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拥有易瘦体质、保持冻龄,从控糖开始,手把手教你如何控糖

在《忽视这个最能囤积脂肪的激素,难怪喝水都长胖》一文中,我们谈到想要减重、改善易胖体质,调理血糖问题,要从调理胰岛素上入手,首当其冲就要控制过多糖分的摄入。

其实不仅仅是想减重、调理血糖的人需要控糖,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尿酸等问题的人、身体上有各种炎症、结节、增生、肿瘤的人……,都需要控糖,因为多余糖在体内形成的是痰湿,大部分身体上的问题都离不开痰湿为患。

想让自己保持年轻态的女性也需要抗糖,因为多余的糖分还加速皮肤老化,我们脸上的胶原蛋白,就是在多余糖分的攻击下,发生糖化,然后失去水分并泛黄,从而导致肤色暗沉无光,出现皱纹和变得松弛。

也因此,这些年,控糖成为了一个非常时尚的话题,也是一个正在悄然兴起的生活方式,很多明星,像大S、张韶涵、伊能静都在身体力行,很多自媒体平台上的博主也在大力倡导,我们周围一些关注健康生活的朋友也都在实践,我想这是大众健康意识开始增强的一个表现。不过,这个观念落到寻常百姓家,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到控糖的重要性,并了解到底该怎么控糖。

1

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糖。

在化学上定义,糖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因此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糖和脂肪、蛋白质并成人类所需的三的营养物质。

糖以不同形式广泛存在于人类的食物里。按照化学分子结构分类,糖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寡糖)、多糖、复合糖四种。

一、单糖,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其中葡萄糖和半乳糖易溶于水,也最容易被人体血液吸收。

二、低聚糖,也称寡糖,由2-10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包括二糖、三糖、四糖等,低聚糖水解后可生成单糖。

像乳糖、蔗糖、麦芽糖都属于二糖,三糖有棉子糖(蜜三糖)、松三糖等。四糖有水苏糖。

三、多聚糖,也称多糖,这种糖由10个以上单糖分子聚合而成。淀粉、纤维素、阿拉伯胶、糖元等都属于多糖。

一部分多糖分经水解后可生成多个单糖或低聚糖,如淀粉,在被唾液侵蚀以后,淀粉酶会得到分解,形成麦芽糖,麦芽糖还会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被人体血液吸收。

而像纤维素(膳食纤维中的一种)这样的多糖,是不容易水的,人体消化道内不存在纤维素酶,因此它不会被人体吸收,但是它可以吸附大量水分,促进人体的胃肠蠕动,增加排便,促进大便的排泄。

还有一类多糖,结构复杂,不容易水,因此也不会引起血糖的增高,而且它还具有特殊的生命活性,能对人体的免疫有调节作用,如银耳多糖、香菇多糖、茯苓多糖、枸杞多糖、灵芝多糖等。

四、复合多糖,这是科学家研制出来的一种糖,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多糖组分的混合物。这种复合不是随意的混合多糖,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将不同功效的几种活性多糖进行组合。它与单一活性多糖相比,能够更大的程度上激发人体的免疫力系统活力、调节身体状态的功效。比如把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等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就像汤药方剂一样,让这些多糖团结起来,发挥更大的威力。

单糖和双糖都有明显的甜味,而且能快速地被血液吸收,引起血糖的快速飙升,多糖中的淀粉的甜味要淡很多,而且因为还要转化,所以升糖的速度慢一些。

2

在生活中控糖,我们首先要控制住添加糖,包括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黄糖等等,因为它们都是蔗糖,属于能让血糖迅速升高的二糖。

像我们日常说接触的饮料、糖果、面包、点心、饼干、能量棒、果酱、果冻、蜜饯、雪糕、冰激凌、速冲糊粉、奶茶等大量食品中,都含有很多添加糖。

除了这些容易被觉察到的甜味食品,在很多菜中,糖也是必不可少的调料。如一份葱烧海参也许要加糖15-25克,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也要加25-30克,红烧肉要加40~50克糖。而其他加工肉制品,如人们爱吃的肉脯里也含有不少糖。

添加糖还广泛存在于调味料中,酱油、醋、料酒、耗油、香油、腐乳、沙茶酱、番茄酱……。

奶和奶类制品也是含糖大户,100克牛奶就自带4.2克乳糖,此外还有少量的半乳糖、果糖、葡萄糖。

水果里也含有大量的糖分,主要含的是果糖,果糖进入血液的速度较慢,且水平较低,但它的主要在肝脏代谢,摄入过量也会引起脂肪肝。而且在体内,果糖也可以转化为葡萄糖或合成糖元。除了果糖之外,像西瓜、葡萄、香蕉、梨和苹果、梨、猕猴桃等也都含有大量的葡萄糖。

蜂蜜的含糖量大约是70%,主要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

3

以上这些食物都是富含单糖、二糖的,因此具有明显的甜味,容易识别。而多糖因为甜味非常淡,容易被人们忽视。多糖里的淀粉则主要存在于米、面、豆等五谷杂粮及根茎类的蔬菜中,如薯类、山药、土豆、南瓜、胡萝卜、藕、芋头、玉米等等。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难道控糖连这些也要控吗?中医里不是讲“五谷为养”吗?

五谷为养的确是不容置疑的,因为淀粉属于多糖,它对人体血糖的影响远比单糖、双糖小得多,所以能够成为向人体提供必须营养物质(糖)的主食。

但为什么很多人控糖、低碳,就不吃主食了呢?

这就需要我们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含糖量,一个是升糖指数。

含糖量一般是指单位质量的可食用品中所含糖分的质量;升糖指数(GI)则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指标。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含糖量高的食物,不见得升糖高,含糖量低的食物也不见得对血糖的影响小。

因此我们除了看食物的含糖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它的升糖指数。

古人吃的是没有经过怎么加工的五谷杂粮,而绝大多数现代人吃的则是精米精面。

比如大米的升糖指数为83,是相当高的了,而糙米的升糖指数才56,只是中等升糖食物。面粉的升糖指数高达88.1,但全麦面粉的升糖指数才35,相当低了。

另外像大豆的升糖指数才15,小米升糖指数为61.5,黑米为58,未加工的燕麦为54,荞麦为54,藜麦为35……

可以说这些未被加工过的五谷杂粮,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粗粮”,虽然含的淀粉多,但却对血糖影响很小。因此是人体糖分的最佳摄取来源。

大自然已经把最好的东西赐给我们了,而现代人总觉得自己更聪明,总想人为地提取点什么精华物质,殊不知,去掉的那些我们自认为的糟粕,其实是和精华物质相互依存的,去掉了粗纤维,只吃淀粉,就会吃出病。用中医的话来讲,五谷本是有阴有阳,去掉一部分,阴阳就失衡了,就成了具有偏性的“毒”。

因为根茎类蔬菜和粗粮一样,也是不光富含淀粉,还含有很多的粗纤维,因此升糖指数也都不高,比如山药GI值为51,土豆为62,芋头为48,放凉的煮红薯为54,莲藕为 38,胡萝卜为71,南瓜为75,玉米为55。

所以也可以成为我们糖类摄取的主要来源。

不过如果一顿饭里,又吃主食,又吃这些根茎类蔬菜,淀粉的摄入量就容易过量。虽然吃的可能都是升糖指数不高的食物,但糖类摄入过多也是不好的。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取舍。要么只吃五谷杂粮,要么只吃根茎类蔬菜。

4

总之,想要很好地控糖,首先要少吃或不吃那些有明显甜味的食物;

以甘淡类的淀粉类食物为糖分主要摄取来源,而且不要吃精米精面,而要吃粗粮和根茎类蔬菜。不过这里再强调一点,很多人一下子全换成粗粮,对脾胃大挑战比较大,可以一点点加起来,比如在蒸米饭的时候,加一些藜麦或小米、燕麦等,随着脾胃适应能力的增加,逐渐加大比例。尤其是老人、孩子,更要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粗粮和细粮相比,不那么容易被脾胃运化,但它的气味是能养脾胃的,这和肥甘厚味的不好消化是不一样的。

新鲜蔬菜所含有的膳食纤维虽然也属于糖类,但不会引起血糖波动,又能促进肠胃蠕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疏通”,因此也可以适当吃一些。

另外像银耳、香菇这些富含不会引起血糖增高又能调节免疫的多糖,也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另外烹调的方法也引起血糖值的飙升,越容易让身体吸收的精工细作,越容易让血糖升高,比如煮烂、打成泥、打成糊糊、打成浆,比如黄豆的升糖指数为15,磨成豆浆后,升糖指数就上升到40~50了,土豆的升糖指数为62,烤土豆的升糖指数达到了82,土豆泥的GI值为90。将小米煮成小米饭,通常升糖指数不会明显升高,但是如果将小米熬成粥的形式,升糖指数会大大升高。也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

控糖对中医来讲是个非常新的话题,多少古代的名医都提倡喝粥养生,多少经方里都有糖类,难道古人就不担心血糖问题吗?在古代,制糖的技术远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所以糖也没有如今天这般滥用,更何况古人大多数吃的都是粗粮。别说古人了,我小的时候,家里蒸的馒头、包的饺子也都是用黑乎乎的全麦粉做的,古时候的老百姓一年到头更是吃不上几次精米白面,因此糖尿病全是富贵人家才能得的,因为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比较精细,所以糖尿病也被称为“富贵病”。

所以我认为,有些中医的养生方式、调理方式到了现在,就最好能变一变了,比如喝粥,我们现在基本不写怎么喝粥养生也缘于此。还有很多方剂、食疗方里含有糖类,也最好能变通一下。毕竟时代不一样了,方法也要随之而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营养与健康:碳水化合物(主食)那些事儿
糖尿病饮食中如何减少“糖”的危害?
Body新词解vol.14:淀粉质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表
碳水化合物大观园,甜蜜蜜!
糖汇佳健康知识科普:误区与真相:糖尿病的人不能吃糖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