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小衔接这样做,孩子平稳过渡(内附幼小衔接家长指南)

这样的“怪现象”并不是今年独有的,每一年都会有家长提前将孩子送到学前班或者是市场上的其他辅导机构参加幼小衔接课程。

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些家长的焦虑点进行抽丝剥茧,为你解开这些幼小衔接的误区。



误区一

幼小衔接意味着孩子就要从零开始学习


事实上幼儿园的课程是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为课程载体,传递知识和培养习惯。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在进行幼小衔接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园的三年里,随着孩子们的生理发育和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也逐渐养成。

因此拥有好的习惯的孩子进入到小学后,学习能力更强,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

幼儿园数学纸牌游戏

图片来自幼师口袋App
发布者:Claire

数学纸牌游戏看似是一个动手小游戏,实际也在训练孩子的数理逻辑思维,并不是单纯的玩乐。

误区二

“抢跑”能让孩子适应得更从容


教育界对于小学阶段的研究有个著名的“三年级效应”:指在学前阶段就进行了小学知识学习的孩子,一二年级时期重复学习了已知内容,导致在课堂上容易走神和对学习的不重视,一二年级基础没有夯实的他们,在进入三年级学习新知识时会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导致成绩直线下滑。
 
教育学界对于学前阶段的“抢跑”行为早已有了研究、并指出了其对孩子的危害性。“抢跑”行为不亚于揠苗助长。

误区三

幼小衔接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科知识储备量


学龄前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并未进行过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幼儿园阶段以游戏为主,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无法量化或以分数来简单计算。
 
比如幼儿园里孩子们会进行买卖的游戏,在游戏中逐渐建立起了对数字和商业关系的启蒙概念,这是无法通过简单的数学题进行量化的。

幼小衔接的标准应该按照幼儿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如下图

表格仅供参考

孩子过早进入小学化的教育环境中,可能会因为年龄太小而无法适应难度过高的课程和要求更严格的环境,在课堂中因为能力发展不及适龄孩子而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最后导致厌学。

家长们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需要合理分配体力。孩子的成长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

也许你还会问:既然整个幼儿园阶段都在为孩子适应小学做准备,那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吗?

答案是:当然需要!未雨绸缪,怎么准备都不会嫌多

今天我们准备了一份详尽的幼小衔接攻略,适合所有年龄段幼儿家长阅读


大班家长怎么做


大班家长是最直接面对幼小衔接的一批家长,时间更为紧迫。但是别着急,按照我们的攻略一步步完成即可。

1

多聊聊小学,让孩子认识小学



小学长什么样子?小学里也有好玩的游戏吗?孩子们对小学充满好奇,家长们不妨给孩子们多介绍小学,讲讲小学生的事情。

还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小学参观了解未来的学校周围环境,鼓励孩子以小学生为榜样

2

像小学生一样安排作息时间



幼儿园的时间和小学的时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除了在幼儿园老师会增加上课时间之外,家长在家也要做好工作。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小学生作息尝试按照小学作息生活、学习,有意识地缩短孩子午睡时间

小学作息参考时间表

3

了解小学学习用品,整理书包等



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幼儿园有很大不同,比如小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课桌,不同学科的书本等,孩子们提前认识了解,一方面可以引起孩子对小学不同的学习用品、环境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学会独立整理自己东西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整理书包、文具鼓励孩子尝试练习握笔

4

让孩子多与小学生相处、沟通


平时让孩子多认识些已经上了小学的伙伴,消除孩子易胆怯、易畏惧的心理、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孩子也会通过哥哥姐姐对小学生活的描述逐渐对小学环境有所了解,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应对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小学集体生活同时也很期待小学生的生活。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认识小学生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和兄长伙伴一起游戏、交流让孩子多参加和小学生的互动合作游戏活动

5

提前适应小学课堂时间



小学课程时间在40-45分钟一节课,有些刚升入小学的孩子通常会有坐不住、不耐烦的情况出现。

为了适应小学授课作息,家长们可以 在家和孩子一起模拟小学生上课场景告诉孩子上课回答问题或有困惑要举手发言。

6

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事项



小学生放学方式会和幼儿园有所不同,尤其让孩子独立放学自己回家,需要家长们提前给孩子讲解和实践一些安全常识。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熟悉小学到家的路程、及周边环境教育孩子学会走斑马线、认识“红绿灯”等交通标识, 提醒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告诉孩子如有危险、困难要找巡警或交警寻求帮助

中班、小班家长怎么做


中班、小班的家长时间更为宽裕,但是也不能松懈,习惯的养成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们付出更多的耐心和陪伴。

1

培养良好地倾听习惯



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幼儿园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进入小学,老师会按照不同学科进行授课学习,一节课要持续40分钟左右。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倾听习惯。

比如,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能边听边玩,讲的过程中随时提问孩子问题,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的倾听能力,还提升了他的表达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有了良好的习惯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后劲十足。

2

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交流



幼儿园期间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和老师经常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和老师沟通能让老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的情况,获取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3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专注力



幼儿园里,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做手工、给他们讲故事。其实都是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自制力不佳,并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相对严肃冗长的课堂。所以,家长对他们专注力的提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比如在孩子放学后,和他约定好一个具体的时间段。一起拼图、画画、做手工等除掉身边的分心物,撇开嘈杂的空间,成为一段爸爸妈妈陪伴的亲子时光。顺其自然地他便可以安静下来,集中精神像个小学生那样认真学习、专注做一件事情了。

4

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


孩子在到了小学之后,学习各门学科相对培养生活习惯更重要,是不像幼儿园老师一样面面俱到,所以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培养好孩子简单自理能力,不要让孩子落在后面。

比如孩子可以学会自己穿衣服、叠被子、刷牙洗脸、系鞋带、接水等生活中的小事。上了小学,他们面临集体活动,除了会有许多自己要做的事情之外,也会面临失败等等,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孩子自己再去尝试,同时培养孩子自己做事,也会让孩子更加自主独立。

最后的话

幼儿园不仅仅是学龄前儿童玩乐的场所,平时的课程都是经过老师科学设计、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幼儿园从一开始就是孩子将来的发展打基础。

家长们无需过度焦虑,多与老师沟通、了解相关知识,注孩子习惯的养成、心理思维的变化,帮助孩子全方面地过渡到小学阶段。

本文作者:小白,首发于公众号:幼师口袋。全国已有300多万幼师在用口袋。我们希望让幼儿园不再“小学化”,把老师的时间还给孩子,让教育更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园共育共同做好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工作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大班幼小衔接指导家长会讲话稿
家长如何帮助幼小衔接的孩子
幼儿园升小学 知识储备第二位养成好习惯最重要
幼小衔接家长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