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老游戏(下)

 抽冰猴儿打陀螺
  冬日里抽陀螺(冰猴儿)的游戏早在汉代就已见端倪。关于“猴子”为什么挨抽,坊间古有传言:说一个老汉带着黄狗和猴子到处卖艺为生,相依为命,但聪明的猴子慢慢有了歪心眼,经常偷偷吃光三份饭食并诬陷是黄狗所为。当事情败露之时猴子溜掉了,老人一气之下用木头疙瘩做成一个陀螺,将它视为猴子,不仅把它冻在冰面上,还不停地用鞭子抽打,以解怨恨。 
  冰封时节之外,孩子们也爱玩抽冰猴儿。孩子手持小鞭,把鞭绳绕在陀螺上,然后用力一拉,陀螺就在地上旋转起来,然后越抽越转,陀螺发出“嗡嗡”的响声。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就表示谁的能力强。有人还在陀螺下尖处嵌入一粒钢珠,更利于飞转。陀螺大小各异,也有圆如面盆的“巨无霸”。
 

 
速跑冰鞋
  民间的孩童更愿意踩上自制的冰鞋在冰雪上飞驰,他们的“冰鞋”其实就是木板条或竹片条,木板底下最好钉上铁丝,最好在顶端再拧上两个螺丝,可用来“刹车”。竹片条踩在一只脚下,另一只脚蹬地,这足以让大男孩充满活力。 

 
 
 
扇方宝
  扇方宝是许多小男孩儿曾经疯玩儿甚至有些痴迷的游戏。所谓方宝是用两张正方形的纸分别折三折成条状,然后两条十字交叉,再各折一角,上翻相互叠压,最后一角插入并锁住斜口而成的小玩意儿。玩儿方宝可扇可弹,兼具趣味性与偶然性。扇,就是手持方宝抡圆胳膊用力朝地面上的另一个方宝连扇带砸,如果那个方宝翻转过来,便归你了。扇方宝并非一味使蛮劲,多少有些技巧,孩子们大多是心领神会摸索总结出来的。特别是冬天,孩童所穿棉袄袖口宽大,玩儿起来带风,有助于赢得方宝。 
  还有用香烟盒纸叠成的小方宝,可以用弹的方法来玩儿。在固定一点用自己的方宝弹碰别人的方宝,人家的方宝若被你弹出前方的横线,你便赢了。另外,烟盒纸也可以叠成三角形,或扇或弹,又可以各拿出一小摞来,在手心手背上来回翻着玩儿。 

 
官兵拿贼捉迷藏
  官兵拿贼等老游戏有助于培养孩子维护治安见义勇为的品质,皆属于捉迷藏类的游戏。捉迷藏是三五个孩子先“锛铰裹”决出谁先“当庄”,庄家要面对墙角蒙上眼不许偷窥,其他孩子迅速四散并躲藏好。游戏一开始,庄家需尽快找到或在大门后、或在草坑里隐蔽的伙伴,发现谁就要及时大声报出“某某电报”之类的话,如此,被发现者就要上庄了。如出一辙的是官兵捉强盗,游戏可以是一人当警察,多人假装贼;也可以分成两拨分别饰演。官兵要背过身去先让贼藏好,然后官兵四下寻贼抓坏蛋,当贼被发现时可以拔腿逃窜,直到被英勇的官兵捉到为止。游戏过程中的跑动与英勇对孩子们具有一定的挑战与刺激。 
 

 
弹球儿
  弹球儿古称打弹珠,传说魏文帝曹丕就是打弹珠高手。玩儿弹球儿可谓旧日风行里巷的男孩儿游戏。玻璃球儿有大中小之分,花样挺多,什么橘子瓣、玻璃花、小德国、大气蛋等,据说有的还是进口货呢。串胡同的小贩,马路边的小摊儿,大多售卖玻璃球儿,品种不同,价格不一,档次低的一分钱可买两三个。常见男孩子的书包或口袋里“哗啦哗啦”乱响,老师常为此头疼,只好没收。 
  弹球儿的玩儿法有多种,简单的“打板”、“出线”、“进老虎洞”等。可在近端画一条起始线,远端挖个多个小坑,两个孩子或一群小子分成两拨,各自为战。从起始线附近开始用甲球儿弹乙球儿,谁先将对方的玻璃球儿弹进小坑就赢了,对方的玻璃球儿也就成为战利品。玩儿弹球儿也有规则,不允许非常规地用猛力“叮球”,因为这样容易伤到玻璃球儿表皮,实在让人心疼。
 
 
打尜儿
  把一块长方体小木块儿的两端削尖如枣核状,即成“尜儿”。找处旷地或操场,先在地上画8个格子,然后在格内分别写上“鱼、刀、耳、板、龟、鞋、三、二”等字样,每个字代表一种打尜的方法。一般是先将尜儿放在“刀”格,游戏开始,每人手持一条尺余长的木板轮流打尜儿。用木板朝尜儿的尖端一点,尜儿弹起,随即要用力一击,此番打得最远的孩子“当庄”。接下来,其他孩子要去抢庄家打出的尜儿,捡起后奋力向回投进格子里。尜儿落到哪个格,庄家就要按格中字所要求的动作打尜儿。比如是“耳”字,就是把尜儿夹在耳边,一歪头,在尜儿掉落的过程中将它打出。如是“鞋”字,就是把尜儿放在脚上,踢起时击出。庄家如果连续三次没有击中尜儿就要下庄了,如果击中,无论远近,其他人都要去追去拾起并投回格内。假如谁投中刚才打出尜儿的那个格子,便成为新一轮的庄家。
 
 
 
玩照相晒相片
  这种“照相机”实际上是几个方形小纸包的组合。提前在一个正向的纸包里随便画出个头像,要尽量笑呵呵漂亮些。纸包下部粘连个小纸条,充当快门线。小“摄影师”看到同学走过来便问:“给你照个相吗?”然后一拉纸条,“相机”门帘打开,露出了笑眯眯的“照片”。这会儿还不忘补上一句:“明天取相片,哈哈。”所谓“相片”千人一面,权且逗笑好玩儿罢了。不过,小孩儿们真的可以自制图片玩儿。过去的玩具摊上出售小张相纸、小玻璃片、遮光图样等,结合感光原理,专供小孩儿玩儿“洗相片”。用小玻璃片夹好相纸和图样(常见《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剪影或刻纸),晒一会儿再冲洗一下就成为好看的画片了。
 
 
 
射水打水仗
  夏天,孩子们最爱玩儿打水仗,嬉戏快乐,降温解暑。射水玩儿的小竹管儿早在民国初年的《日用居家百科全书》中就有制法介绍,教给家长如何哄孩子高兴。选一段一端底部封闭的竹管儿,然后在底上钻个孔。再找一根竹条,竹条顶端缠绕布条,要与竹管儿内壁紧密配合,从竹管儿开口处插入,相当于注射器的原理。上提竹条吸水,推进竹条射水。后来有的孩子索性捡来废旧的针管儿射水玩儿,但每次吸水量有限,只是小打小闹,缺乏“战斗力”。 
  三四十年前的不少男孩子喜欢玩儿医用的黄色软胶皮管儿,卖玩具的小摊贩专门有售。胶管儿一尺多长,一端扎紧,另一端用两个手指夹住并对紧水龙头,通过水压将水注入胶管儿,胶管儿很快就鼓起伸长了,晶莹透亮。注满水后要用手指捏住胶管儿口,俗称“憋管儿”,带着这样的“武器”就可到胡同里打水仗了。管儿中之水在胶管儿紧缩的压力下会射出很远,交战双方被水射得东躲西窜,很是好玩儿,足以清凉。如今,“憋管儿”已成老黄历,宝宝们玩儿上了花花绿绿的仿真水枪,乐趣依旧。
 
 
 
石头剪子布
  “锛铰裹”是一种决胜手段或选择办法,类似古老的掷色子,好像时下的PK,也是两个娃娃单独玩儿的游戏。与锛铰裹相近的又有“石头剪子布”、“老虎棒子鸡”、“杠子鸡虫子”等玩儿法。两个孩童相对,一手背后,一边思量,随着“锛铰裹”的口令同时发出,迅速出手并随这三字节奏震臂,迅速做出动作。拳头犹如锤;伸出食指与中指形似剪刀;巴掌张开指包袱皮儿。三者互相制约,克敌制胜,简洁明快。受天津话发音特点的影响,老游戏中的“锛”由一声变为四声,“铰”字转变为“巧”或“瞧”的发音。 
  也有小孩儿边唱歌谣边玩儿;“锛地锛,凿地凿,骑红马,过红桥,问问大关、小关(或,大官、小官)饶不饶?不饶别过桥(或,我再凿)。”至于其他叫法、玩儿法,如杠子打鸡,鸡吃虫子,虫子咬杠子等,也是循环制约。后来还演变出在地面上出脚的玩儿法。
 

闹花灯
  正月十五这天,天刚擦黑,才吃罢元宵的孩子们就打着灯笼跑到胡同闹开了,一帮一伙地招呼着伙伴儿:“打灯笼,烤手啦,你不出来我走了……”老天津的造型灯琳琅满目:金鱼灯、鸭子灯、蒺藜(吉利)灯、宫灯、转灯、风琴灯,花色繁多。聚到一起的小孩儿围成圆圈,跳着,笑着,哼唱着迎春曲:“有打灯笼的快出来呀,没打灯笼的抱小孩呀,金鱼、拐子(鲤鱼)、大花篮呀。一大儿(大子儿,铜钱)一个灯,俩儿大儿一个灯呀,三大儿买个提拎灯啊。”火红的灯笼映着孩子们的脸颊,烛光与烟花闪亮灵动,欢声笑语间交织出如童话般的美妙夜晚。
 
 
鼓捣“探照灯”
  在年与灯欢乐的诱惑下,我们从小就有办法——自己做灯。要想玩儿得开心得会鼓捣灯,比如在破旧搪瓷茶缸里点上小蜡烛,俗称“探照灯”。还有的孩子将蜡化滴在一个烧透泛白的煤球上,再用火引亮。更简单的是用一滴蜡汁把小蜡烛粘在大拇指的指甲上,跷着指头玩儿。如此别出心裁的“发明”非常有趣,曾让不少小孩儿放弃了小蜡灯,自己鼓捣灯玩儿。 
  “有打灯笼的快出来呀,没打灯笼的抱小孩呀,小钢、二宝你快出来呀……”穿绕在胡同里的童谣很快能引出一帮一伙的孩子聚到胡同里来玩儿灯,互相照,来回晃,追逐嬉戏,花样百出。
 
 
 
跳“门槛”
  酷似跨栏跑、越障碍跑的跳“门槛”游戏已有百多年的历史了。三五个乃至十几个孩童可以一起玩儿。先站成一路纵队,“锛铰裹”选出一人率先“上庄”。庄家横向坐在十几步远的地方,伸出一条腿,当成“门槛”,孩子们依次跑过来从腿上跳过去,然后再依次排好队。第二轮开始,庄家伸出两条腿,一只脚的足跟压在另一只脚的足尖上,如此增加了门槛的高度,孩子们一一跳过。接下来,庄家再将手臂横在腿上,指尖挨着足尖,还可以竖起大拇指来。第四跳时,可再加上另一手臂。门槛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直到小孩儿起身低头弯腰平伸两臂的高度。如若小飞人们全体安全过关则换另一人上庄,重新开始。假如有人碰到门槛就要当庄了。孩子们都很卖力,谁也不愿意因为打栏“搅局”而让同伴们总是从低处无聊地跳起。
 
 
 
巧移火柴
  摆放、挪移火柴棍儿的游戏很斯文,即便是孩子一个人也可以静静地在那里玩儿。火柴游戏的玩儿法很多,难易不同,早在民国时期已流行于青少年的闲情生活中。 
  比如用9根火柴摆出5个同样的三角形,实为三个三角形的3条边互借以及大三角中套小三角的方法。还有用12根火柴摆出6个三角形的玩儿法,如果先摆出一个等边六边形就胜利在望了。更有趣的是火柴挪移带来的变化。比如17根火柴摆成6个方格子,假如拿掉6根变成2个正方形,那么取哪几根呢?几个孩子一起玩儿,可由一个“先知先觉”的儿童让其他人来摆,有的孩子好似丈二和尚好半天摸不着头脑。还有,用3根或4根较长的火柴棍儿架在茶杯口也很好玩儿,是不允许火柴坠落的。 
 
 
 
老鹰捉小鸡
  此游戏历史之久、受众之广泛可见一斑。游戏中面对“苍鹰”的“小鸡”,有了老“鸡妈妈”的护佑,有了集体力量的支持,他们心安许多了。往往扮演老鹰的人要挑选一群孩子中较为机敏的一个,而“聊发少年狂”的老师常常会当“鸡妈妈”,其实这也有利于树立师长威信。“母鸡”在前,后边的若干“小鸡”要依次排好,并相互拽好前者的衣服,注意力要集中。“苍鹰”来了,他左右移动,欲伺机抓获“小鸡”。“鸡妈妈”左突右挡,奋力张开双臂保护着身后的“孩子”,后边的“小鸡”也随着老师闪转腾挪。若在规定时间内“老鹰”没有收获则为失败,若有“小鸡”不幸被抓,“老鹰”为胜,可换位或重新开始游戏。其实许多同学更愿意自己玩儿,那样也许会出现更多惊险与尖叫的场面,险象环生,挑战连连。有时,小“母鸡”会手忙脚乱地带倒全部“小鸡”,那一刻笑声回荡在操场上。
 
 
马上英豪
  “话说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怀揣阿斗,全凭胯下马掌中枪,在两军阵前杀了个七进七出……”关羽、张飞、赵子龙哪个不是在马上建功立业的英雄,骑马作战之威武在男孩子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他们由钦佩而模仿,喜欢玩儿骑马打仗的游戏。 
  这种游戏常为三人一组,一人在前当马头;一人弯腰在后,双手钩住马头人的肩当马身;一人骑在马上为将军。后来,游戏人物简化为两人一组,一人驮另一人即可。俗话说,宝马配英雄,假如将军孔武有力,但马儿弱小照样会失败。所以当马者最好是体壮有力的孩子,战者最好是灵巧善斗的伙伴儿。一声令下,双方激战开始,马上人揪斗厮杀,当马人互撞相抵,直到一方全部人仰马翻气喘吁吁才叫热闹。如果是两拨儿小将玩儿,本方若有人落马(原地不动),其他人可进行营救(跑过来拍他一下)以便重新参战,对方也可全力阻击救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波《一起长大的玩具》原文全文阅读
《耍火球儿》/杨启军
启东民间传统游戏(儿童游戏)总目汇览
8种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这些应该是70、80后们最难忘的记忆了吧
50年前的儿时记忆
90%的孩子都能玩的科学游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