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孩子总忍不住唠叨?小心这样会适得其反

打从我有记忆开始,我爸就是个很能干的男人。他是我们家的主心骨,小到我的生活学习,大到家里的重要决定,方方面面都被他安排得很好。

但这两年我发现,再能干的人,年纪大了都很难逃过去一个坑:唠叨。

本来觉得,唠叨不是啥大问题,我大不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好了。可没想到年糕快5岁的时候,我爸来住了两个月,小孩本来好好的吃饭习惯就被他“唠叨毁了”。

我爸干了啥呢?

每次一到吃饭的时候,他就正襟危坐地陪在年糕身边,开始声情并茂的给他进行“营养科普”:

年糕夹起一块鸡肉,他就赶紧鼓励:“宝宝你要多吃鸡肉哦,吃了鸡肉你的肌肉才有力量哦!”“鸡肉帮助你的肌肉长得很好,你明天是不是想拍球拍得更好?那你就得多吃鸡肉的哦。”

年糕夹一筷子蔬菜,他又连忙说:“宝宝要多吃青菜的哦,青菜有很多维生素,吃了你肚子里的能量小精灵就会特别开心,身体也会很棒的哦!”

这些话本身当然没什么问题,我们平时也会这样和年糕说。但问题是,一顿饭如果重复十遍以上对话,搁谁都会受不了!

很快我们就发现,以前乖乖坐在桌上自己吃饭的年糕,现在吃两口就要跑一圈、再吃两口再跑去玩一下。

我和我爸说不要喂饭、不要念叨,他还特别不服气:“要是我不说他更不肯吃了!”

——这点他还真没说错。才短短几天时间,年糕已经被唠叨“驯化”成了不念着、不推着就不吃饭的小孩。

于是接下来,我爸就更像个劳模一样,餐餐饭举着勺子跟在年糕身后劝:“宝宝你要多吃肉哦……”“多吃青菜,肚子里的能量小精灵才会特别开心哦……”

出去玩的时候,他就更是有操不完的心。

每天傍晚,年糕都会去小区里骑一会车。但还没出家门,“科普之声”就又开始循环广播了:“宝宝我们要一起去骑车咯。”“你骑车真的很好哦,我们一定要多出来运动的。”“多运动对身体会很好的哦。”“不过天黑了不能出去骑车了,没有大人也不能骑车的哦”……

这唠叨劲儿,渐渐地连孩子都受不了了。

有天年糕又要出去玩,我和糕爸把他把他送到楼下问:要爸爸陪着出去还是阿公陪着?

没想到年糕惆怅地回头看了一眼我们家窗户,幽幽地说了声:“阿公太烦了……”

我和糕爸哭笑不得,没想到外公的唠叨,居然让孩子领会到了什么叫“无奈”。

这样的唠叨,其实每家都不少见。

孩子玩玩具没收拾好,大人开始念:“玩完玩具怎么又不收拾呢?丢得满地都是,每次都要妈妈帮你收拾。”

出门前娃还没穿好衣服,又开始说:“刚才早就和你说过了,你怎么动作这么慢。怎么就这么不懂事?我们现在要迟到了,每次要我说多少遍才好啊。”

说这些话的时候,大人都觉得自己是在为孩子好。可往往磨破了嘴皮子,孩子下次也还是玩具乱扔、穿衣服慢吞吞,根本不往心里去。

当我们没完没了唠叨的时候,孩子抓不住话里的重点,索性就把耳朵“关”上了。

就像我有个朋友有次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她儿子有次不小心吞下了鱼刺,全家人忙把孩子送去医院。

去医院的路上,外婆念叨了一路:“怎么会这么不小心啊……你这么大了鱼还不会吃啊……吃的时候不能一下子咽下去,要看看有没有骨头的呀……哎呀那以后吃鱼可怎么办呢?难道就一直不吃吗……可是鱼肉营养很好的啊……隔壁孩子很小就自己会吐骨头了,你怎么还不会啊,怎么能这么粗心呢……”

外婆一边念叨还一边问孩子:你听进去了没有呀?下次不要再这么不小心了。小孩却压根没什么反应。

朋友对亲妈的唠叨终于受不了了,就叫她先别说了,当务之急先取鱼刺。

等拔出鱼刺,朋友这才开始和孩子说:“鱼肉可以吃,但是一定要小心。尤其是你自己还不确定吞下去的肉里面有没有骨头。”孩子就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外婆说了这么多,为什么不如妈妈的三言两语有效?

因为妈妈的话,让孩子一下就知道了自己应该做的是什么,而外婆的话只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根本不知道还能怎么办呀。

很多时候,我们忍不住唠叨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不相信孩子能把一件事做好。

不相信他自己会对绘本有兴趣,大人非得坚持书要正着拿,书得一页一页翻;不相信他自己能搭积木,大人非得规定把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

不相信孩子自己可以做好,所以才需要不停地说不停地念,确定孩子听见。指导的意见太多、传递的都是“你做不好”的意思,孩子也就放弃了探索和努力,同时也放弃了听取你的意见。

这样的结果,又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相信,年糕不需要大人催着、追着,也能自己好好把饭吃完的。所以外公一回老家,我们立刻开始着手纠正年糕的吃饭习惯。

没有催促、没有唠叨、也没有追着喂饭。比起外公的“兢兢业业”,我们显得“懒”多了。

给年糕的盘子里拨一些他要吃的菜,就只管享受和家里人沟通、聊天的这段时间了。

但经常我们就这样吃着、聊着,再一转头去看年糕,他就已经安安静静吃掉了一大碗饭,根本不需要有人一直在旁边监督。当他确认自己吃饱了,我们也不会再一直劝他要吃饭。

其他事情上面,我也还是那个原则:把他当作能听懂我们说话的大人一样去看待,要注意的事情郑重强调一次就够了。

遇到有危险的事情,比如在水池边上,或者今天要走过一条车流挺大的马路,我会特别认真地和他说一次要注意安全,而不是时刻把“小心”、“看着点路”挂在嘴边。

年糕也知道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而不是靠别人时时刻刻的耳提面命来提醒自己,对安全注意向来很慎重。

其实比起不断用唠叨提醒孩子“应该做什么”,倒不如试着换个思路,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孩子自己。在开口前忍住自己唠叨的欲望,先问问孩子: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少几句唠叨,多一些放手,孩子反而能更独立、更自信,他会比我们想象中做得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家常记事:来异域“插队”半年的小外孙"返城"了
在上了床也没结果的时代,遇见牵了手就是一辈子的爱情!
隔代教育是洪水猛兽?有利有弊,取决于父母如何主导
故事||“我妈17岁时,我爸60岁,我亲手斩断了这场畸形婚姻”
35岁二胎妈妈的完美生活,都是假的
陆俊 | “丰满”年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