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州——隋唐时的“百郡之首”

邮箱:3125136050@qq.com


隋唐时的“百郡之首”
作者 闫广勤 袁埔良

隋朝建立后,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对州郡滥设很为不满,于开皇三年(583)令废诸郡,扫600余年州郡县三级之制,实行州县二级制。华山郡即于此年被撤,郑县直属华州,但20多年后的大业三年(607),隋朝又改州为郡,华州被废,郑县归属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义宁元年(617),又将郑县、华阴二县从京兆郡中划出,重设华山郡。这一时期的郡,虽名义同隋朝之前的郡,但无异于开皇年间的州,实行的还是二级制。

武德元年(618),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唐高祖称帝当年,就将华山郡改为华州。有唐一代,华州大部分时间辖郑具(今华县)、华阴(今华阴市并含今潼关县地)、下邽(在今渭南市临渭区北部)三县。唐末,还曾将栎阳县(在今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划归华州,但时间很短。

唐代华州行政区划示意图 自华州史话

唐时全国所有的州,都由中央直接管理。但天下300多个州,直接管很难,因此,又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北等十几个道。华州属于关内道。但这些道是监察区,不是州以上的行政区或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就只是地域名称了。因此,我们讲华州的行政建置时,一般不讲华州上属关内道。

唐代的华州,还曾改名为太州、华阴郡,但都为时不长就又将名称改回华州。如:改为太州两次,分别是垂拱二年(686)至神龙元年(705)和上元元年(760)至宝应元年(762),第一次是19年,第二次不过两年。改名华阴郡为天宝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只有16年。但“华阴郡”此后却被当做了华州的别名。如《宋史・地理志》记华州是“华州华阴郡……”。两宋三百年,从未设过郡,不过宋朝每个州都有一个郡名,就像过去每个人既有名又有字一样。华阴郡在宋朝,只是华州的另一称呼而已,并不是宋朝真设过郡。再比如,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人,他的后裔被称为“华阴郭氏”,这个“华阴”不是华阴县(市),而是华阴郡,即华州。

唐朝华州的治所,仍在郑县。当时的各州县按其地理形势、面积、人口、物产等条件划分等级。州分辅、雄、望、紧、上、中、下七等,县分京(京都同城县)、畿(京都城郊县)、望、紧、上、中、下七等。华州因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以东180里,为近畿重地,故定为上辅,郑县为望县。华州是京城长安的东方门户,是拱卫京城的股肱之都,长安通向中原的重要关隘潼关又在华州境内,为确保这一战略要地,唐肃宗时,在华州始设镇国军节度使、潼关防御使,管辖华州、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的军、民、财政。唐代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刺史,从唐肃宗后,镇国军节度使、渲关防御使多兼任华州刺史。由于华州郑县地望为高,所以朝廷对其行政官员的人选予以特别重视。华州刺史多由重臣担任,如唐代宰相令狐楚、李固言、刘晏、高郢、李绛、董晋、崔湜等17人,在任相职之前或之后都任过华州刺史。因此,诗人李洞曾在一首送知己任华州刺史的诗中,称华州为“东门罢相郡”,意即被罢去宰相一职的人,都会去京城长安东门外的华州任刺史。唐人梁肃在《郑县尉厅壁记》一文中曾指出,朝廷吏部常常注意为郑县选授优秀官吏(原文是“铨土补吏,常属意于此,三科之选,其人尤精”)。曾任宰相的名臣陆贽,著名诗人李益都任过郑县尉。

华县棉绒厂院内的唐城墙遗迹 宋朝峰摄

华州郑县在唐代的地位较高,这在当时的一些诗文中屡有表现。著名文学家韩愈称华州为“百郡之首,重于藩维”,即:华州地位居天下各州郡之首,比各地藩镇更重要。国子监四门助教欧阳詹指出,“望县出于百,郑县为之最”,即:在“望”这一等级的县超过一百,而郑县位居第一。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句赞华州为“百二山河雄上国”,意谓华州是关中的雄邦重镇。另一诗人王建的诗称华州是“通化门前第一州”,通化门是京城长安的东门。此句的字面意思是:经长安城的通化门向东,出了京兆府,第一个州就是华州。而其实际寓意是:出了京兆府长安城,华州就是天下第一州。

通过以上记述,不难看出华州在隋唐时期的政治军事地位之高,这也是华州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期。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华州史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县县名的来历-华县人民政府
说说华县的来历
周姓郡望堂号
读唐沙州敦煌县令宋素墓志
陕西省一个区,人口超30万,为1000万郑姓的发源地!
严姓宗亲不容错过,严姓郡望和主要堂号全收录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