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一阶段父母应做些什么之五·善待孩子的青春期

初一阶段父母应做些什么之五·善待孩子的青春期(转帖)

 

    所谓青春期,是指l2—18岁这段时间。初一的学生一般是刚刚进入青春期。所谓青春期教育,是指青春期的生理心理指导、伦理道德指导和行为规范指导,一般认为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个时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迅速的甚至急剧的变化,许多孩子与父母、老师关系紧张,心理失去平衡,情绪变化无常,对事情的看法走极端。有的轻举妄动,有的耽于幻想,有的乱交朋友,有的富于攻击性,有的多愁善感,有的自怨自艾,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周围有一种不满情绪。

    一个乖孩子忽然变得桀傲不驯,常使父母感到困惑;一个在沙土中打滚满脸喜悦的小男孩竟然爱照起镜子来,常使父母大吃一惊。孩子在变,父母必须看到这一点,使家庭教育增加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否则贻误教育时机,就可能酿成大祸。青春期既是最佳塑造期,又是犯罪率最高的时期之一,不可掉以轻心。

 

    1.初一的孩子既不是小孩也不是大人。

    在青春期教育方面,父母最爱犯的毛病是认识滞后、认识停留,也就是仍把子女当儿童,看不到孩子性意识的骚动。

    孩于已经进入青春期,父母还把他当小学生,当顽童,当小乖乖,当宝贝蛋。这常常会使孩子十分恼火,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孩子上了中学,往往不爱和大人一起出门而喜欢自己单独去,原因之一就是害怕父母对他们的那种哄小孩的态度,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当然,在家中,他们也还会扑到父母怀里撒娇,甚至趴到地上打滚。但在外面,就要装出一副大人的样子。父母会觉得这很可笑,其实并不可笑,这证明孩子在成长,他已经有了“成人感”,要独立了。

    因此,从中学开始,父母要特别注意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要努力用对待成人说话的语气和他们对话,特别是有外人时更须如此。如:竭力避免在孩子的老师、同学面前批评或贬斥他;有外人在场不要叫孩子乳名;有事坐下来平等协商,让孩子把自己的意见说完,而不要打断。总之,不要再拿孩子当小孩了。

    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到了青春期,如果还用对待儿童的态度对待他,则不但会增加矛盾,而且阻碍孩子成长。也就是说,拿他当小孩,他就不容易长大。

    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尚未认识到这一点,还有一个更大的危险,就是忽视孩子性意识的萌动。父母有时会把孩子许多性意识萌动的表现甚至有些性错误,误以为是儿童的淘气,这可就糟透了。要知道,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抹口红是玩,一个十二岁的中学生抹口红就不是玩了,它包含着更深的意义。一个五岁的男孩抱着幼儿园女同学在脸上亲一口,是淘气,一个初一男生若这样做,不管他怎么解释,都不这么简单。

    有的父母,他的孩子对人家女生动手动脚,老师指出后,竟然说:“我们孩子就这样,小时候就老逗女生。您放心,没事儿!"他倒放心!也许他真是这么认为,然而事情却不是如此。这样就有可能错过教育孩子的宝贵时机,孩子就可能由此而变坏。

    可见,孩子到了青春期,就绝不可以把他们总看成是小孩了,要注意他们的独立倾向和性意识的萌动。初一的孩子,其性意识的萌动有哪些征兆呢?请注意以下表现:

    和异性同学接触时,态度不自然,脸红,手足无措,紧张,说话结巴;

    表面上躲着异性同学,可又忍不住偷偷去看人家;

    和异性同学打闹,或者正相反,见异性就躲;

    男孩子在女同学面前逞能;

    女孩子在男同学面前扭扭捏捏,有的连说话都变调;

    对服装鞋帽空前地关心,爱照镜子,女生偷偷化妆;

    对电视中拥抱接吻的镜头感兴趣,或者故意装作不感兴趣;

    喜欢明星照片、“大美人”挂历,男孩子偷偷欣赏“三点式”泳装照;

    偷看黄色书刊,有的甚至看黄色录相;

    说下流话;

    对父母之间的亲昵举止十分敏感;

    男孩子崇拜女歌星,女孩子崇拜男歌星;

    男孩子注意女性用品,如乳罩、长袜等等;

    总是议论班上同学哪个男生跟哪个女生好,虽然是批评的语气,但其中透着感兴趣甚至羡慕;

    出现上述情况,说明孩子的性意识正在骚动。实际上,性意识的骚动是正常现象,每个孩子都会有,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程度轻,有的程度重;有的表现形式比较文雅,有的则比较粗鄙。一般说来,性意识的骚动(或者称为性紧张现象)并不是孩子的错误,也不能断定是品质有问题,关键在于引导。

    父母容易犯的第二个错误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青春期的孩子看成成年人,因而用成人的行为规范要求孩子,这叫做认识超前,同样是很有害的。

    我们常常见到这种情况,某家长一贯拿孩子当小心肝,忽然有一天从孩子口袋里发现一张写给女孩子的字条,其中有些话令他目瞪口呆,于是勃然大怒,骂孩子“不要脸,流氓,不是好东西,早晚进监狱”等等。孩子却可能认为“这没什么”,“我们同学都这么写”,“这怎么啦”,这一来双方关系就更趋紧张,很可能从此反目。

    这样的父母就犯了“把孩子当大人”的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时候虽然可能说出一些吓人的话,但其思想总的说来还是幼稚的。他们的思想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常常是从流行歌曲的歌词中,从电视剧里,从同学的闲谈里学到一些爱呀恨呀的词,就乱用一气,并不一定真正懂,往往是人云亦云,往往是有嘴无心,说了就忘的。

    当父母的遇到此种情况,当然不可以不管不问,但也不要过于大惊小怪,耐心做工作就是了。如果自己先就气昏了头,不能自持,就会说话走火,讲许多难听的话来刺激孩子,这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对立情绪,强化了孩子的性意识,结果适得其反。

    一个成人和异性拉扯,可以认为是品行不端;一个孩子主动接触异性,甚至写个小条什么的,当然也是错误,但不可做道德上的结论。为什么?因为他还不成熟。对青春期孩子的性紧张现象轻易地做与成年人一样的道德评价是很危险的,这会使他破罐破摔甚至好罐破摔。很多和老师都容易犯这种错误。

    有一个小姑娘,上初三了。她在初一、初二和一个男同学“交朋友”,难舍难分,学校给了那个男孩一个留校察看处分,她也被迫转了学。转学后,她仍跟那男孩有来往,有人问她:“你很喜欢他吗?”她说:“跟您说实话,我早就不喜欢他了。”又问:“那你为什么还和他来往?”她说:“人家为我受了那么重的处分,我蹬了人家对得起人家吗?”这大概是学校没想到的吧?给处分,其实是强化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好处不大。

    所以,对早恋的学生给以纪律处分,一般来说是不明智的。之所以出现这种事,主要原因之一是把青春期的孩子当成年人对待了。初一的孩子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大人,记住这句话,我们可以少犯好多错误。

    2.如何对待孩子的性骚动。

    处理孩子性骚动的基本原则是,只要不出圈,影响不大,就装不知道,装看不见,然后用迂回的办法进行教育和引导。

    先说什么是出圈。比如孩子在饭桌上议论同学谁长得漂亮,父母可以附和两句,可以把话岔开,但不可以指责孩子。如果说:“你怎么天天净想这个,想点学习好不好?”这是很笨拙的。也不必板起面孔来教训孩子“外貌美不如心灵美重要”之类的话。他说他的,父母边听边分析,就可以知道孩子的思想深度如何,然后再在别的场合委婉地纠正。但如果孩子说班里同学谁是谁的“媳妇”那就出圈了。凡出圈的事,必须明确表示反对,不必发脾气,但态度必须坚决。

    再比如,孩子偷看有恋爱情节的小说,大美人画片,只要对孩子影响不大,也可以装不知道。但如果和同学一起去看黄色录相。那绝对要制止,必要时甚至不惜采取严厉措施。

    总之,出圈的事,要正面公开阻拦,不可姑息迁就,不出圈的事,要利用机会掌握孩子的心理,但应装作不知,而用曲线育人的方式加以疏导。至于出圈的标准如何把握,那就看一般社会舆论和父母的素质了。有的父母就说下流话,孩子跟着说,父母当然不以为然。其实早就出圈了。也有的父母划的“圈子”太小,孩子小毛病也给上纲,孩子老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是流氓,这也不行。这说明家庭教育水平低,也是素质不高的表现。

    但如今的孩子是越来越鬼了,他们常常打“擦边球”,搞“合法斗争”,弄得父母十分难办。

    比如他在本上记着女同学家的电话号码,问他干什么,他说这是“工作需要”,因为他们是一个小组的,老师让组长督促组员按时完成作业。真是无话可说!女孩子送男孩子贺年卡,从祝词上倒看不出什么毛病,但落款画个红色的“心”令人生疑。问她这是什么意思,答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遇到这类事,不可急躁,不可轻率地批评孩子,最好“放长线钓大鱼”,等等再说。如果孩子确有早恋事实,抓住证据再教育;如果孩子只是赶时髦,有口无心,那就不要冤枉孩子。总之,一时搞不清是否“出圈”时,宁可按没出圈处理,这样比较稳妥,孩子也服气。

    再谈什么叫对孩子“影响大”。

    性紧张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的,只要对孩子影响不大,就不必大惊小怪。那么什么是“影响大”呢?

    第一,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能看出明显的病态了,这就是“影响大”了,必须想法解决。比如有的孩子因性幻想或早恋而不思饮食,睡眠不安,精神不振,头昏脑胀,情绪反常。这就需要和他认真公开地谈一谈,有时还需要去医院或心理咨询单位寻求帮助。

    第二,孩子的学习态度不佳,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也必须与老师配合,找到根源,采取措施,否则后果是很不好的。

经验告诉我们,对待孩子的性紧张现象,阻止是必要的,疏导也是必要的,但我们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后一个方面,因为青春期的孩子精力充沛,必须有处发泄。若一味阻止,这也不许,那也不许,是根本挡不住的。使孩子的精力转到学习和正当的娱乐上来,是减缓性紧张的最根本办法。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也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缓和性紧张,因为与异性交往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需要,父母不通过合法的途径满足这种需要,孩子们就要通过不合法途径满足它,这也是应注意的。

 

    3.家庭中的性知识教育。

    在家庭中进行性知识教育是否妥当?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父母有责任向孩子讲述性知识;另一种意见认为性知识由父母向子女讲述很不适当,非常难堪,因而不可取。一般说来,西方各国的专家们持第一种意见的较多,而东方各国的专家们则多持第二种意见,这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有关。

    其实,性知识教育的任务父母还是不承担为好,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无论父亲还是母亲,与孩子谈性的问题,双方都会十分尴尬。这个任务,不必交给父母。那么,性教育的任务主要由谁来完成呢?由学校和社会来完成。有关人的生殖系统、男女的发育、女孩子的经期卫生、男孩子的遗精等知识,应该在课堂上讲授。

    那么,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是不是就无所作为了呢?也不是。在孩子的童年和幼年期,可以直接讲一些性知识,而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可以间接地教孩子一些性知识。

    小孩子在童年和幼年期很天真,性意识与青春期区别很大。这时,倒可以不搞“男女之大防”,讲点有关生殖系统的知识是可以的。比如人是从哪里来的,男孩为什么有个“鸡鸡”,女孩为什么没有等等。而且可以让孩子看点裸体画(要美的名画,不要黄色书刊),使孩子知道男女不一样。如此,孩子长大了就不至于太好奇,不至于觉得男女之别太神秘,反而有助于他们顺利通过青春期。也就是说,要赶在青春期前面打破孩子的性神秘感,到了青春期,反而不提此事了。

    但不提此事不等于不关心此事,恰恰相反,应十分重视这件事,只是具体做法应讲究艺术。比较好的办法是慎重地选择一些介绍性知识的严肃书刊杂志放在家中,郑重安排给孩子看。如果有些学校不开青春期教育课,那这种办法就更是必要的了。

    性知识是人必备的知识,如果不想办法通过正常的渠道让孩子获得这些知识,孩子就会通过其他渠道去寻求它,例如从黄色书刊中、黄色录相中、同学的闲谈中、厕所墙上的黄色图画或语言中,那是非常危险的。而一个孩子不具备性知识,即使品德很好,也可能造成将来家庭生活的不和谐。这是涉及孩子终生幸福的大事,不可简单从事。

    有的父母以为性知识越少就越是好孩子,这种看法很不全面。性知识是科学而不是罪恶。当然,孩子专研究性知识,对其有特殊兴趣,这是不正常的,但作为现代人,其知识结构也应该有性知识的一席之地,这是不应怀疑的。

    总而言之,在青春期教育方面,主要该管的是孩子由于性紧张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和思想变化,而不是直接的性知识教育。这种认识,可能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和我们的民族心理。

    另外,在青春期,孩子的发展表现在各方面,性意识萌动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家庭在这方面的教育,应纳入孩子的全面教育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岁男孩约女同学来家里,不料监控拍下的画面,爸妈羞红了脸
幼儿性教育有讲究 尺度过大适得其反
孩子性知识匮乏,到底有多可怕?
家长课堂:你善于与孩子谈“性”说“爱”吗?
家长课堂: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儿的5件事(图)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