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好一节课要做哪些准备

上好一节课要做哪些准备

一开始准备聊的话题的“上一节好课到底需要哪些准备”,写好题目后,想一想,改成了现在的题目。为什么呢?因为要将第一个题目聊明白,首先还得讨论一下怎样算一节“好课”,而“好课”的标准,有时会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当然也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如目标科学、适切,过程层次分明,学为中心,有思维力和创造力等等,但要细究起来,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

“上好一节课”与“上一节好课”就不一样了。“上好”,首先标准要求上,似乎比“好课”要宽松一点,师生满意,目标达成度较高就行;其次,“上好”更多指向执教教师的自我要求和自我评价,关注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这个维度上来讨论课堂教学质量的追求,也更有利于一线教师比照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更加切实的反思和改进。

今天注意观察了一名实习老师的课堂,是这位老师执教《林海》的课堂情景,促使我生发了聊一聊这个话题的想法。

专业素养是最基础的准备

专业素养指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素养,一是教学素养。分成这两个方面,是为了让老师们能更加清晰地进行自我评价。

先说学科素养。语文老师要有厚实的语文功底,要会读书能写作,否则无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学习读写;数学老师要有深厚的数学底子,如果教师自己说不明白数学知识和原理,肯定担当不了课堂引导的职责;英语老师没有专业四六级,再加上标准的发音,大概也应付不了课堂需求……这么一说,大家可能就清楚了,学科素养的价值,可以套用一种说法:要教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就要拥有一条河流。如果你有幸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却发现自己语文没有学好,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不济,言语表达的能力不强,尤其是读的书屈指可数,写的文章词不达意,那你的“有幸”,就是学生的不幸了。这一专业素养,其实是教师之所以能成为教师的第一张通行证。

再说教学素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科教师,能上好一节课,仅仅是自己在相应学科领域的知识、原理等方面有所积累和专长还不行,还要能够将自己对学科课程内容、目标的理解转化为教学行为,通过教学行为的实施,帮助学生学会相应的学科知识、原理以及相关的方法、策略,形成基本的能力等。教师有科学的学科课程理解和目标意识,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需要运用好教材,进行科学的教学规划和设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这样才算具备了基本的教学素养。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清楚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用教的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相对而言,学科素养是教师在入职前就已经夯实了基础;教学素养却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历练不断提升。所以,工作时间长的教师,大多会比工作时间短的教师具有更高的教学素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一个优秀的历史老师这样阐述自己是怎样备课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话,很好地阐明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同时说明了教师专业素养的确是教好一节课最基础的准备。

以这位实习教师为例,她自己能读懂《林海》这篇文本写了什么,并能鉴赏其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这就是本文所谓的学科素养;她能从《林海》一文中发现适切的教学内容,制定出科学的学习目标,并能根据学生需要、文本特点等设计出逻辑清晰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实践中引领学生经历必要的学习过程,从这篇文章中学到有关的读写知识、方法策略等,就属于我们所说的教学素养。

与一节课的内容、目标直接相关的实践准备

谈完专业素养,再来谈谈直接指向一节课的准备。我是语文老师,谈的主要是语文教学。这里以阅读教学为例。

要用好一个文本,上好一节课,要做的准备很多,罗列一下,大概如下:

1.多维度解读文本,读懂文本里有什么,文本此时(年段、年级、单元或一段课程中的具体位置等)运用是为什么。《林海》里有什么呢?有关于大兴安岭的事实,有作者的思路和想法,有作者呈现出来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用这些内容来做什么呢?这就要从学生需要学什么的角度来衡量了,也就是要结合“课标”、教材(单元)、学生等从文本中提炼出科学适切的学习目标。

2.为了保证对文本的解读更加合情合理,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要还原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可以当成文本解读的一部分。做这些,不仅是可能与落实学习目标有助益,还为解答学生有可能产生的疑问做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3.要把文本放进一个能与学生经验建立起联系的认知系统中,以便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活动展开和深入的“境遇”。例如,《林海》的教学,先要将单元几篇写景文所涉及的“景点”,在地图上找到位置,让学生了解它们分别在中国的什么地方。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抽象地学习文本内容,兴趣难以从心底里生发。

4.要先进行课程设计,让自己带着课程意识上好一节课,而不是孤立地上好一节课。也就是要有一段主题或任务相对系统的课程规划,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系统中的一个要素,都能承前启后。

5.要研究学生,尽量将学生研究透彻。对于学生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任何学习内容、目标与学生不能产生良性反应,都是没有价值的。

6.要设计好这节课的课堂学习流程和活动。这位实习教师很精心地设计了个环节的课堂学习活动,分别是缘题猜想导入、梳理文章思路、体会景物特点、领悟表达主题。每个环节做什么、怎么做,写得很清楚,很有条理。对于新手来说,这是“按部就班”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的必要准备;对于熟练的教师来说,这也是上好一节课不可或缺的准备。正是有了这一准备,即使是实习教师,一节课也能有板有眼地上下来,虽然着力点和目标落实有偏差。

7.要准备好课堂上需要用到的各种资源,如PPT、音视频、有关实物等等。

8.要准备好备用方案。例如,问题设计,不妨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问法。实习教师更应该做这样的准备,否则就会出现自己手足无措的状况。

……

教师的心理准备

1.教师要在课前进行课堂场景的想象与模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准备,既属于技能,也是一种做事的态度。

2.教师要准备好“自信”。今天的实习教师表现比第一次上课状态好很多,但还是少了一份自信,所以与学生对话时,常常出现犹疑。

3.教师要准备好“失败”。过于自信往往会走向自以为是,课堂上就可能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总会有一些不可预知的情况在课堂上出现,教师做好“失败”的准备,目的是抓住反思和成长的新契机,以避免以后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听课、评课?教师和教研员可以这样做!(全面实用)
批判性思维: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课堂流行病及其诊治
让“本真”贯穿课堂,上好每一堂课
让专题研读潜入生命改进课堂
高效课堂指向三大关键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