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儿从“我什么都做不好”变自信,我教她1个很绝的思维方式

芊芊刚上学那会,总是爱说: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什么不行。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之所以爱自我否定,是因为:她们无法区别一次失败和一直失败的区别。

她们会把没做好当前这件事的结果,当成是一个最终判决,就给自己定性了。

  • 他如果数学遇到困难,很可能就会觉得,我就是一个数学白痴;

  • 如果写作业错题多,我就是一个马虎的人;

  • 如果被欺负没敢回怼,我就是懦弱的人;

这种想法会逐渐从自我怀疑,变成习得性自卑,稍微一做不好,就觉得自己不行了。

我们要教给孩子一个很绝的思维方式叫做:你可以接受现实,但不要被现实所定义。

我来给你们一一拆解下这句话的底层逻辑哈。

1

首先怎么叫接受现实呢?

接受现实是你跟孩子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行就不行吧?

不是的。

这叫认命。

接受现实第1步就是:先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

“我知道现在做不好,让你很难受,这种感觉真的很挫败呢”

“当我们有挫败的感受时候,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做好,这种感觉可能是一小会儿,可能是一天,可能要好久。”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这种感觉会慢慢消失的,等它消失了,我们再聊聊你是不是真的不行。”

接受现实的第一步,就是先看见孩子的真实的挫败感,帮他给这种感受命名。

心理学上一个普遍公认的结论就是:通过给负面情绪命名,可以更快的走出负面情绪。

2

我记得芊芊有一阵沉迷一个叫做“光遇”的手机网游。那会每天不干别的就玩这个游戏。

当挫败感逐渐消失,我们大脑高阶思维的部分才开始工作。

这个时候才能进行第2步:还原现实

当孩子被挫败的感受掌控时,会让他们无法看清事实。会错把自己的感受当成现实。

我女儿刚学日语入门挺快的,突然有一天她跟我说,妈妈我永远都学不好日语了。

我说,为什么啊?

“因为我永远不能像日本人说的那样好的。”

“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因为我学了这么长时间了,但是还觉得日剧里好多听不懂,好多也不知道怎么说。”

“那如果你继续学呢,你觉得会不会听懂更多一些。”

我女儿说,“那肯定的啊”

如果你将来去日本留学,天天跟日本人对话呢,你会不会又能听懂更多。

“那当然啊。”

“对,所以你只是现在不能像日本人说的一样好。但不代表你永远都不能。”

“现在你遇到了一个瓶颈期,进步没有刚开始快了,这种挫败感很难受,让你就以为自己不行了。

但你知道瓶颈期意味着什么吗,不是意味你退步了,而是恰恰相反,意味着你学的更深了,意味着你要向下个阶段进阶了。”

果不其然,过了大概3、4个月后,我发现我女儿日语真的进阶了。

她写了一封日语长信给5年后的自己,虽然我看不懂,但我看到“自信”的字眼。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商教育的三堂必修课
转变思维方式
你值得被爱
假如我变的自信了,会是什么样子?
悲观2
父母的11种行为会严重磨灭孩子的自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