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亮陪女儿运动:一个成功的父亲远比一个成功的男人重要

回复“写作”,报名亲子文写作营


精读妈说:父亲的长期缺位,容易导致子女关系亲疏,由于长时间没有和孩子一起成长,很多父亲并不知道孩子的习惯,爱好。

作者:一颗榴莲(爸妈精读主笔)

近日,歌手叶一茜在平台上分享了一段日常,视频中,田亮和女儿森碟在做平衡力训练,森碟跪坐在瑜伽球上,和老爸互相抛网球,下一秒失去平衡直接“翻车”,视频中家庭幸福的氛围让人感觉温馨。

从之前微博曝光的森碟运动图片,可以看出这并不是田亮第一次陪女儿玩游戏,一直以来,田亮陪伴森碟尝试了多种多样的运动,用一个父亲的身份让这个孩子成长为自信,大方,美丽的少女。

与之相反的却是,因为疫情缘故,很多家长因无法工作而呆在家中,一些采访中,很多父亲表示“居然没有发现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爱好,习惯自己竟全然不知”;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孩子读几年级在几班;

更有父亲表示“这次疫情期间是陪伴孩子最长的时间,和孩子建立了很多话题,以后一定要多陪孩子。”

其实,这样的对比反应了在当今社会,很多家庭都出现了“父亲缺位”的现象,从心理学意义上,“父亲缺位”其实指的是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参与程度不足的情况,更多是指亲子之间缺乏“有品质的时间”,是在生活中对孩子只有给予而没有教养。

奥巴马曾在2008年说过一组数据:生活中没有父亲的孩子,落入贫困或犯罪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高5倍,弃学的可能高9倍,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性高20倍。

霍华德大学的斯蒂芬·巴斯克维尔教授曾说过:

基本上每个重大社会问题,都与父亲缺失有关,暴力犯罪,吸毒,酗酒,少女怀孕,自杀等,都与父亲缺失有最直接的关联。

父亲教育缺位

导致孩子人格发生偏差

在《世界需要父亲》一书中曾提及,没有父亲陪伴成长的孩子,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概率是健康孩子家庭的2倍。

曾经新闻报道过多起未成年弑母案件,其中,有两件让我影响特别深刻。

2008年12月,湖南沅江12岁的少年吴某因在家抽烟被母亲发现并抽打,一时间,吴某心生怨恨,当即进厨房拿了一把刀,在母亲身上砍了20多刀令其致死。

据了解,这个少年的父亲在孩子半岁时就外出打工,就算偶尔务工回来,也不在家里长待,更别提教育孩子;母亲在家带着两个儿子,因此稍微严厉了些,没想竟遭来如此杀生之祸。

在达州13岁少年弑母案中,男孩从小由祖父母照顾长大,小学时爱偷盗,初中后惯于偷盗上网,再至后来染上吸毒,多处欠钱,案发前半个月,母亲开始回家管教孩子,但自始至终孩子的父亲都不见人影。

在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中,将母爱和父亲做了区分:母爱是无条件的,无论你长成什么样子,我都爱你;

父爱是有条件的,你需要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取得一定的学业或工作成就,才会获得父亲的首肯。

对于孩子来说,父亲常常是威严的代表,是一种力量的存在,父亲的缺位,让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感受到母爱,而缺失了父爱带来对自身的约束。

父亲生活缺位

给孩子心底种下敏感胆小的种子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如果缺少父亲的陪伴,很难养成性格中自信的一面,面对外界复杂的环境往往缺乏勇气,更没有安全感。

古语常说:“子不教,父之过。”而如今的这个时代,父亲常常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变成了:“子不教,母之过。”

父亲的长期缺位,容易导致子女关系亲疏,由于长时间没有和孩子一起成长,很多父亲并不知道孩子的习惯,爱好。

在中国,很多父亲以工作忙为借口缺失着孩子的成长,试图用金钱去弥补精神上带来的空缺。

我身边有个朋友,因为长期在外工作出差,回家陪伴孩子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他对孩子的弥补是每次出差带回孩子喜欢的玩具觉得这就可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

因为平时父亲从来没有出席过孩子小君的学校活动,在家也留出陪孩子玩玩具的亲子时间。

在学校里,当别的小朋友提到父亲在家怎么陪自己做手工,看动画片时,小君都是默默站在一旁,插不上话,时间长了,小君的同学们就开始对小君说“你是不是没爸爸”“你爸爸是不是不爱你”。

这让小君感到气愤的同时也感到了委屈,久而久之,在小朋友圈子里也变得不敢说话,甚至别人抢了他的椅子,他也不敢要,因为抢东西的小朋友说“你信不信我让爸爸来打你”,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爸爸会不会来。

父亲是家庭支柱,对孩子来讲,父亲如同一座厚重的大山,是生活的强力后盾和底气。

研究发现:在人生早期如果能得到父亲较大程度的参与,都能够预测更高的智商,更好的学业成绩,更快速的社会适应和更少的行为问题。

父亲家庭缺位

影响孩子成长氛围

现今社会,普遍的家庭模式是女人承担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看护,教育孩子的责任,而男人则全力打拼事业,提供物质条件保障,这样的思想也来自于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理念。

但是,父亲在家庭缺位的同时,就意味着母亲需要付出双倍的精力去对待孩子,长期下去,也让孤军奋战的母亲越来越焦虑。

对于一些母亲来说,这种焦虑容易变成暴躁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有些母亲因为在孩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丈夫沟通却得不到理解,从而爆发更严重的家庭争吵。

在《我家那闺女》里,演员王鸥首度提及自己的家庭,起初因为父亲长期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家庭,为王鸥父母今后的矛盾升级埋下了导火线。

年仅三岁就失去父母照顾的她,在记忆力的童年只有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和被丢在小房子里父母不耐烦的轮流照顾,虽然多年过去,王鸥心里一直是曾经那个孤单落寞的自己,养成了不爱笑,不愿相信别人,亲近别人的个性。

无论是负面情绪直接面对孩子还是家庭冷战氛围间接让孩子吸收,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伤害。

当争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离婚的话题就接踵而来,更会让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想法,从而变成小心翼翼的“乖孩子”。

做成功的父亲

比赚钱更有成就感

1、勇于担当,从孕期进入父亲角色

作为父亲,自然要对家庭负责,以身作则的过程中也无形地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一个男人,从妻子的孕期开始就进入了父亲角色,进入了自己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要勇敢担当起对妻子的照顾,孕期的妻子身体不适,情绪不适时,用耐心,用贴心,用爱让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通过母亲的幸福感受到爱。

2、定期安排与孩子的独处时光,改善家庭氛围

作为父亲,应该安排与孩子的亲子互动时间,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完成搭乐高,旅行等一些独处时光,增加父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让父亲更懂孩子,孩子也更尊重父亲,有利于父母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沟通,也有利于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和年长男性相处。

3、陪孩子进行适度冒险,培养孩子冒险精神

作为父亲,应该带孩子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带孩子参加一些类似于游泳,攀岩,骑车等危险度不大的冒险活动,培养孩子的勇敢和坚强,有利于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不轻易放弃,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更勇敢地探索世界的不同。

4、发展自我,做孩子最好的导师

作为父亲,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一起进步,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在历史,地理,建造方面,很多父亲的知识面精于母亲,优秀的父亲,应该继续丰富自己的能力。

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传输给孩子,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在孩子将来面对社会问题时,将自己的社会经验教导孩子,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爸去哪儿》:中国父亲多“失败”?
爸爸这样做,孩子更优秀(家长必读)
有父亲陪伴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差。
讲座讲稿:父爱与责任
为什么爸爸一定要参与孩子的教育?答案全在这里了
亲子关系,决定了孩子与世界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