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透视卡奴的成因

透视卡奴的成因

“卡奴”的产生,除了经济、社会成因之外,个人理财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个方面:他们过分地透支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其实他们成为卡奴的途径并不复杂,刷卡爽过头、眨眼成卡奴“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一个个诱人的口号下,贷款买车、买房、买家电、买衣服,信用卡透支消费正成为很多年轻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一项针对中国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调查表明,有57%的人表示“愿意用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时尚带来的虚荣心,提前消费产生的快感,使信用卡在各个现代化大都市里,变成了时尚一族,甚至是普通工薪阶层、学生一族都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就像时下流行的“手机”,人手一部,甚或多种。很多人拥有了一张、两张甚至更多的信用卡。“卡民”数量日益庞大,而“卡奴”族群也在日益壮大中。每次刷卡的时候总是觉得很痛快,可是却没有考虑到等到扣款那一天刷的钱才是自己已经挣到的钱。和以前一样,同样是刷卡,但是刷了之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以前刷的是借记卡,花的是已经挣到手的钱,看着卡里的钱少了,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刷的是信用卡,花的是以后的钱,因为看不见实实在在的数字,所以就没有了心痛的感觉。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感觉,购买一件可有可无的物品,如果要自己从口袋里掏出现金,一定会权衡利弊,甚至会放弃。但是如果是刷卡支付,则会很爽快,在他们心里,刷卡

并不心疼,但是要把一张张的钞票数出去,则会有些不舍。这就是人的心理。

一些年轻、冲动,敢花钱的人是银行最欢迎的一类客户,他们有一定的收入,好强,要面子,喜欢光鲜的生活,生活有滋有味,基本靠刷卡消费,买衣服和化妆品、下馆子泡吧,刷起卡来毫不眨眼,但是,只有等到自己拿到账单的时候,才发现发薪日变成还债日,刚刚拿到手的工资,一大半交给了银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卡的出现和普及,拉动和刺激了消费,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对持卡人来说,自己的超前消费,给自己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

以债养债,积累成卡奴

有人说信用卡的循环利息,其实就是雪地里滚雪球,越滚越大。很多人认同使用银行卡是一种象征进步的的观点,再加上银行推出了“办卡送好礼,刷卡有积分”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时尚人士加入到“持卡一族”的行列。信用卡作为一种个人金融业务产品,迅速在年轻人中得到普及,使用信用卡已经成为比较流行的支付方式,但由于很多人不懂得“量入为出”的道理,甚至有人将依次借债视为提前享受生活的方式,他们办有不同银行的信用卡,还有人一口气办了十几张,为的就是“以卡养卡”,这种貌似时尚的理财之道,实则已坠入循环利息的恶性循环中,最终是欠款数额不断增加。无度使用信用卡容易陷入“以债养债”恶性循环,让自己陷入到“卡奴”的怪圈里不能自拔。日益增多的“卡奴”背后,逐渐浮现信用卡存在的隐患。

才上班两年的何小姐是铁杆超前消费迷,在她的观念中,刷卡消费就是用别人的钱充实自己的生活。这在她最初透支第一张卡,又能即时还款时,她确实得到比别人快又多的享受。但是,随着她超前消费意识的日益膨胀、市场诱惑日益增大的境况下,仅仅透支一张卡已远远不能满足她的需求。为了在免息期内可以支付第一张信用卡的欠款,她又在另外一家银行申请了第二张信用卡以还清第一张卡的透支,后来又申请了第三张、第四张,如此“卡套卡”,形成了循环透支。而到了最后,由于透支过多,无法在免息期内还清,每个月要负担高额的利息,姜小姐也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卡奴”。每到还款的最后截止日,姜小姐就为自己之前的过度消费“痛不欲生”。最后,还是父母出面帮助她还清了欠银行的两万多元债务。为此,姜小姐十分内疚,她说,上大学时就已经花了父母的近十万元钱,如今上班了,不仅不能向父母交钱,还要连累他们帮助自己还债。“都是信用卡把我勾的!”她这样抱怨。

在北京一家行政单位工作的小方,按理说她的工资在同龄人中既算稳定又算较高的。但是,她依然是个欠债族,卡奴就是她最形象的写照。刚到单位上班,她就办理了三张信用卡,当初她的本意是信用卡好保管,用起来方便,即使

丢失了,也不会有经济损失,但现金就没有这么多优势。她平日购物、吃饭甚至应急取用现金都使用这几张卡,出手很是爽快。然而,一年过后,她办理信用卡的初衷被她的潇洒改变了,过度的透支,使得她的工资一发下来,就只能到银行还贷。渐渐的工资也不够支付,她想出了没办法的办法,她只有用其他没有到还款日期的卡套现,取出现金先还上到期的欠款,但是,每到不同的信用卡还款期限很近时,她常常夜不能寐,一则担心失去信誉,二则担心利息越来越高。小方说:“从大学时办的第一张信用卡到现在钱包里的好几张信用卡,每月几乎没有现金结余。就是因为使用信用卡花钱有用的不是自己的钱的感觉。有时因了广告宣传的积分换取礼物的诱惑盲目的购买,每月账单上支取现金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常是近百元。

但是,也正因为自己有这种疯狂刷卡的习惯,一直以来都是一身债,一直在还利息钱,慢慢的让自己陷入了卡奴的牢笼。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即使是银行的钱也是如此,但是要明白“以债养债”只能撑着过一时,而不可能是一世。“以卡养卡”“以债养债”最终是要用自己的现金全额还款的,国外曾出现持卡人在刷爆多张信用卡后破产的例子。但中国还没个人破产的相关法律,一旦出现信用卡刷爆,连每期最低还款额也不能支付的情况,就意味着个人信用的破产,银行会视此类情况为恶意透支,对相关当事人银行会列入黑名单,限制其申办按揭贷款,或降低其最高贷款年限。对于所欠款项,银行也会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讨。

过度透支信用卡既会增加手续费和利息支出等持卡人的财务成本,也会形成寅吃卯粮的不良消费习惯,使自己的经济陷入困境。年轻人经济刚刚独立,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过一种财务上有节制的生活。具体来说,就是增加收入,控制支出,注意投资和保险,谨慎负债。不要把信用卡用到没有信用,改变了使用信用卡的初衷,这样最终会导致自己成为卡的奴隶。

应该清楚信用卡基本的功能是用来消费的,是一种辅助的支付结算工具,切不可将属于债务范畴的信用额度当作收入来使用。通常比较鼓励刷卡消费,但并不鼓励用信用卡透支取现。因为和信用卡刷卡消费相比,信用卡透支取现由于没有免息期,所以成本要高得多。信用卡取现容易让人陷入“拆东墙补西墙”,“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中。如果循环往复地处于消费、还款、支付利息的状态。一时消费的快感会被接踵而至的还款账单冲淡,甚至出现焦虑影响健康。

各地卡奴现状统计

“卡奴”一词最先源于台湾,是指没有能力偿还透支信用卡的卡民。台湾金融主管部门将无力偿还银行最低还款额,且连续3 个月未能还款的人定义为“卡奴”。银行间为争夺客户“滥发”信用卡,使很多没有足够支付能力的人也拥有信用卡;持卡人狂购物乱刷卡这是造成“卡奴”现象出现的根源。

中国台湾

截止2007 年在台湾地区1100 万人口中,约有70 万“卡奴”,即每百名经济人口中就有6 个人是卡奴。平均每个月有40000 人因刷卡过度成为破产者,有40 个卡奴因身陷重债而自杀。有媒体称,信用卡已经与毒品、枪支并列为台湾的“三大害”。

据台湾媒体公布的资料,2000 年台湾信用卡及现金卡数量仅有1830 万张;2005 年这两种卡数量增长到4555 万张,但台湾民众收入的增加速度却滞后,因此造成卡债和卡奴大增。截止2007 年,在台湾1100 万人口中,有900 多万人人均拥有至少一张信用卡或现金卡,而其中约有70 万出现缴款困难或濒临无力支付边缘,占全台湾人口的6%。卡奴们的平均信用卡债务金额高达120 万台币。由于利滚利,不少人每月收入甚至不够支付利息,有些人一时还不起,就“拆东墙补西墙”,办多张卡。

卡奴现象也给发卡机构利益带来很大的损伤,信用卡业务的不良贷款比率也从2004 年的2%上升到2006 年的2.4%,迫使台湾银行冲销了约22 亿美元的信用卡和现金卡坏账。

中国大陆

国内中老年人已经无法接受使用信用卡的消费习惯,信用卡的主要使用者还是集中在年轻人,同时,截止2010 年35%的信用卡使用者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四个大城市。银行的大力推广及信用卡市场的集中性使很多人手里都有不止1 张信用卡。上海某调查机构对上海市内信用卡使用者开展的调查显示,有26.4%的人承认自己每月薪水用到1 元不剩,是典型的“月光族”。并且由于对消费、收入以及负债不能很好的调节,有32.5%的人担心自己会因为过度消费而步入“卡奴”行列。

年轻人本来就容易冲动型消费,喜欢时髦的东西。银行业通过广告宣传形成了一种刷卡、向银行借钱很时髦的风气,很多年轻人懵懵懂懂就刷卡上瘾了,很自然就成了“卡奴”,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且独生子女都容易被家里惯着,虽然收入不高,花钱可比父母大手大脚多了,这样的人可能就会成为“卡奴”。

中国香港

截至2008 年首季,香港未全数清还结欠信用卡余额高达港币244 亿元。有调查显示,港人同一时间平均有3 张半信用卡,少数人更多达10 张。半数受调查者只清还部分卡数,有近30%仅缴付最低还款额。

随着各种信用卡泛滥发行,并推出各种刺激消费的奖励措施,背负巨额信用卡债务,每月仅缴付最低还款额的持卡人越来越多。有信贷公司委托香港大学进行调查访问了500 名18 岁以上、曾经拖欠信用卡卡数的成年人。调查发现,受访者每月平均透过信用卡消费签帐达7000 多元,占个人入息中位数的70%。然而半数受访者仅清还了部分卡数,当中29%只缴付了卡数5%的最低还款额,不断滚存的卡数和利息加重了受访者的还款压力。

据香港金融管理局最新数字显示,截止2008 年首季度全港约有1150 万个信用卡账户,未全数清还之结欠余额近244 亿元。

美国

美国是一个崇尚超前消费的国家。2005 年近3 亿的美国人民平均每人欠账3.1 万美元,相当于当年GDP 的2/3。“美国人的超前消费已经变成这个国家的一种文化,他们是按自己有多少信用额度来消费,而不是依据自己的收入花钱。”

信用卡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日常购物、外出旅游到餐厅付账都可用它记账,其使用频率及额度已有凌驾现金交易的趋势。截止2005 年美国境内约有6000家银行经营信用卡业务,信用卡用户约1.85 亿。75%的家庭拥有信用卡。截至2005 年底,美国信用卡债务超过8000 亿美元,每个家庭平均拖欠信用卡款项达7200 美元。沉重的信用卡债务也成了影响美国人家庭生活的一个主要因素。

2006 年1 月4 日,VISA 信用卡公司宣布,在2005 年圣诞节的一周内,他们的用户就用Visa 卡刷掉了322 亿美金,平均每一个家庭的节日信用卡债额是9300 美元,在过去10年间上涨了115%,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及时付清这些钱。2004 年,只有37.8%(7000 万)的人会每月付清他们的信用卡账单,超过3/5(62.2%)的人会欠债,有4400 万人每月会因为付不出最低还款额而挣扎

4 成上班族成卡奴

“开心的刷卡”之后发薪日变还债日

拥有多张信用卡,时常潇洒地在购物场所“喜刷刷”,已成为许多上班族的生活方式,个别人甚至能在一个月内“刷爆”多张信用卡,但同时也换来沦为“卡奴”的代价。对6000 余名上班族信用卡使用情况进行的调查显示,约4 成上班族已成为信用卡“卡奴”。

超过8 成的上班族拥有自己的信用卡,且使用率高达72.5%。经调查,拥有信用卡的上班族中,超过半数者不得不承担一部分利息和负资产。其中,超过20%的用卡人认为自己完全被信用卡“套”住,花了很多钱。还有2 成的人尽管主观上知道信用卡的种种弊端,但每月都难免成为信用卡的“负翁”,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卡奴”。

比个例吧,张小姐拥有的几张信用卡都已“刷爆”,但看到某品牌化妆品正在打折后,忍不住诱惑的她为抢购实惠马上又申办了一张信用卡。现在她每个月工资几乎要全部用来偿还透支额度的本金和利息,但债务依然是越积越多。

还有一种像李小姐一样也沦为“卡奴”。她是为了用积分换取礼品,一度每天都刷卡,但等到她“清扫战场”时才发现,她辛苦赚来的积分,只能换得一些玩偶、餐具之类的礼品,而自己却又有了一大笔需要偿还的债务。

在国外,信用卡消费是导致个人破产的第一号“杀手”,所以在使用信用卡时一定得自律。首先,不要同时持有太多信用卡,一两张卡就够了。千万不要为积分而去刷卡,这样会得不偿失。其次,不要用信用卡取现,因为一般信用卡取现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另外,由于信用卡利息相比银行利息高得多,一定要在免息期内还清,尽量不要选择最低还款或部分还款,

这样容易高息负债。

信用卡处罚颁布新规

监管套现卡奴还款忙

为了防范信用卡风险,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对“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等行为,应予立案追诉。这可给“卡奴”们敲响了警钟。近日来新规出台后,信用卡刷卡用户的还款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很多“卡奴”担心超过时间被追诉,选择提前还款。同时,新规也使“信用卡套现”等违规业务“生意”冷淡。

市民王先生是一家零售企业的销售经理,也是一名所谓的“卡奴”。昨天,当他接到信用卡银行的第二个催款电话后,李先生赶紧去银行把钱还了。“以前买东西,动不动就刷卡,欠银行的钱,反正可以慢慢还。现在不一样了,一旦被认定为恶意透支,是要吃官司的。”近日来从市区几家银行了解到,近几天,像刘先生这样提前还款的人不在少数。原先,很多银行为完成发卡任务大量发信用卡,但一些持卡人的恶意透支行为让银行十分苦恼。如今根据规定,“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为恶意透支,通知发出后,很多人

都选择提前还款。

以前生意红红火火的“信用卡套现”等违规业务受新规影响也冷淡了很多。以前随便通过一个网上小广告都可以轻松的找到“套现公司”,而现在国家出台了法律之后,很多套现公司都选择了关门打烊,很多套现的老板们都说:“现在有了新规定,再出事可就是大事了,赚那几个钱去坐牢,值吗?”

那么以前“卡奴”们经常光顾的“套现”店关门了后,他们还能怎么办呢?大家都选择想尽办法也要还款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卡奴
看看信用卡利息怎么算
要想玩转信用卡, 你必须掌握这5点!
可以不刷卡,但这九条不可以不知道
第一次办信用卡必须了解的五件事
信用卡使用技巧--全功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