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码深圳上半年经济“成绩单”:爬坡过坎 稳健向上 | 天南经济观察

7月26日晚,深圳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016.91亿元,同比增长了3.0%,增速高于今年第一季度的2.0%,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在逐月回升,不断巩固经济恢复态势。

当下,正值深圳人与“07·15”疫情鏖战阶段,迎来这一经济稳健向上的消息,无疑给人更多信心和底气去应对未知的挑战。

毕竟回顾今年上半年,全国包括深圳在内的多个城市都受疫情冲击,不少专家用冲击“前所未有”来形容,深圳经济保持3.0%的向上态势,来之不易。

然而对于深圳这座城市来说,经济发展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外界关注。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那么对于GDP已经突破3万亿元的大体量城市,深圳的GDP增速3%是什么水平?

对此,需要以这份成绩单为基准,看当下发展之重,观长远发展之势,结合深圳本身经济发展特点,这四个问题尤为关键:

经济形势怎么看?信心从哪儿来?钱都去哪儿了?未来怎么办?

01

经济形势怎么看?

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爬坡过坎稳住大盘。

今年以来,深圳受新冠疫情多发影响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化,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加剧。

特别是3月份,深圳还经历了疫情防控的吃劲阶段,全市按下慢行键一周,经济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深圳经济仍然实现稳开局:一季度深圳GDP增速2.0%。

前不久,全国全省已经公布上半年GDP数据,全国同比增长2.5%,广东同比增长2%。深圳同比增速则为3%。

从2.0%到如今3.0%,上半年交出的这份答卷,表象是数据指标的升降变化,内核是对抗外部冲击的不断发力。

以外贸数据为例,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深圳外贸顶住压力交出答卷,实现逆势增长:

今年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7404.8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出口下降2.6%;进口下降3.1%。

今年上半年,进出口1.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实现大幅度增长,增长了7.1%。特别是6月当月进口、出口均实现增长,外贸进一步趋稳。

同时,从主要的经济指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亮点,都值得后续专门探讨:

工业稳住大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9%,比一季度提升3.6个百分点;

固投保持增长。固定投资增速14.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0.8%,比一季度提升9.8个百分点

银行敢贷企业能贷。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82155.84亿元,同比增长11.6%。

总的来看,深圳传统优势行业依旧提供强力支撑,稳经济的基本盘有基础、有韧性,这些都说明当前深圳整体的经济形势趋稳向好。

02

信心从哪儿来?

市场信心贵过黄金,政策发力稳住预期。

疫情反复,产业链供应链无疑受到冲击,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深圳380多万市场主体的信心能从哪儿来?

今年上半年,深圳陆续出台了5个“30条”政策措施:“纾困30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促消费30条”、“工业经济30条”、“稳增长30条”。同时深圳还出台“20+8”产业集群政策,对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谋划布局。

5个“30条”、“20+8”等政策组合拳显效发力,既立足当下,又谋划长远。在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始终把稳市场主体放在重要位置,助企纾困解难。

我们看到,因疫情影响的市场主体,不论是街头巷尾的包子铺,还是高精尖的制造型企业,烟火气和生产力得到持续释放。

将短期疫情影响化危为机,相信经历风险考验淬炼后,市场主体将更加涌现出敢闯敢试的深圳特色。

03

钱都去哪儿了?

亟待为企业“解渴”,也应为百姓“解忧”。

当下,政策陆续出台释放利好,传递的信号也是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和更多举措来稳经济。

而对于市场主体来说,直白一点就是能不能得到真金白银的利好?对于百姓来说,城市经济发展了,能不能有更多的资金来改善生活?

来看几组重要数据:

今年上半年,深圳新增退税减税降费、缓税缓费超760亿元。其中,大规模留抵退税482亿元。

从退税减税政策来说,截至6月底,深圳有100万户小微企业享受了减税政策,有将近8万户企业享受了退税政策,受益面非常广。上半年享受留抵退税的企业超过9成为小微企业。

深圳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稳预期、促发展。1-6月,就业、教育、医疗等九大类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近七成。

还有一个“真金白银”让大家有实感:

今年上半年,深圳已经大规模发了多轮消费券。“促消费30条”,更是将消费端和生产端作一个连接,鼓励本地汽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高科技抗疫等领域的优势企业和产品参与促消费。

据统计,深圳财政新增安排12亿元,用于促消费相关补贴政策。政策实施以来,5月起,深圳多个领域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转正,消费复苏加快。

今年上半年成绩单中,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3.00亿元,已经与上年同期持平。

特别是6月份,市场销售快速回暖,社消零总额同比增长13.0%,当月增速创今年新高。

04

未来怎么办?

短期发力是当务之急,长期布局谋发展之势。

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深圳已经发布了大量政策,短期政策的重点在于打通疫情影响的经济发展堵点、卡点,更有力帮助市场主体;

长期政策的重点在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利好持续渗透进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中来。

因此,注重短中长期政策衔接、寻找更多的经济新动能,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以稳投资为例,今年上半年深圳重大项目马不停蹄,经济增长动能强劲。

上半年深圳已累计举办三次新开工项目启动活动,共启动新开工项目554个,总投资约4991.6亿元,2022年度计划投资约978亿元。

深圳“10+1”区均有项目开工,涉及产业园区、城市更新、度假乐园、医疗中心、枢纽配套、学校、保障性住房等。

下半年稳投资仍将是重要抓手,保持相应增长势头的话,预计经济应该会有进一步持续增长。

未来会怎样?面对疫情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没有人能有标准答案。

但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保持科学精准的防控,保供应、稳生产、扩投资、促消费、优结构,当各项政策形成合力,市场主体稳住预期,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深圳全年经济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从这份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经济持续向上走、态势好的深圳,更看到3.0%的经济增速背后,各司其职、全力抗疫的2000多万深圳市民,共同肩负先行示范的使命,在经济爬坡过坎中,书写一份充满经济韧性、发展信心与未来空间的城市画卷。

评论员 / 李天南

海报制作 / 黄欣 袁伟江 杨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地陆续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 各地经济稳步复苏态势明显
市场主体增速回升来之不易
深圳上新“稳增长30条”,开启下半年的稳与进
IMF预测:亚洲将现60年来首次零增长
张涛:增强稳经济政策针对性:救急,更要救穷
二〇二二年内蒙古经济发展述评(下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