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 二十四节气 小满养生篇

二十四节气 小满养生篇

小满除湿正当时(1

  (公历52022日)

  苦菜秀 靡草死 麦秋至

  【宜】除内热、除淫邪

  【忌】情绪波动过大

  小满这个节气的名字和麦子的成长有关。《通纬 孝经援神契》认为: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意思是说从这个节气开始,麦类等夏收作物颗粒已经饱满,但并未成熟,因此取名小满

古代将小满分为三侯: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小满过后,先是苦菜枝叶繁茂,然后靡草在强光的照射下慢慢死亡;小满的最后五天,麦子开始成熟了。

  小满后雨量开始增加,湿气较重。再加上气温升高,人若贪凉卧睡,极易引发风湿症等各种皮肤病。所以,此时养生一定要注意未病先防,平时多吃一些具有清热利湿效果的食物。在起居上,也应顺应阴阳消长的规律。即此时应晚睡早起,以顺应体内阳气的生发。小满时风火相煸,人的情绪波动也较大,所以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下下棋,练练书法,以怡养性情。

小满除湿正当时(2

  小满湿热重,当心风疹找上门

  小满一般为五月下旬,此时田地里的麦类植物已初步成熟,温度进一步升高,雨量也开始增加。农谚有小满小满,江满河满之语,意思是说过了小满,降水增多,江河湖泊的水量多起来,闷热潮湿的天气来临。此时也是风疹病的高发期。

  什么是风疹呢?风疹又称风痧隐疹。由于风疹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一阵风,所以被称为风疹。而且这种病一般持续三天便消退,所以又被称为三日麻疹。为什么风疹会在这个季节多发呢?《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中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这里讲得就是风疹的形成原因。小满雨水较多,空气中湿邪较重,湿邪郁积于人体肌肤,如果再复感风热、风寒,与湿相搏,就会郁于肌肤皮毛腠理而发病。还有?种情况是肠胃积热,若不小心感受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也会郁于皮毛腠理而得病。

  大家都知道,风疹有很强的传染性,不过这种现象一般见于感染初期。患者在感染风疹病毒后会有一到两周的潜伏期。之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前驱症状,这时风疹是会传染的。前驱症状出现后的14天后出现淡红色细点,这就是皮疹。出了皮疹后,传染性一般就会消失了。而且皮红点在两三天后也会逐渐消褪,不会留下痕迹。所以对于一般患者而言,风疹的危害并不大。但是如果是孕妇,危害就会很大了。特别是怀孕3个月以内的人,一定要尽量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以免造成感染。因为风疹病毒往往会影响到胎儿。1940年澳大利亚曾经大规模流行风疹。次年,该国新生儿中患白内障者明显增多。1964年美国也曾暴发风疹大规模流行的状况,在此后的两年中畸形儿的数量也大规模增加。所以,对于怀孕的妇女来讲,一定要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患过风疹的朋友应该知道,得了此病后皮肤除了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外,还会奇痒难忍。很多人在用手抓痒时经常会伤到皮肤。在这里,我教给您一个有效止痒的办法:取一勺白酒,然后再加入两勺食醋搅拌在一起。之后用药棉适量蘸取擦洗患处,几分钟后痒就能止住了。当然,这个办法只治标不治本,解一时之痒。如果想要彻底治愈,还需要一定的药物调理。那么如何用药呢?取细熟地黄、炒丹皮、赤白芍、地肤子、海桐皮、白鲜皮、稀莶草各10克,苡仁15克,茅根12克,浮萍、荆芥各6克,加适量水煎,待凉后分多次频服之。这个方子对于风疹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风疹为风、热、湿三者所引起的,但邪气只有在血中才会致病。所以想要治疗风疹,就必须先清除血中的邪气。风分虚实两种,实风多为火热过甚或过亢而化风,所以治疗时需清热祛风。本方中的熟地黄、丹皮、芍药等皆为凉血药物,可以起到清热?风的效果。另外,血瘀内阻,脉络不畅也可产生风症。治疗时应先疏通瘀血,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海桐皮、赤芍都有此功效。湿热也会致痒,所以除了祛风更要除湿。地肤子、茯苓、苡仁等都为清利之品。又因风疹是邪气入血所致,因此本方加入熟地、黄丹皮等血分药,将疏风清利诸药引入血分,以达到除邪止痒的效果。

  除此之外,再给大家介绍一款具有祛风止痒效果的粥,我给它取名叫五宝粥,因为此粥一共有五味食材:生地20克,竹叶卷心6克,金银花10克,水牛角6克,粳米100克。将以上四味药材洗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煎汁。再将粳米洗净,与煎取的药汁同煮粥,熟后即可食用。每日两次服食。

  金银花性甘寒,既可清热又不伤脾胃,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竹叶卷心又叫竹心,是采初生之竹卷而未舒的叶片加工而成。《本草再新》认为,竹叶卷心可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消暑利湿,止渴生津,对于祛除体内湿热有很好的效果。生地可清热凉血。水牛角能清热、凉血。以上四者与粳米同煮,对风疹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已经感染风疹的患者而言,要及时对其进行隔离。因为风疹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所以接触风疹患者时一定要记得戴上口罩,不要用他们用过的毛巾等物。另外被传染的患者也最好做到不出门或少出门,以免使疫情扩大。

  

小满除湿正当时(3

  夏季人体多内热,千金难买六月泻

  夏天烈日炎炎,经常让人叫苦不迭。其实不仅外面天气热,我们人体的内热也较重,所以夏日养生一定要注意祛除内热。

  许多人对内热这个概念或许还不熟悉。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内热。所谓的并不是说您的体内真的有热,温度升高了,而是说您体内的阴阳失衡了。我们平常经常喊上火了,其实这火就是由热引起的。

  当然,如果单纯地认为火就是热也是不对的。中医认为热到极者为火。这就比如您拿着一张纸去火上烤,这张纸不会立刻燃烧起来,它得达到一定的燃烧点才能着起来,这时才是火。因为火性炎上,所以上火的人总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头面疾病。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阴阳二气平衡,人体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如果阳过了,就是内热了。热又可分为实热和虚热两种,那么两者怎么分呢?咱们打个比方,一个天平的两头一边装着水一边装着火,正常状态下水与火是平衡的。如果水不变但火增加了,那么这个状态就是实热;反之,火不变水少了,这就是虚热了。对于实热患者而言,最主要的是要把多余的火给清出去;对于虚热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水给补回来。其实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都是阴少了。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言:阴虚则内热。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本就较多。汗为心之液,多出汗自然会耗损心脏的阴液。再加上人们贪凉爽喜欢?空调,毛孔受冷一下就闭住了,热邪向外发散不出去,也会形成内热。

  内热会导致许多疾病,比如说呼吸道疾病。我们知道人在感冒之后经常会咳嗽,其实这就是内热造成的。现代人营养一般偏盛,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在体内形成了一种淤热伏气就是潜伏的意思,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的体内是有瘀热的。当天气突然变冷,或是偶尔遭受雨淋时,毛孔就会闭住,这时热就散不出去了。因为肺与皮毛相通,热散不出去,首先就会犯肺,人在感冒时会咳嗽就是这个原因。

  除了呼吸道疾病外,阴虚内热还极易导致便秘。中医有个说法叫无水?,这句话很好理解,水可载舟,如果没有了水,船自然就不能走。津液属阴,在这里也就代表水。阴虚说明水不够了,舟就指体内的糟粕。津液不能濡润肠道,糟粕就会停于肠内从而造成便秘。对于这种病人如何治疗呢?民间有千金难买六月泻的说法。许多人可能会理所当然地将理解为拉肚子,其实这里的是舒通的意思,这在中医里叫下法。如何下呢?可用番泻叶6克泡茶喝。

  番泻叶是一种常用的泻下药,原产地在印度和非洲,后来才传入中国,所以作为中药使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中医认为番泻叶入大肠,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效果。一般用番泻叶泡茶后很快就会有便意。虽然此药泻下的作用明显,但却不宜长期使用。因为番泻叶的副作用也很明显,一般用量为36克,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呕吐、恶心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而且此药只能治标,若需治本,还需饮食调理,如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西瓜、梨、橙子、香蕉等寒性食物。

  此外,夏天多喝一些大麦粥,也可以起到清除内热的效果。许多人对于大麦茶肯定熟悉了。大麦茶是用烘炒过的大麦泡制而成的,不仅香气诱人,还有去油、解腻、助消化的效果。那么大麦粥是怎么回事呢?大麦粥是用大麦粉煮成的粥。大麦粉也就是用大麦磨成的粉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大麦粥的评价是味甘、性平,可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大麦味甘、性凉,既可清除大汗淋漓等外热,也可以消除口干、胃脘不适等内热。大麦粥做法很简单。先取一碗清水,然后加入两勺大麦粉搅拌均匀。再在锅内放入适量大米,加适量清水煮沸。等到米开花后,再把刚才调好的面糊缓缓注入,一边注一边用勺不停地搅动。粥熟后再加入少许食用碱提香,等粥色微微泛黄时就可以食用了。如果吃的时候再配上一小碟清爽的咸菜,味道何止一个字了得!

  需要提醒的是,大麦粥不是随便喝几次就能解决问题的,您得长期坚持。每周至少喝上3次,一个夏日下来,保持可以清除内热,而且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大麦粥曾是江苏丹阳的一个特产。相传当初乾隆皇帝途经此地,当地官员便献上此粥供奉。乾隆一尝此粥,果然龙颜大悦。只是在这个速食年代,人们似乎越来越难在熬粥上下工夫了,大麦粥也就成为一种历史了。不过如果您有时间的话,建议您自己煮上这么一锅。在尝够了大鱼大肉的同时,或许会带给您一种难得的清新之感,不信您就试试!

 

小满除湿正当时(4

  红豆薏米粥,除湿好帮手

  小满到来后,雨水渐渐增多。民间素有大落大满,小落小满的谚语。就是下雨的意思。这句谚语是说,如果小满前后雨水丰沛,今年的收成一定就好;反之庄稼很可能就会歉收。虽然说高温多雨始终贯穿于夏季,但真正的湿是从小满开始的。小满一过,湿邪过盛,所以此时一定要注意防湿。

  小满气候潮湿,湿邪最易伤的就是人体的脾胃。大家可能有过这种感觉,就是一到夏天总感觉不想吃东西,其实就是因为脾为湿邪所困而致。什么是湿邪呢?湿有外湿和内湿之分。我们平常所说的涉水淋雨、家居潮湿等都属于外湿。这些是天地间的湿气,侵入人体就会致病。与外湿相对,还有内湿。那么内湿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内湿其实是一种病理产物。中医认为,湿有痰湿、寒湿、湿热。究其原因,这些都是由于人体津液代谢失常而导致的。也就是说该运出去的没有运出去。为什么运不出去呢?很可能是脾出毛病了,因为脾的功能就是运化水湿。如果脾出问题了,水湿之气就没办法代谢,从而积聚在体内并产生疾病。

  我们这里所说的脾是中医上的概念,与西医中的脾不同。西医中的脾指的就是脾脏,而中医中的脾指的是一种功能,凡是和泻相关的都属于中医的范畴。

  您可别小看湿邪,它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因为通常情况下它都不是单独作战,而是与其他邪气狼狈为奸。湿与热相合则成湿热,湿与寒相合则成寒湿,湿与风相合则成风湿,等等。总之,对于湿邪需当除之而后快

  对于外湿而言,是很好预防的。只要做到平时不淋雨、不涉水,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就可以了。但是想要预防内湿,首先要做到饮食有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打个比方,有一家物流公司,它每天只能给您运送一车货物。您的货物如果每次都控制在一车以内,是可以充分运走的。但如果某一天您突然进了大量的货物,这一车显然是装不走的,余下的只能剩下了。如果您还是不加以控制大量进货,这些货物就会越聚越多。其实这和脾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我们小时候,父母或老师就耳提面命地告诉我们吃饭要有规律,其实就是这个原因。现代人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酒肉不离席,从而使脾胃的负担加重。如果再暴饮暴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所以,预防湿邪首先就得管好自己的嘴巴。

  饮食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生活中一些食物就有很好的祛湿效果,比如说辣椒、姜等辛类食物。关于吃辣,在中国有句顺口溜: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您可能觉得这是一种习俗,其实还真不是。这些地方的人之所以近吃辣是与当地气候相关的。如四川省是个大盆地,气流不易疏散,因此湿气很重。过去四川曾经流行着一句话,四川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四川的天气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了。在这种情况下,湿气很容易侵入人体。而我们吃辣椒时总会辣得满头大汗,这是因为辣椒有发散的作用,从而把人体内的湿气逼出来,使人体保持健康。因此,川蜀地区才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一提到川菜,那就一个字——辣。所以对于体内湿气较重的朋友来说,可以适当吃些辣。

  当然,这种情况只限于体内湿气较重的朋友。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怎样才能判断自己体内的湿气是不是重呢?这里我教您一个办法:每次排完便后看一看马桶,如果尚有一些粪便沾在马桶上没有冲下去,这就证明您体内湿气重,需要祛湿了。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吃辣去湿并非适合所有的人。由于体质的不同,有些人不适宜多吃辣的,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胃病患者、肾病患者以及产妇等,这些人过量吃辣很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这里给您介绍一款红豆薏米粥。红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赤小豆,中医认为它有利水、消肿的效果。另外红色入心,所以吃红小豆对于夏季补心也是很有好处的。将红豆洗净,然后与薏米一起放在锅里煮粥,粥熟时再加入适量白糖调味,这样一碗香喷喷的红豆薏米粥就煮好了。薏米又叫薏苡仁,它既可健脾益胃,又能利水祛湿,与红豆搭配效果最好。如果您早上上班没有时间,可以在前一晚上把红豆与薏米一起放入暖瓶中,然后冲入沸水,这样早上再稍微一煮就可以了,味道也很好。

  养生贵在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的,几味食材一组合,转眼间就能变成治病的良药了。当然,会不会用还得看您自己的本事。生活处处皆学问,养生也不例外,就看您是否能成为一个有心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定要调理去除体内的湿气
关于“湿气”和“祛湿”
都说红豆薏米粥可以祛湿, 为什么感觉没效果? 有什么正确祛湿的办法?
关于“湿气”和“祛湿”(上)
融融:细读重点摘要两个节气《小满和芒种》随笔
老中医说,别这么喝红豆薏米粥,反而湿气更重!值得收藏转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