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唐诗》里一首经典的咏雨诗,不仅写出了新意,同时句句有深意

唐朝一直很强盛,只是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开始逐渐走向没落,到了晚唐已经是摇摇欲坠,连年混战,经济崩溃,老百姓的日子很难过。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可谓明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希望可以为国分忧,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其中像韦庄就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忧国忧民,但是他同样很不幸,一生颇不得志,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辗转他乡,直到六十岁才考中进士。

韦庄在奔中期间,亲眼看到了社会凋敝,人们的生活很艰难,为此他大声疾呼,对他的文学作品也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譬如在这首《登咸阳县楼望雨》一诗中,正是通过对于事物细腻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看似在写眼前之景,其实每一句都有深意;把那份悲痛写进了诗歌中,所以读这样的作品,还是要多了解时代背景,才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

《登咸阳县楼望雨》

唐朝:韦庄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从字面上来看这就是一首描写雨天景象的小诗,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个字,可是诗人写得很传神,从眼前的雨景入笔,从而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有着诗人以于人生,对于现实最深情的描写,所以整首诗看似普通,其实每一句都极为讲究,所要表达的还是一种悲痛之苦,流露出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悲叹。

韦庄,字端己,公元836年生于长安(陕西省西安市),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与当时的温庭筠并称为“温韦”,所以他的诗歌和词都是一绝,其中有很多的名作和名句,对于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这首《登咸阳县楼望雨》写得非常巧妙,不仅写出了新意,同时那份细腻的情感,还有对于现实的悲叹,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从开篇就营造出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把眼前的雨写得极为传神,也让第一二句有了一种纤细的美,“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天上的乱云就像是山中的猛兽一样,正在奔涌着出山,眼前马上就要有一场雨;果不其然那雨就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细雨河风洒遍了渭河的河川。短短的两句,可谓是情景交融,让这两句显得别具一格,写得非常有韵味。

最后两句其实是另有所指,由于整日里下雨,让诗人也是伤感不已,生出了许多的悲伤,“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原本雨下过之后就会停,可是没有想到居然连日里都是阴雨绵绵,以至于眼前的景色都被雨给遮蔽了,使得什么也看不见;远处的天空中有几行大雁,排成一排好像是一行行字联,看了让人更加的伤感,生出了更多的忧愁。

韦庄这首诗看似在写雨,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境的发泄,正是由于当时整个社会黑暗,再加上人们生活艰难,诗人把一切都看在眼里非常痛心,所以通过对于一场雨的描写,以此来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只不过诗人写得比较含蓄,这也是唐诗的一大特点,即使是写现实的感知,很多的诗人也不会直接描写,而是会通过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让作品显得有一些晦涩难懂,但是我们了解了诗人的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唐诗:登咸阳县楼望雨(韦庄)
温庭筠一首诗浮想联翩,如烟似画,妙在不言中
走天涯:清明谣:这一场纷纷扬扬的细雨
唐诗指疑(二十三):刘长卿《送严士元》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的《春日》,写尽春之美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