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竹平:如何改善出现状况的班级生态
如果一个班级的生态状况不尽如人意,总是有原因的。或者是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生态创造上缺乏专业能力和情怀追求;或者是班级班主任-教师更换频繁,而不同班主任-教师的理念、风格和行动又缺乏一致性;或者是班级里面有一两个一般班主任-教师束手无策的学生;或者……不管原因是什么,班级生态一旦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班级内每一个学生-儿童的成长,班主任-教师就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和学生-儿童、家长一起,为改善班级生态而努力。
改善出现状况的班级生态,创造理想的班级生态,需要班主任-教师既有念兹在兹的情怀,又有基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通常,班主任-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下功夫。
第一步,深入研究班级生态何以如此。
自然生态出现状况,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有些原因很明显,有些可能需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找到蛛丝马迹。但不是原因明显的就更容易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恢复生态,原因隐秘的就难以解决。透彻分析导致生态出现状况的原因,一定是对症下药改善生态的第一步重要行动。班级生态亦然。
深入研究班级生态形成的缘由,关键是透过表面看到本质,追根溯源。有两个纪律涣散问题频出的班级,班上都有两个常常将班级搅得鸡犬不宁的“问题学生”。如果不深入追究班级生态何以如此,简单地都归结到“问题学生”的身上,那就可以认为这两个班级的生态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一样的。正如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包括两片都不大健康的树叶,不可能会有两个方方面面完全一样的班级——哪怕是表面看来极其相似的班级。经过深入调查,其中一个班级里,班级组建之初,并没有无视纪律、肆无忌惮的“问题学生”,这两个学生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另一个班级,两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从已进入班级就有诸多影响班级生态的消极行为。
前者两个“问题学生”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一开始,两个学生仅仅是有比其他学生更强的表现欲,但是没有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上课时总是极力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可常常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这时候,教师如果引导适当,可能两个学生很快就会积极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但是班主任和其他老师都没有读懂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先是和学生们一起,很自然地对他们报以“善意”的哄笑,再告诉他们要想明白了再说;见两个学生一直没有改变的迹象,班主任-教师开始故意忽视他们高高举起的手;进而,班主任-教师开始直接批评他们,指出他们是“耽误课堂时间”,是“故意捣乱”。结果,这两个学生就真的“故意捣乱”了,不仅上课捣乱,下课也捣乱。
另一个班级两个学生的情况完全不同。一年级时,他们上课坐不住,总是故意招惹身边的同学,面对班主任-教师的“和风细雨”或者“严厉警告”,他们都不放在心上,还毫不犹豫地说:“我没有啊!”“是他先动我的。”班主任-教师找来家长交流,家长每次只有相同的一句话:“老师,这兔崽子不服管教,您严厉点管他。”实在没有办法,班主任-教师还要求家长来教室陪读一周。一个学生家长说没有时间,一个学生的妈妈来了一周。妈妈在教室后面坐着的一周里,第一天这个学生稍有收敛,第二天就无视了,甚至在教室里故意冲妈妈做鬼脸……
通过具体情况描述,就很清楚地区分了两个表面生态状况相似的班级,成因各不相同。前者责任在班主任-教师,后者是家庭教育导致了两个孩子缺乏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成因不同,改善班级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肯定会有不同的选择。
深入研究班级生态何以如此,班主任-教师要做全面、细致的调查和观察,要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梳理,尽量保证寻得正确的原因。找准原因,是积极改善班级生态的基础。
第二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切行动。
班级生态不如人意,表面状况背后的缘由清楚了,接下来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切的行动,师生一起创造理想中的班级生态,以促进学生-儿童全面积极的发展和成长。如果是班主任-教师自身的原因,班主任-教师当要积极深刻地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的教育行动——这里不做具体讨论。下面主要从两个角度分享具体做法。
1.从“个别”儿童入手改善班级生态。
在不同的生态领域中,都会有这样一种状况:有些个体在群体或团体中会起到不同方向的突出作用,从积极面或者消极面对群体生态产生巨大影响。比如,在一群人中,被称为“领头羊”的,具有巨大的号召力;被称为“害群之马”的,有可能将群体带上歧路或者影响群体的形象。
每一个班级,都是由一个个具有独特性的学生-儿童个体组成的,他们之间在班级环境中建立起各种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班级生态。笔者曾在《积极关注儿童个体,创造理想班级生态》一文中讨论班主任-教师应该如何关注班级中的儿童个体,指出理想班级生态是从学生-儿童的真实参与、体验和创造中慢慢生长出来的,关注儿童个体的真实体验,重视儿童个体的自我实现,是创造理想班级生态的基础。一个班级形成之初,或者新接手一个班级,班主任-教师要从儿童个体的“自带属性”、同伴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班级环境中的归属意识等方面进行认识和研究学生-儿童,为理想班级生态创造提供有价值的参照。班级中那些具有特殊“能量”的“个别”学生-儿童,往往对班级生态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一个班级里有这样的学生-儿童,从这一类学生-儿童入手,更容易促进班级生态的改善,重塑理想的班级生态。
笔者接手一个被贴上“问题班”标签的三年级班之前,就耳闻了这个班级个别学生的故事。其中有两个男生,一二年级两年里,经常无视课堂纪律,上课时捣乱、随意进出教室、破坏公物……老师和家长做了很多努力,最后都表示没辙。正因为老师对这两个男生的无能为力,整个班级生态就呈现出杂乱无章、消极颓废的景象。成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后,我调查研究具体情况,分析这两个男生行为背后的成因和动机,同时对班级其他学生如何看待这两个男生做了细致了解,然后开始了“有计划”的行动。这两个男生之所以会如此,一个共同因素是家庭教育的偏差(不同是一个娇宠,一个简单粗暴),不同的是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不一样,一个觉得理所当然,一个知道不对,觉得是管不住自己。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是,他们俩常常一起“行动”。
我意识到,要改善班级生态,帮助每个学生-儿童既成就更好的自己,同时为班集体贡献“能量”,必须让他们看到这两个男生因为我和大家的陪伴、引导而发生的积极改变。首先,利用课间和午间活动时间,我陪他们一起游戏、散步、分享童年故事,逐渐成为全班同学的朋友和“偶像”,也成为这两个男生的朋友和“偶像”。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也就可以听到他们对自己行为的真实想法和评价,从而为寻找改变他们的方法和契机。接着,我有意识地发现他们的优点,且在班级里大力表扬,观察他们面对认可和表扬的反应。每次得到表扬,他们都马上“正襟危坐”,一脸骄傲。看到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有上进心,我又巧妙地“瓦解”了他们的“同盟”。时机成熟的时候,在班级开展了“我能帮助谁,谁能帮助我”两两结对活动。我有意同时征求他们俩的意见,“建议”他们俩结对——如我所料,他们俩都“嫌弃”对方。“同盟”瓦解了,违纪捣蛋的行为也减少了,甚至有时候会暗地里比一比谁做得更好。当他们的改变有目共睹的时候,我才进行第四步:再一次与家长探讨教育引导的有效方法。为什么这时候才又一次与家长一起探讨呢?因为家长曾经觉得自己已经没辙,而我让他们看到了孩子的积极变化,他们不仅有了信心,而且会十分认同我的观点和建议。
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整个班级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们积极向上,学会了相互理解、包容和帮助,每天的教室生活都有条不紊,阳光温暖。
笔者经常听到年轻老师倾诉,班上总有一两个极其特别的学生,老师家长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班级生态。这种情况下,试图以集体之名来约束、改变这类特殊学生,进而改善班级生态,基本都会以失败告终。科学的选择,是专业而智慧地从这些“个别”学生-儿童入手,“个别”改变了,班级生态就改善了。
2.找准契机改善班级生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班级生态出了问题,原因多种多样,对症下药固然重要,找准时机也十分重要。班主任-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也要善于创造契机,促进学生对班级生态的切己体验,激发共同改善、塑造理想班级生态的愿望,再共同规划行动,共同努力,理想班级生态就会慢慢“生长”出来。
(1)以活动为契机。利用精心设计组织的班级活动来改善班级生态,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班级里,学生普遍缺乏集体责任感。如果这样的班级,奉行的是传统的“班干部”制度,多数学生的责任意识会越来越淡薄。一个班主任在班级里开展了“班级服务岗认领”活动,用班级服务岗取代了“班干部”制度,并定期进行服务岗自评和互评活动。结果,不到半学期,班级学生的责任意识明显提升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切身体验中成为了共同浸润的班级文化。还有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缺乏信任,大多数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班主任-教师组织开展了系列以“信任”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以及“发现同桌优点”的班会活动,一段时间后,班级生态就得到了改善。
(2)以事件为契机。如同个人的成长,总会受到某个关键事件的影响,班级生态创造,也会受到关键事件的影响。一个因为家长关系而影响到学生同伴关系的班级,有些家长常常以能够介入班级活动而感到自豪,但他们并不是单纯以协助班级工作或者提供必要支持为目的,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好处”。在一次游学活动准备工作中,有家长因为争当“志愿者”落选而表达不满。已经对班级和家长情况有所了解的新班主任,以这件事为契机,在出发前的家长会上,既表扬了积极申报志愿者的家长,同时强调了志愿者的选择标准和职责,更分析了家长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对家校共育提出了积极的建议。这次家长会后,家校关系慢慢走上了正轨,班级生态也慢慢变得和谐起来。
(3)以个体变化为契机。在一个习以为常的环境中,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往往不会积极期待有什么改变,哪怕环境生态是不健康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其中有个体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那就要让这一个体成为榜样,帮助大家建立起信心,并找到改变的方法和路径。在一个生态状况不理想的班级里,发现积极变化的个体,班主任可以此为契机,改善班级生态。一个三年级班级里,学生普遍没有情绪管理意识,缺乏情绪管理知识和方法,从而各种大小冲突不断,教室里整天鸡犬不宁。班主任-教师利用成长课和其他机会,引导学生学习情绪管理,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但班主任=教师发现,有一个男生发生了明显改变,曾经是情绪最容易波动、激动的,慢慢变得平和,阳光开朗起来。之后的一次成长课上,班主任让这位男生分享自己情绪管理的收获,同时让大家回顾这段时间里这位男生面对冲突时的应对方式,从真实案例中看见了情绪管理的可能和好处。这节课上,每个人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制订了情绪管理的目标。不久,班级学生的情绪管理明显有了巨大进步。
班级生态的改善,方法策略有很多。运用了适切的方法策略,取得一定效果之后,班主任-教师还要及时总结经验,继续巩固成果,直至创造出稳定而理想的班级生态。
文章发表于《江苏教育-班主任》2020年专栏
相关链接:
以别人喜欢的方式表达喜欢
你就是我的天使
博学不穷,笃行不倦,成为学生信赖的老师
发现那棵树
李竹平|警惕将“名著导读”变成了“名著有毒”
“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师生幸福的日子要来临了吗
                                                   
100个设计+PPT课件+策略指导
长按图片即可购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校园自杀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实施
班级生态系统的厄尔尼诺
会表扬、会激励,聪明的老师不要让学生感到无助
班主任基本功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让“小水滴”闪耀儿童内生的光辉——“小水滴”班成长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