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没有捷径和秘方
有一个妈妈,她在孩子小的时候把孩子交给了保姆,大一点上幼儿园的时候交给了全托幼儿园,然后进小学交给了学校。孩子在学校一开始是成绩平平,后来越到中高年级越发现问题多多,从中游到下游再到拖后腿,成为被老师投诉甚至有点厌弃的孩子。这时候妈妈急了,开始到处找家教,找把孩子拉回来的捷径和秘方。

    我也有幸是她求助的对象之一。

    我深深理解她的心情。作为一个母亲,看到孩子这样睁着茫然的大眼睛面对学业不知所措,妈妈心里的那份焦急和忧虑无疑是一种煎熬。理解归理解,我想这个妈妈更需要知道的是:凡事皆有因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孩子的事假手于人,是一项风险非常大的抉择。

    孩子最需要妈妈的时候,见得最多的是保姆。假如是受过专业育儿训练的保姆也就罢了,问题是绝大多数的保姆,对孩子的要求还是停留在吃好睡好不吵不闹就行的阶段。一天一个样的,人生中成长最高速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保姆满足他们好奇心的手段,往往只是电视,并且这个电视里放的还是保姆自己喜欢看的节目。关于电视对孩子的伤害,很多文章都已经说过了:“被动性的看电视活动取代了儿童主动的参与活动,以至于脑部缺少刺激发育,电视本身对脑神经和所有感官有麻木作用,与吸毒有相似之处。电视的荧光闪动每秒五十至六十次,超过我们神经系统所能跟上的每秒二十次,同时因为光线是直射光,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反射光,眼睛自然停止反应,眼球处在静止状态,视力完全靠眼球的频动来调整焦距,看电视造成视力衰退可想而知,不仅视力,其它感官也休止。一般父母不会想到孩子的睡眠不安、消化不好、心脏跳动不规律、情绪暴燥、疲倦、做事玩耍容易厌倦、吸毒、饮酒、硬心肠、性欲放纵、学习困难、手脚不灵活、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与看电视有关。”在孩子最需要亲子陪伴广泛刺激的头三年,丢给了无亲无故拿工资干活的保姆,不能不说这是一大遗憾!

    其次,孩子稍大一点,上幼儿园的时候,为了省心,再次把孩子丢给全托幼儿园。妈妈的理由是老师更会教孩子。我只能说,这样的观点,等于把孩子的成长路直不直?宽不宽?是阳光还是雨雾?象赌博一样押在了碰到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身上!真正碰到一个会引导懂教育有耐心的老师那绝对是福气,问题是,这样的机率有多高呢?试问,在这个一切向钱看为最高目标的社会大环境下,如果妈妈都不愿意耐心地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老师一天面对几十个孩子,又能有多大的耐心和细心来解读你的儿女?对父母来说,打好孩子某些习惯基础,是一辈子的事。对幼儿园老师来说,孩子吃好玩好别摔伤碰伤出事故,对家长稍有交代,是就读那两年的事!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幼儿园老师的诉求,和家长的诉求,有时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等到上学了,家长再次把教育的大任推给学校。甚至安慰自己说读书是讲天份的事,会读的孩子,家长不费心也会读,不会读的孩子,家长费尽心也无济于事。是的,无知的妈妈再次把孩子成长的关键一步寄托给了老天爷来下决定!低年级,孩子还能勉强糊弄过去,老师每天面对一个集体,也就一节课两节课和孩子们在课堂上有接触,哪里管得了学生在家里是怎么对付过来的!因为没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没有畅通有效的亲子沟通管道,到了高年级,随着知识结构系统的深入,孩子对学业越来越难以糊弄的时候,成绩也就顺理成章地一落千丈。这时候老师发现不行了,开始给家长施加压力,家长也发现不行了,开始从快乐教育转向更多焦躁的打骂,孩子快乐的童年彻底告别了。家长病急乱投医,到处找家教找砖家。我见过比较夸张的连心理医生都找上了,还分疗程来,每周一诊,好好一孩子,愣是给贴上了一堆不良儿童的标签。

    是的,一个本是健康活泼的孩子,因为父母一直采用逃避式的教养方式,就这样在体制内的求学生涯里四处碰壁,一天天失去了自信和快乐!嘿嘿,大部分时候,这一类家长还没意识到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教育体制成了最大的也是最好的背黑锅者和替罪羊。

    这个妈妈来问我,他儿子该怎么办?我告诉她,要紧的不是她儿子该怎么办,是她该怎么办?如果她不改变自己的教育思路,孩子又能怎么办呢?你说孩子整天贪玩不爱读书,试问,孩子在家的时候,你们大人在孩子面前读了多少的书?你们从小和孩子一起的亲子阅读和交流每天有多久?你关心过孩子每天的喜乐哀愁有多少?是不是叫着孩子进房写作业你们大人却在外面叹电视吃西瓜呢?你说孩子一点都不爱钻研,在他小时候,你给过他钻研的机会和让他享受过钻研给他带来乐趣那种体验吗?你说他数学计算老错,你每天坚持过给他进行口算训练吗?你和孩子在生活中把计算融入生活,玩过多少次数学游戏?你说他不会做应用题,你对孩子分析过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吗?你说他英语听写老是错,你对孩子在英语学习上做过什么预见性的启蒙?孩子初初接触英语的时候,你每天让孩子听过几遍课本录音?大声指着跟读过几遍?你说孩子没有好习惯,你告诉过孩子好习惯是什么,怎么具体去计划和落实好习惯,并且坚持督促孩子直到养成好习惯吗?你说其他孩子也是家长不管可学得很好,那只是你看到的表象!你深入过人家的家庭氛围,真正了解过这样的孩子的背后的成长吗?你看到人家不管的那一刻,可是他们在管孩子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呢?轻轻松松把孩子扔给保姆和全托幼儿园!

    就象有的家长看到我家儿子的某些表现的时候,把嘴一瞥,“人家这是天生的!”是的,这句话是一剂不错的安慰剂,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卸家长理应担负的责任。看看我最早期的博文就知道,假如你有我这份心,这份执着与坚持,或者你也能有这样一个“天”生的孩子,因为他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就是他的天。

    还有的家长振振有词地说:“我俩孩子,一样的教育,一个争气一个就是不成材,不是天生的是什么!”这话并不能证明孩子是天生的,恰恰证明一件事: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天使!所以妈妈要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征,在教育方法上做适当的调整和取舍,一视同仁,恰恰违背了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核心。对不同的孩子,真心耐心去解读他们,积极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和试探他们。放之四海皆准的大原则,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小朋友身上,都应该有不同的调整,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和魅力。教育没有捷径,也没有秘方,教育的起点,从妈妈的心开始。家长起点和高度,决定了孩子的立足点和高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让孩子伤在“听话”上
重视学前教育 纠正教育“保姆化”
尹建莉: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过早入托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心理的影响,教育心理学论文
两代人养一个娃,比以前养5个娃都困难?这位大爷分析得句句在理
当我们“逃离”孩子的时候,是谁还在对他们保持耐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