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与人最舒服的相处之道:降低期待,拒绝讨好,保持界限
userphoto

2023.07.22 北京

关注

对朋友,要降低期待,相处才能更随心;对同事,要拒绝讨好,相处才能更开心;对亲人,要保持界限,相处才能更自在。
富书作者:糖糖;主播:紫陌骐骥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活在这人世间,即使再亲密的关系,时间久了,都会产生矛盾。

人际交往中,产生的烦恼好像都来自于这层关系。

当经历的事多了,见过的人多了,就能发现:

一段关系,能够保持长久的发展,取决于什么样的相处之道。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相处之道,莫过于:降低期待,拒绝讨好,保持界限。

对朋友,降低期待

苏格拉底说:“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都源于对他人期待过高。

过高的期待,对别人会形成一定的压力;人与人之间,唯有降低期待,知足常乐,才是最舒适的相处方式。

微博上有位小徐的博主,在诉说他近期的烦心事。

几年前,小徐老家有个朋友,因刚毕业没有工作,就来到了小徐的城市,寻求小徐的帮助。

小徐为人很热心,把老家朋友介绍到了自己公司里,并手把手带了他一段时间。

朋友也很努力,在小徐的帮助下,职场之路走得很顺利,每年都得到了加薪的机会。

最近小徐的父亲生病需要动手术,费用较高,压力巨大。

于是,小徐向这位朋友请求了帮助,而朋友却只借了几万块,距离手术费相差甚远。

小徐对朋友的行为感到非常失望,想起自己曾经那么帮他,可如今自己有难了,朋友却没有记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

不禁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你在别人心中的实际位置,永远比你认为你在别人心中的位置低很多。”

话虽扎心,现实确实如此。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难达到的要求就是“付出10分,却想得到20分的回报”。

对他人期望过高,对自己形成一道枷锁,对别人造成一种负担。

这世间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同等的回报;不是所有的倾诉,都能得到共鸣的理解。

其实,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不舒适,就是对别人寄托了过高的期待。

有时候,适当降低对他人的期待,方能更好地经营一段关系。

因为期待太高,如若心不达意,就会失望至极;期待降低了,哪怕一件小事,或许惊喜万分。

当我们放下了这种高期待,才能让自己在人际关系里,随心坦然。

对同事,拒绝讨好

知乎上有人问:“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是怎样的?”

有个网友的回复,得到较多人的赞同:“我赠你三月春光,你予我四月桃花,世间真情能长存莫不因此。”

对此,深表认同。

我们常常费尽心思地讨好别人,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喜爱。

现实却是,他人若是心中有你,并不需要讨好,若是心中没你,讨好也无用。

任何一段舒适的关系,都不是在阿谀奉承中拥有的,对的关系从来都是平等的。

同事小玲就是讨好型人格,每次临下班前,隔壁王姐就让小玲帮忙去寄包裹,还交代道:

“小玲,正好你顺路,还是帮我把包裹带到那站点,今天要寄出的,明天人家等着收呢。”

小玲想要张嘴说点什么,但还是忍住了,仍旧是笑眯眯地答应了王姐的交代。

自王姐知道小玲每天都要经过那个驿站后,她就隔三岔五地让小玲帮忙带东西。

其实小玲每次为了帮王姐捎东西,都需要绕路多走十几分钟才能到。

有一次,小玲下班有事,想借机拒绝王姐,但是看到王姐那失望的眼神,小玲没有把“不”说出口。

小玲经常安慰自己:“助人为乐是好事,我牺牲一点点下班的时间换来好人缘,觉得很值得。”

有一次下班小玲忘记了王姐的包裹,为此受了王姐一顿埋怨,小玲也感到非常地委屈,本来觉得自己是好心,却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可小玲为了维护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依旧做着好事。

亦舒曾说过:“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由此想到一句话,讲的非常有道理:“但凡需要你努力迎合,才能维系的关系,都是错的。”

因为,每一次的迎合势必需要隐藏一些自己的需求去成全别人,长时间的委屈,不能让关系得到好的发展,相反会使关系陷入僵局。

对人谦让,助人为乐是教养,但没有必要委屈自己。

但凡是相处舒服的关系,从来不是一味讨好对方,而是能够做真实的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也许是偶然,但是能够保持长久舒适的方式就是拒绝讨好。

当我们开始不卑微、不迎合、不讨好的时候,才能去邂逅更美好的自己。

对亲人,保持界限

有人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

的确,任何关系无论发展到哪种程度,都不能超越那个界限,一旦过界,矛盾就来了。

知乎上有位李大姐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李大姐自述道:“自从娶了儿媳妇后,待儿媳妇跟就如同亲女儿那般疼爱,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拿对女儿的要求去对她。

为此,儿媳妇感到很不开心,觉得婆婆干涉了她的生活,经常和婆婆置气就跑回娘家住,不愿意回来,长此以往,已经影响到了夫妻的感情。

李大姐对此种情况感到非常的惆怅,不明白自己都是为了她好,怎么会引发这么多问题呢?”

一位网友的评论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虽然儿媳妇称呼婆婆为妈妈,但她毕竟不是亲生的,你可以像对女儿般疼爱她,但是不能像对女儿般要求她,同样如此,儿媳妇也不可能要求婆婆像亲妈那样对她,这心里得清楚。”

评论也让李大姐醒悟,确实如此,母女是有血缘关系的,打断骨头连着筋,但婆媳关系需要保持界限,把握好分寸。

李大姐自那以后很少去插手儿媳妇的事,家庭随之变得很和睦。

李叔同的手书中有句话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任何一段关系,离得太近了就会有矛盾,干涉太多了就会有芥蒂。

有时候,从亲密到疏远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仗着关系好少了该有的界限。

生活中,任何关系的相处都应该保持一定的界限,少开不合时宜的玩笑、少打听他人的隐私,

守住分寸地与人沟通,才能让人感到更舒服。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保持适当的界限,那“一碗汤”的距离就显得格外的合适。

当我们学会用这种恰当的方式来相处时,方能给予彼此更多的尊重和自由的空间。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以前总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靠的越近,感情越好。

后来才发现,掌握最舒服的相处之道才能让感情更持久。

对朋友,要降低期待,相处才能更随心;

对同事,要拒绝讨好,相处才能更开心;

对亲人,要保持界限,相处才能更自在。

人生海海,愿你我都能掌握舒服的相处之道,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感受更美的人生风景。

作者简介:糖糖,富书作者,热爱文字,热爱生活的90后,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有素质的人,都有“边界感”
婆媳关系的悲哀,在于强行把彼此当母女!
所有的高情商,背后都是一种善良
真正成熟的人,与人相处都有界限感和分寸感
人与人之间,真正靠谱的关系:三个字
关系再好,也要保持“三种距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