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文言文,年轻老师喜欢“用巧”,我这老朽坚持“守拙”

4.15日,海宁市初中语文90学时实践培训活动在我校举行,听了徐汇芬老师的《卖油翁》,很有感触。觉得年轻的老师善于“用巧”,而我这老朽还是坚持“守拙”。

徐老师的课是这样设计的——

一、学生朗读课文及其互相评价。

二、故事我来讲

假如把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你怎么讲?(注意字词的准确、情节完整、生动有趣)

三、故事我来悟

除了告诉弟弟妹妹们熟能生巧,你觉得这个故事还适合讲给什么人来听?

四、故事我来评

在讲这个故事时,你内心更倾向哪位人物?

我为什么坚持“守拙”呢?

因为我一贯认为,古诗文教学要实现“情·理·趣融合”,需在“诵读”上下功夫,琅琅的书声是古诗文课堂学习的主体风貌。丢掉朗读,只有辩论,文言文学习的效果可能会大大减弱。

第二,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讲文气,以文气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结合诵读,进行体会探求。因声求气,是学习文言文的不二法门。

尽管这样的课“很老”“很土”,我自己觉得,也还有味。

下面的ppt是我四年前的课堂,献丑了!哈哈······

这“一读”安排一个课时。

“二读”“三读”安排在第二课时。

我的学生的故事改写(当时疫情期间,网课的作业批改留下的资料。这一届学生毕业已经两年了。):

故事改写的讲评安排在第三课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柳莉: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趣学文言故事 《孙权劝学》
《愚公移山》范明国
15. 自相矛盾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例谈
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实录
xiaoshitanji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