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数人的平庸,都源于极差的执行力

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件事摆在面前,是做足准备再开始,还是先搞起来?

你怎么看呢?

一、凡事先搞起来,就成功了一大半

1.与其忧虑,不如行动

现在很多人都特别容易陷入精神内耗,在面临一件事、一个选择时,心里会有两个小人,这两个小人观点不同、理念不同,吵得不可开交,不断相互拉扯。最后,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在大脑每一次选择、纠结、焦虑、分散精力中,心理的能量就会被消耗,导致身心疲惫不堪。怎么办?如果一件事在你的脑海中不断推演,让你焦虑不堪。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做。因为只有行动起来,你就会进入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最终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做成、不后悔。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习惯把整个事情都推演一遍,臆断出可能遭遇的问题,使自己陷入“我如果做了,会怎么样”的内耗。

与其陷入“想做但不确定结果如何”的纠结中,不妨让自己先搞起来。只要方向大致正确,就别耍小聪明,带着不计得失的心态向前走,你会发现结果越来越清晰。

2.机会,往往在行动中产生

现实中,我们会碰到很多机会,大多是小机会,但偶尔也有大机会。人生的转折点,就在于你面临某个大机会时的抉择。许多人碰到机会时,心里总会想着“我的能力还不够,我还没准备好,等下次吧”,如果是小机会,那倒不重要,但如果是大机会,可能错过就是错过了,不会再有机会。能成事的人,往往都不会因为某些因素限制自己,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能成事的人,往往不会把事情分为“这是该我做的,这是该你做的”,而是不分你我,既是公司的事情,也是自己的事情。无论这件事情与自己有没有直接关系,也无论自己的职位多么普通,他们都会当仁不让地去做。机会,就会因此而产生。

3.高手,都是在行动中产生

“如果这事成不了,那不就白干了”,这是很多人在做事前的心理活动。与此相对的是,有的人先上手搞出一个雏形,然后再一步步慢慢前行,这往往拉开了人与人的差距。曾经一位国内有名的作家来学校开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关于创作与写作。提问环节中,有一位学生问:普通人怎么做才能成为小说家?

这位作家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今天你回到宿舍,打开电脑,点击一个叫 word 文档的东西,然后敲下第一个字,你就已经是小说家了。这句话看似很简单,但其实仔细领悟之后,非常深刻。


二、拥有行动力的3个思维方式

1.立即行动,拼命去用

你必须有足够的紧迫感,把行动牢牢放在第一位,发自内心地产生去行动的渴望,你才能真正把这件事情办成。当你接触一样东西时,你对它的兴趣和印象是最深刻的。随着时间推移,每一秒,每一分,你对它的熟悉程度都在悄无声息地降低,你的技能熟练度在减弱,你在逐步变得对它“生疏”,慢慢把它忘掉,乃至于好像从来没有见过它、从来没有接触过它。这种弱化是缓慢但无可抵挡的,它就像从你身体里面一点一滴被抽离出来,流走。许多人觉察不到这一点,当觉察到的时候,往往已经分毫不剩了。如何抗衡这种弱化的力量?唯一的做法,就是赶紧行动起来,用行动去对冲弱化。你的行动越及时、越全力以赴,这种弱化的趋势就更容易被扼制,乃至被扭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是学习任何东西,还是想达成自己的目标,唯有始终抱着这样的心态,才会更容易成功。

2.后悔的时间模型

1994 年,心理学家Gilovich 和 Medvec 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发现:从短期来看,人们更容易为“做错”的事情感到后悔,并会想办法去补救、纠正;但一旦把时间拉长,不论强度上还是数量上,“没做”的后悔程度,都会远远超过做错。为什么呢?因为,一旦你为“做错”的事情感到后悔,你通常会采取别的举措去进行弥补,最大限度减轻它对你的损害。但反过来,对于“没做”的事情,你再怎么样也无法去弥补它;反之,它可能会成为你内心中一个永远的遗憾,你会不断往上加码,不断去想着“要是我当时如何如何,就好了”。这种心态不一定是理性、合理的,但它的确存在,会严重地影响我们的幸福感。所以,当我们面临“去行动”和“再等等”的权衡抉择时,只要两者没有显著的差异,并且能承受最坏的结果,不妨对自己说:试一试吧,毕竟如果不做的话,将来可能会更后悔。

3.行动越多,认知越深

在主动做成一件事之前,我们眼里的世界是二维的、扁平的。然而,在主动做成一件事情之后,我们就能够从侧视的角度,看到三维的、立体的世界,注意到人与人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别。

在立体的世界里,处于高层次的人和处于低层次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态度往往有天壤之别。处在下一个认知层次的人往往看不到上一个认知层次的风景,因而只能用狭隘的视角来判断,只有让自己行动起来,将认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才能做出不同的判断。事实上,如果不行动,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毕竟依靠低维度的认知和经历,我们很难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有先依据前人的假设走到更高的层次,人生目标才可能慢慢浮现。
三、想起来全是问题,做起来才有答案

只有当你像溺水者渴求空气一样去行动,朝着你的目标,不断前行、总结、迭代,最终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因为我们永远也不会“准备好”,但我们可以做到,听到内心的召唤时,就立即起跑。这时候,你甚至会发现命运的奇妙之处——这条路,就是苦苦寻找、想走的路。请记住,所有的事到最后都是好事,如果不是,说明还没到最后。

— THE END —本号致力于分享“领导力、团队与职场”相关内容,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整虚的,干就完了
人生在世重在我尝试过一辩稿
简言|行动起来,才是真正的知道
犹豫一万次,不如实践一次,凡事先搞起来,能解决80%的问题
不管多难,先搞起来,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凡事先搞起来,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