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不打小孩日:别让暴力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


进化妈:在你看不见的背后,有数不清的孩子,因为家长的动手,而让他跟家里的距离变得更远,一直在等长大之后逃离这个阴影。

 

作者:千一(爸妈进化论主笔)

你知道吗?今天是个特别有意思的日子:国际不打小孩日。

对此,相信很多宝妈都会相顾一笑,4月30日不能打,那就只能5月1日加倍奉还咯?

玩笑归玩笑,虽然不打小孩儿这件事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但细数周围仍有许多家长奉行棍棒教育,坚持认为“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古人言:棍棒底下出孝子。

很多父母,都对这种用暴力手段来体现权威的做法趋之若鹜。

似乎没有什么是打一顿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打两顿——不吃饭,打一顿;不睡觉,打一顿;不写作业,打一顿;淘气闯祸,打一顿。

前段时间,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偶遇一场在线“家暴”。

起因是孩子破解了朋友的支付密码,擅自网购套“玩具”,特意寄到奶奶那里结果还是事迹败露,当着我的面和老公来了场“男女混合双打”。

看着面前不停苦恼求饶的孩子,跟气红眼的父母,我讪讪地告别,溜也似的逃出了他们家。

突然庆幸,从小到大,自己都没有受到过来自家人的“皮肉之苦”。“偷拿爷爷的钱买玩具”的事情我也做过,仍记得被戳穿时那一刻的窘迫,本以为将迎接的是一场狂风暴雨。

未曾想爷爷只是蹲下来,神情严肃道:

买玩具你可以问我们要,可以自己存钱,但你偏偏用了偷钱这种最糟糕的办法。

玩具我先扣在这里,什么时候你把偷拿的钱凑齐了还给我,我再给你。

我一边自责地哭着,边点头答应,“省吃俭用”一个多月后终于从爷爷手里“赎回”了玩具,那一刻竟感觉到从未有的轻松与快乐。

自此,我便再没“偷”拿过任何东西。

也正是基于从小接受到的“民主式”家庭教育的原因,我始终坚信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许多靠打骂达成的目的,其实靠耐心和沟通都是可以做的。

但仍有不少家长选择了打孩子这种最“简单粗暴”同时也最“偷懒”的方法。

01

进化妈

打骂难以让孩子

明白真正的规则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有了“孩子不打不成才”这样的说法,并被许多家长奉为教育孩子的行为金句。

一看到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立马抽出皮带胖揍一顿。

直到其承认错误为止,并暗自欣喜自己的“教育”成效。

但事实上,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大都是因为经受不住身体上的痛苦而投降,表面诚惶诚恐,实际上却并不一定真正理解自己错在哪里,无法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做出反省。

我的公司同事便常和我抱怨,家里的女儿“屡打不改”,伤透了脑筋。

比如发现女儿竟边写作业边用手机偷偷追剧,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扇了女儿两巴掌,并将她的智能手机强行换成老年机。

没想到女儿老实了没几天,竟然又找同学借了个Pad,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捂在被子里看,气得同事又是一顿揍。

可发现每次揍完等着她的不是女儿的诚心悔改,而是作案手法的不断升级,着实令她又气又恼。

就像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海姆·吉诺特所说的:“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的时候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地不被察觉。”

孩子被打时,表面上是害怕、惶恐,但他怕的可能只是你手上的那根藤条。被“压制”久了,反抗自然是常态。

或是像同事女儿那样不露声色地“暗中行事”,挑战父母权威,也有部分极端的孩子甚至会对实施管教的父母产生屈辱和愤恨的情绪,渴望逃离这个家庭。

去年11月,法国通过了《反日常教育暴力法》,这项法案引发了民众的热烈讨论。

而今年3月,日本政府也在内阁会议上敲定了《儿童虐待防止法》和《儿童福祉法》。

由此可见,“暴力育儿”引发的争论,已经升级为全球性的育儿难题。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当地新闻,一名熊孩子因为学习问题,被妈妈打了一顿之后离家出走,被发现的时候,正坐在河边哭着写作业。

虽然这则新闻让人感觉又气又好笑,但孩子父母仍须庆幸,这个孩子并未因一时冲动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毕竟将“棍棒底下出孝子”演变为“棍棒底下中年丧子”的类似事件早已是屡见不鲜。

02

进化妈

攻击可以被传染,

暴力是毁坏关系的元凶

在反家暴纪录片《中国反家暴纪实》中,创始人李阳的前妻Kim在片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了家庭暴力对孩子造成的毁灭性的伤害。

只有三岁半的女儿Kim的在看到妈妈被家暴后画了一幅画,并对妈妈说:“我可以用筷子和剪刀保护你,我可以杀了爸爸。”

瞬间让Kim泪崩,并不是因为感动,而是深深的恐惧与无力。

毕竟“我可以杀了爸爸”这样的话,竟会从一个3岁小孩口中说出,难免让人毛骨悚然。

也代表着象征暴力的种子,在幼小的女儿心中悄然滋生。

正如《原生家庭》一书中所说,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在心理上越想逃离父母,行为上也就越接近父母,更容易陷入父母的思维或行为模式怪圈里。

相信也有许多家长会认为,暴力就算被传染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以前我们都是在被打骂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也没见有什么心理创伤,这样的想法是极其片面的。

陈乔恩曾在湖南卫视的《旋风孝子》的综艺节目中坦言,从有工作记忆以来就从未跟母亲亲近过,两个人共处一室的时候甚至会有些尴尬。

更是自曝儿时所遭受的“棍棒教育”,正是给她造成心理阴影的根由。

母亲听到后忍不住泪流满面,并承认两人之间存在着一堵无形的高墙,“小时候她怕我,现在我有些怕她。”

我想,之所以许多人会认为“我们都是打骂教育之下的成功产物”,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少数幸运”的那一面。

而在你看不见的背后,有数不清的孩子,因为家长的动手,而让他跟家里的距离变得更远,一直在等长大之后逃离这个阴影。

03

进化妈

别让发泄情绪,

成为你动手的理由

前段时间看过的《都挺好》里,记得有这样一个画面,大嫂吴菲在独自带娃与工作压力下精神濒临崩溃。

接小咪回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看见女儿小咪在够桌上购物袋里东西的时候由于身高不够,不小心把袋子打翻在地,气得狠狠打了一下小咪手。

看见小女儿受到惊吓失声痛哭自己也跟着情绪失控,不停道歉。

这个场景也引起不少网友的共鸣,表示自己也会有受外界影响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打小孩子,或是被父母揍的经历。

甚至有网友在知乎po出自己小时候的遭遇,从小父母分居两地,自己跟着父亲,表现不好会挨揍。

父亲心情不好,打牌输了,或是喝了酒,都会二话不说对着自己一顿拳打脚踢,不管自己是在睡觉还是写作业。

这些经历一度成为他的童年噩梦,为了逃离父亲的魔爪,早早便辍学打工,宁愿到处颠沛流离也不愿归家,并表示“一直都在等父亲的一句道歉”。

然而现实却是,大部分打过孩子的父母,至今仍觉得当时的行为是合情合理的,不会意识到是自己在宣泄情绪,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塑成都是极为负面的。

所以,再难,也请别让自己被情绪支配。

发怒的时候,先让自己静一静,想明白自己动手打孩子的原因,是真的因为“盼其成器”还是仅仅为了“发泄情绪”。

瑞安教授曾说:

我想对仍然相信体罚的家长说,有许多非体罚的处罚方式,像是隔离处罚或经济处罚,虽然不像体罚那样短期见效,但可以稳定建立起孩子的良好行为,且效果持久。

相信,许多时候,孩子是能接受一个偶尔情绪失控的爸爸或妈妈的,而导致孩子出问题的是将“打骂”作为自己情绪发泄工具的父母,将“棍棒”等同于“教育”的理念以及坚定地把打他说成为他好的高高在上的姿态。

虽然我们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改变原生家庭对下一代的影响,不让“打骂孩子”的负面影响再继续传递下去。

以惩罚取代体罚,让理解代替打骂,或许你将看到孩子不一样的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个大学用长达50年的研究证明,“棍棒教育”究竟效果如何?
孩子顶嘴家长只会打骂?李玫瑾教授“试试三句话,效果不一般”
4岁女儿被亲妈打死:我杀我女儿,关你屁事
很多父母认定棍棒底下出孝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陈乔恩成长经历给你当头一棒!
当我面对孩子,一看到他性格脆弱的样子,我就心里难受着急,该怎么办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