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等生提分必经之路

首先说明,这里说的中等生,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眼中,应该是中偏上的成绩了,具体分数其实不太重要,因为这个和当地考试难度,包括年级都有关系,你初一满分120考105我觉得就算中等生了,但是武汉初三105那就应该是中偏上的水平了,所以我这个中等生的定义,并不是按大多数家长理解的,用0-120去划分的,而是从能考上高中的有效分到满分来划分的。比如武汉我觉得85-120为有效分,那么90-100就属于中等生。道理很简单,你考20分和70分,学生水平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结果没什么差别,都是上不了高中。

那么中等生常见的问题有那些呢?我随便说两条:

一、考试分数不稳定,忽高忽低。

如果每次考试都不失误丢分的话,应该是105以上甚至能到110的,然而实际大部分时候考试是很难超过100分的,不是这里丢分就是那里丢分,说起来都会,但就是考试要错。

二、每次考试分数很稳定,但错因不一样。

跟上面成绩不稳定情况不同的是,这类学生成绩非常稳定的在一个小范围内波动,但每张卷子都有遗憾,要是都能注意,也是105甚至能到110以上的。

这两类学生的差别是,第一类家长会觉得自己孩子其实挺不错的,主要看考试发挥,第二类家长觉得只要能解决这些小问题,孩子就是优秀的。那么常见的丢分情况有那些呢?我随便说几条,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1、很简单的基础题出错,你要问孩子为什么会错,他会说是为了留时间给后面大题,然后导致很简单的题目被扣分。

2、解答题答案是对的,但步骤被扣分。这里面分两类,一种是不知道为什么被扣分,另一种是知道,但是考试时间太紧张了,来不及写完整和规范。

3、压轴题现场没做出来,但是回家一做就做出来了,说白了还是感觉考试时间不够,但凡多给个二十分钟甚至半小时,考试成绩大幅提升。

4、家里自己刷卷子成绩好于小考,小考成绩好于大考,也就是说,越重视的考试,反而成绩越差,如果能把考试当平时作业做,成绩能加十多分。

你们会发现,把这些丢分点综合一下,就会出现上面我说的两种情况。

如果一个孩子有时候这些问题都没出现,分就很高,同时都出现了,分就很低,所以成绩忽高忽低。

如果一个孩子稳定的每次随机出现两条,另两条不犯,成绩就很稳定,每次考完稳定的后悔,差一点就怎么怎么样了。

而上面这些问题,归结下来,看起来主要原因是时间不够,时间不够就导致心态不稳,考试一慌,就粗心大意的错了不该错的。

实际我们说,没有什么粗心大意,无非是知识点不够熟练,学的不扎实而已,之前也写过:第二遍自己就能改对的学生,仅仅是粗心么?

那么这类学生,怎么提分,是家长最关心的,我来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是端正心态。不要觉得你家孩子有110以上的实力,只是没有发挥出来,你就95-100的水平,跟110的差的远呢,毕竟110以上的学生,大多数觉得自己是有满分实力的,只是没有发挥出来。

接着,是调整战术。这类孩子大多数时候是做不出来压轴题的,但是平时花时间最多的估计就是压轴题了,因为前面的基础中档题自己都会做,只是偶尔会犯错,而训练压轴题的办法往往是想一想,不会就看答案,理解之后自己写一遍。

其实这类学生最核心的问题是:中档题做少了,不够熟练,不够扎实。

凡是这样的学生,智商肯定是够用的,因为大部分中档题听过就理解了,理解了就会做,然后平时练习的时候,心态好,错的也少,你想想,做个七八上十面的题,就错两三个,给谁都觉得做这种练习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搞搞难题,冲一下压轴题。

然后平时做练习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也不会按考试要求完整的写过程,大部分可能就是简单的出个答案,想着考试的时候再按规范写就行了,结果考试就忘了,我举个例子吧,比如:


你们看,仅仅是7年级的代数部分,考试就有很多细节要求,很多学生以为会了就行了,而实际上会了和能拿分之间,差的还很远,能拿分和保证每次都能拿分之间,差的就更远了。

那你要是到了初三,学了几何和函数之后,这种细节就更多了。

比如一次函数里面,斜率乘积为-1的两条直线垂直,这种事情我们当老师的肯定会在刚开始教你怎么证明,并且告诉你考试不能直接用,但是真的讲课的时候,往往为了节约时间,都是直接用的,学生看多了以为这没事,考试必扣分。

再比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个直接用是没问题的,但是反过来这个结论是需要证明不能直接用的,很多学生不清楚直接用了,考试也是没分的。

再说个经典的,比如已知等腰三角形,那么三线合一是直接用的,而反过来呢?反过来往往只给你两个条件,能不能直接得到等腰三角形呢?

比如,已知一条线段是这个三角形的高,同时又是角平分线,能不能直接说这是等腰三角形呢?

答案是不能,这个必须要用全等来证明一遍。

那如果知道一条线段是这个三角形的高,同时又是中线,能不能直接说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呢?

答案是可以,因为这个线段所在的直线就是底边的中垂线,而能直接得到的原因不是因为三线合一,而是因为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等腰。

这种考试细节上的东西,要说起来,几天几夜说不完,而这些点,就是中档学生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可以一句话带过的你都详细写一遍,稳妥是稳妥,考试做不完。不能直接用的你都直接用了,考试必然扣步骤分。

而实际上这些规则都是人定的,有很多家长其实不理解为什么考试要扣这么细,做对了不就行了么?其实要从知识点的层面来讲,确实是没必要,比如我记得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初中数学就没有这么多“标准”,答题过程能清晰展现解题思路就行了。而实际上,如果你们上了高中,也会发现,考试答案是没有那么多必须如何写的规定的,只要你写清楚,不超纲,就行了。

初中这些规定,在我看来,就是卷到一定层度之后,难度上已经不能区分学生了,毕竟很多人能拿满分之后,你不能继续加难度去区分孩子,那就只能从细节上扣了。

给这类学生几点建议:

1、拿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考试因为过程丢分的题,写清楚丢分原因,总结多了之后,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特别是考前,一定要看这个笔记本,避免考试时又犯错。

2、平时在家做套卷练习的时候,删掉选填压轴题和答题的压轴题,要求自己在40分钟之内,按考试标准写步骤,完成不了或者容易出错,就分析原因,为什么错,是那个知识点不清楚,总结到刚才的笔记本上。

你想想,你平时自己练习的时候随手写个答案是对的就算对,考试按标准考,那你真考试,要么心态上就有落差,要么步骤上出问题,要么时间上不够,不论哪一点,都会让你正规考试分数低于平时练习的。

3、坚持这种训练直到一套卷子40分钟能把基础加中档题做到满分为止,然后训练2个小时做3套这样的卷子并且是满分或接近满分,在这之前,非必须不碰压轴题。当你中档题到我说的这个程度之后,你再去做压轴题,听老师讲课,你会有突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比你直接去练压轴题效果好很多,毕竟,哪个压轴题,不是几个中档题揉成一团出出来的呢?

最后,只要你坚持做到我说的,即使你攻不下压轴题最后一问,你考试分数也不会低于1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满分精神
【帮趣谈】学生时代你考过的最低分是哪一科?多少分?
武汉市初三年级2015年四月调考各科试卷、答案及点评汇总(更新:语文、数学、思品)
你抽到的那套题难还是简单,是倒霉还是幸运?
什么是试题难度系数?考试难度系数如何计算?
勤学早2019中考小试卷六中档题(含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