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子伊|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创作谈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创作谈

北京服装学院助理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 | 宋子伊

摘  要: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水墨人物画,自20世纪以来自觉承担起了反映时代与人民生活的重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题材 内容和造型语言上不断演进与拓展,成为中国人物画在近现代以来取得的重要成果。本文从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实践探索出 发,结合自身的美术作品与创作经验,从深入生活、形神塑造、笔墨学养等角度,探讨对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思考。

人物画课题关涉艺术与社会、时代及人生,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物画坛始终贯穿着一条现实主义的主线,这条发展之路一直在拓展中不断前行。今天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在当代语境下呈现出多元的探索趋势,现实主义也从创作方法逐渐发展为画坛的一种“精神”。下面从创作实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创作的一些感受与思考。

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自徐悲鸿、蒋兆和二位先生以来,自觉承担起了反映时代与人民的重任,美术家们秉持着蒋兆和“为民写真”的人文关怀,紧密联系现实生活。1949年以来,现实主义水墨人物在融汇西方绘画塑形之长的基础上,历经黄胄、方增先、刘文西、周思聪、李伯安等一代代美术家们的探索,在题材内容和形式语言上不断向前发展。但无论如何融合与演进,现代水墨人物却始终围绕着一条表现历史、直面人生的主线,这也是现实主义人物画区别于山水、花鸟和现代水墨的历史使命。

进入新时代,中国人物画坛出现了多元化的新格局,而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水墨人物画作为一条重要的创作路径,更应展现当代语境下群体与个体的新面貌。从喧嚣的都市到广袤的农村、基层或边疆,无论是都市青年还是少数民族老妪,画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应体现出这些人物鲜活的经历,这些针对每一个个体的观照实际上映射出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品格。这种现实主义不是粉饰太平的吹捧,也不是刻意丑化或放大苦难的矫揉造作,而是一幅幅平淡之中夹杂着的深沉与感动,饱含着对人民的情感。

宋子伊《姑苏岁月》中国画

 180cm×97cm 2016年

宋子伊《母子情》中国画 

180cm×97cm 2017年

这也是创作《姑苏岁月》和《母子情》两幅人物画的初衷。两幅作品分别描绘了苏州市井的老两口和城乡小镇上的母子。他们是平凡相守的普通人,但平凡中又透露着一种至亲间的温情,是这份平淡的“真”“善”“美”感动了我,继而尝试用笔墨去挖掘艺术形象的温度与厚度。在消费主义弥漫的现代社会,人物画不能沦为在市场销售的行活,不能因为受到市场的裹挟而躲在象牙塔里游戏笔墨,更不能为了通向功利而选择投机的画法。现实主义精神实际上也是对待艺术的一种态度,一种求“真”的态度。

艺术是生活所给予的,现实主义的水墨人物画若想经得住时间的推敲,是要深入生活,踏踏实实静下心来扎根到人民中去的。用画者的眼光观察体悟对象,及时用画笔勾勒记录,这是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家应当终生持守的本分。“到人民群众中去写生”的本分,在现实主义的水墨人物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描绘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是创作生动性的基本保障,这种鲜活不是从网络照片中得来的,也不是在旅游景点走马观花就能感受到的,是画家沉静下来“深扎”到一个现实环境,融入其所要表现的现实生活,用画笔去感受出来的。这种对现实的具体感受,对个体人物形神关系的深入研究,不仅是近现代写实性人物画的要求,更是古人“师造化”的优秀传统。到人民群众中去写生,也不同于在学院教室里的写生。学院教室写生的模特固然是生动的,但有时却摆脱不了一种“模特化”的习气,难免透露着呆板或陷入某种既定的模式。但深入人民群众中的过程,实际上是画家在现实环境的影响下对人物精神面貌的一种敏锐捕捉,在写生之后所进行的人物画创作也就直接指向了客观对象的个人内心与外部世界的精神关系,表现了人与时代生活。

作品《碌碌前行》是以反映新时代都市年轻人生活为主题的人物画创作,也是作为一个普通城市青年的我,对当下现实最为直接的感悟。快节奏时代的年轻人是忙碌的,奋斗的激情中又夹杂着些许生活的疲惫,在时代繁荣发展的洪流中,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满怀希望和未来一路前行。在人物动态的安排上,该作品力求拓展画面表现的空间与张力,引导观者的视线沿着人物动态方向向外延伸,进而引发观众对年轻人未知道路的联想。这种现实生活状态,既是现代社会年轻人现状的真实写照,也是发生在我和多位同龄友人身上的真实情境。基于这一反映现实的创作初衷,为了搜集素材,捕捉当下奋斗青年的精神风貌,在创作前期我时常在早晚上下班的时段坐在街边,观察自行车道上年轻上班族的真实状态,并拿起速写本勾勒记录。同时也请来多位同龄的上班族友人做模特,在画室进行各个角度的水墨人物写生,在人物对象与观察感受的相互转化关系中,进一步提炼生活与情感。这种在现实环境下写生的过程,是创作前期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不可省略的一步,所有避过写生而投机的方法都会遮蔽画面的艺术真实与情感表达,从而难以与观众产生共鸣。因此,到人民群众中去写生,面对现实、面对生活,是现实主义人物画创作的重要路径。

宋子伊《碌碌前行》中国画 

183cm×249cm 2020年

宋子伊《侗寨》中国画

170cm×197cm 2022年

写生是艺术与现实接轨的有效途径,但对人物画而言,塑造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往往需要相对写实的造型来塑造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因此造型意识对现实主义的水墨人物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形写神”固然是千百年来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的创作理论,但没有“形”就难以谈“神”,“形”是“神”的载体,“神”是建立在对“形”的认知与深入研究之上的。在日常的水墨人物画创作中,前期起一个好的素描线稿,人物画创作就基本上成功了一半。有的人图省事,就用投影仪把制作过的照片直接投在宣纸上,炭条简单勾勒后就草草上墨,肆意挥动毛笔谓之“写意”,最后陷入创作的误区,是不可取的。我自己的个人习惯是,上墨前在素描纸上细致地画好等大的素描稿,之后再去用宣纸透稿上墨,也许素描纸上画出的很多细节在宣纸上会因为整体画面的抽象结构和笔墨关系而被毛笔一笔带过,但在素描纸上用铅笔深入细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该幅创作形体结构的过程。草图不能草,只有形体结构反复在铅笔稿上研究透彻,落墨的时候才会胸有成竹,放笔直取,这不是以造型局限笔墨,而是以造型带动笔墨。

作品《侗寨》是以反映黔东南地区侗族妇女现实生活为主题的人物画创作。该作品尺幅较大,在落墨前需要对人物造型和画面结构反复推敲打磨,才能在大尺幅的宣纸上一气呵成。在这幅作品的草图形成过程中,需要先通过素描与速写的方式,用线条提炼出人物的典型化特征,无论是老妪还是孩童,每一个鲜活的形象都逐渐有了人性的温度;同时,这些形象也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整张画面还须兼顾形象与形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情感交流。画面中心老妪饱经风霜的沉稳与孩童充满好奇的活泼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眼神的对视,一动一静、一张一弛都形成了画面的节奏,把握这些就需要在草稿阶段反复揣摩,并且是通过对人物相对写实的造型能力来实现的。因此,这种相对写实的造型能力对于现实主义人物画来讲是必要的表现环节,也是在画面上表现人物性格与情感的重要途径,画出来的人物画才能有温度、有厚度。

传统的写意人物是“得意”而相对“忘形”的,一味追求“得意”的造型,对于现实主义来讲是缺失了艺术规律的,这是人物画的历史缺陷。现实生活中人物精神风貌的体现,无论夸张变形,还是融入材料的笔墨新变,都始终脱离不了一定的造型观,这样才能创造出形象不匮乏、不概念的艺术典型。相对于以体和面塑造立体光影效果的西画造型来讲,现代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观实际上是在中国传统“造形”观念的基础上“引西润中”的一种观念。在对待中国传统绘画造型观及西方素描造型观的问题上,如何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不仅影响了一个画家的技法与风格,也决定了现代水墨人物画家的高低,这不是结论,而是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水墨人物画家需要终生探索的艺术规律。

随着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对造型观的强调,题材内容的表现与中国画写意性的矛盾不断被讨论,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基本功,其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在多人物、场景复杂的水墨人物画里被限制,因此在笔墨与造型中寻求兼顾点便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我在创作中不断纠结与探寻的重点难点。研习书法、山水、花鸟等,自然是人物画家为锤炼笔法墨法所必备的日常,不仅是技法的修炼,更是一种妙境与学养。不过笔墨也并非一成不变,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在水墨中加入材料、改造生宣、调和墨汁等实验性的内容,都是随着时代发展在笔墨语言中的延展,再结合每个人不同的笔墨表现手法,审美意趣的形态各异,这也使得当下的水墨人物画呈现出多元的发展态势。

宋子伊《时代楷模张桂梅》 中国画

138cm×69cm 2021年

宋子伊 《天峦》中国画

160cm×132cm 2020年

我在创作《侗寨》《碌碌前行》等尺幅较大的画面时,人物的脸部及手部尽量处理严谨,身上的用笔略显放松,全笔蘸水半笔蘸墨,下笔时更注意水墨所带来的形式构成感,同时会在背景、地面的笔墨中加入一些实验性的元素,试图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先用毛笔蘸取材料再蘸笔墨,或者将笔墨与材料调和在一起,都会出现不同效果,这需要反复尝试,及时记录,然后伴随着纠结、修改与挖补,力求在造型和画面构图的限制下,发挥出属于笔墨的最大性能。

传统的笔墨观念和“当代性”并不相悖,美术家在画面上寻找新的表现的可能性也不等于去“革中锋的命”,这是站在中国画的立场上去讨论中国画的问题,也是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必须明确的观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笔墨的拓展与革新思潮直接冲击了中国画的边界,而站在中国画的立场上就应当明确“笔墨”处于中国画的核心地位,笔墨保障了中国画艺术语言的醇厚朴实,也是中国画作为一个画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生存发展下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我眼中的笔墨,是连接“中国传统文人画”与“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一座桥梁,是“出世”与“入世”二者之间的纽带,这种纽带可以是形而下的技法纽带,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纽带。技法经过不断的锤炼相对进步较快,但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现实主义人物画家的文人学养和年龄积淀,即便是通过文人画来研习笔墨,也不应只是停留在图式上的模仿,把握好这其中的文化根基,再切入现实主义的水墨人物,才能真正实现一种“得意不忘形”的理想。

宋子伊《藏女》中国画

 136cm×68cm 2016年

宋子伊《格桑梅朵》中国画

150cm×160cm 2017年

现实主义人物画比任何一个中国画种都更加肩负了社会责任。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越来越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手法,但对于水墨人物画来讲,观察生活、体悟写生、造型锤炼、笔墨学养等需要下功夫的问题,仍然是每一位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水墨人物画家在创作中所无法绕过的核心,同时也是拉近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大众的可行之道。用水墨人物画反映时代精神的创作课题,从“徐蒋体系”真正开始到现在也不过百年,未来给予我们的创作空间是无限的,需要一代代美术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方能蹚出超越的路径。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墨人物画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南北兼容”
冯远:中国画如何为时代造像
中国当代美术1978~2018 (七)
时代人物 | 冯远:苍穹之下,表象之上
苗再新:以笔意墨韵驾驭宏大场景的人物画家
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范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