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藏家故事 90后藏家如何买到一幅馆藏级古画
藏家赵骏 图片致谢:嘉德艺术中心
“面对一件佚名画,只能从画面本身做出判断”赵骏说道。在这样一副18平尺的画上,松树占据了画面大半尺幅,树下的老者眺望远方,一手捋着胡须,一手扶着案台,案子上摆着笔墨纸砚,这样一副半景构图绘画,由树下人物把观者的视野引向了一个虚旷的远方,巧妙取舍,大胆剪裁,画有尽而意无穷。赵骏在拍下这幅作品后,追根溯源,开始了一段坎坷且美妙的探索之路。
佚名,《松下高士》,高171cm、宽101cm,赵骏收藏
根据南宋院画录的记载,有一件著录为马远的作品,名为《松下挥翰图》,那幅画更早的著录还可以追溯到明代大藏家王世贞的《弇州山人续稿》:“一老者据案,绝似游龙公,但不知定否五千言尔,绝天骨与天机并秀逸”——《松下挥翰图》。“作为宋画的藏家,赵骏发现古人看山加入了很多审美想象和神思,胸中有山才会落笔。
根据《南宋院画录》的记载,有一件著录为马远的作品,名为《松下挥翰图》,他那幅画更早的著录还可以追溯到明代大藏家王世贞的《弇州山人续稿》
尺寸制式
赵骏所拍下的画有18平尺,宽度达到了101厘米,南宋绢是否能达到这样的宽度和制式是根本性的问题。当他翻阅了很多故宫老专家鉴定的文章后,明确指出,宋代尤其是南宋,宫廷卷最大的宽度可以达到110厘米,那么,从尺寸上此画符合南宋画的制式。
宋代的绢多是双丝绢,两个经线一个纬线。南宋宫廷绢的宽度可达到110厘米。以此证明了时间的上限,其符合宋代卷的材质。
此画的裱工为两个“山”字,两头相对,赵骏在很多国内的展馆和资料里很少发现有相类似的裱工,几经查找发现,此裱工却为“南宋纱矩纹”,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衣纹样式,作为裱工纹样是非常罕见且难得。
双胞胎本的出现
宋代佚名画,如果符合院体风格,大多进入市场后,会被无良画商画贩印上假章假款以便出售,所以此画大有可能没有进入市场。其次,如此大尺幅的绘画,再加上裱工,三米挑高的房屋也挂不下此画,所以很有可能为一件挂在大殿里的作品。这便让赵骏产生了疑问,他会不会在很早年的时候就作为馈赠流向海外安放。顺着这个思路几经查找翻阅,终于在日本著名学者铃木敬先生的中国绘画总合图录里,找到了一幅印有南宋宫廷画家马远款、与这件作品具有95%相似度的双胞胎本。赵骏立即前往此作收藏的日本根津美术馆进行交流比对。美术教育加盟www.etmsjy.com
古画里的“货比货扔”
当两件非常相似的作品碰面时,一定会分出一个高下与差异。赵骏所拍下的画比馆藏双胞胎本高了大约20厘米有余,宽了大约15cm有余,这样的半景山水绘画,当尺幅变大后,整体画面都会变的更为完整。这两件作品很有可能是一件临摹另外一件,跟随这个线索,从技法的角度分析,中国古画的临摹仿造,大改小容易,小改大会难一些。
而日本根津美术馆这幅松下人物图,已被日本著名学者、鉴定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教授板仓圣哲认证:根津美术馆的这件作品符合标准的南宋风格,是明代的高手根据一副宋代的祖本临摹而来的。
南宋马远款,《松下人物图》,高150cm、宽84cm 日本根津美术馆收藏
赵骏谈到:能买到这样的作品,眼力和财力并不是最重要的,收藏作为基础,是一个敲门砖,但当我们面临一副好作品时,它的气韵是会说话的。气韵的含义有两层,一层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指这幅画直观表现出来的生命力,是画面内容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可以感动人的力量。另一层是直观看不到的,隐藏在作品背后,是艺术家想要营造的一种现象,但是大象无形;是艺术家想要运用的一种巧思,但是大巧若拙。
期望值
市场上大多关心增值而忽视的期望值。有些古画可能是无章无款,但其艺术性从未削弱,它不应仅仅是一件商品。面对这样的作品,对一件古画的期望值就会促使我们去前进、研究。与这样的画过手,不禁会思考,这样一副画会把我们带到什么样的境界、位置、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左:佚名,《松下高士》,高171cm、宽101cm,赵骏收藏
右:南宋马远款,《松下人物图》,高150cm、宽84cm 日本根津美术馆收藏
青年一代收藏家要有自己的态度与坚持
赵骏在谈到收藏入门建议时说道:“对于入门级来说,看实物无疑是最好的方法,才能看到古画笔墨传递给我们的冲击力。去博物馆看真迹,去顶尖大拍卖行去看预展,甚至办一张拍卖号牌真正的参与进去,带着疑问去看作品:为什么你喜欢的这幅花鸟最后拍的这么便宜?为什么这幅山水你并不感兴趣,但却是镇馆之宝?带着这样的疑问再去看书学习,是比较合适的。尽可能不要一上来就考虑其学术价值而忽略了美学本身,它首先是一幅画,其次是一张图片,再是文章、艺术评论和考证。很多拍卖行也有开设专业的收藏鉴赏课程,虽然好作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少,但入门的门类越来越多,方式也越来越广泛”。
收藏家的藏品要既精且富,永远是一山比一山高。赵骏说:“我唯一符合收藏家特质的便是我的态度,青年一代的收藏家更要有自己的态度,如何对待自己的藏品,愿不愿意为了藏品漂洋过海看展览,听讲座,翻阅资料,查找旁证,这些收藏的点滴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对收藏品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本身就获得了心灵愉悦和知识积累,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收藏体系、机构应尽可能的降低书画门槛,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参与,古画门槛真的没有那么高,先以美学的角度欣赏和深入,再去研究和发现佚名画背后那些精彩的故事、极具美感的画面,把他分享出来,让更多人欣赏他、喜欢他,也是收藏的乐趣所在”。
青年一代的收藏家们站在更为国际化的平台上观察、思考,他们的思想、品味更加开放与个性,而传统的收藏也将因为他们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多元化、年轻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造假高手仿制明清古画揭密
收藏家宣家鑫@书画界的赏金猎人,捡个上千万的漏靠什么
看完此画三日不读画!
字画造假为哪般
鉴藏| 学董桥——做一个有品位的收藏家
何处觅清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