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大哭时,比起“不许哭”,父母用3个方法做好情绪管理更有效
userphoto

2022.11.24 河南

关注
孩子大哭时,比起“不许哭”,
父母用3个方法做好情绪管理更有效
快乐成长联盟大V 11-1622:32 投诉
阅读数:360
哭和笑一样,也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正常反应。
与其呵斥孩子“不许哭”,不如用这3种方法,尝试去拥抱和接纳。
——乐爸
来源 |涵妮妈妈育儿经(头条号)
带女儿在商场玩,看到很多小孩都围坐在太空沙桌子周围玩着。
这时,一个两岁左右小女孩也想玩,可没有位置了,就哭了起来。
她妈妈很无奈的抱起她说:“哭什么啊,没有位置了怎么办?”
可孩子还是哭,妈妈又生气的说:“怎么跟你讲道理没有用呢?”
妈妈面无表情地抱着孩子站在那里,孩子伤心地趴在妈妈肩膀上哭泣不止。
妈妈估计是被哭声烦的不行了,转身把孩子放在了婴儿车里,背对着车,冷着脸,抱着手臂站着。这样一来,孩子的哭声更大了。
很多父母不知道,悲伤和愤怒一样,也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或许,因为我们见惯了孩子的眼泪,所以对于孩子的悲伤常常视而不见、掉以轻心,即便孩子大哭,我们也会想:“一会儿就过去了。”
但事实上,孩子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假如悲伤情绪一直压在心头,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孩子性格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孩子怯懦、自闭、抑郁等。
所以,作为父母,不仅要重视孩子悲伤的情绪,还要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自我调控方法,带孩子走出悲伤,使孩子重新变得开朗、快乐。
大哭,是儿童悲伤情绪的发泄口
有很多父母受不了孩子哭,或者不允许孩子哭。当孩子哭了,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办法停止他的哭声。
于是,通常有这样几种做法:
训斥孩子不许哭,让孩子憋回去;
或者干脆把孩子撂在一边让孩子哭个够;
还有的父母会让孩子产生羞愧感,比如:“你看你都这么大了还哭,丢不丢人,你还是不是男子汉!”
稍微好一点的父母,会在一旁一边安慰孩子,一边问,你为什么哭啊,或者说,没事没事,你看那有好玩的,我给你买好吃的,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这些方法或许当时好用,孩子的确不哭了,或者当他以后遇到阻碍的时候,他也不哭了,但孩子却把本应该发泄出来的情绪藏在了心底,而我们也不再是他们那么信任的人。
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莎在书中指出,表面上不再有情绪的孩子,需要有人帮助他们从那个壳中走出来,勇敢地让自我得到重生。他越否认自己的痛苦,就越说明他内心的痛苦非常强烈。
也有心理学家指出,通常爱哭的人比不爱哭的人心理更健康。
因为哭泣是一个发泄口,将内心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有助于维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我们大人应该也有这样的感受:
当心中悲伤难抑时,如果强行将伤痛埋在心里,心情会更加糟糕,情绪会更加低落;而假如放声大哭一场,哭过后身心就会觉得轻松,压力就会减轻,悲伤就能得到释放,情绪也因此能稳定下来。
因此,当孩子大声哭泣时,请不要盲目地制止或指责孩子,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哭泣的原因,给他一个温暖和宽容的怀抱,接纳他的悲伤,倾听他的痛苦,然后再和他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爱的东西消失,请允许孩子悲伤
记得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
萱萱四岁时,爸爸给她买了一只仓鼠,不知什么原因,没多久仓鼠就死掉了。
为此,萱萱哭了很久,面对萱萱的哭泣,爸爸的回应是:“没关系,不就是一直仓鼠吗?我再给你买一只。”
“我不要,我就要这一只仓鼠!”萱萱哭着说。
爸爸继续解释着:“这只仓鼠已经死了,回不来了,爸爸再买一只一样的仓鼠,好不好?”
“可我就是要这只仓鼠!”萱萱说完一直在哭,爸爸怎么哄都没用,就有些生气了:“不就是一只仓鼠吗?有什么好哭的,还一直哭,怎么没完了啊!”
萱萱听了一边哭,一边尖叫:“我就是要这只!”
爸爸生气地将死了的仓鼠和笼子一起扔到了垃圾桶里。
但是萱萱哭的更伤心了,饭也不肯吃,并且半夜还发烧了,爸爸是又气又急:“为了一只仓鼠不吃饭,睡不好觉,那么脆弱,以后可怎么办?”
可能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体会,孩子有个柔软的布偶、衣服、枕头或是其他物品不可割舍。
这个玩偶是孩子自己“创造”的第一个物品,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过渡性客体”。
不论它变得多脏多臭,孩子都不会嫌弃它,也不会允许其他人擅自对它做任何事情,不允许其他任何人改变它,包括父母,只允许孩子自己去改变它的状态。
孩子弄丢了心爱的玩具,父母要尽量理解孩子对这个已丢玩具的情感,理解他。因为重点不在于玩偶,而在于孩子本身。
父母需要明白,孩子的玩具丢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她“创造”的物品的遗失,并不是简单的重新买一个就可以让孩子满意的。
所以,当孩子失去最心爱的东西时,请允许他悲伤,让他尽情地哭泣,只有当悲伤的情绪发泄出来后,孩子的身心才会更加健康。
父母不要用任何强制的手段来抑制孩子的悲伤情绪。
从某种程度上讲,压制孩子的悲伤,就是在消灭他爱的能力,就是教他变得冷血无情。
要记住,此时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有人能理解他的悲伤,分担他的哀痛,听他诉说内心的委屈。
而父母,则是化解孩子伤痛的最佳人选。
轻轻地抱住孩子,告诉他你理解他的感受,为他轻轻擦拭脸上的泪水,引导他明白悲伤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是正常的情绪,而且人有能力战胜悲伤。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悲伤中走出来,孩子才能真正变得坚强起来。
适度宣泄悲伤
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上周孩子的老奶奶去世了,当时紧赶慢赶回到老家,一系列的悼念事宜,根本没注意到女儿的变化。
这期间她问过我好多关于死亡的问题,我发现我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是告诉她睡着了?还是告诉她永远离开我们了?
对于5岁多的孩子,我潜意识认为她是不懂的,但是在下葬的那一刻,我发现她用手指掐自己的手和鼻子,全部都是指甲印,于是我心疼地问:“你怎么了?”
她说:“我不想老奶奶这样,我不想她被关进黑屋子,我不想妈妈这样,我老了也不想这样......”
“死亡”的确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因此作为父母总是竭力地想在孩子面前避开这一话题。但是生离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任谁也无法避免。
与其给死亡蒙上一层神秘面纱,导致孩子胡思乱想,不如教会孩子直面现实,学会正确调节情绪、面对悲伤,适度地宣泄。
父母应该接纳并理解孩子的悲伤,不要指责他,也不要试图迅速转移他的悲伤。
教给他正确的自我调控方法,才是帮助孩子的最好方式。
1. 不同性格的孩子要区别对待:
如果是外向型的孩子,可以让他大哭一场;
如果是内向型的孩子,可以在他默默流泪的时候给予安抚和拥抱;
如果是脾气急躁的孩子,可以让他通过拍打床垫等软物的方式来发泄情绪。
这些都是积极的自我调节手段,只有将内心的负面情绪发泄出去了,才有可能迎来正面情绪的生根发芽。
2. 不宣泄悲伤的孩子要格外注意
如果孩子在令人悲痛的事情面前不哭不闹,异常安静,不要误认为孩子生来坚强,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宣泄内心的悲伤。
也有的孩子会用表面的麻木来掩饰内心的伤痛,这类孩子要么是出自对伤痛的自我防御,不愿接受事实;要么就是因为父母太过严厉,让他们不敢尽情流泪。
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孩子要么会长久地沉浸在悲伤中不可自拔,要么会变得冷漠无情。
因此,要让孩子把悲伤的情绪尽情地宣泄出来,只要不妨碍他人、不伤及自己,采取哪一种方式都可以。
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宣泄悲伤情绪的生活空间,而不是严防死守,堵住他们的情绪出口。
充分表达悲伤,才能摆脱悲伤,才能真正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教会孩子正确地宣泄悲伤,才能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
父母要做好情绪管理老师
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当孩子的情绪处于安定与愉快的状态时,机体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物质,这有利于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发展。
愉悦的情绪还有助于孩子积极地探索环境,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拿破仑说得好: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那么父母如何做好情绪管理老师呢?
1. 给孩子“心理玩具”
“心理玩具”是指心理学家在做提升幸福感的干预实验时,有一些看似很普通、有点幼稚的做法,比如,记录下来当天发生的好事,并解释为什么你感觉不错;写下能展现你好的一面的事情,每天去温习。
据调查,每天写下三件让你感觉好的事,这个做法效果很好,效果的持续时间也长。
我们可以在情绪有些低落时,把这些好事当作“心理玩具”。
利用“心理玩具”,跟孩子一起想好事。
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本子,专门记录他的好事。或者给他准备一个小白板、做个展示墙,随时记录。
或者给孩子准备一个好事宝盒,把能引起美好回忆的东西或照片,都存在里面,有空就倒出来看看……
这个心理玩具除了好事,还可以让父母自己看到全局、看到宏观的一面。
比如,当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生气时,你可以跳出来想:总的来说,他是个好孩子,我是个好妈妈,我工作还不错,生活各方面都基本满意……然后再看刚才的事,就能比较冷静地看待了。
2. 教孩子学会“释放”
当孩子出现消极的情绪时,比如孩子难过的哭泣时,不要急着去问询,抱抱孩子,他现在很伤心,需要的是你的温柔安抚。
父母注意到孩子出现了消极情绪时,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倾诉,对象可以是父母、可以是玩偶、可以是家里的小猫小狗。
或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玩,陪孩子画画等。
3. 不做情绪绑架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跟孩子说:
“你那样做,妈妈很生气”;
“那样做,妈妈不喜欢”。
其实我们大人正常的情绪反应,可以让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饰。
我们可以生气,但是如果总是用父母的情绪去管教孩子,这不是好办法。
总这样说,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他会忘记遵守规则本来的意义,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
正确的方法是:
让孩子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会有怎样不好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父母的情绪负责,教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
而我们大人也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如果我们因为跟孩子无关的事情有消极情绪,那就跟孩子说:
“妈妈这会心情不好,因为别的事情,所以妈妈先自己待一会,等情绪好了,马上就跟你玩。”
这样,孩子也可以学会,当他有不好的情绪时,他也会自己冷静一会,练习自己去处理。他也会知道,有不好的情绪不是什么错事。
负面情绪会造成身体的压力,如果它们被卡住,就会留驻在体内,形成身体的障碍。
相反,如果让它们正常流动,来了又去,就不会留下负面的影响。
因此,你的接纳,你的理解对孩子尤为重要。不要粗暴地阻止孩子的哭泣,如果他想大哭,就让他哭出来。
哭泣,是非常有效的帮助我们排解哀伤情绪的方式,当我们畅快淋漓地将哀伤都发泄出来,身体就不会受到多大的损伤。
同样的,如果想笑,就开怀畅笑,如果有愤怒,就表达出来……
用自己喜欢的、觉得舒服的方式,将情绪释放、清空,就是对身体最好的保护。
*来源:涵妮妈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喜欢亲子阅读,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妈妈。*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我们只做分享之用,不用于商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比给ta快乐更重要
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怎么办
孙俪儿子出事了!她后续一个举动直接让父母群里炸了锅
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
​海豚学院家庭教育公益课四《懂得情绪懂得爱》
孩子是个“爱哭鬼”?利用“心理钟摆效应”,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