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庙号、谥号、年号的由来

 庙号、谥号、年号的由来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了。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含义。有的表彰帝王的功德,是美谥;有的则是恶谥。

  一般说来,帝王因其地位至高无上,获得美谥居多,这说明谥号并不完全反映真实事迹。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如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怎么区分庙号谥号呢?一般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打开中国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明朝中叶后,帝王的称号又有所改变,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继位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东汉以后,又出现私谥。私谥不是由朝廷赐予的,而是由门生们评定的。如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语文必考题型训练——文学常识】
熟记纵横九百字 略知上下五千年
中国皇帝的四个号
古代时帝王的“庙号”与“谥号”
姓•名•字•氏•号:帝王的号——谥号
汉朝二十四帝的庙号、谥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