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道德经》(3)

纷乱多样的现象中概括出“无”这一负概念。负概念也是一个概念,而用“无”的原则去指导行为,“无其为”,“有若无,实若虚”,这都是“无”的认识的提高,认识的深化。

老子提出“无”的思想,也很重要。对一个思想家的评价,列宁说过,不是看他说过些什么,当然这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看他比前人多说了些什么。我觉得老子一是提出了“无”,一是讲了“道”,这都是前人没有说过的东西。站在人类认识的最前沿,没有人能够超过他。在认识上,在这一方面,他是最先进的。

三、尚〓柔

老子还提出一个观念“尚柔”,不要刚强。柔弱跟生长存在分不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水的特点最接近于道。他列举生活中与水的品格相近或相似的几种现象作比喻。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深沉不露;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待势而动。如果人能像水那样与世无争,就能不犯过失。

柔弱胜刚强,刚强斗不过柔弱。他举一个例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讲的都是道的柔弱的关系,柔弱胜刚强的办法。老子的哲学看来是弱势群体的哲学。它是弱势群体处世、生活长期的经验总结。

很多人熟读《老子》,有的人说《老子》是政治书,也是兵书,也不无道理。老子主张用于作战,不要取攻势,而要取守势,以逸待劳。面对强大的敌人,要避实击虚。这种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充分体现了古代农民为了生存发展的世界观。

老子取的例子也多来自农民生活实践,以草木、农作物作比喻,特别是南方水稻产区的农民经验。把水的种种品格予以抽象,提高到哲学的高度,指出水的品格、性格趋下,说它弱,它最弱;说它强,它又最强,能冲决堤坝,冲倒大树,洪水夹带来泥石流,可以造成灾难性破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发明的游击战,用劣势兵力战胜强敌,逐渐强大。以至后来大规模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曾继续发挥以弱胜强的指导思想,仍可以看到老子的辩证法的影响。这种很高明的军事辨证法战略思想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得到普遍推行,文化不高的士兵容易理解和运用,主要在于我们当年的士兵是穿上军装的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但是也要看到柔弱如果讲得过头,超过限度,也有问题,真理多迈出半步,就陷于谬误。比如说柔弱,发展阶段是柔弱,长成了以后就坚强了,那么我们是不是让它永远不要发展,永远处在柔弱最好呢?那我们种粮食,永远是小苗,不能收获,这也不对。老子说“贵无”,“无”有它的用处,但“无”的用处跟“有”不能分开,因为制造一个茶杯,没有茶杯的边包着,这个空虚就不存在了。盖房子,空间是住人,没有窗户,没有墙,没有柱子,房子也不存在了。所以讲过了头,也不对。

四、治〓国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讲伦理道德的著作吗?我们说,基本上不是,这是一部空前的哲学著作,而不是伦理学著作。它是以实践为切入点,讲万物发展变化的道理。老子的“道”是总规律,天地万物普遍遵循的总原则,而不是具体教人做一个循规蹈矩的顺民。

如果说,老子也讲到人世间的问题,那就是“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政策,提出不要扰民,与民休息,减轻人民负担。还提出不要激怒老百姓,他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善若水-解读老子的处世哲学与现代意义,肖菊
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解读《道德经》
第二章 老子哲学是自然辩证法之道
“老子”为何要“无为”?道德经第四十三章给出了答案
这两个字,是老子智慧的核心,你读懂了吗?
弱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