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部编语文七年级1至3课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第1课时) 北京市第四中学  郭杰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春之图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
3.引导学生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在增强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
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
3.把文中描绘的春天美景转换为头脑中的形象。
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语言恰当描述读文后头脑中想象的春之图景。
2.体会比喻在增强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三、教学策略
1.重视朗读,通过一遍遍不同目的的朗读,逐渐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明媚艳丽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切都是那么明丽美好。读读这些写“春”的名句,说说你还想到了哪些写春的句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学生思考、回忆、交流。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散文代表作有《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设计意图】学生小学学过《匆匆》等篇目,他们对朱自清并不陌生,通过此环节,唤起学生对朱自清的回忆。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读准字音(一读)。
(1)默读课文,标好段号,标出自己不会或者觉得易错的字音。
(2)全班交流,提出问题或强调重点,生生之间互相订正,教师补充强调。
(3)做学案字音检测卷部分,加强学生对字音的巩固。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是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步,在开学第一课上,教师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同时让学生明白还要认真查字典,及时积累。
2.再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二读)。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朗读前,教师提示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本文集中描写了春天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草、花、风、雨、人;喜爱、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章写作内容,引导学生初步通过词句体会作者情感,了解写景状物文章重抒情的特点。
3.范读:教师有感情朗读课文3~7段具体描写“草”“花”“风”“雨”“人”的段落,请学生思考:你最喜欢描写哪个景物的段落?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你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三读)
小结: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春天:草嫩嫩绿绿的,铺满大地;花团锦簇、香气浓烈;风轻柔温暖,雨淅淅沥沥滋润万物。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美好艳丽,充满着力量的季节里,人们也纷纷出来活动,准备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大干一场。
【设计意图】1.这个环节是一个读者把“文”转换为“图”的思维过程。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图”“文”间的转换。“阅读”的过程是把“文”转换为“图”,写作的过程则是把“图”变为“文”。通过此环节,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把作者笔下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生动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完成了整体感知的任务,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大体上描写了几种景物,深入到景物的具体形态、大小、味道等特点。
(四)精读品析
1.默读课文,挑选出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想想它们好在哪里?(四读)
学生默读、思考、摘抄、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①读一读下面两组句子,说说以下两组句子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雨细细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比喻”这种修辞是通过把此物比作彼物,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可以生动形象地写出该物的特点。
②请学生再找找文章中的其他比喻句,读一读、说一说运用比喻句更好地写出了该物的什么特点。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寻其他比喻句,让学生巩固比喻这种修辞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比喻句更好地写出了该物的什么特点”让学生体会运用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五)布置作业
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请你发挥想象,写三组比喻句来描绘秋天。
【设计意图】活学活用,运用比喻句来写作,这个作业难度提升了,而且要写三句话。再帮助学生强化一下比喻修辞手法。
附:第一课时配套学案
春(一)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散文代表作有《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二、给画线字注音
水涨起来(  )
散在草丛里(  )
窠巢
(  )
撑伞
(  )
应和
(  )
酝酿
(  )
披着蓑(  )
戴着笠(  )
薄烟
(  )
黄晕
(  )
抖擞
(  )
嘹亮
(  )
赶趟儿(  )
宛转
(  )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仔细思考,填写下列表格。
2.本文通过美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春》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好停连和重音,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引导学生明白朗读不是凭感觉,而是可以通过理解做好设计,指导学生设计朗读脚本。
3.引导学生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学习设计朗读脚本。
2.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体会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朗读脚本。
三、教学策略
1.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
2.在朗读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品析优美语言,感受修辞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交流学生上节课的比喻仿写作业。
【设计意图】回忆上节课所学。
(二)精读品析
1.教师以1~2自然段为例指导朗读,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1)全班齐读1~2段后,老师范读1~2段,请同学们说说区别在哪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两种不同的朗读方式的对比感受到明显的差别。体会:停连、重音的重要性。停连、重音的处理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密不可分,所以,下面的环节把朗读和品析修辞方法作用,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
(2)老师引导学生分析1~2段朗读的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在文中做朗读批注。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盼望着”应该重读,运用反复的修辞,突出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两个“盼望着”连用,运用反复的方法更体现其急切,所以第二个“盼望着”应该读得更重一些。“盼望着”后面应该稍停顿一下,后面是盼望的对象。
“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读时应采用欣喜的语气,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停连指导:这段由两个句子构成,所以句号处的停顿要明显一些。第二句话是排比句,句式相同,结构一致,所以应该读出气势,一句比一句语气强烈。
重音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朗润”“涨”“红”的特点。“朗润”是明朗润泽的意思,因为阳光照在上面,明亮起来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后,所以水“涨”起来了。“红”字不仅写出了太阳的颜色,也写出了太阳的温暖。这三个词突出了春的特点,在读的时候应该加重。第一句中“一切”和“欣欣然”也要加重。
情感指导:朗读时要读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提示学生:把以上需要注意停连、重音的地方做记号,用符号在文中标注出来,形成 “朗读脚本”。停顿:“v”(句中小停顿:“|”)连接:“^”重音:在文字下加点。
1.停连: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中断”即停顿,“延续”即声音的连接。声音的“停顿”和“连接”与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随意的。
2.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重读与轻读是相对的,有重就有轻,在朗读时要结合文章内容读出差别。
3.情感:朗读前要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朗读时要用恰当的语气、语调体现出作者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例子的分析,让学生明确该怎么朗读,同时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与优美,体会语言之美,情感之美。
2.学生活动。
(1)学生出声朗读3~10段中任一段落,根据之前示例,运用符号自行设计朗读脚本。
(2)分组展示、交流、互评,教师及时引导、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朗读的技巧,品析文章优美的词句。
注意:1.这个环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赞美、鼓励学生的朗读,更要做有针对性地及时点播。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时刻想着这个环节的目标:通过朗读,通过停连和重音的处理,落实对词语、修辞的品析,体会作者情感。2.某些段落经过多次朗读,渐入佳境后,教师可以顺势让学生当堂背诵下来。
小结:优美的语言,准确的用词,形象生动的比喻归根结底是来自作者细致的观察,这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观察时要关注细节,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然后可以运用优美的语言,准确的词语和恰当的描写技巧来抒发情感。而这一切无不需要我们有一颗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心。
(三)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摘抄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3.为《济南的冬天》第四自然段设计“朗读脚本”,标注在语文书上。
【设计意图】品读好词好句,通过背诵积累下来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为《济南的冬天》第四自然段设计“朗读脚本”既是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巩固,也是过渡到第二课的学习。
附第二课时配套学案:
春(二)
一、朗读知识
1.停连: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中断”即停顿,“延续”即声音的连接。声音的“停顿”和“连接”与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随意的。
2.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重读与轻读是相对的,有重就有轻,在朗读时要结合文章内容读出差别。
3.情感:朗读前要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朗读时要用恰当的语气、语调体现出作者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提示:朗读的前提是读准字音,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把以上需要注意的停连、重音方面的处理,用符号在文中标注出来,形成 “朗读脚本”。停顿:“v”(句中小停顿:“|”)连接:“^”重音:在文字下加点。
二、设计朗读脚本
1.请为《春》的1~2段标注需要“停顿”和“连读”的地方,并在相应词语下面加点体现需“重读”之处。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朗读3~10段中任一段落,自行设计朗读脚本,在语文书上标注出来。
以上两课时  北京市第四中学  郭杰   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泛读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梳理文章结构,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习惯,学习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心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
分析并实践景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
1.对学生进行泛读的指导。
2.尝试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握文章结构。
3.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说到北京的冬天,你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你用语言描述一下。
在北京,冬天可能是和冰糖葫芦、庙会、春节、滑冰等词语一起出现的,脑海中出现的应该是既寒冷又热烈的画面。
【设计意图】学生描述的语言中,可能会出现不够丰富,不够生动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这一问题,并思考如何才能将脑海中的画面用语言进行还原。
(二)整体感知
第一遍阅读:初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
1.重点字词。
给出文章中的重点字词,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
响(xiǎng)晴
着(zhuó)落
宽敞(chǎng)
贮(zhù蓄
澄(chéng) 清
髻(jì)
水藻(zǎo)
狭(xiá)窄
济(jǐ)南
薄(bó)雪
伦敦(dūn)
镶(xiānɡ)
2.作者介绍。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济南的冬天》,但其实作者老舍是一个地道的老北京人,我们先来了解他。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先生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课文是作者1931年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时写的。
3.让老舍情有独钟的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请大家自读课文,想一想,如果要在文章中找到一个词语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你会选择哪一个词?
学生可能会选择“响晴”“温晴”“宝地”“奇迹”“空灵”“慈善”等词语。
对答案不必强求,可以在辨析不同词语的过程中,最终让学生选择几个比较恰当的词语,组成一句评价“济南的冬天”的语言。如: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有一种空灵之美,像一位慈善的老人。
注意引导学生明确:融情于景是本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从词语、句子的分析得出:本文表面看是描写济南冬天的风景,其实质是表达作者对济南山水的热爱,表现作者的情怀。这就提示我们,写景作文要重视情感的发现、酝酿和表达,不为写景而写景。
【设计意图】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先初步形成对文章内容的整体认识,再寻找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这种从粗泛到精准的过程符合学生感知新事物的认识规律。在不同词语的辨析和使用中,学生可以辨析词语的微妙区别,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
第二遍阅读:泛读──了解内容,体会情感。
1.默读全文,根据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描写画一幅画,体现你对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细致地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图画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对颜色和构图的思考,体会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
2.在班级中讨论和展示大家的图画,评一评,你觉得那幅图画最好,再说说你的理由。(注意提醒学生关注原文的描写,而不仅仅是就画论画)。
【设计意图】在对画作的分析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并能侧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情感。
(三)深入探究
第三遍阅读:精读──理清结构,分析写法。
1.请学生画出本篇文章的结构图。
【设计意图】对文章的把握重在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希望通过这一训练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的意识。学生所画的结构图可以类型各异,但应该能准确表现文章内部的层次关系。
2.和《春》相比,这篇文章的起始段显得比较长,作者都写了哪些内容呢?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样的作用?
本文起始段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济南的风和北平的风进行了对比,将济南的日光和伦敦、热带的阳光进行了对比,体现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在表现事物特征时,可以将事物与近似的事物进行对比,以更好地突显该事物的特征。
3.写作训练:想一想,除了刚才你所描绘的北京冬天的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城市或国家的冬天和北京的冬天是不同的?请运用对比的方法写一段文字。
【设计意图】将阅读和写作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写作中得到提升。
(四)布置作业
在校园中选择一株植物,仔细观察,运用对比手法进行描写,体现出观察对象某一方面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及时运用本课中学到的写作方法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进行朗读的训练。
2.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并尝试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赏析文章的语言,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品析文章语言的基础上,体会朗读中重音和停连的作用。
三、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讨论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质疑的意识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交流同学们的描写片段,进行讨论,分析同学们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之后进行反思,更深入地体会对比的作用。
(二)深入探究
第四遍阅读:精读──品析语言,提出问题。
将学生分组,每3~4人为一组,进行探究活动。
1.探究活动一:比较下面三组句子,看看各组甲句与乙句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第二组: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点儿粉色。
第三组:
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很晴,水藻很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在分析鉴赏修辞方法中引导学生明确:《济南的冬天》和《春》一样,都是景与情紧密结合,作者在写景中写出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用对比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对修辞方法及景情结合的写作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2.探究活动二:除了使用修辞方法,老舍在用词上也很有讲究,请小组成员配合,在文章中找到一个你认为用得好的动词,试着找其他词语进行替换,体会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
比如“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句中,“镶”字可不可以用“画”“描”“添”等词语替换?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明白要让描写对象形象生动,也要注意炼字炼词,进行准确的表达。
(三)朗读训练
第五遍阅读:诵读──体会语言,诵读实践。
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就刚才所选的句子进行重音和停连的标画,统一诵读的方案,并阐述这样诵读的依据。
比如: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重读“全”“暖和安适”,突出济南的冬天给人带来的舒适感受;在句与句的关联上,要适当停顿,而减少紧凑的连贯;在语速的处理上,要缓慢,读出一种慵懒舒适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学生朗诵实践和阐述理由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品味。
(四)布置作业
1.修改上节课的写作片段。要求:运用修辞方法并注意在表达时准确使用词语。
2.在自读课本中挑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尝试进行重音和停连的标画。
【设计意图】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复习与总结。写作训练使学生的片段写作更为充实丰富;朗读训练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诵读方法的体会与理解。
以上两课时   北京市第四中学  刘薇    设计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析课文,指导学生学习旁批这一读书方法,并学会在阅读中通过写旁批表达自己的感悟或疑惑。
2.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将旁批的读书方法内化并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析课文内容,学习旁批这一读书方法,学会在阅读中通过写旁批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或疑惑。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将旁批的读书方法内化并迁移到课外阅读中。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讨论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探究旁批的内容、实践旁批的方法来完成的。
2.学生就课文做出新的旁批后,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来品评旁批的高下,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好的旁批的标准。
3.设置情境中的小组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读书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自主进行读写结合的旁批,并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中国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所谓“动笔墨”,其实就是边读书边做圈点批注。它是读书的方法,更是读书的习惯。有些精彩的批注,因为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和思考书本内容,甚至和经典名著一起流传到了后世,很多人都更愿意选购附上这些点评批注的名著版本。常见的有金圣叹批注的《水浒传》、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于圈点批注这种读书方法的兴趣。
(二)方法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请大家打开第一单元的课文《雨的四季》,同学们请看,正文旁边有编者为我们做的批注,这和点评批注版的《水浒传》《红楼梦》排版很相似,这种在正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的批语就叫旁批。
1.教师出示问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旁批,想一想旁批可以有哪些形式?如果对文章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怎么写旁批呢?(评论式旁批、提问式旁批)
2.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全班思考并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再读一读课文的旁批,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做文章的旁批呢?
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课文层次结构的把握、内容的理解、词句的品析、写法的探究等角度对课文做旁批,并结合课文内容举例分析(在探究中带入对课文语言美的品析,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旁批的形式,降低畏难心理,并通过品析课文内容、探究批注的方法,了解批注对读书的作用。
(三)方法实践
1.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尝试在课文中找出一处你有心得或有疑问的地方,自己动笔写一则旁批。
2.教师组织班级内的交流讨论:我们一起来评一评、品一品同学们写的旁批。看一看哪位同学写的旁批对品析、理解课文起更好的作用。借着讨论,我们也来思考一个问题──好的旁批应该是什么样的?
明确:好的旁批应该是在找到可品之处的基础上理解准确的、表述精当的,能引发人思考的批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旁批的读书方法,在课堂交流中了解好的批注应具备哪些因素,提升自己批注的水平。
(四)活动学习
教师布置围绕下列情境展开小组活动。
我们的校刊增加了一个新栏目──“名家散文推荐”,本期推荐的文章是梁衡先生的《夏感》(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本《我的四季》第4页),需要由栏目编辑部写出文章的旁批,以帮助读者们更好地理解、欣赏、感悟这篇文章。请同学们分小组成立“名家散文推荐”栏目编辑部,完成以下任务:
1.每一位小编辑先独立思考、自己在自读课本的《夏感》原文旁做两则旁批。
2.编辑部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品评、筛选、修改,最终形成四则以上的精品旁批,批注在老师印发的《夏感》原文材料上。
3.下课后将每组的成果展示在班级的公共区域供大家品评。
【设计意图】将自读课文中所学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实现能力的迁移和内化。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摘抄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或者几个精彩片段,并独立完成5则以上的旁批。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读书方法,并学着将圈点批注法与摘抄结合起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1.《春》教学设计(第2课时)
2023年第88篇:郭哥评课∣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教师资格—教学设计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会可拿40分!教学设计全解析 万能模板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