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吸性杀菌剂

       

一、苯并咪唑类: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

特点:高效、内吸、广谱。除去卵菌和细菌之外,对大多数病害有效。

具有相似的抑菌谱和作用机制,大多数成员都可以转换为多菌灵,不同药剂品种易产生交互抗药性

作用机制

干扰真菌微管蛋白的聚合,破坏纺锤体的功能,影响病原菌细胞分裂。

多菌灵

是多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讲解共同产物,内吸非常广谱,其对多种病害都有非常广谱的的抑菌活性和防治效果,而且具有非常好的内吸传递活性。

噻菌灵

內吸广谱,抑菌谱类似于多菌灵,苯菌灵对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有效,可防止水果及蔬菜的储藏期病害,还可以用于医药及兽药作驱虫剂。在农事生产中主要作为水果和蔬菜的保鲜剂。

硫菌灵/甲基硫菌灵

不稳定,在自然界动植物体内及土壤中易转换为多菌灵。可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及棉花的白粉病、黑星病、灰霉病、青霉病,花腐病和菌核病及一些镰刀菌所致病害,对水果采后病害防效突出。

乙霉威(氨基甲酸酯类)

有效的防治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灰葡萄孢病菌引起的葡萄和蔬菜病害。对黄瓜灰霉病、茎腐病,甜菜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效,而且可以用于保鲜。

二、苯甲酰胺类:甲霜灵、抑霉威、恶霉灵

甲霜灵/精甲霜灵

高效、内吸、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植物病原卵菌,尤其是对霜霉目病害有特效,持续期长。可采用喷雾、灌根和种子处理。

作用机理:抑制RNA聚合酶I的活性,使菌体内三菱酸核苷大量积累。

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咪唑类

主要品种有

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晴菌唑、咪鲜胺、种菌唑、丙硫菌唑、粉菌唑、环丙唑醇、氟环唑、已唑醇、氟菌唑、晴苯唑、四氟醚唑、啶菌恶唑等。

特点:內吸、广谱,除卵菌和细菌病害之外,对大多数的真菌病害有效,药效期长,

注意:三唑类对双子叶植物,某些品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机理:抑制麦角淄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影响病原菌的正常生长。

三唑酮

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向顶性传导的内吸性杀菌剂,高效、广谱、持效期长、主要防治白粉病、锈病和黑穗病。

戊唑醇

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种子处理和叶片喷雾,可有效的防治麦类的黑穗病、锈病、赤霉病;花生的褐斑病、白粉病等。

苯醚甲环唑

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好的产品。主要用作叶面喷雾和种子处理。广泛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能够有效的防治黑星病,黑逗病、白腐病、早疫病、斑点落叶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咪鲜胺(咪唑类)

具有保护和铲除作用,安全高效,可与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复配,扩大防治谱。

叶菌唑

广谱、内吸,具有保护的治疗的作用。

作用机理:虽然作用机理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是活性谱差别较大,对壳针孢属真菌和锈病活性优异,防治谷类病害范围更广。

四、甲氧基丙烯酸酯类(QoIs):

常见品种:醚菌酯、嘧菌酯、苯氧菌胺、污菌酯、啶氧菌酯、唑菌胺酯、恶唑菌酮、咪唑菌酮

作用机理:

广谱、高效、安全:独一无二的防治谱,能够同时有效的防治子囊菌、担子菌、无性型真菌和卵菌引起的病害,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友善

保护、治疗、铲除效果: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具有良好的内吸性传导和在分布的特点。

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与之前使用的杀菌剂不存在交换抗性,是一类抗性分险比较高的杀菌剂,常需要和其他药剂交换使用。

嘧菌酯

70年代从热带雨林的可食用蘑菇中发现的抗菌物质,光稳定性差,易挥发,限制了其在大田中的使用。

吡唑醚菌酯

兼有保护和治疗的活性,广谱性杀菌活性,并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植物健康,田间表现处明显的增绿效果,提高产量和品质。(影响植物健康的相关因素,氮的吸收和代谢,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乙烯和其他激素的作用)

五、羧酸酰胺类杀菌剂(CAAs)

继甲霜灵等苯酰胺类杀菌剂后,90年代以来开发的另一类对卵菌病害高效、特效的杀菌剂,特别适用于对苯酰胺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田间抗性病害防治。

作用机理:

保护和治疗效果,并对霜霉病和疫霉病特效:烯酰吗啉、氟吗啉、异丙菌胺、双炔酰菌胺、异苯噻菌胺

纤维素合霉抑制剂:与之前的杀菌剂不存在相互抗性。该类杀菌剂具有相似的杀菌活性且相互间存在交互抗药性

羧酸酰胺类分类

1、苯乙烯酸氨基化合物(烯酰吗啉、氟吗啉)

2、缬氨酸氨基甲酸盐化合物(异丙菌胺、苯噻菌胺、异苯噻菌胺)

3、扁桃酸氨基化合物(双炔酰菌胺)

氟吗啉

氟原子所具备的独特电子效应和渗透效应,使的较常规防治卵菌的药剂用量低,活性高、持效期长、防效显著。

丁吡吗啉

一种新型的丙烯酰吗啉类內吸性杀菌剂,主要影响纤维素的合成和生长,最终影响了病原菌的生长。主要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等病害,并且对部分真菌病害有效。

六、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s)

主要品种:萎锈灵、氟酰胺、灭锈胺、噻呋酰胺、吡噻菌胺、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

作用机理及特点:

具有保护,治疗效果,主要对真菌病害有效:在病害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的SDHI杀菌剂主要用于担子菌的防治,近年来新型药剂具有更为广谱的抑菌效果,如啶酰菌胺、吡噻菌胺、氟吡菌胺

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作用在电子传递复合物II的泛醌结合位点,抑制病原菌的呼吸作用。与三唑类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噻呋酰胺:对水稻纹枯病防效优异

啶酰菌胺:内吸性杀菌剂,对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和各种腐烂病均有效,对褐腐病菌、链格孢菌和茎枯病菌引起的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氟吡菌酰胺:

新型的吡啶苯甲酰胺类杀菌剂。广谱、高效,可用于种子处理剂、农产品仓储保鲜剂,以及田间地上部病害的防治等。

主要用于防治白菜的黑斑病、葡萄灰霉病以及大麦网斑病等病害。目前用于蔬菜及大田作物等上的斑点落叶病、叶斑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早疫病等防控。

可用于线虫防治,是一种高效、绿色、低毒的杀线虫剂。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主要是抑制了病原菌电子传递链上复合物II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了能量生物代谢

七、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抑制剂(OSBPIs)

主要品种:氟噻唑吡乙酮、双氟噁唑哌啶

作用机理及特点:

继甲霜灵等苯酰胺类杀菌剂和烯酰吗啉等CAAs杀菌剂之后,21世纪以来开发的另一类对卵菌病害高效、特效的杀菌剂。特别适用于对苯酰胺类杀菌剂产生的抗药性病害防治。

具有保护、治疗效果,并对霜霉病和疫霉病特效,对终极腐霉和华丽腐霉等部分腐霉有效。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抑制剂,超高活性与之前使用的杀菌剂不存在交互抗性。与卵菌ORP1结合,抑制病原菌的正常生长,具有超高活性。

氟噻唑吡乙酮:对疫霉、霜霉以及终极腐霉均具有优异的抑制活性,田间防治霜霉病和疫病均表现出优异的保护及治疗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保护的作用和治疗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50个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的化合物,哪个最有实力?
嘧菌酯、甲霜灵、氟吡菌酰胺、丙硫菌唑……谁是内吸杀菌剂最大热门?
新优杀菌剂——氟茚唑菌胺
终于找到你—常见蔬菜杀菌剂的分类及其使用方法【蔬菜卫士报 759】
重磅杀菌产品领跑全球农药市场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重点产品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