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告诉我们命运其实就是自己的性格(深度好文)

命运其实就是自己的性格

文/王成海

   

古人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今人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改变命运。”在这截然相反的两种说法中,我宁愿相信后者,因为他毕竟能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使人生变得充实;而前者充满了消极颓废的色彩,让人无所作为,虚度年华。我相信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谁都不愿意一生庸庸碌碌,都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或大或小绽放一两朵璀璨的生命之花。但既然如此,古人何以要流露出这样的悲观论调?这就充分说明了,努力未必能成功,命运不一定就在自己手中。这样的话语绝对是拼搏一生而一事无成者留给后人的最经典总结。检阅历史这样的人真还有,但最让我同情的莫过于西汉时期的“飞将军”李广了。

李广所处的时代已经飘然而去了两千二百多年,但李广这个历史人物形象并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湮没在历史层层堆积的淤泥中,相反千百年来,他一直受到华夏子孙后代的同情和敬佩。中国历史上的国君皇帝、王侯将相等大人物多得是,李广凭那一方面都根本难以混迹于他们的圈子里,但因何李广能得到后人的如此礼遇?我看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多少有着一点侠肝义胆的心肠,同情弱者,尤其同情那些能为后人树立怎样做人榜样而在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扬眉吐气,被迫沦为“弱者”的人物,就如项羽和刘邦一样,一个是惨败者,一个是胜利者,按一般逻辑来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胜者王侯败者贼,那项羽完全是一个遭人唾弃的形象,而刘邦才是人们学习的对象。但实际上后人似乎更加喜欢项羽,因为其身上毕竟有着许多做人的优点。其实李广也是这样的一位英雄,他的才能、勇武在同时代的将领当中,几乎无人与之匹敌,但由于造化的作弄,使其一生郁郁不得志,最后临老落了个自刎而死的下场,这样就难免让英雄扼腕、豪杰流涕了,不得不向苍天发出深深的探问,正如窦娥临死的悲怨,“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那么,李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在他的人生页码里遭遇了那些劫难和不公呢?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李广是陕西城纪(大约相当于我们现在甘肃省秦安县)人,祖先是秦朝开国大将李信,李信曾经是秦始皇手下一位足智多谋的年轻将领,在消灭六国的战争中功勋卓著,但他和其后代一样,勇敢有余,沉稳似乎不足,常犯轻敌的错误,在消灭楚国的战役中,在秦始皇面前夸下海口,只用二十万军队就可打垮楚国,结果由于楚国地大兵强,他在楚国又遭遇楚名将项燕的有力阻击,最后大败而归,被贬为庶人。大约从此以后李家就遁迹江湖、归隐田园了,但其强悍、尚武的家风并没因此而失传,据说“世世受射”,也就是每一代的子弟都要好好学习骑马射箭,这绝对是李家老祖宗的精明之处,目的就是为后代的东山再起铺垫基础。终于在西汉汉文帝十四年的时候,在征兵进击胡人的战争中,李家的两个后人脱颖而出,那就是李广和其堂弟李蔡,他们以“良人子”的身份入伍,由于武艺高强,“杀首虏多”,两人都被提拔为“郎官”。这是李广走入仕途的第一步。后来他常常作为文帝的随从,经常活动在文帝身边,冲锋陷阵,格杀猛兽无不表现出色,文帝感叹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可见李广是多么出色的勇武之人,只是生不逢时,没能赶上大规模的战争岁月,因而丧失了杀敌立功的机遇。

汉景帝的时候,李广已经渐渐升到了地方副长官的位置。“七国之乱”的时候,他被征调跟从周亚夫平叛,在救援梁国的战争中,他的功劳最大,因此梁王刘武(文帝同母弟)作为对他的特别奖赏,私自授予他将军印,结果此举违背了汉朝法令,所有的功劳全部被抹杀,功过相抵,朝廷对他既没处罚也没奖赏。

之后几年来,他逐渐被提拔为地方长官,但大多任职于北部边郡,诸如上谷郡、边郡、陇西郡、雁门郡、代郡、云中郡等,这些地方地处边塞,紧连匈奴。尽管那时汉朝和匈奴早已实行了“和亲政策”,但匈奴狼之野心,总爱骚扰汉朝边庭,因而战争是打时停。战场是李广的舞台,再加上李广长时间任职于边塞,熟知匈奴情况,所以每有战争,李广总能神速进军,以少胜多,匈奴每每听到李广的大名,听而生畏,称其为“飞将军”。汉朝北地边塞也因有李广这样的守御大将而稍得安宁。

汉武帝时,尽管李广仍未加官进爵,但其名声早已传遍大江南北,所以汉武帝把他调回朝廷担任未央宫的警备司令,以示重用。同时那时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大增,兵强马壮,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也有了资本,汉武帝再也忍受不了匈奴的挑衅,于是策划驱逐匈奴战争。这时李广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自然成为征战的被选之将,可谁知李广命运多舛,第一次随军出征,因单于提前发现了汉军的作战计划,早早遁迹,全军无功而返。四年后,李广再次率军从雁门关进击匈奴,结果由于匈奴军队数倍于李广的军队,而李广轻敌冒进大败,就连本人也因受伤被生擒活捉,所幸的是中途逃脱。回到朝廷后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花了好多钱才免除死刑,被贬为庶人。后来北部边庭再次战事吃紧,汉武帝再次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因李广的到来,数年不敢睥睨右北平。之后他又曾被调回朝廷担任郎中令,这已经是中央部长一级的高官了。

公元前123年,汉朝开始了大规模的讨伐匈奴战争,李广也再一次加入征战行列,跟从卫青出征,但令人遗憾的是,人家大多数将领所杀敌虏都符合封侯条件,因而被封为侯爵,而他竟然没有建立任何军功,还是普通将军一个。公元121前年,他又率领4000人打击匈奴,结果遇到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部队的合围,而李广和其儿子李敢极其手下从容应战,尽管损失较为严重,但打出了汉军的威风,结果朝廷又是说他功过相抵,既没奖赏也无处罚。而此时才能和武艺远远不如李广的其堂弟李蔡已经被封为安乐侯,位列三公,成为了大汉朝的丞相,就连李广曾经的一些部下也好多被封为列侯。这时李广也对自己的命运发生了质疑,他曾经对一个相士说:“我自出击匈奴以来,每次战争都参加,并且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而那些平素里什么都不是的人也能封侯,而我却老是无尺寸之功,难道这是命吗?”结果这一相士把他不得封侯归结为曾经杀死800降卒的事件上。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一次大规模讨伐匈奴,派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统帅数十万军队向漠北进军。这时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武帝本来不想让其再次出征,但李广坚决要求参战,没办法,武帝任命其为前将军,可能武帝也有自己的用意,想让立一点功劳,在晚年博得个封侯,安慰一下他那颗失衡的心。但同时武帝又告诫卫青说,李广命运不好,关键的仗不能让他上,怕他耽误了事情。所以李广作为前将军本来是先锋部队,是为大军开道的,结果一出塞,卫青就把李广并入了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从东道进军,东道迂回曲折,路途遥远。而大军从正面出发,由于所经之路又缺少水草,所以马不停蹄,遇到敌人的机会多。同时由于卫青的好友中将军公孙敖也刚刚失掉了侯爵,卫青以公谋私,有意让他与自己一同直击单于建功复侯,故命令李广并入东道的军队。李广知道卫青的用心后,很是愤怒,坚决拒绝这种做法,卫青以军命压他,李广无法,只能急急率军就道,想在大军出击单于之前自己也能赶到,从而分一杯胜利之羹。结果在行军中由于没有向导,军队经常迷路,等人家大部队凯旋途中才遇到了李广的部队。结果卫青还要追究李广迷路的罪行,李广羞愧难当,只身前往卫青幕府,声泪俱下地对自己的部下说:“我成人以来就和匈奴作战,一生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七十多次,这次幸而能作为前将军跟从大将军直击单于,结果被调离前将军的位置,行军又迷失了道路,误了时间,这难道不是上天有意为难我吗?”说完自杀于卫青军营大帐。

       据说李广死后,“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可见他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他的同情和钦佩。这时我忽然想到一个当代诗人的一句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看用这句话来概括李广也完全行得通,他死了人们包括朝廷的皇帝和高官可能才意识到他的高尚,他活的时候大约根本没把他当回事,只是让他充当作战的机器,让他来点缀装饰大汉朝的威风,尤其像李广那样的性格,很可能的。据《史记》记载,李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口讷少言…..”“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这几句话实际道出了两个信息,一是李广为什么敢打硬仗敢打恶仗,因为他善待士卒,士卒关键时刻以身相报他;二是李广是一个务实正派不虚夸不矫饰的人,他平时都很少说话,这样在战争中是胜是败绝不虚夸,在“好汉出自一张嘴”的中国社会,这本身就是他最大的弊病,不管什么都是实实在在,他岂有封侯的机会?相士说他杀死降卒影响了他的封侯,我看不如说是老实正派使他丧失了加官进爵的机会。司马迁说李广“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你看这样一位害羞矜持像大姑娘一样的人,在人人重功利的社会,自己不给自己做广告,等着天上掉馅饼来砸住自己,岂不是非常荒唐?我看只能给别人做嫁衣裳了。

李广作为西汉文帝、景帝、武帝时期的三朝元老,为西汉统治者的稳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常理上来说,应该博得个封妻荫子的美好结局,但每一位皇帝都只是把他当作猎犬来对待,国家有灾难的时候想起了他,加官进爵的时候就忘记了他,并且以“数奇(命运不好)”来掩人耳目,这真是统治者的绝妙高招啊。

李广已经融入了历史,但我们似乎也能从李广身上吸收一点什么:命运其实就是自己的性格,在这个社会,卑鄙才是做人的正确道理。

分享转发就是对我病中艰辛写作的最大支持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老事旧人”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广难封之平民将军的奋斗,想堂堂正正封侯却为命运捉弄至死。
【《史记》整本书阅读】 张文丽: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运气不好的李广
汉武帝的用人之道
历代文人最青睐的武将,一生血战匈奴70场,仍被汉武帝看不起!
李广何以难封?英雄主义者的职场困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