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词的精致美(上)
珠翠
菩萨蛮
(唐)温庭筠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珍珠和翡翠。妇女华贵的饰物。 汉傅毅《舞赋》:“珠翠的皪而炤燿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夫盛服饰者,以珠翠为先;工绘事者,以丹青为主。”《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连忙过来见姑娘,见他头上略带着几枝内款时妆的珠翠。”冰心《六一姊》:“她们三个珠翠满头,粉黛俨然。  也借指盛装女子。唐陆龟蒙《杂伎》诗:“六宫争近乘舆望,珠翠三千拥赭袍。”宋梅尧臣《和韵三和戏示》:“蓬蒿自有蒋生乐,珠翠宁容郑氏陪。”原注:“郑康成与卢子干同事马融,融后堂有珠翠之会,康成不得预焉。”清赵翼《陪松崖漕使宴集九峰园》诗:“是日轻阴半寒暖,满湖珠翠纷往回。
臂钏
女冠子
(唐)牛峤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
月如眉,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
眼看惟恐化,魂荡欲相随。
玉趾回娇步,约佳期。
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
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
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
柳暗莺啼处,认郎家。
星冠霞帔,住在蕊珠宫里。
佩丁当,明翠摇蝉翼,纤珪理宿妆。
醮坛春草昼绿,药院杏花香。
青鸟传心事,寄刘郎。
双飞双舞,春昼后园莺语。
卷罗帏,锦字书封了,银河雁过迟。
鸳鸯排宝帐,豆蔻绣连枝。
不语匀珠泪,落花时。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余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余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还有一种叫作“跳脱”的臂环,如弹簧状,盘拢成圈,少则三圈,多则十几圈,两端用金银丝编成环套,用于调节松紧。这种“跳脱”式臂环,可戴于手臂部,也可戴于手腕部。
隋唐至宋朝,妇女用镯子装饰手臂已很普遍,称之为臂钏。这不仅仅限于宫廷贵族,平民百姓也十分热衷。据史书记载,崔光远带兵讨伐段子章,将士到处抢掠,见到妇女,砍下手臂,取走臂钏。可见当时戴臂钏的女子并非少数。多数妇女都把手帕拴在右腋下的纽扣间,或是把它折叠成为方胜的样子约束在臂钏中
搔头
谒金门
(五代)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搔头,簪的别称。汉繁钦《定情诗》:“何以结相於?金薄画搔头。”唐韩愈《短灯檠歌》:“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牀。”元张雨《东风第一枝·玉簪》词:“蜻蜓飞上搔头,依前艳香未歇。“
翠翘
花犯  (吴文英)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
翠翘攲鬓。  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
睡浓更苦凄风紧。  惊回心未稳。
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
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
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
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古代妇人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  唐韦应物《长安道》诗:“丽人绮阁情飘颻,头上鸳钗双翠翘。”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宋周邦彦《忆秦娥·佳人》词:“人如玉,翠翘金凤,内家妆束。”清李渔《蜃中楼·训女》:“终朝阿母梳云髻,甚日檀郎整翠翘。”
闹蛾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亦称“夜蛾”、“蛾儿”,中国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用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然后用色彩画上须子、翅纹而成。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自岁莫正旦,咸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画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清王夫之《杂物赞·活的儿》:“以乌金纸剪为蛱蝶,朱粉点染,以小铜丝缠缀针上,旁施柏叶。迎春,元日,冶游者插之巾帽,宋柳永词所谓'闹蛾儿’也,或亦谓之'闹嚷嚷’。”清陈维崧《望江南·岁暮杂忆》词之一:“人鬭南唐金叶子,街飞北宋闹蛾儿。”。
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妇女戴之,以应时节,盖取蛾儿戏火之意。
冠子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诗朋酒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北宋年间,女子发髻上最有特点的装饰是冠梳,有“飞鸾走凤”,“七宝珠翠”,及“花朵冠梳”等名色,始于宋初,先流传于公众,后及民间。冠梳——用漆纱,金银,珠玉等做成两髻垂肩的高冠,并在冠上插以白角长梳。宋代的一般上层妇女则特别重视花冠,这和当时社会爱花养花的风气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她们的头上,除应时令戴真花外,一般经常使用花冠,多用各色罗绢或通草做成,讲究的加金玉玳瑁珠子,有的用金银珠翠制成各种花鸟凤蝶形状的簪钗梳篦,插在发髻之上,其制繁简不一,视各人条件而定。通常的式样是在冠的两侧垂有舌状的饰物,以掩住双耳及鬓发,长度大多至颈,也有下垂至肩的。冠的顶部,多饰有金色朱雀,四周插有簪钗。又在额发部位,安插白角梳子,梳齿上下相合,其数四、六不等。此外,当时贵族妇女还戴一种重楼子花冠。这种花冠兴起于唐代,盛行于两宋。
蛾眉
菩萨蛮  温庭筠(唐)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蛾眉妆是中国唐代流行的一种化妆方法,将眉毛全部拔去,再用眉笔在靠近额中的地方描出两条短眉,杜甫就有“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之句。其后,深受唐文化影响的日本也开始流行。具体可参见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梅花妆
醉落魄、一斛珠 汪藻(宋代)
小舟帘隙 佳人半露梅庄额
绿云低映花如刻 恰似秋宵,
一半银蟾白 结儿梢朵香红
钿蝉隐隐摇金币 春山秋水浑无迹
不露墙头,些子真消息
相传,据北宋初年所编转的大型类书《太平御览》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的美术被微风一吹,落下来一朵梅花,正粘在公主额上,而且怎么都揭不下来。于是,皇后就把公主留在自己身边,观察了好长时间。之后公主额上的花虽清洗了下来,但却留下了个花瓣印记。于是宫中女子见公主额上的梅花印美丽,纷纷效仿,于是产生“梅花妆”。  其式,在额上画一圆点,或多瓣梅花状,唐时很流行。后来又有用花钿或金箔剪成花瓣 形贴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女子妆容
花黄
「闻道联苑961」出句:梅花几朵开额上;邀您对句
东学堂微电台 | 宋词三百首 | 诉衷情·清晨帘暮卷轻霜
写作干货!古代女子的妆容描写大全
图示各朝代妇女的妆容(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