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醒醒,不自律真的=慢性自杀

文|慢热的喜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来都不是靠许愿,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得到。

不知不觉,2020已过大半。大家还记得年初立下的flag吗?

上星期见到了刚放假的表弟小宸。成功甩掉50多斤肉的他,着实让我惊呆。他以前可是一个快两百斤的天生的懒虫。

看着傻掉的我,小宸只是耸耸肩,他说:“减肥flag完成!”

聊天过程中得知,他邻居的一位大叔去世了,在新冠疫情严重的那几天。

因为过度肥胖和脂肪肝,诱发了多种疾病。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不到。

这件事情让小宸有所反思。

发了一个下午的呆之后,他决定,不可以让浑浑噩噩的日子再继续下去。

他开始严格控制饮食,每周制定运动计划。学校开学后他也每天按质按量运动。

我记得他这样跟我说:“一再的放纵自己,放弃早起,放弃自律得过且过。

毫无意义的耗费生命,就是等于慢性自杀。或许开始会很难,但我这次不愿意再放弃。”

不自律=慢性自杀。

这是忠告,也是教训。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质

之前在油管上看到过一个视频。

视频博主是来自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霸Jhon Fish。

视频里分享了John在学校一天的生活,引来了1000多万人的浏览和感慨。

早上7点,闹钟响起。

John立刻起身,洗漱,整理内务,7点半准时出门吃早饭。

8点15回宿舍,距离第一节瑞典语课还有45分钟,他决定先完成这节课的作业。

完成作业后的剩余时间用来制定当天的Schedule。

9点02分,从宿舍出发去上瑞典语课,一路上John不慌不忙,丝毫不担心迟到。

因为哈佛的课很有意思,通常要晚7分钟才开始上。

10点,John需要穿过整个校园去上线性代数课。

Emm…

12点,吃完午饭后离上课还有1小时,这个时候John通常会写作业,或者是剪剪视频。

下午1点,John要去听计算机讲座,因为这次的嘉宾是业内大佬,感觉可以学到很多。

听完讲座,下午3点。用脑太久啦,John决定去锻炼放空一下自己。

吃完饭回到宿舍,已经7点20了,John开始准备第二天上课要用的文学评论,大约花了1小时便顺利完成了。

此时的John已经微微感到有些疲惫了,他决定做点事情换换脑子——写一会儿线性代数作业…

大概晚上9点,John开始了今天日程表上的最后一项:读50页书。

10点,洗漱完毕,准备入睡。

以上就是John在哈佛的一天,看起来非常普通。和我们上大学/工作要做的差不多。

可是我们也能像他一样高效和自律吗?

可能有人会说:我太忙了,恐怕不能。

事实真的如此吗?也许未必。

我们并没有想象中忙

如果我现在问你: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减掉二十公斤吗?

韩剧《匹诺曹》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读高中的女儿患了肝硬化晚期,需要接受肝移植手术才可以继续活下去,否则只能等死。

和女儿血型相同的母亲符合移植条件,但是因为母亲是脂肪肝,需要减重二十公斤才可以做移植手术。

为了给女儿做手术,妈妈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把体重从九十公斤减到了七十公斤

这让我想到了TED上一个很火的视频。

讲的是《如何掌控你的自由时间》,演讲者Laura Vanderkam是一位时间管理专家,世界畅销书作家。

她提出的一个观点很有趣:

“我们不是通过节省时间来打造我们想过的生活。我们应该先建立我们想要的生活,时间就会自然而然节省出来。”

演讲者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

她有一个叫做“时间日记”的项目,她需要观察做忙碌的女士生命中的100天。

其中一位女士家里的热水器坏了,导致地下室被水淹了。

于是她不得不找水管工修理热水器,还找来了专业的清理人员处理损坏的地毯。

最后算下来,这些事情一共花了她一周中的七个小时,评论下来每天都要匀出来一个小时。

试想一下,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问她“下周可以抽出七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锻炼吗?”

她的答案可能会是:“恐怕不行,我很忙的。”

可事实却是,因为热水器坏掉,地下室被淹,她不得不抽出七个小时来解决紧急情况。

而这恰恰证明,时间是有弹性的。

网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时间就像胸部,挤一挤,总还是有的。

我们说的:“没有时间”。

只能说明“这件事情还不够紧急。”

知乎上有这样一句话:“除了工作的八小时,睡觉的八小时,剩下的八小时决定我们人生更高的走向。”

就算平时工作很忙,当遇到更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挤出时间来解决。

重点在于,哪件事情,更重要。

有的人认为吃着喝着肥宅快乐水吃着麻辣烫刷剧的短暂快乐更重要,也有人觉得学习进步不断提升自己更重要。

因此,把重点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才可以用拥有的时间去打造自己理想的生活。

总有那个自律的人

自律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无数的人在说,但真正可以做到自律的人,却只在寥寥少数。

但总有人能做到不是吗?

我很喜欢林彦俊说的一句话:“很多人会说你凭什么,我不凭什么,但为什么不是我呢?为什么不行?”

游戏会有输赢,我们为什么不是赢的那一个。

我们总在为现状焦虑,当你决定吃完这顿就减的时候,别人已经拥有了马甲线;

当你犹豫是睡前看半小时的书还是早起看的时候,已经有人看完一本又一本。

总有人做到的不是吗?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做到的那个人呢?

如何开始自律,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想我有几个小建议可以和大家分享:

第一:明确目标

比起快速到达某个地方,能够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才更重要。

汪国真老师说:“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

如果你不投篮,你永远也不会进球。

flag是要有的,谁说一定是做不到的呢?

不妨就从看完这篇文章开始,认真思考一下。

制定一个具体的目标。

从微小习惯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比如和John一样睡前看50页书。

第二:控制可以控制的

知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老师在书中写道:“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什么意思呢?

多数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先判断一件事情的后果,评价一件事有没有用,再决定要不要做。

好像我们需要某种承诺,才能够有所行动。

但是一件事情有没有用,只有做完才知道。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是可控部分。

如果想要减肥,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早起锻炼,控制自己的饮食,饭后站立十分钟。

这些细分的事情很多都是我们可控的。

要明白,我们更多注意力应该集中在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上。

第三:深呼吸法则

《如何像爱因斯坦一样专注》一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深呼吸。

在准备开始一件事情的时候,先闭上眼睛深呼吸3-5次。

深呼吸的同时,思考一件问题,就是即将要做的这件事情是为什么,尽可能深入的思考,找到可以戳中内心的痛点。

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多做几次就会发现我们更容易专注在做的这件事情上,更坚定地去做一件事情。

事情的质量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做不一样的人

成功的方式千篇一律,偷懒的方式各有不同。

做不一样的人,很困难,但是做一样的人,很无趣。

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来都不是靠许愿,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得到。

有想法的人太多了,所以努力去做,才是最有趣的。

真正的想到,是做到。

与大家共勉!

作者简介:慢热的喜,富书专栏作者,富书写作营学员,富小书的人,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努力自律,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具一格的幽默风趣搞笑句子
人生感悟荟萃:《对待任何事任何人,要么拿起要么放下,纠结等于慢性自杀。
熬夜等于慢性自杀
熬夜就是慢性自杀,没有侥幸!
注意了!这样站桩约等于'慢性自杀'
熬夜就是慢性自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