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读|忍到忍无可忍,后周太祖郭威的生存之道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乱世时期。

五代十国形势图

这是一个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时代,信奉的是武力,崇尚的是英雄。

在这样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上到皇权的更替,下到地方政权的争夺,大大小小的军阀既各自拥兵自重、称雄一时,又须时刻提防着来自外界乃至内部对自身权力的觊觎和抢夺,真的是无日没有战争,无日没有算计,无日没有死亡!

能够在这样的乱世之中生存下来的人,是需要运气的。

能够在这样的乱世之中生存下来且能攀上权力顶峰的人,是既需要运气又需要相当高的水平的。

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们,个个都是一时之豪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

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是五代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的生存之道是隐忍。

杀死屠夫的教训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苏轼

郭威并非天生就能隐忍的。

他也曾是出生于官宦之家的子弟,他的父亲郭简担任过唐末顺州的刺史,后来被割据幽州的节度使刘仁恭所杀。

母亲被迫带幼小的郭威前往山西潞州投靠亲友,结果走到半路上忧病而死。

郭威一下子从爹妈宠爱的小少爷变成了可怜的小孤儿,所幸的是,一位姓韩的表姨妈收养了他,把他拉扯长大。

寄人篱下的日子,无疑是令人压抑的,也让郭威学会了如何看人的脸色生活。

随着年龄与荷尔蒙一起增长,少年郭威拥有了一副高大魁梧的身材,或许是优良的基因在起作用,或许是贫穷的生活不断地磨砺,他勇力过人,又机智聪明。

每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闯荡江湖的梦想,盼望着有一天能够扬名立万,出人头地。

十八岁的郭威,选择了从军。在崇尚武力的五代乱世,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要么主动投军,要么被强行拉壮丁,大大小小的军阀,都在想方设法扩充自己的队伍,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适合当兵的苗子。

泽潞节度使李继韬也是如此,他一眼看中了前来应招参军的郭威,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当了一名亲兵。

郭威无疑是幸运的,一入伍便成了老大身边的人,装备好,待遇高,少年的心,难免按捺不住张狂起来。

他很快沾染上了军人的习性,赌博、喝酒、逞勇斗架,当然,也喜欢打抱不平。像所有处于青春期的、骚动不安的年轻人一样,看见不顺眼的人或物都想修理修理。

一天,喝完酒后的郭威在街上闲逛,正好碰到了一个飞扬跋扈的屠夫。

郭威早就听说过这个人,知道他经常欺行霸市,是这条街上的一霸。

后面的情节我就不用详细描述了,《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其原型正是郭威。

总之郭威在反复刁难屠夫、把他激恼之后,一刀捅进屠夫的肚子,将他送上了西天。

水浒传之拳打镇关西(张墨一绘画作品)

杀人偿命,自古亦然,郭威被闻讯赶来的地方官吏抓进了监狱。

郭威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在监狱里,他深深地反思和自责,屠夫虽然跋扈,但罪不至死,况且,杀死一屠夫,搭上自己的命,怎么想都不划算。

幸运的是,李继韬欣赏他的勇气和胆量,设法将他从监狱里偷放出来,让他外出逃亡暂避风头。

逃亡路上,郭威再一次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但他知道,这是冲动的惩罚,激情的代价。

死里逃生之后,他告诫自己:死并不可怕,但要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不能做无谓的牺牲。

后来,李继韬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派兵攻灭,郭威又被收编进了李存勖的亲军。

在后唐和后晋军队里,几经辗转,他又遇到了一个志趣相投的大哥,后来建立后汉政权的高祖刘知远。

忍无可忍“清君侧”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一一林逋

在契丹灭掉后晋后,郭威拥立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并把契丹人赶出了中原。

刘知远对郭威信任有加,任命他为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兵权。在临终前,刘知远留下遗诏,命郭威和宰相苏逢吉等五人为顾命大臣,辅佐他的二儿子刘承祐继位。刘承祐即后汉隐帝。

刘承祐也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他觉得几个叔叔辈的顾命大臣对他是一种束缚,让他不能当一个为所欲为的皇帝。

于是,刚登上皇位,刘承祐便决定向几位叔叔下手。手握军权的郭威当然是首要目标。

当时正逢河中护国节度使李守贞、凤翔节度使王景崇、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联合谋反,刘承祐没有让能征善战、威名卓著的郭威出马平叛,而是派了几位不知名的将领率军出击,借机培养自己的嫡系,架空郭威的权力。

人至中年、半生戎马倥偬的郭威岂看不出刘承祐的意图,但他忍了。

他一言不发,乖乖地回家钓鱼去了。

然而事实证明,李守贞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后汉军队反复攻打,损失惨重,都无法将他拿下。

刘承祐无奈之下,只好屈身到郭威府中,请郭威出山。

他深恐郭威借故拒绝,于是小心翼翼地问:“吾欲烦公可乎?”我能麻烦您为我办件事吗?

郭威表现得非常克制,非常谦卑:“臣不敢请,亦不敢辞,唯陛下命。”一切唯陛下是从。

军权重新回到郭威手中,他到达平叛前线,面对老熟人李守贞高墙坚垒的河中城,他一不去劝降,二不去强攻,而是立栅筑垒,分兵围困。

李守贞屡次突围,均被挫败,相持一年之后,城中粮草俱尽,叛军士气消沉,郭威于是下令总攻,早已憋急了的后汉军队嗷嗷叫着攻进城中,李守贞携全家自焚而死。赵思绾、王景崇相继归降,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

凯旋而归的郭威受到了首都人民的盛大欢迎,但也让隐帝刘承祐心中更加猜忌不安。

不久,刘承祐便以抵御契丹为由,将郭威调出京城,打发到魏州守卫边疆去了。

部下为郭威鸣不平,但郭威一笑了之,他无法左右皇帝的想法,只能忍。

但刘承祐却不能忍,公元950年11月11日清晨,在早朝的路上,他派武士将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位顾命大臣当众砍杀,手段很粗暴,理由很简单:谋反罪。

随后,他又密诏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去澶州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密诏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去魏州杀郭威。

李承祐是个胆子大、有想法、行事果断的人,但他太急于求成了,刚刚登上皇位,羽翼尚未丰满,就迫不及待地想把手握重兵的权臣收拾掉,只能说他考虑得太简单了!

年轻人啊,总是败在高估自己,也总是败在缺乏耐性,太不能忍!

后来明朝的建文帝也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李弘义转身就把皇帝出卖了,他将消息透露给王殷,二人一商量,又抢在郭崇前面将消息传送给郭威。

郭威本来还对刘承祐心存幻想,希望这位年轻的皇帝能在大开杀戒之后,看在他能打仗的份上,放他一马。

当他亲眼看到郭崇手中的密诏后,他的心瞬间变得凉凉的,凉透了!先帝呀,知远大哥呀,你的儿子非得要我的老命,我只好对不住你了!

在谋士魏仁浦的建议下,郭威将刘承祐的诏书稍加改动,从杀他个人变成杀他及手下重要将领。

当郭威将这份诏书摆在众人面前时,不用他再多作动员,立即群情激愤,纷纷要求郭威带他们杀向京师,当然,不能直接说去打倒皇上,而是声称皇上身边有坏人,要“清君侧”。

刘承祐惹急的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部队,当然,现在变成了一支亟待复仇的悲愤之师。11月14日郭威接到密报,16日起兵抵达澶州,18日到达滑州,20日到达封丘,距离京都开封已不足百里。

进军途中,郭威仍盼望刘承祐能够回心转意,他私下给这位皇帝写了一封密信,倾吐他的无奈,希望双方能够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他提出,如果皇帝身边确实有奸臣作祟,可以将误导皇帝的奸臣押送军中,他保证率军退回邺都。

如果刘承祐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借此缓和一下局势。但他却无视郭威抛来的橄榄枝,郭威的密信进一步刺激了年轻皇帝的自尊心,他直接下令将郭威全家集体处死。

这一下子,不但将郭威绝了后,也直接断了他自己的后路。

无法想象郭威在接到全家被害的消息后,那种绝望的、肝肠寸断的心情。

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唯有复仇!

他下令全军:攻陷开封!城破之后,全军可在城中剽掠十日!

刘承祐也不甘示弱,他诏令各地的节度使带兵进京勤王,并派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率军前往封丘迎敌。随后,刘承祐又亲自到前线督战。

公元950年11月21日,封丘之南刘子陂,慕容彦超领衔的皇家军队一触即溃,刘承祐见势不妙,仓皇而逃,欲还京都,岂料开封府尹刘铢紧闭城门,不让皇帝进来,还命令手下向外射箭,刘承祐只得往别处奔逃,最后在北郊城外赵村被部下郭允明所杀。

郭威大军浩浩荡荡涌入开封,后汉局势,已尽在郭威掌握之中。

顺水推舟登皇位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一一老子

郭威大军进入开封后,这场造反可以说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

那些追随郭威造反的将士们,先后投靠郭威的大小官员们,都迫不及待地等着郭威宣布新王朝的诞生,然后论功行赏。

此时的郭威,却显得愈发沉默起来。

全家惨死,只他一人独活,昔日热闹的宅弟里,如今冷冷清清、凄凄凉凉,他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不知余生还有什么意义?

但他又想起留在邺都的养子柴荣,他的女儿及女婿张永德、外甥李重进,想起追随着他的一帮兄弟和部下,他不得不振作起来,责任,使命,理想,都需要他来担当,逝者已去,余下的人需要活得更有价值。

他冷静地分析着局势。

首先,内部还不稳定。由于变起仓促,先后追随或投靠他的人中,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是他的铁杆粉丝。

其次,刘知远余威尚在,刘氏皇族势力还比较大,尤其是刘知远的老弟,担任河东节度使兼中书令的刘崇,更是兵多将广,能征善战。

再者,此次起兵的旗号就是“清君侧”,现在不但把“君侧”清了,连“君”也被清了,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再做进一步的行动,不知天下人怎么评论。

总之,称帝的时机还不太成熟,郭威决定再忍一忍。

于是郭威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要求文武百官和他一起入宫,向后汉李太后也就是刘知远的老婆、刘承祐的老妈请安。

群臣不知郭威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是打着请安的名义逼宫?还是血洗皇宫复仇?只得战战兢兢跟着郭威来到宫外。

谁知郭威单独入宫与李太后相见后,没有发生想象中的冲突,只有执手相看泪眼。

郭威声泪俱下地向李太后诉说自己的无奈和悲痛,深恶痛绝地表示自己辜负了先帝刘知远的知遇之恩;李太后也充分体现出她深明大义的一面,对自己的教子无方深加自责,对郭威全家被害表示沉痛地哀悼和遗憾。

在互相理解的、和谐的对话氛围中,两人达成三点共识:

第一,天下仍是刘家的天下。

第二,由百官共同选择贤明的皇家子弟继承大统。

第三,在新的皇位继承人被选出之前,由李太后临朝听政,文武百官各复原职。

很快地,在郭威的主持下,百官们选出了新皇帝,驻节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刘赟,他是先帝刘知远的亲侄子,当然,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河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刘崇的亲儿子。

京城的人心很快稳定下来了,听说新皇帝快到开封了,郭威的大军也要撤走了,人们称赞郭威的仁义之举,也原谅了他此前纵兵剽掠的行为。

为了打消新皇帝的疑虑,郭威特意委派政坛不老翁、德高望重的冯道前往徐州迎驾。

远在太原的河东节度使刘崇闻讯,欣喜若狂,儿子捡了个皇位,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太上皇,他发自内心地感激郭威。

随后,郭威以契丹入侵为由,宣布亲自出征,带领全军开出京城,向北方开拨。

满城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满怀期待地准备迎接新皇帝的到来。

但有人欢喜有人忧,那些跟随郭威起兵、一起攻入京城、无所顾忌大肆剽掠的将士们此刻的心情却十分郁闷。

如果老大郭威按他们的设想,干脆利落当了皇帝,他们就都是拥立新皇的开国功臣,前程将不可限量。

如果这天下仍是刘家的天下,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曾经作乱的叛贼,逼死皇帝、抢掠京师等等行为,可全是灭九族的大罪,早晚都有被追究的一天啊。

全军将士私下里议论纷纷,越聊越担心,越聊越害怕,恐慌的气氛在军营里弥漫开来,有些胆小的士兵,都悄悄地离营而逃了。

行军的速度也越来越慢,纵然郭威一再下令加快行军,也无济于事。

整整走了半个月,部队才走到澶州,想想一个月前,部队从澶州到开封,连行军带打仗,仅仅用了四天时间,这真是鲜明的对比呀!

军队在恐慌中酝酿对策,这是人生存的本能,这是自发的群众性行为。

终于在公元950年12月20日,军队的恐慌情绪达到极致,一场大规模的哗变爆发了,大批的士兵聚在郭威居住的民房周围,一些人冲进屋内,代表全军向郭威恳请:请您当我们的皇帝吧!

郭威仍然推辞不受,这时,一个士兵拿出从旗杆上刚卸下的黄旗,不由分说披在他身上,然后众人簇拥着郭威走出房门。

一霎时,屋外欢声雷动,全军将士匍匐在地,“万岁、万岁”的喊声响彻云霄!

黄袍加身的郭威,再也无法推辞了!

当然,这正是郭威想要达到的效果。

“兄弟们,帮我当上皇帝吧,我会好好感谢你们!”

“大哥,求你当我们的皇帝吧,救救我们吧!”

这两种效果哪种更好呢?

全军上下万众一心,誓死相随,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郭威立即下令回师开封,把上次没干完的工程收住了尾。

后周代汉,郭威即为周太祖。

后周世祖郭威画像

十年后,此时还是郭威亲兵的赵匡胤,在陈桥驿,照抄郭威这个剧本,重演了一次黄袍加身的故事。

但后人对郭威的黄袍加身给予了充分理解,对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却诟病甚多。

原因是,后汉隐帝刘承祐不义在先,郭威称帝是被逼无奈的行为。

而赵匡胤呢,无论是后周太祖郭威,还是世宗柴荣,都没有任何对不住他的地方,他的黄袍加身,是欺负孤儿寡母的行为。

郭威在位期间,崇尚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渐渐出现了民富国强的局面,为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为五代时期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威得知自己将被处死,急忙伪造诏书对同僚说:皇帝让我处决你们
大话五代十国(下):梁唐晋汉周频繁更迭,燕云十六州一去再难返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91五代后周及周太祖郭威
回眸历史,带你了解五代十国之五代风云
千古风流人物,评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的帝王(此份为准)_凭栏观史区
后汉947年~950年),五代十国时期由刘暠(本名刘知远)建立的王朝,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