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人间,托塔天王李靖是怎样成为大唐军神的?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

这位爷的本事大出了天际,由官二代一路狂飙,经历风尘三侠、地方副官、待宰囚徒、平叛能手、灭胡大帅、武庙哲人,最终居然晋阶为托塔天王,真是立地成神。他是隋朝重臣眼中的邻家之子,是红拂女眼中的浊世佳偶,是同宗李渊眼中的必杀仇人,是天汗李二眼中的一代楷模。他南定吴会,北获突厥,西荡吐浑,谋定后动,大器晚成,战胜攻取,位高爵显,生荣死哀,堪称兵家智者。他就是大唐卫国公李靖。

看过《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的读者大大,应该不会忘记这位大神。他在《封神演义》中本是殷商的陈塘关总兵,因为生了一个天赋异禀的儿子哪吒,造化弄人,最终走上了反商伐纣的战场,修成正果,位列仙班。而在影响深远的《西游记》中,他不仅是神,还是神王,且封号多得吓人,如高上神霄托塔天王、灵感天王、毗沙门天王等,他的外型雅逸,手托宝塔,是护军战神。作为天庭三军总帅,他动辄率领十万天兵天将,下界降妖除魔,要多拉风有多拉风。

如此神异的李靖被儒道佛三家推崇,在国家祀典中享受无上尊荣。他还是凌烟阁中的功臣和武庙十哲中的楷模,更是唐玄宗重点培树的先进典型。青年时代的他活在无边赞誉与浪漫中,壮年的他则渴望在沉默中爆发,中年的他被各种荣誉拿得手软,老年的他逐渐归于平淡。他的战场遍布华夏大地,哪里不服打哪里,成为他事业成功的最高准则。

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

早慧的孩子成器晚

李靖字药师(此药师不是医院中的药剂师,而是佛教东方三圣中“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简称),生于公元571年,雍州三原(故常自称“三原李靖”)人。作为陇西李氏的后人,他与李渊共祖,不过传到他们这一代,两家的关系基本疏远得八杆子打不着。作为北周柱国李虎的嫡嗣,李渊很早就继承了唐国公爵位,又有亲姨父隋文帝杨坚这个大靠山,李渊的风头自然非李靖可比。

李靖是赵郡太守李诠五子中的第三子,起先并没有让家人特别看重,家人为他起字号“药师”,也不过是希望佛祖保佑他消灾长寿,与穷人家为孩子起贱名“狗剩”好养活没啥区别。不过,随着李靖长成一位仪表魁伟、文武兼备的俊后生,而且对父亲说出“大丈夫遇明主,应当建不世功以求富贵,又何必做一书生!”父亲对这个进取心十足的三郎的看法瞬间变了。

当时,李靖的舅舅、隋朝名将韩擒虎来访,与这个外甥谈起兵事,不禁拍手叫绝,亲切地对他说:“可与之论孙吴之术者,唯有汝!”这让小李一夜爆红。这还没完,李靖出仕后,担任过长安县功曹、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虽然品秩不高,但与朝中大佬接触的机会多了,也引来了他们的品鉴。吏部尚书牛弘点名称赞李靖有“王佐之才”,能得到主管官员升降的吏部一把手如此赞誉,李靖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青年李靖成为别家孩子最高光的时刻到来了。隋朝头号重臣杨素对小李也不吝赞美,他摸着府中坐榻对李靖说:“小李啊,终有一天,你会坐到这个位置的!”

由于杨素对李靖的格外垂青,李靖在杨府盘桓多日,这期间还引出一场浪漫的情爱故事。原来杨素身边有一手执红拂的侍女张出尘,容貌妍丽,据说曾是陈国张姓将领之女,其父被杀后,她也作为战利品被籍没入杨府。侍女听了杨素的点评若有所思,认定眼前帅哥是自己的意中佳偶,遂连夜自荐,并与李靖从此隐入江湖。

李靖、红拂女在出奔路上,结好一位奇男子虬髯客,三人共访李世民。一番相见恨晚的谈话后,虬髯客感悟到李世民是中土真命天子,遂告别李靖、红拂女,奔赴海外建国。

这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风尘三侠”故事一听就很不靠谱。首先,作为受过良好教育、有理想有追求的李靖断然不会轻易就答应红拂并与之私奔的,彼时李靖已有官身,岂肯为了一个素昧平生的女子得罪权倾朝野的杨素,让自己庞大的家族跟着吃瓜落,那样的李靖还能够得到后世的荣耀吗?其次,杨素生前的隋朝国力强盛,一个寂寂无名的虬髯客哪来那么大的野心?再次,李靖出逃时李世民还是标准的小屁孩一个,李靖根本就不知道有此人存在,何来相晤深谈?一切皆是小说家言,姑妄说之,姑妄听之即可,千万别当真。

至于说李靖的夫人,史书上未见其名,想来应是门当户对的官宦小姐。因其先于李靖去世,李世民命人仿西汉霍去病例修造墓茔,作为她与李靖的万年福地。

按照一般剧情,被如此多大佬鉴识的李靖应该很快就能青云直上、鸿图大展了,可是隋炀帝上台后一番骚操作,使那些逢迎之徒骤然得势,真材实料的李靖却无人问津。随着那些欣赏他的大佬们提前退场,李靖这个让人夸了多年的邻家男孩都已变成油腻大叔了,属于他的高光时代还没有到来。

忠于王事险成烈士

时间一晃就到了隋朝末年,那位好大喜功,折腾起来没完没了的杨角疯皇帝对于李靖这个曾经的好孩子,只给了个马邑(在今山西朔州东)郡丞的职务,就完全忘记他的存在了。马邑是边防重地,需处理的事务多与军队有关,实在没有多少民事要管,作为主管民事的郡丞当得很闲。

李靖的顶头上司正是同宗的太原留守李渊。由于李二得位不正,在父亲李渊挂掉后,就肆意篡改历史,使得后人误以为李渊只是个吃儿子软饭的幸运老爸。殊不知,杨二同样得位不正,因此喜欢怀疑每一个人,李渊能够在表弟的“怀疑杀”中成功胜出,那心智与能力绝不是装个人畜无害的婆婆就行了。杨广能够将出产精兵的边防重地太原交给李渊,绝对是经过一番考验的,只不过他的考验不到位罢了。

而且,史书上也记载着李渊“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自从因为银屏射雀抱得美人归一举成名后,历经沉浮的李渊早已心生异志,在起兵前一年,就让其长子李建成以照顾家属为名,在河东“潜结英俊”,不久又让次子李世民于晋阳“密招豪友”,那些苦于造反无门的豪强望风来归者甚众。若不是这样一番未雨绸缪,李二一个只有十八岁的无业小青年凭什么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李渊做事极其缜密,杨广派到他身边监视的副留守始终蒙在鼓里,远在马邑的李靖却嗅出了阴谋的味道。

本来,作为同宗,李靖跟着起义就好,到时候少不了出头之日。可是作为隋朝任命的官员,应忠于职守,发现造反苗头,就该向朝廷举报。一向把事业看得重于君主的李靖认为只要自己能够及时举报,获得朝廷的重用,到时凭着自己的本事,完全可以扭转乾坤。事实证明,马邑太偏僻了,信息不对称导致这位被压抑太久,已然四十八岁的奇才有点儿想歪了。

作为兵家传人,李靖发现李渊的造反企图后,就打算去告御状。可是,李渊早就封锁了由太原通往江都的道路,情急之下,李靖就装成囚徒,准备取道长安再去江都。哪知道李靖历尽千辛万苦到了长安后才发觉,长安已是一座风雨如磐的孤岛,多如牛毛的义军早就彻底阻断了面圣之路,只好暂留长安等待消息。可惜长安城中的隋朝官员没有牛弘、杨素那样的好眼光,对李靖爱搭不理,只让他打下手,根本不给发挥的空间,这让李靖后悔不已,早知隋朝乱成这样,何必自找没趣?

就这样,李靖如乱世中的浮萍一样,静静地等着命运的宣判。公元618年,李渊的大军攻入长安。因为隋朝官员阴世师、骨仪等人掘了他的祖坟,还杀了他的幼子,这个大仇必须得报,所以李渊下令处死阴世师等人。李靖这回成了真的囚徒,自然也在被杀之列,不过因为他是个小角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阴世师等人先死。

心中翻过万千念头,李靖觉得就这样为一个不可救药,且对自己从不重视的王朝殉葬,岂不是辜负了一生所学?作为隋朝官吏,自己冒险告变,已经为朝廷尽过忠了,接下来要为自己的理想而活。

想明白这点的李靖,对着监斩台上的李渊大呼:“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不欲就大事乎,何为因私怨而斩壮士?”一句话,让李渊有些宕机,小样儿的,你李靖不念同宗之谊,非要到长安告变,你以前不是说老子是造反吗?今天怎么又说“举义兵”呢,这个角色转换是不是有点快啊?不过,老子喜欢!老子知道你李靖是个人才,在马邑的时候你不向老子靠拢,现在想明白了,知道跟老子混才有前途,不错。

老子图谋那么久,就是想举大事,你要能重新站队为老子效劳,老子不妨试试你的斤两。当年汉高祖不杀韩信,才能一统天下,老子是世袭贵族,难道还比不过那个小混混刘邦吗?就在李渊心念电转之机,李世民也上前求情,毕竟此时李渊的盘子大了,需要的人才数量激增,像李靖这样声名在外的将门之后,不杀就不杀吧,还可以赚取好名声。

就这样,李渊父子一出捉放曹的双簧,让李靖从此归心,凭借其神操作,为关陇军事集团的最后一次辉煌写下最耀眼的篇章。

南平吴会恩威并用

李靖正式加盟李渊集团后,在最初的考验期里,一直跟着李世民平定长安附近的各路势力,后来又参与了击灭王世充的中原大战,很快就因军功授任开府,此后越发崭露头角。

当时,南方最大的势力是出身梁朝宗室的萧铣。这货有些骨气,不过外宽内忌,一手好牌越打越烂。听到萧铣对峡州(在今湖北宜昌)的进攻失败后,李渊决定派李靖参与平定萧铣。李靖急着上任,可是路上不太平,迟迟不能赴任,惹得李渊又想起前情,令峡州刺史许绍将其秘密处死。幸好许绍是个爱才的人,仗着和李渊是老同学,为李靖求情,才让李靖免于枉死。这一年是公元620年。

二次脱险的李靖从此人生开挂。他刚到夔州(在今重庆奉节),就遇上赵郡王李孝恭被土蛮冉肇则欺侮。李靖向这个李唐宗室中唯一图画凌烟阁的名将建议,趁敌人屡胜而骄之机,由自己率领八百壮士直捣敌营。李孝恭听过李世民对李靖的评价,知道面前这个年近半百的大叔打仗不含糊,就同意了。果然,在李靖的激励下,八百壮士突入敌营,让毫无防备的蛮兵乱了阵脚。之后,李靖又在险要处设伏,干净利落地杀死冉肇则,还俘虏了五千多人。这下李孝恭对李靖彻底服了,二人在以后的平南战役中配合默契就是从此开始的。

接到李孝恭送来的捷报,听说李靖一出马就搞定了自家大侄子久战不胜的劲敌,李渊高兴地自夸道:“用功不如用过,李靖果然没让朕失望!”他还亲笔为李靖写下敕书:“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朕都忘了!”由此可见,李渊其实挺会拉拢人的。

公元621年正月,李靖根据自己的观察,上奏攻萧十策,李渊看后大喜,二月即命李孝恭为总管、李靖为长史,并特意嘱咐大侄子将临阵指挥权“一以委靖”。对此,李孝恭没有异意。

成为实际上的三军统帅后,李靖一面组织人力、物力大造舟舰,训练士卒水战本领;一面建议李孝恭将巴蜀一带部族首领的子弟招至身边,“外未引擢,实以为质”,使自己拥有较有稳固的后方基地。

当年九月,李渊正式下令李孝恭为帅,李靖为副,统辖十二总管,自夔州顺流东进。另外又派出宗室李瑗为北路军,黔州刺史田世康为南路军,黄州总管周法明为东路军,四路大军一齐杀向萧铣盘踞的江陵。

当时正赶上秋讯,洪水暴涨,咆哮而下的涛声震撼峡谷,诸将皆有惧色,纷纷建议主帅待洪水退去后再行进兵。李靖却力排众议道:“兵贵神速。如今我军乘江水猛涨出师,顺流而下,萧铣必不能察。待其知道后仓促应战,又岂是我军敌手?”李孝恭坚决赞成李靖的建议,率战舰二千余艘顺流东进,很快就攻破荆门、宜都,于十月到达夷陵城下。这里是当年陆逊战胜刘备的地方,也是萧铣政权的西面门户。

萧铣部下的骁将文士弘正好率领数万精兵驻防在附近,见到漫江的唐军战舰,立刻率兵前来接战。李孝恭就想出击,却被李靖拦下道:“文士弘是萧铣的大将,手下士卒精锐,听闻荆门失守,正欲奋力夺回,必然锐不可当。我们不如暂避锋芒,待其士气衰落,然后一举破之!”李孝恭最近打得手热,不免有些骄傲,就不听李靖劝告,只让他留在营中,由自己率兵出战。

结果,李孝恭大败而回。文士弘是一勇之夫,战胜后就狂性大发,纵兵四出抢掠。唐营中的李靖见状,抓住敌人队伍大乱的良机,挥军杀出。文士弘收不住阵脚,结果先胜后败,被杀者将近万余,只得仓皇败走。

夷陵守军见到援兵打了水漂,战意顿消,很快便被唐军破城。李靖顾不上休整,就与李孝恭约定由自己率领骑兵五千奔袭江陵,唐军主力随后跟进。这一记猛拳果然厉害,江陵的萧铣在听到文士弘战败的消息后,才刚刚招募了一批新兵,还没得及训练,就让李靖的精锐骑兵冲得七零八落。一些忠诚的萧军将士匆勿赶来,却被李靖的先锋军和李孝恭的主力包了饺子。唐军携大胜之威,很快攻克江陵外城,接着又占领水城,缴获了大批舟舰。

看到脸上洋溢着满满幸福感的唐军将士,李靖却让他们将还没捂热的舟舰尽数散弃江中,任其顺流漂下。众将不解,李靖却胸有成竹地说:“萧铣地盘广大,兵力众多,我们孤军深入,一旦受困于坚城之下,被四方的援军困住,进退两难,有这些舟舰又有何用?而今,我们将其散于江中,给敌人造成江陵已破的假象,那些援兵必不敢轻易来犯。这样可为我们争取月余时间,那时候我们早已打下江陵了!”李孝恭对于如此谋深智远的副帅,自然是言听计从。

果然,那些忠于萧铣的援兵见到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自家舟舰,皆疑惧不前。而那些本就与萧铣面和心不和的依附势力则乘机归顺大唐,如长孙皇后的亲舅舅高士廉和唐将丘行恭的老子丘和就直接降了李孝恭。

没了援军的威胁,唐军好整以暇地把城高池深的江陵围了个水泄不通。萧铣身逢绝境,只得开门请降。李靖顺利进入城中,立刻下令严肃军纪,不得扰民。诸将希望能够去那些抗拒王师的萧军将帅府上打个劫,李靖却严厉制止道:“我们是王师,又在汉家地盘上,应该吊民伐罪。那些为萧铣战死的人,死为其主,不能与叛逆者等同。现在天下未平之地尚多,如果我们不能展现出救焚拯溺的王师形象,其他势力就会与我们拼死战斗,这绝非善策!”见李孝恭也坚决支持李靖的安民政策,诸将只得唯唯应诺。消息传出,还在观望的十余万江汉援军皆望风归降,仅仅两个月,唐军就消灭了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萧梁。

消息传入长安,大出李渊意料之外。当年,他在表弟杨广的带领下,起大隋倾国之兵灭陈也没有这次伐梁干净利落。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李渊下令封李靖为上柱国、永康县公,赐物二千五百段(此时,唐朝初立,国库空虚,要钱没有,要隋朝留下的锦缎倒不少)。

攻取江陵后不久,李渊任命李靖为岭南道安抚大使、检校桂州总管,带着特许承制拜授的尚方宝剑,安抚岭南诸州。李靖在卓越武功之外,又展示出了非凡的文治。

李靖知道南方距离中原王朝较远,尚处于蛮荒状态,不知朝廷威仪,也未受过朝廷恩惠,必须先示兵威,继讲礼仪,才能移风易俗。因此,他率领部下百战精锐盔甲鲜明地从桂州出发,一路宣示大唐威仪,并且存抚耆老、问民疾苦,如此恩威并用,那些岭南豪酋无不争遣子弟求见,竭诚表示归顺之心,李靖立刻以皇帝的名义授以官爵。于是,岭南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军民悉平。

公元623年七月,已经表示臣服的江淮义军二当家辅公祏在丹阳(在今江苏南京)举兵反唐。李渊随即命令李孝恭与李靖再次搭档,率领李勣等七总管东下讨伐。

当时,辅公祏的大将分驻当涂与青林,与南京成犄角之势。唐军众将认为当涂、青林短期难以攻取,不如直指丹阳掩袭敌巢。李孝恭觉得有理,就准备采纳。李靖却在仔细分析敌方形势后指出,杜伏威能够横行江淮,靠得就是辅公祏能征善战,麾下精锐众多。如果我们贸然进攻丹阳,凭着辅公祏的战力,旬月之间很难攻取。彼时,当涂、青林之敌必然来救,那样就会腹背受敌,这不是万全之策。为今之计,不如乘着当涂、青林敌将善于野战不善守城之机,集中力量将其拿下,然后会攻丹阳。

听了李靖的分析,李孝恭自然同意。之后,李靖率军先从当涂强行突破,顺利与其他唐军会师于丹阳城下。辅公祏被迫出逃,最终与当涂守将等悉数被擒,自此江淮平定。李渊任命李靖为检校扬州府大都督府长史(唐时,大都督一般由亲王遥领,长史是实际上的一把手)。李渊不仅给李靖物质奖励,还不忘给予精神奖励:“李靖是萧铣、辅公祏的膏肓之病,古时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李靖打仗这么讲究的!”

对此,李靖可不敢邀功。作为一个有前科的大将,李靖深知只有安心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让领导放心。在扬州任上,李靖镇抚有方,很快就使屡遭兵祸、民生凋敝的东南第一大州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唐时有“扬一益二”之称,极言扬州的繁荣天下第一,李靖在任时间不长,但作为唐代第一任扬州主官,也是居功匪浅。

扫平胡虏穷寇必追

江南的局势粗安,天下却仍未宁定,唐廷当然不会任由李靖这尊军神安心处理民事。公元625年,曾经为李渊角逐天下站过台的突厥,在扶植小弟不停给李渊使绊无效后,自恃兵强马壮,决定亲自下场教训李唐。突厥颉利可汗率领十余万人越过石岭,大举进犯太原。此时,李靖已奉命调任行军总管,统率其在江淮招募的一万多敢战之士驻守太谷,与并州总管任瑰等将共同迎击强敌。

此时的突厥来势凶猛,唐军诸部接战频频失利,任瑰更是全军覆没,只有李靖的江淮兵损失较小,这让李渊看到了李靖的实力,知道李靖当年在马邑与突厥对峙,早就吃透了突厥,如今匆匆出阵就能打成这样,着实厉害。于是,李渊加封李靖为权检校安州大都督,把由皇族遥领的大都督头衔授于李靖这个同姓各家的帅才,李渊还是有些魄力的,也证明李靖经过长期考验,终于获得了李唐的认可。

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考验李靖的时候又到了。作为人老成精的军神,他自觉地跳出了这场父子兄弟的阋墙之争。但是跳得并不干净,其弟李客师站队李世民,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事后,李世民对李靖没有在关键时候力挺自己不免心有怨气,但也对其能够洁身自好表示理解,总之,心情复杂的李世民没有为难李靖,相反对他越发尊崇。李靖从中看出端倪,更加认真地做好军伍之事,对于朝政大事基本不表态,从而让李世民对他更加放心使用。

两个月后,就在李世民接过父亲大位后不久,颉利可汗又带着十几万精兵破门而入,兵临渭水,想逼迫唐朝签定城下之盟。当时,朝廷紧急征调的各州府兵尚未赶到,长安城中只有数万人可以持兵御敌,形势非常危险。时任灵州道行军总管的李靖率军疾行至豳州,企图邀击突厥。幸好,李世民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颉利在渭水盟誓,连吓带哄暂时搞定颉利,李靖才未与突厥交手。

事后,李世民擢任李靖为刑部尚书兼太子左卫率。两年后,李靖又以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次年再转兵部尚书。几年间,李靖便把六部的半数一把手当了个遍,加上检校中书令的头衔,真正实现了出将入相的人生理想,不知杨素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贞观之治作为中国古代盛世的典型,一旦开启疗伤功能,恢复力真不是盖的。就在大唐国势满血复活之际,东突厥却发生了内乱,以薛延陀为首的诸部相继叛离,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突厥人赖以过多的牲畜死亡甚多,恐怖的白灾以肉眼可及的速度无情吞噬着突厥百姓,致使部分突厥王族率领部众归唐。在此情况下,昔日不可一世的颉利一头黑线,惶恐难安。

公元629年八月,刚刚在位三年的李世民就接受铁杆粉丝、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合理化建议,趁突厥病,要突厥命。李世民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张公瑾为副,节制并州都督李勣、华州刺史柴绍、灵州都督薛万彻等各道总管,统兵十余万,分道出击突厥。

第二年正月,就在长安百姓准备过一个太平年的大喜之日,冒着凛冽的朔风,渴望洗刷渭水之耻的三千精锐唐军骑兵在李靖的率领下,从当年李靖驻守过的马邑出发,向着恶阳岭(在今山西朔州西北)挺进。喜欢冒险奔袭的李靖将再次上演兵家奇迹。

听到李靖冒着兵家大忌轻骑杀来的消息,颉利的脑细胞登时不够用了。凭着他有限的数学常识,作为唐军主帅,李靖这老头儿敢于带着三千人就杀向突厥王庭,若不是唐兵倾国而来,怎么可能呢?想着大唐那源源不尽的兵源,再看看自己身边日渐稀少的部民,颉利不禁一日数惊。

李靖听到探子回报后,决定再加一把火,他密令间谍离间颉利可汗的心腹,使其进一步失去战意。然后,他率军迅速扑击定襄,在夜幕的掩护下,唐军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炀帝唯一在世的后裔杨政道及萧皇后,颉利连夜遁逃至碛口。李靖因此战功进封代国公。

李世民高兴地说:“昔日李陵率五千步卒进攻匈奴,战败降敌尚且青史留名。如今代公以三千骑深入敌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绝对是旷古奇勋,足以洗雪渭水之耻。”

李靖献给李世民的礼物可不止吓跑颉利就够了,他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给皇帝。在李靖高歌猛进的同时,李勣也率军进攻刚刚逃到白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的颉利,又是一顿无情的修理,颉利再败退守铁山,只剩下部众十数万人。让唐军打出心理阴影的颉利再也没有昔日的风采,派出使者前往唐廷请降。

李二也不厚道,接到颉利的降表后,一面派老爹的好兄弟唐俭前去抚慰颉利受伤的小心灵,一面命李靖继续担任行军总管,带兵前去招抚颉利。李靖与李勣合边一处,这对久经战阵的师徒名将同样不厚道,认为颉利虽败,但仍有十数万人枪,这点人在中原不顶嘛事,可在地广人稀的大漠,足以称雄一方,如果再得到九姓铁勒的庇护,那么很快就会死灰复燃。如今不妨学一下韩信消灭齐国的办法,借着颉利求和疏于防范之机,选拔精骑万人,携带二十天军粮,急袭白道。张公瑾出言相劝,李靖却说:“这正是用兵良机,机不可失。像唐俭这样的使者即便遭遇不幸,也是为国捐躯,有什么好可惜的呢。”

果然,当唐军先锋二百骑在苏定方的带领下乘着大雾杀进颉利大营时,颉利竟一无所知,直到唐军冲到牙帐附近时,颉利才惊觉,不得不带头逃走。唐军一路冲杀,杀死敌人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人,缴获牛羊无数,颉利的儿子和前隋的义成公主也被杀死。那位唐大使是个老鬼头,一见形势不妙就躲了起来,直到李靖现身才闪出表功,此后一直活得好好的,这点胜过油炸鬼郦食其多矣。

让李靖在白道摆了一道的颉利几乎成了光杆司令,最后被唐将张宝相擒获,槛送京师,成为李世民哄老爸开心的宴会舞师,无比憋屈地死在唐朝。曾经带甲数十万,雄距北方、威压中原的东突厥就此覆灭。

凯旋后的李靖在陪着李渊父子一顿狂嗨后,竟遭到了大唐第一喷子、隋炀帝的小舅子萧瑀的弹劾,理由是放纵士兵劫掠颉利牙帐,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李世民问责李靖,李靖如实交待,兵行险地,不得不厚赏励士,再说凭啥突厥抢得,大唐就抢不得?既然朝廷认为有罪,那就请予处分。见李靖的认罪态度良好,李世民反倒说:“隋朝名将史万岁打败突厥达头可汗,不仅没有受到奖赏,反而遭到厄运。朕不会那样糊涂的,你李靖治军无方有罪,但击败突厥有功,功大于过。”

于是,李世民下诏封赏。过了不久,李世民继续给李靖吃定心丸说:“以前有人弹劾你,现在朕已经明白了真相,你千万不要将其放在心上。”再后来,李靖被擢升为尚书右仆射,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地位仅次于房玄龄。经此一事,生性沉稳厚重的李靖更加小心,平时与朝臣商议国事时,总是恭谨温顺得像不会说话一样。当听说李世民任命他为畿内道大使,有权对地方官员黜陟赏罚后,李靖立即以足疾辞任,言语非常恳切。总之就是打仗是本行,政治水太深,老子不下水。

李靖的态度让李世民很欣赏,他特意让亲信岑文本转告李靖:“古往今来,身处富贵而能知足的名将太少了。您有自知之明,颇识大体,朕心甚慰。朕当成全您的美德,让您成为一代楷模。”之后,李靖的众多显赫头衔中又多了特进一项。李世民还准许他在足疾稍好一些后,去中书门下省处理政事,不久又赐给他灵寿木手杖作为代步工具。

李靖对李世民的恩宠感激涕零,也决定将养病进行到底。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公元前635年,就在李靖含泪接过手杖后两个月,盘踞甘肃、青海等地的吐谷浑大举进犯凉州。李世民决定反击,立刻想到了李靖。可是李靖有足疾,且年愈花甲,让他有些不忍。李靖听闻此事,立刻精神抖擞地对皇帝说:“臣只要听闻战事,立刻百病全消,请求陛下恩准挂帅远征。”

当年十二月,经过一番准备,李世民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等五将,立即展开反击战。此时正逢寒冬腊月,西北苦寒之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李靖不顾年事已高,带领亲卫风餐露宿、备尝艰辛赶到前敌指挥部,召集众将军议。诸将认为此时春草未生,干草又被吐谷浑人烧光,战马瘦弱,不宜长途追击。只有李靖的半个学生侯君集认为:“吐谷浑冒犯大唐天威,致使君臣离心、士众散乱,正是犁庭扫闾的良机,此时不乘,后必悔之!”李靖完全赞同此意,决定兵分两路给善于游击作战的吐谷浑致命一击。

李靖自领北路军在曼头山击败敌军,杀其名王,缴获大量物资补充军需。接着李靖大军又在牛心堆、赤水源两次大败吐谷浑。与此同时,侯君集统带的南路军也深入荒漠二千余里,在乌海追上伏允可汗,大败敌军。大将薛万均率领的偏师则在赤海击败一心挑战大唐的吐谷浑权臣天柱王的军队。小样儿,看你再游击个试试,老子追死你!

李靖针对吐谷浑制定的战略虽然充满艰辛,但成效显著,最终多路出击的唐军一再击败敌军,将伏允可汗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久伏允可汗被部下纳了投各状,其子慕容顺杀死企图顽抗到底的天柱王,率领所余不多的部众归顺大唐。大唐任命其为西平郡王,留下李大亮率军共同管理吐谷浑旧境。

安度晚年死后哀荣

李靖不顾足疾与年事已高,和唐军一起穷追猛打,终于将吐谷浑这个拥有数百年游击战经验的西北小霸打得服服帖帖。

李靖凭着一生征战的赫赫功勋,为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奠定了良好基础。

期间,由于盐泽道总管高甑生贻误军机受过李靖责备,这货仗着自己是李世民的旧将就串谋诬告李靖谋反,一下子就撞到了李世民的枪口上。说李靖谋反不是缺心眼吗?他要那么喜欢谋反,当初何必去告御状,玄武门之变时又干嘛亲自不操刀上阵呢?现在七老八十了,还谋个球反啊?李世民很快查明真相,将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旧将流放边疆了事。

这件大案虽然被李世民轻松化解了,但依然在年老的李靖心头留下阴影,树大招风、功高不赏的道理他比谁都懂。在回到京师后,李靖就阖门自守,杜绝宾客,即便亲戚亦不得妄进。

李世民因为吐谷浑之战进封李靖为卫国公,这也是后人称李靖为李卫公的由来。李世民还允许李靖世袭濮州刺史,只是因他故并未落实。

之后的李靖基本就在闲居与尊荣中度过。期间,他的妻子去世,李世民诏令按照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的旧例,把坟墓修筑成突厥境内的铁山、吐谷浑境内的积石山形状,以此表彰李靖殊勋。再之后,李靖的画像出现在太极宫凌烟阁,位列第八。作为一个中途入伙的异类,李靖能够后来居上,绝对是凭实力和功绩说话的。

这期间唯一让李靖闹心的就是其长子李德謇与太子李承乾交好,不慎卷入太子谋反事件。本来判处流放岭南,李世民特旨改配江南吴郡。等到李靖死后,李德謇蒙赦回京继承爵位,立刻又翻身作了主人。这一切自然都是李靖的荫庇。

公元644年,李世民亲自去李靖府中问疾,厚加赏赐之余,又晋其为开府仪同三司。不久,李世民准备亲征高句丽,特意把李靖召入宫中问道:“您南平吴会,北定突厥,西安吐浑,只有东边的高句丽没有征服,想不想再陪朕东游呢?”此时的李靖年过七旬,疾病缠身,闻言却眼冒精光道:“臣仗陛下天威,偶有微功,现在虽已风烛残年,只要陛下不嫌弃,老臣愿意从征。”李世民怜其老病,没有同意。后来,李世民征高句丽过于慎重,未采用李道宗的奇袭计划,以致未竟全功,这让李靖未免有些遗憾。

公元649年,李靖病情恶化,同样病重的李世民亲临病榻慰问。李世民声泪俱下地对李靖说:“您是朕的故人,对国家有功。如今病到这种地步,朕为您感到担忧。”不久,李靖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九岁。伤心不已的李世民下诏,赠其司徒、并州都督,赐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号为“景武”。之后,在唐朝推出的历代功臣榜上,李靖始终都是第一等的,直到晚唐,皇威不振、国难思良将的唐廷更是有意无意地将其神化,最终经过民间疯狂脑补,使其由凌烟阁中的第八功臣摇身变成高高在上,威镇寰宇的天庭神帅。

李靖留下过多部军事著作,可惜大多已散佚,只有《李卫公兵法》作为《武经七书》传于后世。李靖在书中阐释了自己的军事思想:战前要做好准备,战时要随机应变,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强调先谋而后战,不谋而战,无异于“驱苍生而赴汤火,驱牛羊而啖狼虎”;论述攻守之势是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兵之情虽主速,乘人之不及”,但在“敌将多谋,戎卒辑睦,令行禁止,兵利四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时,则当“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其持久”;揭示出“奇正相变”才是“奇正”理论的精髓,只有“奇正皆得”者,才是辅国良将,只有能够做到“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才能达到“正亦胜,奇亦胜”的作战目的。正是因为李靖在军事谋略方面有如此多的谠论灼见,且运用得法,才能成就军神传奇。由是观之,李靖的封神名至实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三)
百战风云--灭东突厥(唐朝)
唐初四大名将之首,灭东突厥和吐谷浑,为何在凌烟阁只排名第八?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系列———李靖
平定突厥的大唐名将
方生聊《哪吒》:我的战神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