字就叫叠韵词;
"
彷佛"两字的声母都是"f",这连绵字就叫双声词。

双声词互对叫双声对;叠韵词互对叫叠韵对。

如许浑《寻周炼师不遇》:"零落槿花雨,参差荷叶风。"

"零落""参差"都是双声,这对仗就称双声对;

"缱绻""朦胧"都是叠韵,这对仗就称叠韵对;

鲁迅《悼柔石》:"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依稀""变幻"都是叠韵词,这对仗也称叠韵对。

学做双声叠韵对须掌握较丰富的连绵字和必要的声韵知识。

第四类是结构特殊的对仗,包括隔句对,错综对
(九)隔句对。又称"扇面对"。四句组成的两个对仗,与一般结构不同,它第一句跟第三句相对,第二句跟第四句相对。
例如:白居易《夜闻筝中弹萧湘神曲感旧》前四句: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这实际上是一副上下联各十字平仄相同的对联。

又白诗《酬刘主簿》中的:

 我随鵷鹭入烟云,谬上丹墀为近臣;

    君同鸾凤栖荆棘,犹著青袍作选人。

这实际上是一副上下联各十四字平仄相同的对联。

扇面对在诗中不多见,而在词里面,如《沁园春》、《望海潮》等长调中却是常见的。
(十)错综对。就是在一联中相对称的字或词错了位。
如毛泽东《吊罗荣桓同志》颈联:"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这一联中"大鸟""老鹰"对称,可是错了位置。

刘禹锡《始闻秋风》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这一联中""""对称,也错了位置。

有的对仗错位不只一字、一词,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这一联中以"六幅""一段",以"湘江""巫山",都错了位。

诗人所以用错综对,一是为了押韵,如第一例;二是为了句顺,如第二例;三是为了迁就平仄,如第三例。

最后一类是虚词入对。虚词包括介词和助词,介词如:与、和、共、同、并、于、还……等字;助词如:也、矣、焉、哉、乎、耶……等字。

诗讲究省略,一般很少用虚词;用滥了,那就散文化了,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诗中虚词用得恰当而巧妙,则别有风致。
(十一)虚词对虚词入对,古来不乏佳篇,如:"贾公竟行矣,邵公泪泫然。"

"处世心悠尔,干时思索然。"(李群玉《春寒》)"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杨万里《虞丞相挽词》)

虚字对或直抒胸臆,慷慨悲壮,或太息底吟,委婉深沉,做得好,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元好问《卫州感事二首》之一中"离合兴亡遽如此,栖迟零落竟安之",数百年来人们用以慨叹朝代的兴废,久咏不衰。
林则徐《赴戍登程》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联,闪耀着顾全大局和爱国主义的光辉,后来成了人们临危受命的赠言。

好,对仗的十一种常见种类就介绍到这。因为平常大家对联对得比较多,加上时间也不早了,下面只简要说下对仗的两种避忌。
一种叫做"合掌"。所谓"合掌",就是一联的出句和对句的意义相同,即同义词相对
例如:"千忧集日夜,万感盈朝昏"。象这样的整个对仗都用同义词相对是罕见的

好,对仗的十一种常见种类就介绍到这。因为平常大家对联对得比较多,加上时间也不早了,下面只简要说下对仗的两种避忌。
一种叫做"合掌"。所谓"合掌",就是一联的出句和对句的意义相同,即同义词相对
例如:"千忧集日夜,万感盈朝昏"。象这样的整个对仗都用同义词相对是罕见的

但同义、近义相对,例如:"日月如梭逝,光阴似箭飞。"类似这样的对仗,在初学者的作品中却是常见的。这两句都是形容时光流逝的,"梭逝""箭飞",形象没有什么差别

在介绍"正对"时曾讲过,作诗讲究言简意赅,力避内容重复,故诗家视"合掌"为大忌。

另一种避忌是两联对仗结构雷同,即上一联对仗方式与下一联对仗方式完全相同。
两联雷同,就显得词语结构呆板,所以诗人极力避免,极少违反。
但这种现象在当前出版的一些报刊、诗集上并不少见。这里从一本诗集中的一首七律中摘出中间两联:
红旗高举跨时代,观念更新促大潮。
   
法度常抓循轨道,宏篇续写领**
这两联的第一第二字,"红旗""观念""法度""宏篇",都是名词词组;
第三第四字,"高举""更新""常抓""续写"都是动词词组;
第五字,""""""""都是动词;
第六第七字,"时代""大潮""轨道""**"都是名词词组。

这种诗家之忌,在报刊、诗集中出现的频率,不比平仄上的"孤平"少。

关于对仗咱们就学到这里,最后说的一个观点就是
律诗的思想性、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颔联、颈联对仗的艺术枝巧体现出来。
提高这种技巧,主要靠多学古今优秀作品和自己的创作实践。
被钱钟书誉为"比偶组运之妙,冠冕两宋"的陆游,"然亦不无蹈袭之嫌者"
钱先生举出了不少例子,其中有著名的《游山西村》一联:"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其前,强文彦有:"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的诗句。
毛主席《答友人》中的"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不是也有"蹈袭"杜甫《秋兴》中的"江天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的痕迹吗?
律诗不避蹈袭,有的诗人,蹈袭前人作品,由于有自家的新意,更上一层楼,成为传世名篇。

一句话,学对仗,乃至学写诗填词,都不避蹈袭古人和今人,关键是有创新意识,敢于立异出奇,自别流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律诗两首 (附格律诗基本知识)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
近体诗基础知识
诗词知识大全
增点文学素养吧-诗词入门
传统诗词理论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