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思维模型,可以解决90%行动问题

打开这篇文章之前,可能以为是个标题党,在你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我曹NB”的感叹。

不耽误时间马上开始,堂主是做读书社群的,不同的是我们更侧重于行动,书只是验证行动的一个方式。做别的也行,就是不容易把人都聚焦在一起,不像读书受众那么宽泛。

今天为社群准备新的培训内容,对之前的行动方法论进行了升级,顺便在群里要了一波行动问题。

看到好问题就很兴奋,大脑思路瞬间激活,忍不住出来写一篇文章分享。

我要讲的是一套思维模型,用的好可以解决90%行动问题,是不是吹牛接着听完分析就知道了。

模型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就是一套固定的套路框架,就像月饼模具,把包好馅的面皮放进去,压一下就变成月饼样子。

具体肯定比这个复杂,这样讲可以让你瞬间想明白,我们把行动问题当成面皮,不管什么面都放到模具里过一遍。

基本上都能帮你整理清楚,实在解决不了的,哪些特别复杂问题,以后在拿出来慢慢想。日常的简单行动问题,直接到这个模型里套就管用。

我管这个行动模型叫“行动透视理论”用三层透视镜的方式去拆解问题。这个模型就像装了3层的透视镜,对照你的问题,可以让你看到最核心的部分。

无论你遇到什么行动方面的问题, 都可以拿出这套模型,套上去自己尝试解决,就像解方程式一样。

这个模型一共有三层,都以“什么还是什么”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删选和区分。

当问题照射过3次之后,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

第一层:偶然的还是常态的

这个问题是经常出现,还是偶尔一次。

如果是偶然一次,问题通常都不大,不必太过担心。如果是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要引起警惕。

比如,今天上班特别忙,晚上1点才下班,该做的事也没,这可咋办呀!

那就可以问自己,是偶尔的还是常态的,一个月就一次1点下班。这个本身就是意外,谁都不能保证不出意外,没有完成就拉倒,明天接着做就行。

如果你天天都1点下班,这个就需要在意了,同时又可以继续用这个问法,是阶段加班,还是要一直加班。

偶尔的就好好上班,一直加班,可能要调整你的学习时间了。

就这样问几次,答案也就很明确了,偶尔的不用在意,常态的就要修改行动策略。

第二层:是借口还是问题

天天说自己没空,打开APP使用时间,每天超过5小时,都是用来干正事吗?

我想能经得起考验的人没几个,大部分都是在漫无目的的刷手机,时间就是从这里溜走的。

当你遇到行动问题,可以问下自己,这个问题是找的借口,还是真的问题。

真问题就解决问题,如果是借口,很大成分原因可能就是不想做,没有什么神奇的理由让你非做不可。

比如,看书看几眼不想看,可能会找出一下理由,看不懂, 看书就困,看不进去,觉得没意思,看不懂不是浪费时间,这样的读书有什么意义。

这样思考一圈下来,什么事都会变得特别没意思,没意义的事,还干他干嘛?

这个就是找理由思维,只要你愿意,就一定能找到说服自己,让自己满意的借口出来。

如果是真问题,你的心思会放在如何解决上,根本不会想到不去做,而是会想怎么做。

比如,看不懂,慢慢看,先理解字面意思,不懂还可以找人问,这个指的是社群的同学们,不要放过堂主的大脑为你思考。

看不进去,是因为环境吵,还是什么原因,问题被你问几次为什么之后,答案其实就在眼前。

第三层:要最好还是更好

这两个问题,拷问的是贪心的问题,平时不读书,好不容易读书了,就想收获特别多,生怕自己读书收获少吃亏了。

我说读书就像吃薯片,吃了半天最后就一点点东西,读书也是一样,书本知识就像海洋,可我们手里只有一次性杯子,也就能带走这么多东西。

这个是早期读书收获少的原因,到后期你本身知识储备多了,自己就会像一个海绵一样,用已有的知识去吸走相关的知识。

也就是我经常说的,你要用10本的知识储备去看一本书,收获才够多。这本书就会像一个诱饵一样,钓出你本身已经有的知识。

明白了读书收获的逻辑,z再来看要最好还是更好。

其实是在讲成本和效率问题,你想看完一本书都带走,想看完就得到一个完美的笔记出来。

不是做不到,是做到要花费你很多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达成这个目标。

这个时候不只是问能不能做到,而是要问自己能不能付出这样大的代价。

你可以写出一本完美笔记,但付出的时间远超出你现在付出的,在没有付出如此大代价之前,是不可能得到什么完美笔记。

在成本和效用的限制下,我们只能先做到更好,而无法马上做到完美的最好。

有时候你想要的不是得不到,而是付出的代价太大,自己主动放弃的。

写在最后

把能做的先做好,不可控的部分先控制住。

在时间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取舍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无论是读书还是生活都是如此,你总要放弃点什么。

什么都要,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这个不是什么残酷真相,因为事实本身就是如此,就算得到了,付出的代价也远超过所得。

这个就是为什么真正成功的人很少,就是他们豁得出去自己,为了一个不符合成本的目标而努力。

大部分人都舍不得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不必觉得自己得到的东西不够好,有可能真的是我们配不上它而已。

面对真实,才能发现冷冽的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盘 | 梦从来都不遥远,只要你够强
练就高超思考力必不可少的一本书
“五星笔记法”,开启学习新技能!
没人不愿意承认这一职场真相:为了逃避你什么都干
没有任何借口
六顶思考帽创新思维模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