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谈“展示即评价”——学习新课标心得

再谈“展示即评价”

——学习新课标心得




我曾经在学校“闲适性课外阅读”活动中提出“展示即评价”的观点,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做判官,喜欢为别人打分,给别人一个“定论”。就拿课外阅读这件事情来说,有的学校采用星级评价,有的评选优秀课外阅读班级,有的作专门的课外阅读考试(那种在语文试卷中附带进行的除外)等等,这些做法固然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我曾经用“刺激—反应”机制这样的学习方法来比喻这种所谓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我认为,一旦这样的“评价刺激”一消除,孩子便会立即“逃离”课外阅读,这实际跟很多孩子高考一结束,就把课本撕得粉碎一个意思。

昨天听陆志平所长讲座,他提到了一个新课程标准对评价所作的认识改变,也就是要将以前的“对谁评价”转变为“为谁评价”,看起来这还不能充分说明这个认识,因为“对谁”有时候也是“为谁”,但也让我们懂得了,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更倾向于“发展性评价”,也即是,评价是为了发现孩子、发展孩子。

今天听南京师范大学的吴永军教授的讲座,他提到了一个概念,叫作“表现性评价”。我觉得更能观点说清楚。吴教授说,所谓“表现性评价”,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验所要求的让学生通过填涂答题卡来回答多项选择题,而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活动,或制作一个作品来展示他们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通常是写一篇论文、做一个试验、解释一个问题怎样解决、演奏一首曲子或画一幅画等”。我曾经在学校闲适性课外阅读活动中说,我们不给孩子打分,我们可以让孩子制作一幅对一本课外书理解的画报,或者孩子之间合作演一段课本剧,也或者是就一个课外书中的一个观点展开辩论,然后请学生和老师作点评。我以为,这样也许更能让孩子喜欢上课外阅读,提升他们课外阅读的能力和水平。而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学校所开展的“晒读场”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有的孩子甚至因为活动因故延期而哭泣,可想而知,孩子们是多么希望得到通过“表现”活动发展啊!

为什么“展示即评价”呢?因为主体在展示的过程中,其本身也会不断地进行反思,他们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是知道自己表现得怎么样的,这跟纸笔考试不一样,表现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一个事件,类似于一种现象,其反思的所有点都会聚焦到事情本身,就比如胡塞尔所说的“悬置”一样,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只要在某个地方改一下,整个“事件”就不同了,而纸笔测试往往会让我们感到修正自己的困难。另外,主体的表现一定在一个开放场域中,评价主体与被评价主体是具有一种生命的沟通的,评价主体的眼神、评价主体的点评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难以从分数中得到信息,这就更便于被评价主体提升自己了。

当然,关于表现性评价,还有更值得研究的地方,比如如何设计主题、情境,评价主体与被评价主体如何互动等等。不过,新课程标准看起来确实是希望在这方面更有所突破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语文新课标视域下的教学评价思索
“双减” “新课标”时代:12个方法重构学科评价体系
老师,“不错”是哪里不错?“更好”是指哪里可以更好?
课外阅读汇报课听课心得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教学评价技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